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采用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48~69岁,中位数57岁。左侧9例,右侧16例。按照桡骨远端骨折的AO分型,C1型13例、C2型4例、C3型8例。合并开放性颅骨骨折3例、肱骨颈骨折4例、尺骨远端骨折5例、髌骨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 d,中位数5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腕部疼痛情况,测量桡骨短缩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中位数4个月。1例出现克氏针松动。均未出现克氏针针道感染、接骨板松动、肌腱激惹及创伤性腕关节炎。腕部疼痛VAS评分,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为(2.15±0.20)分、(1.26±0.10)分。桡骨短缩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术前分别为(6.17±0.12)mm、2.89°±1.20°、12.23°±1.05°及(5.12±1.31)mm,术后6个月分别为(0.59±0.16)mm、10.37°±0.88°、23.15°±0.10°及(11.57±1.08)mm。术后6个月按上述疗效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本组优15例、良8例、可2例。结论: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能够有效缓解腕部疼痛和恢复桡骨解剖结构,具有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3例37侧,男9例,女24例.年龄61~77岁,中位数68岁.左侧11例,右侧18例,双侧4例.按照AO分型标准,A3型4侧、B2型6侧、B3型7侧、C1型7侧、C2型4侧、C3型9侧.掌倾角-55°~20°,中位数-8°;尺偏角5°~25°,中位数14°;24侧桡骨短缩>5 mm,29侧关节面移位、塌陷>2 mm.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5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3例3侧为开放性骨折,其余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后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定其腕关节功能.结果:31例(35侧)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31例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掌倾角3°~12°,中位数5°;尺偏角10°~27°,中位数19°;桡骨茎突较尺骨茎突长0.8~1.1 cm,中位数0.9 cm.术后2例患者发生腕管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行神经探查术未发现桡神经卡压,予以对症处理,3个月后桡神经损伤症状完全消失.按照Dienst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19侧、良12侧、可4侧.结论: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该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分水岭线以远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分水岭线以远骨折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42~72岁,中位数56.5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左侧7例、右侧5例。均有腕关节畸形、疼痛及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8例合并月骨窝关节面塌陷。均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根据骨折AO分型,C1型8例、C3型4例。4例为伤后2周内首次接受手术治疗,8例为手法复位失败2个月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腕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90 min,中位数75 min。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3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中位数10周。均未出现皮肤坏死、肌腱断裂、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治疗前桡骨茎突高度(6±1)mm,桡骨掌倾角20°±3°、尺偏角28°±2°;末次随访时桡骨茎突高度(12±1)mm,桡骨掌倾角10°±3°、尺偏角21°±3°。腕关节活动度,掌屈71°±4°、背伸66°±3°、尺偏22°±3°、桡偏17°±1°。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腕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8例、良2例、可2例。结论: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分水岭线以远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同侧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同侧舟骨骨折患者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8~52岁,中位数3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AO分型,A3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1型舟骨骨折4例,B2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1型舟骨骨折3例,B2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2型舟骨骨折1例,C2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1型舟骨骨折4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1型舟骨骨折5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2型舟骨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 d,中位数5 d。术中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再根据舟骨骨折情况,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舟骨骨折。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4个月,中位数16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愈合,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8~16周(中位数11周),舟骨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中位数4个月)。末次随访时,腕关节主动屈伸活动范围为120°~180°,中位数138°;Mayo腕关节评分(88.44±7.98)分,优10例、良6例、可2例。均无桡神经浅支、头静脉损伤及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舟骨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锁定加压钢板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同侧舟骨骨折,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以及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单侧新鲜闭合性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共90例,其中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A组)32例,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B组)28例,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C组)30例。男34例,女56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3岁。3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致伤原因、合并伤、受伤至就诊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时比较腕关节活动度、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及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同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其保守或手术治疗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4个月。1年随访时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比较,A组较B组、C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活动度、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A组较B组差,B组又较C组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影像学评估方面,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及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优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在功能评价方面,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优于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及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因此,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的前提下,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能够更好地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掌背侧联合入路锁定板内固定配合化瘀接骨方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均采用掌背侧联合掌侧锁定钛板螺钉固定,研究组术后加服化瘀接骨汤治疗。观察2组肿胀消退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按Garland-Werlery腕关节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局部软组织肿胀时间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按Garland-Werlery腕关节评分,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背侧联合入路锁定板内固定配合化瘀接骨方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具有早期消肿快,临床愈合时间短的优点,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郑开达  李朋 《新中医》2014,46(6):108-110
目的:评价桡骨远端LCP钢板配合创伤早期方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内服创伤早期方,随访其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22月,平均11.5月;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移位等并发症发生。腕关节功能(按Dienst标准评定)优38例,良10例,可2例。结论:桡骨远端LCP钢板配合创伤初期方对于治疗C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可提供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柱理论指导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35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采取掌侧/背侧入路切开复位LCP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随访6~18个月,全部骨性愈合,优良率85.7%。结论:三柱理论指导应用LCP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锁定加压钢板及普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比较,以提高治愈率。方法:22例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随机分为2组,A组10例采用切开复住普通解音jl型接骨板内固定;B组12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月一2年,A组10例按期愈合,按照CarlandandWerley评分方法评价腕关节功能:优5例,良3例,差2例。B组12例按期愈合,按照CarlandandWerley评分方法评价腕关节功能:优10例,良2例。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切开复住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明显较切开复位普通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要好,固定可靠,术后较早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可以减少腕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桡骨远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Barton骨折畸形愈合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3 ~ 64岁,中位数42.5岁;左侧9例,右侧7例;桡骨远端骨折AO分类均为B3型.均为摔伤所致,接受过非手术治疗.均有腕关节疼痛症状,且腕关节背伸、掌屈受限,前臂处于旋前位.X线检查示桡骨骨折端骨痂形成,骨折对位对线不良.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及腕关节疼痛缓解、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15个月,中位数11.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 ~13周,中位数12.5周;掌倾角、尺偏角恢复;腕关节疼痛缓解,功能恢复,背伸达60°~ 65°,掌屈达60°~ 70°;前臂旋前达80°~ 90°,旋后达70°~ 80°.依据Mayo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肢腕关节功能,优9例,良5例,可2例.无切口感染及钢板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出现患肢拇指、食指、中指掌侧及环指桡侧皮肤麻木1例,未作特殊处理,1周后症状消失.结论:采用桡骨远端截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畸形愈合,骨折复位良好,可恢复桡腕关节的稳定性,缓解疼痛,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和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外固定及万向双柱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手术治疗的10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男43例、女57例;年龄20~75岁,中位数46岁,左侧48例,右侧52例。采用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35例,采用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外固定33例,采用万向双柱锁定钢板内固定32例。对比3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患肢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患侧手握力、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长度及采用腕关节功能(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评分标准评价的腕关节功能。结果:10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数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2周,中位数16周。术后12个月,3组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患侧手握力(占健侧百分比)、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长度和PRWE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3°±5.7°),(62.9°±6.6°),(63.6°±7.5°),F=6.299,P=0.003;(60.3°±6.8°),(68.1°±6.8°),(69.2°±7.7°),F=6.635,P=0.002;(16.3°±1.9°),(20.3°±2.4°),(19.8°±2.3°),F=34.365,P=0.000;(20.8°±2.7°),(23.4°±4.0°),(24.4°±2.6°),F=11.605,P=0.000;(70.4±2.7)%,(84.2±4.2)%,(84.3±4.3)%,F=65.652,P=0.000;(8.2°±1.8°),(9.9°±2.1°),(10.0°±1.8°),F=10.120,P=0.000;(13.7°±2.9°),(18.6°±3.6°),(19.8°±2.3°),F=40.137,P=0.000;(3.2±0.9)mm,(2.4±0.9)mm,(2.6±0.9)mm,F=7.516,P=0.000;(6.3±1.2)分,(8.0±0.9)分,(7.6±0.9)分,F=27.196,P=0.000]。与T形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组和万向双柱锁定钢板组相比,T形锁定钢板组腕关节活动度和患侧手握力较差、掌倾角和尺偏角较小、桡骨短缩程度较大、PRWE评分均较低(P=0.005,P=0.007,P=0.000,P=0.001,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2,P=0.001,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6);而万向双柱锁定钢板组与T形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组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91,P=0.513,P=0.401,P=0.202,P=0.922,P=0.114,P=0.897,P=0.105,P=0.388)。结论:与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外固定和万向双柱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能更好地维持骨折端的稳定,更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采用掌侧入路加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记录患者骨折处愈合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观察8个月,骨折平均愈合7.6周,Dienst功能疗效评价优良率为93.3%。结论:采用掌侧入路的加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解剖复位效果良好,功能恢复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掌侧入路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掌侧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40例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结果:本组40例,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面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在正常范围内,腕关节活动良好,仅2例活动时腕部有疼痛感,腕关节背伸范围只达健侧70%。结论:掌侧手术入路,解剖型锁定钛板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关节内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在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桡骨远端骨折,平均年龄63岁。骨折按AO分型,B3型8例,C1型6例,C2型4例,C3型3例。均采用掌侧Henry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20个月,根据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进行综合评定。腕关节活动度平均为掌屈35&#176;,背伸30&#176;,尺偏20&#176;,桡偏15&#176;,疗效根据Dienst功能评估表进行评估,优13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LCP内固定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LCP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55例,男26例,女29例,年龄3165岁,平均46.8±11.2岁,应用LCP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固定。结果:5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65岁,平均46.8±11.2岁,应用LCP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固定。结果:5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3.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24个月,平均16.2±3.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4±1.2周。按DASH上肢功能评定平均得分为(9.3±3.8)分。综合评定优20例,良3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0.91%。结论:LCP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是治疗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硫酸钙填充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2月至2014年11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硫酸钙填充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4~78岁,中位数66岁;骨折AO分型,A3型5例、C2型18例、C3型7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中位数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周,中位数6周。末次随访时,尺偏角20°~24°,掌倾角10°~14°,关节面塌陷≤1 mm;参照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4例、良3例、可3例。均无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硫酸钙填充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微创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微创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5~67岁,中位数45岁;左侧11例、右侧14例;骨折AO分型为A2型2例、A3型3例、B2型4例、B3型3例、C1型8例、C2型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6 d,中位数4 d。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测量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旋后、旋前度数,并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75 min,中位数56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中位数32 mL。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中位数13周。末次随访时,腕关节背伸66.1°±2.7°、掌屈63.8°±5.1°、桡偏22.7°±1.5°、尺偏51.6°±2.7°、旋后81.5°±5.2°、旋前82.3°±5.3°;本组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1.80±1.54)分,优23例、良2例。均无切口感染、正中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微创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好、腕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程亚博 《中医正骨》2020,(4):52-54,58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技术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FernandezⅣ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腕关节镜技术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FernandezⅣ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5~46岁,中位数36.5岁。车祸伤2例,坠落伤2例,摔伤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8 d,中位数4 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腕部疼痛情况,测定患腕关节掌倾角、尺偏角、屈伸活动范围及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并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术中4例患者内固定后桡骨远端骨折块仍有轻微移动,行腕关节外固定架固定。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4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愈合,骨折骨性愈合时间16~25周,中位数20周。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掌倾角及尺偏角丢失、腕关节不稳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患腕疼痛VAS评分(1.2±1.8)分,掌倾角5.9°±7.1°,尺偏角20.5°±2.3°,腕关节屈伸活动范围150.1°±9.1°,前臂旋转活动范围170.7°±8.3°,Cooney腕关节评分(87.5±6.6)分,优8例、良3例、可1例。结论:腕关节镜技术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FernandezⅣ型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好,可缓解患腕疼痛、改善患腕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郑立程  季滢瑶  赵政 《中医正骨》2020,(3):67-69,73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Kapandji技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5月至2016年2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Kapandji技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21例。男8例,女13例;年龄60~78岁,中位数69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左侧8例,右侧13例。骨折AO分型为A3型6例、B2型3例、C2型9例、C3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 h至13 d,中位数5 d。术中牵拉患肢复位骨折块后,采用Kapandji技术用克氏针经皮插入骨折端维持骨折复位,然后安装外固定支架进行外固定。随访观察骨折复位、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中位数1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3周,中位数8周。术后6个月时,患肢掌倾角7.1°~16.7°(中位数11.2°),尺偏角15.5°~25.3°(中位数20.4°),桡骨短缩均≤2 mm,关节面台阶均≤2 mm;骨折复位影像学评分(0.48±0.02)分,优17例、良4例。末次随访时,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3.52±0.26)分,优13例、良5例、可3例。术后并发针道感染1例,拔除克氏针、积极抗炎治疗后感染控制;并发桡神经浅支支配区感觉障碍1例,经对症处理后感觉恢复。均无断针、骨折不愈合及正中神经损伤、肌腱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Kapandji技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复位和愈合好,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超腕关节夹板联合石膏托固定治疗Salter-HarrisⅡ型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44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者。男35例,女9例。年龄6~17岁,中位数10岁。左侧26例,右侧18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根据Salter-Harris分型均属于Ⅱ型,其中不稳定型5例。20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均不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均因跌倒致伤,受伤至治疗时间1 h至2 d,中位数8 h。均先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先以超腕关节夹板固定,然后辅以石膏托固定。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腕关节活动度,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评价综合疗效。结果:4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5±0.1)个月,塑形时间(3.0±0.5)个月。43例患者腕关节掌屈55°±5°、背伸40°±15°、桡偏25°±5°、尺偏35°±5°,下尺桡关节旋前80°±5°、旋后90°±5°。末次随访时,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1.8±0.6)分,优40例、良3例。所有患儿均未发现桡骨远端骨骺早闭。结论:手法复位超腕关节夹板联合石膏托固定可有效治疗Salter-HarrisⅡ型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