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科于 2 0 0 2年 1月运用后腹腔镜实施了 1例肾盂造瘘术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 女 ,5 4岁。因在当地医院行子宫切除术后 ,阴道漏尿 1个月来我院就诊。IVP检查提示左肾、左输尿管积水 ,右肾、右输尿管正常 ,膀胱镜检查示 ,右输尿管口喷尿 ,左输尿管口未见喷尿。检查证实左输尿管下段损伤 ,决定先行左肾盂造瘘术。1.2 手术方法造瘘前步骤参见文献[1] 。全麻完善后 ,取右侧卧位 ,腰部抬高。先在腋后线 12肋下作一 2cm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再用弯钳钝性扩开腹外、腹内斜肌及腰背筋膜 ,伸入…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6岁,以“结肠造瘘口术后25年,发现造瘘口旁新生物半年”于2012-03-28入院。患者于1987年因臀部烧伤后行预防性结肠造瘘术后(具体不详),于2012年9月无明显诱因发现造瘘口旁绿豆大小新生物,淡红色,约1个月前新生物间断出现针刺样疼痛,触之时有鲜红色出血,无明显腹痛、发热等不适,来我院诊治,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薄膜敷料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造瘘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盆腔肿瘤导致肾后性肾衰竭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需要长期留置造瘘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干预前应用传统的无菌纱布和胶布护理造瘘口,干预后使用薄膜敷料覆盖造瘘口。结果干预前患者普遍担心脱管和感染;干预后,患者日常生活,如沐浴、睡觉姿势、活动等的舒适感明显高于干预前;肾造瘘口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胶布松脱时间为(5.47±1.48)d,干预后薄膜敷料松脱卷边时间为(14.22±1.9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薄膜敷料粘性稳定、防水、防菌、透气和低致敏等优点,能够很好地保护造瘘口和固定造瘘管。适用于长期肾造瘘患者的造瘘口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薄膜敷料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造瘘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盆腔肿瘤导致肾后性肾衰竭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需要长期留置造瘘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干预前应用传统的无菌纱布和胶布护理造瘘口,干预后使用薄膜敷料覆盖造瘘口。结果干预前患者普遍担心脱管和感染;干预后,患者日常生活,如沐浴、睡觉姿势、活动等的舒适感明显高于干预前;肾造瘘口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胶布松脱时间为(5.47±1.48)d,干预后薄膜敷料松脱卷边时间为(14.22±1.9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薄膜敷料粘性稳定、防水、防菌、透气和低致敏等优点,能够很好地保护造瘘口和固定造瘘管。适用于长期肾造瘘患者的造瘘口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造瘘口扩张护理对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造瘘口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病患进行观察,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造瘘口扩张护理,观察研究两组并发症的发生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造瘘口扩张护理对直肠癌根治术后造瘘口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造瘘口扩张护理,观察研究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术后造瘘口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国姝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5)
做好造瘘口的护理是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患者康复治疗的首要点。通过对58例造瘘口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小结,与大家一起分享成果,探讨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收集肠瘘患者切口大量漏出液,保护瘘口周围皮肤,减轻炎症刺激,缓解疼痛,缩短切口愈合时间,避免再次手术.方法 将36例肠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造口护理技术及自制双套管持续负压吸引配合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瘘口周围皮肤损害及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瘘口周围皮肤损害及疼痛发生率、换药次数、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造口护理技术联合自制双套管持续负压吸引配合冲洗应用在肠瘘患者中能显著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保护周围皮肤,减轻疼痛,减少医护工作量,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负压吸引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01-07/2009-02 3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颈部食管吻合口瘘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负压吸引组17例,比较两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两组均及时拆开颈部切口缝线,负压组瘘口周围给与鼻导管负压吸引,保证引流液及坏死组织及时清理。结果:3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颈部食管发生吻合口瘘,恢复良好,无死亡,负压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换药组。结论:负压吸引可以有效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加快吻合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改良造口袋粘贴法在肠造瘘术后患儿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行肠造瘘术后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造口袋粘贴法,观察组采用改良造口袋粘贴法,即在粘贴造口袋前先粘贴1张3 M水胶体敷料。比较两组患儿造口周围性皮炎发生率、皮肤损害的程度及造口袋使用时间。结果对照组患儿造瘘口周围皮肤完整7例,轻微红斑15例,明显红斑11例,融合性皮炎6例,溃疡出血4例,周围性皮炎发生率为84%,造口袋使用时间为(2.45±1.68)d。观察组患儿周围皮肤完整40例,轻微红斑3例,周围性皮炎发生率为7%,造口袋使用时间为(6.12±1.05)d。观察组周围性皮炎发生率、皮肤损害程度均低于对照组,造口袋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造口袋粘贴法降低肠造口周围性皮炎发生率,减轻造口周围皮肤损害的程度,延长造口袋使用时间,进而减少造口袋更换次数,能有效地保护造瘘肠管及其周围娇嫩的肌肤,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肠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特点、预防以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36例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瘘(Miles)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肠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防治措施。结果结肠造瘘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1%(30/136),其中66.7%(20/30)的并发症发生在术后1年内。经统计分析发现:结肠造瘘口术后并发症与腹壁外段造口肠管长度〈2cm(P=0.016)、腹壁切口直径〈3cm(P=0.017)、年龄≥60岁(P=0.084)、体型肥胖/消瘦(P=0.030)、伴发疾病(P=0.021)相关。结论结肠造瘘口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生率,与手术方式、患者年龄、体形及有无伴发疾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二生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5):18-19
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癌术后最常见且病死率较高的并发症。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2.1~11.6%,瘘病死率28.5~71.0%,占全部手术死亡率的23.5~38.5%^[1]。虽有报道二次手术修补瘘口,但手术风险大,成功率不高。临床治疗上常采用保守治疗,措施包括禁食及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有效的胸腔引流及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肠外瘘治愈率低、病程复杂、病程长、医疗费用高[1].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们对3例肠外瘘患者实施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肠外瘘患者3例,均为男性,年龄31~57岁.分别因粘连性肠梗阻、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小肠部分坏死、腹部外伤,均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第6~9 d出现肠外瘘,先将腹壁切口敞开,同时行营养支持及局部换药治疗,换药10~20 d无明显好转,给予NPWT治疗10 d左右.在行NPWT治疗中3例患者初期均出现发热,体温38~39 ℃,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2~3 d后正常.经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患者均创面愈合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5.
16.
17.
由腹壁造瘘口向肠道近端灌肠是小儿外科常用的灌肠方法。传统的灌肠方法有一些不足 :由于造瘘口在腹壁上 ,灌肠时必须取仰卧位 ,所以不能很好地保护病儿易使其着凉 ;造瘘口是肠管 ,无括约肌 ,灌肠液不断随肠蠕动外溢 ,溢出后不易接收 ,从而浸湿病儿腹壁及衣被 ;不易观察灌入量与流出量是否平衡。因此我们研制了小儿腹壁造瘘口灌肠器 ,经临床应用 13人次 ,效果满意。1 制作方法小儿腹壁造瘘口灌肠器由护围、密封环、流出道 3部分组成。均用白色塑料做材料。护围部分用卫生级高压聚乙烯 (PE)制成 1个上口直径 80mm ,下口直径 6 0mm ,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造口护理技术联合负压吸引方法在小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治疗的40例小肠瘘患者,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造口袋、护肤粉、皮肤保护膜等造口护理产品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瘘口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纱块覆盖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瘘口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后的瘘口周围皮肤评分值、被服每天平均更换次数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口护理技术联合负压吸引应用于小肠瘘患者中,对患者瘘口皮肤的保护以及促进瘘口愈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壁式中心的负压吸引系统在口底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2月~2011年10月应用壁式中心负压吸引处理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口底瘘患者,总结瘘口上放置引流管及敷料的细节,报告运用的压力及成功率。结果 6例口底瘘在壁式中心负压吸引处理下均获成功。用壁式中心负压压力在100~125mmHg(13.33~16.67kPa),2例患者牙龈癌术后口底瘘分别5d、8d内愈合,1例口底癌术后、2例舌癌术后的口底瘘都是15d内愈合,1例舌癌术后口底瘘28d内愈合。6例口底瘘中3例感染,应用负压吸引的同时还需要全身应用抗生素。结论 负压吸引处理头颈部术后口底瘘,是头颈部恶性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瘘管处理的首选方法,能加速瘘管的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造口换药包在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我院外科病房直肠癌造瘘患者4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新型换药造瘘包的认可程度。结果:观察组在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操作技术等方面的满意度及对新型换药造瘘包的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造口换药方式,一次性新型造口护理换药包具有更多优点,且新的换药方式的改进,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