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于提高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人民医院实施干预前(2012年2-6月)的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为非干预组,选取该院实施干预后(2013年2-6月)100例手术患者为干预组,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抗菌药使用情况。结果: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后,干预组围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在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合理性及抗菌药物费用方面均显著优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可有效提高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预前后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方法:2013年5月对缙云县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情况采取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各选取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用药品种、联合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情况差异。结果:干预组术前2小时内用药患者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小时用药明显降低,术后≤72小时用药患者明显增加(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抗菌药物以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主,干预后以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主;干预组单用抗菌药物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联合用药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对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采取干预措施,可明显缩短用药时间和住院时间,联合用药趋于合理,不合理用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行政督导对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率。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和2013年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7例和113例,均为Ⅰ类切口,2012年实施行政督导,比较干预前后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不合理率、不合理内容和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不合理率干预前为96.85%,干预后为3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无用药指征、药物选择不适宜、剂量错误、频次错误、溶剂选择不当、给药途径不当、用药时机不当、用药疗程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和更换药物无依据的比重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和干预后住院时间、总治疗费用、总药物费用、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占总治疗费用比例和抗菌药物占总药物费用比例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政督导能明显提高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率,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预前后北京市延庆县医院普外科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与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实施干预前的2010年9—12月76例及干预后的2011年9—12月74例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对其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干预后抗生素使用率显著下降,由干预前的75%下降为干预后的23%;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更换药物等方面的合理性显著提高。结论采取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干预及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剖析干预前后我院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利用回顾性的调查方式随机选取我院普通外科2009年12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80例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与阑尾切除两种手术部位的围术期患者,根据是否干预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并对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予以分析统计。结果:干预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要高于对照组,手术前期的药物使用率与联合抗菌药物使用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上,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实有效的用药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加强医院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干预前后我院普外科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考查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0年2月(干预前)及2011年9月-2012年2月(干预后)3种清洁手术的出院病历,对比干预前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的选择、联合用药、给药时机的合理性显著提高,但仍存在使用率较高、用药疗程过长的问题。结论:采取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仍有待加大力度,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强妇产科患者在围术期内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的管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保障。方法:对2015年(104例)和2016年(104例)在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治疗的围术期患者的抗菌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菌应用强度等指标,比较分析2015年抗生素一般化管理与2016年强化管理后的用药差异。结果:通过强化管理后,2016年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费用有所减少,抗生素使用日强度(DDD)也显著降低,与2015年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对妇产科围术期患者抗生素实施有效管理和合理应用,可有效减少患者医疗负担,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电针联合抗生素防治切口感染的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外科创伤性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干预,观察组应用电针联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干预。结果观察组抗感染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量和药物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费用消耗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对切口感染的防治过程中,采用围术期电针联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时机与效果。方法:以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普外科预防应用抗生素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57例和对照组106例。两组均应用头孢唑林1g静脉滴注,必要时加用甲硝唑0.5g静脉滴注。观察组于术前1h给药1次,手术超过4~6h,重复给药1次。对照组于术后给药,连用3d。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9例,占5.37%,切口甲级愈合148例,占94.27%,丙级愈合4例,占2.55%,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乙级愈合4例,占2.55%,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4 267.39±336.18)元,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1h应用抗生素预防普外科围术后切口感染具有给药次数少、用药总量低等特点,可有效降低切口乙级愈合发生率及患者住院费用,减少细菌耐药发生几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析方法,将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142例行择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按照是否应用抗生素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结果:术后观察组住院时间(7.35±0.86)d,对照组住院时间(7.43±0.52)d;术后观察组出现切口红肿3例,对照组出现切口红肿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各1例,观察组未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出现切口局部感染1例,经换药后切口愈合;观察组手术切口甲级愈合60例,对照组手术切口甲级愈合49例。术后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在围手术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围术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及预防阑尾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在手术前2h给药,即在麻醉前或进入手术室前给药,术后连用3天抗生素;对照组手术后常规给药。结果:实验组120例阑尾炎手术围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用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阑尾炎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明显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疝气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实施干预前的120例手术患者及实施干预后的12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干预后,其抗菌药物费用、使用疗程均少于干预前(P<0.05);抗菌药物的选择更趋于合理。结论:对疝气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综合干预,可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前抗生素用药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并分析其管理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6月(实施普外科术前抗生素用药流程再造前)和2018年7~12月(实施普外科术前抗生素用药流程再造后)实施前后住院患者的病例信息并进行术前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回顾性比较。结果:实施前患者的术前抗生素使用缺陷率显著高于实施后(P0.05);实施后抗生素术前带药医嘱执行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I类手术切口抗生素使用率显著低于实施前,Ⅱ、Ⅲ类手术切口抗生素使用率则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实施加强普外科术前抗生素用药流程再造提高了抗生素用药的规范化,强化医护人员正确的用药意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干预措施在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做全院推广的试点.方法:抽取2007年(干预前)普外科手术病历1383份和2008年(干预后)普外科手术病历1606份,对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平均使用天数、用药时机选择(术前2h给药)、病原学送检率,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别为98%与64.3%、≥5d与24h-3d、32.2%与6 3.4%、12.3%与48.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所采用的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有效并具有可行性,可规范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全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医院采取多项措施干预剖宫产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14年~2017年6月422例剖宫产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2014年的结果为基准线,2015年~2017年采取培训、考核、监督、反馈及与相关部门合作等措施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剖宫产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适宜比例由2014年的64.94%提高至2017年的100%,给药时机适宜比例由2014年62.64%提高至2017年64.91%,术后用药48h内比例由2014年的12.64%提高至2017年的40.35%(P0.050)。结论:采取多项举措进行干预可提高剖宫产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合理性,应进一步加强用药监管,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专项医嘱点评对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的影响,以评价专项医嘱点评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荥阳市人民医院行专项医嘱点评的602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范围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统计患者在干预前后用药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干预后,患者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病原学送检率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抗菌药物占比、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专项医嘱点评用于骨科围手术期中,能有效规范临床用药措施,提高抗菌药物合理性,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提供建议。方法:从2014年4月~2015年7月,选取浙江省青春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的159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普外科手术治疗的159例患者中Ⅰ类切口应用抗菌药物占比18.24%、Ⅱ类切口应用抗菌药物占比80.50%、Ⅲ类切口应用抗菌药物占比1.26%,还包括各类切口患者的住院时间、用药时间与用药方法等;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其中以奥硝唑氯化钠、依替米星、他挫巴坦等药物为主;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时间的发生率为21.38%,其中用药选择不当占比8.82%、时间不合理占比52.94%、药物剂量与方法不正确占比14.71%、术后用药治疗时间长占比20.59%。结论: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易引发患者的不良反应,制订安全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法则,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在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围术期循证护理对普外科开腹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围术期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手术室护士与临床药师合作促进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于医院实施手术室护士与临床药师合作参与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模式,成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严格规范和监督。研究于该方式实施前后各抽取90例实施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观察分析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合理性。结果:实施后医院外科的细菌学送检率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的二重感染发生率、过敏反应发生率、肝肾功能损害率均低于实施前,无指征用药、用药时间过长、用法用量不合理、不合理联合用药的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护士与临床药师密切合作的方式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进行管理,可充分发挥护士与药师的专业性,具有协同互补的作用,有效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医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2017年1~6月期间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50例,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2017年7~12月医院普外科实施医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收治患者50例,为实施后。将实施前后医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选择抗菌药物的考虑因素、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的医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医生选择抗菌药物的考虑因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为30%、30%~50%的数据高于实施前,≥90%的数据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普外科实施认知行为实施后,医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显著提高,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明显减少,有助于临床用药合理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