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于脑梗死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进行常规性血小板聚集治疗;B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连续应用21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1d后的血TNF-α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血TNF-α水平和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21d后血TNF-α水平和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B组减低较A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与其降低血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血管内皮素-1(ET-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脑梗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例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以后均给予适当的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活血化瘀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分别进行NIHSS检测,同时测定血清hs-CRP、ET-1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ET-1和TNF-α水平及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ET-1和TNF-α水平及NIHSS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hs-CRP、ET-1、TNF-α水平和NIHS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hs-CRP、ET-1和TNF-α水平及NIHSS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通过降低血清hs-CRP、ET-1和TNF-α水平,从而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改善了急性脑梗死的转归。  相似文献   

3.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注入0.9%氯化钠250 mL中静滴,1次/d,连用21 d;检测2组在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s-CRP、TNF-α、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超静脉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2019-11武汉市武昌医院治疗的超静脉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均接受抗血小板聚集、降脂及保护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PN)水平、NIHSS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90 d mRS评分变化。结果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4 d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hs-CRP降低、APN水平升高、NIHSS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d后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远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用生脉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循环中CD62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作用。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经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联用生脉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循环中CD62P、TNF-α、IL-6水平的变化,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7 d和14 d后,治疗组循环中CD62P、TNF-α、IL-6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7 d和14 d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用生脉注射液可能通过降低体内血小板激活水平,减少炎症因子表达,从而达到保护脑出血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60例,进行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扩容治疗;B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80 mg静滴,1次/d,连用21d,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21 d后的血IL-6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 2组在治疗前血IL-6水平和NIHS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经过治疗21 d后A组血IL-6水平和NIHSS评分均有降低,但是B组降低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值得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ACI患者80例,根据乱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 对照组采用rt-PA动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rt-PA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 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S)评分、Barthel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2.50%(33/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25/40)(P<0.05); 治疗24 h后、治疗7、14 d后2组患者的NF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24 h后、治疗7、14 d后观察组的NF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14 d后2组患者血清中的NSE和S-100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NSE和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14 d后2组患者血清中的IL-6、CRP、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rt-PA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能力,降低血清中神经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IL-6、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天、14天,观察组的hs-CRP、IL-6、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7天、14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更好的减轻非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炎症反应,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颈动脉狭窄患者微炎症状态及疲劳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分为健康管理组(90例)及常规治疗组(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健康管理组连续进行6个月的健康管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疲劳评定量表-14(FS-14)及疲劳严重程度评定量表(FSS-9)评价患者疲劳情况。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检测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及TNF-α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健康管理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FS-14及FSS-9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健康管理组治疗前FS-14、FSS-9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FS-14及FSS-9疲劳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治疗前比较,健康管理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健康管理组治疗前hs-CRP、IL-6及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hs-CRP、IL-6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及12个月hs-CRP、IL-6及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康管理可以改善颈动脉患者的疲劳状况,降低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NPE)肺功能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8 例NPE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4 d、7 d 的血浆TNF-α、IL-6 水平.结果 4 d、7 d 血浆TNF-α、IL-6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降低(P <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NEP)患者的肺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Cerebral infarction is poorly treated due to neuronal necrosis and secondary pathophysiological changes; for example, free radical production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s.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levels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interleukin-6 (IL-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in elderly male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DESIGN: Non-randomized current control study. SETTING: Cadre Medical Department,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PARTICIPANTS: Forty elderly 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脑梗死患者hs-CRP、MMP-9、TNF-α、IMT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MMP-9和TNF-α水平、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MMP-9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颈动脉IMT变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MT较对照组减少(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血脂水平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hs-CRP和MMP-9水平,使IMT变薄,更有利于抑制炎症从而降低卒中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七叶皂甙钠组,常规治疗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七叶皂甙钠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给生理盐水250ml加β-七叶皂甙钠20mg,连续使用14d,两组患者在入院后24h、治疗后7、14、30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抽取静脉血测定TNF-α、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入院24h、治疗后30d血清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d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24h、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微小RNA-497(MicroRNA-497,miR-49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96例ACI患者,称ACI组,并选取本院同期98例体检健康者,称对照组;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RT-PCR)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miR-497表达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评估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计算脑梗死体积,比较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的ACI患者血清miR-497、TNF-α水平; Pearson法分析ACI患者血清miR-497、TNF-α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脑梗死体积的关系;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血清miR-497、TNF-α对ACI的诊断价值。结果 ACI组血清miR-497、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ACI患者血清miR-497、TNF-α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脑梗死体积增加均呈递增趋势(P均<0.05); ACI患者血清miR-497、TNF-α水平与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423,0.514,0.542,0.399,P均<0.05); 血清miR-497、TNF-α对ACI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8、0.806,截断值分别为1.29、1.27,相应灵敏度分别为82.3%、81.3%,特异度分别为76.5%、77.6%; 两者联合诊断ACI的AUC为0.907,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3%、90.8%。结论 miR-497、TNF-α在ACI患者血清中表达均上调,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有关,均可能在ACI进展中起一定作用,两者联合可有效提高ACI的诊断效能,有助于诊断、评估ACI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sTRAIL)、骨保护素(OP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3—2015-03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sTRAIL、OPG和TNF-α水平。结果 2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并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sTRAIL、OPG和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TRAIL、OPG和TNF-α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血清sTRAIL、OPG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静脉注射治疗对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降纤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d、5d、15d进行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8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TNF-α和IL-8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下调TNF-α和IL-8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8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尼莫地平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常规治疗组(28例)为对照组,分别于伤后3、5、7d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水平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血清TNF-α、IL-6、IL-8含量在伤后3、5、7d时间点都比对照组及尼莫地平组低(P〈0.05);伤后10d联合治疗组和尼莫地平组神经功能评分(GC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可以降低颅脑损伤早期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