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中医体质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对科室患者的中医知晓率进行现状调查、原因解析、对策制定与实施、效果确认,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医体质知晓率由原来的32.50%提高到90.00%,明显升高。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宣教,提高了住院患者的中医体质知晓率。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升肛肠科患者术后宣教内容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肛肠科"品管圈"小组,通过调查问卷对患者术后宣教内容知晓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改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对术后宣教内容的知晓率从77%上升至87%,经统计分析,活动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地提高住院患者对术后宣教内容的知晓率,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病区护士品管手法以及临床综合能力,增加护士自身的归属感与成就感。因此,在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过程中,推广和应用品管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升住院患者功能检查知晓率中的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6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国际医疗部开展了以"提升住院患者功能检查知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现状调查,运用头脑风暴法、柏拉图和鱼骨图等品管工具,分析目前住院患者功能检查知晓率低的主要原因,并进行真因验证,根据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比较活动前后的改善情况,评价活动的效果,将改善成果应用到临床工作中。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住院患者功能检查知晓率由改善前的60%提升到了88%,超过目标值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27,P0.001)。目标达成率为105%,进步率为46.7%。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住院患者功能检查的知晓率,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同时品管圈在提高"医护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协作能力和自身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基层医院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12月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活动前组与活动后组,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预期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活动前后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由65.60%提高到89.80%,护理工作满意度由86.10%提升至96.40%。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还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在提高项痹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项痹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对80例项痹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进行调查,设定目标,对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项痹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从71.3%提高至93.9%。结论:品管圈活动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形式,随机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名临床科室护士及出院患者和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要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进行3次,并在调查中确定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不满意的要点。结果:品管圈的实施使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提升了42.1%。结论:品管圈的实施有助于发现和解决住院药房的问题,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和药师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励机制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精神科男病房护理工作性质和特点,科室护理管理者自行设置适当的激励机制标准与相关内容,通过实施前后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状况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的对比,进一步的了解激励机制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结果:通过实施前后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状况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的对比,发现实施激励机制后住院患者康复活动及健康教育开展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及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结论:通过激励机制的实施不仅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同样也提高了住院患者满意度,值得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郭淑娟 《环球中医药》2013,(Z1):198-19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应用。方法成立护理品管圈,确定"提高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对29例行留置导尿的住院患者进行现状调查,设定改善目标,分析导致留置导尿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根据80/20原则,找出主要因和改善的重点,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再进行效果确认,将改进措施制定成标准化流程。结果品管圈活动使留置导尿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从41%提高到83%。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此类病人的健康教育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心身科住院患者服药到口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服药到口率为活动主题,对科室住院患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患者不能服药到口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服药到口完成率由改善实施前的37.77%提升至79.46%,目标达标率为108.57%。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心身科住院患者服药到口率,降低服药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品管圈对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影响,提高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成效。方法:选取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骨科住院部于2015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宣教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品管圈小组,依据患者病情在护理管理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连贯实施健康教育宣教护理管理,在结束时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与技能考核,及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知识及技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骨科日常健康护理常识知晓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健康教育宣教护理管理方案之后,骨科护理人员对于健康教育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得到提高,从而使骨科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宣教日常健康护理的成效得到提高,确保了骨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并且患者对于骨科日常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提高,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于骨科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血液科实施的针对血液病化疗期患者的特色宣教,提高血液病患者围化疗期间自我护理知识的知晓率。方法:2014年1~7月,以"提高围化疗患者自我护理知识的知晓率"为主题,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血液科病房运用品管圈手法,将特色宣教落实到化疗期患者的日常护理之中。结果:开展活动后,患者自我护理知晓率度由活动前的53.4%提高到84.4%。结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血液科实施的特色宣教,可保证健康宣教的计划性、连续性、完整性,充分调动了患者配合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知识的知晓率,是一种有效的宣教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医院的8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及品管圈管理,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消化内科疾病认知度,从而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3月与2015年5月-7月本院住院的产妇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6例,成立品管圈小组,进行提高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为核心的活动,根据此核心对对照组产妇的现状进行掌握、调查、原因分析以及制定对策等,在效果确认时期对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并对两组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应用,能够促使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率由72.22%提高到96.83%。结论:品管圈互动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能够促使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不断提高,促使母乳喂养成功,促使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4上半年收治623例患者设为品管圈管理前;下半年收治654例患者设为品管圈管理后。建立起品管圈小组,并确立提高我院收治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主题活动,调查本院目前收治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情况,并分析依从性差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并比较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我院收治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的情况。结果:影响住院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低的原因有: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到位、长期住院患者佩戴不适、意识淡薄、宣传教育不到位、法律安全意识薄弱等因素。经过品管圈管理后,住院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坚持佩蒂腕带(76.0%)明显高于管理前(1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能够明显提高腕带的使用率,还进一步规范了护理管理的整体质量水平,提升了组内成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的作用。表明,正确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并全面提高圈内成员整体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方法:于2017年8月~2018年5月开展主题为"提高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质量"的品管圈活动,分析药品管理中的缺陷,设定目标、拟定对策。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开展品管圈前相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重症医学科的药品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了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方法:于2017年8月~2018年5月开展主题为"提高重症医学科药品护理管理质量"的品管圈活动,分析药品管理中的缺陷,设定目标、拟定对策。比较开展实施品管圈前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与开展实施品管圈前相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科室药品管理效果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护士相关药品知识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重症医学科的药品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了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结合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肇庆市怀集县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接收的160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宣教,观察组则参照品管圈活动程序开展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营养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照组健康教育得分以(65.2±5.3)分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2.0±5.7)分;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以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以75.0%明显不及观察组的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结合健康教育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与生活质量评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地区的三级甲等医院尝试推行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加强各民族护士参与科室管理的意识,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方法: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开展品管圈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摸底调查,并对护士所掌握薄弱环节进行标记,月中旬对全院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工作,推行中重点加强对少数民族护士的指导,各科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报名并以科室为单位组圈,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6个月为1个品管圈的活动周期,护理部通过开展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结果发表等形式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结束后进行总结和成果推广。结果:全年护理人员中共开展17个品管圈项目,护理人员对品管圈活动的知晓率为94.75%,参与率为88.6%,少数民族护士知晓率为71%,少数民族护士参与率为41.91%,项目完成17项,品管圈目标达标率85%,成果临床应用率76.47%。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人员中推行是可行的,能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管理意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是培养少数民族护理骨干的有效途径,但在推行中必须强化培训,加强品管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加强指导少数民族护士对该项目的理解及掌握并注意推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尘肺住院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状况和对健康宣教的需求,为尘肺患者寻求积极、有效的健康宣教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86例尘肺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对疾病的认知、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对"工作环境中吸入大量粉尘会导致尘肺病""长时间、大量的吸烟会导致疾病加重""戒烟可减轻病情""合理、营养的饮食很重要""全身性的体育锻炼可提高机体抵抗力"等认知良好,知晓率在90%以上;对"长期家庭吸氧可延缓病情发展""了解自己服用药物的方法、作用及副作用"等认知较差,知晓率不足50%。获取健康教育的途径中"与医护人员交谈""专题报刊"均超过50%,从"健康教育网路平台"获取为17.44%;需求方面,对"保健康复""治疗知识"的需求较高,很想了解的均超过50%,仅22.09%的想了解疾病发病机制。结论:尘肺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但对健康宣教的渴望较强,全面、多样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现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