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开展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分析,总结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中医医院2019年1~6月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中在用的中药注射剂临床医嘱处方共476份,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及相关的用药指南,对临床医嘱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超适应证用药、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对中药注射剂医嘱进行点评分析,及时发现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将分析结果向临床医生反馈,有助于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及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我院住院患者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的要求,对我院2013 年1-5 月132 例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点评与解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配伍禁忌、溶媒不适宜和适应症不适宜等方面.结论 我院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上存在-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规范用药,以促使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更加安全、合理、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金华市中医医院病区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HIS系统随机抽取2017~2019年的2 16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进行研究,根据《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临床诊疗指南》以及药品说明书,对其使用疗程、适应证、使用剂量、重复用药、溶媒选择等进行回顾性点评。结果:不合理处方388张。其中疗程不合理105张,适应证不合理88张,剂量使用不合理75张,重复用药62张,溶媒选择不合理64张。发生不良反应184例,占8.52%;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是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结论:医院病区中药注射剂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对此应加强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合理用药意识,确保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安全与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临床医嘱专项点评的合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中药注射剂临床医嘱专项点评病例361例,主要对临床诊断、年龄、中药注射剂药证相符、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使用疗程、溶媒选择和溶媒量、单独用药等内容进行统计和评价,以《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和各类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为参考标准,结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对评价结果上报院部并及时向临床反馈。结果: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最突出问题是超说明书用药,占17.73%,其他为溶媒的选择和溶媒量。结论:通过成立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小组,完善点评制度,可以有效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对住院医嘱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进行专项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4年1~12月中药注射剂使用数量进行排名分析。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2月住院医嘱含中药注射剂的病例进行点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抗肿瘤等领域。2014年中药注射剂使用量排名前10位中,活血化瘀类药最多,占69.5%。抽查病历中,中药注射剂使用比例18.3%,不合理使用比例39.0%,主要表现为超适应症用药、稀释溶媒及给药浓度不恰当、混合配伍有禁忌、联合用药不恰当。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广泛,不合理使用比例高,应加强监管,确保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8)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和药品说明书中的要求,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随机选择的184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一点评表格,记录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使用情况,对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4例中药注射剂住院病历中,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共91例,不合理使用率为49.46%;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主要为溶剂选择不适宜,用法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超说明书用药,重复用药;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共出现14例。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存在较多问题,应该加强各科室临床应用的管理,以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医院7年来中药注射剂点评不合理处方分析,找出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亦可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方法:将2013~2019年来点评病历2 614份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整理、分析与总结,找出不合理处方产生原因和规律,指导合理用药管控。结果:三大类不合理处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中,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第一位(86.06%),超常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第二位(13.46%);在用药不适宜处方中,溶媒或/和稀释液不适宜占用药不适宜处方第一位(55.31%)、适应证不适宜占用药不适宜处方第二位(11.73%)。结论:点评数据折射了应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掌握与运用药品说明书、中医诊疗技术不足,行业需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应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威海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患者含丹参注射制剂的临床用药情况,并探讨其合理性,为威海市妇幼保健院规范中药注射剂使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威海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患者2018年上半年含丹参注射制剂的用药金额及各科室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311例病例,对含丹参注射剂型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处方点评分析。结果:2018年上半年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含丹参注射制剂中用药金额最高的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使用病例数最多的为心内科;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超功能主治、溶媒及溶媒用量选择不适宜、药品用量不适宜等。结论:含丹参注射制剂在威海市妇幼保健院的使用较为稳定,但使用的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情况,并探讨其合理性,为我院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2015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及构成比各科室使用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100例病例,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处方点评分析。结果 2015年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中用药金额最高的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金额及使用病例数最多的均为神经内科;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100份病例中有60例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溶媒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疗程不合理及适应症不适宜四个方面。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较为稳定,但使用的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0.
王丹  陈云峰 《光明中医》2012,27(11):2343-2344
目的通过对本院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加强药学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1月~12月药品处方共计9184份,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及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抽取总处方的4.7%,主要问题有用法用量不合理、溶媒不合理、配伍不合理及重复用药等方面。结论开展处方分析工作对减少不合理用药、提高药学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林  邓禄新  程慧 《光明中医》2013,28(3):614-615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不合理应用情况。方法对上半年全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处方及医嘱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溶媒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辨证使用不合理、配伍不合理等方面。结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有待进一步提高,促进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医嘱帕累托图,为进一步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住院系统电子病历平台,选取2017年1月出院患者中所有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相关病例,用帕累托图法分析不合理用药医嘱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及一般因素。结果 855份病例中出现8种不合理用药类型,不合理用药医嘱的主要因素有适应证不适宜、溶媒选择不合理、溶媒量少及未单独使用;次要因素为超剂量使用;一般因素有疗程不当、存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接瓶输注而不冲管及重复用药。结论医院依据不合理用药类型及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加强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的信息化实时监测及干预,深化中药注射剂处方专项点评,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徐州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辅助用药中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其医嘱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所监控的辅助用药中的中药注射剂目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出院患者使用上述药物的病历,对其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在5220份病历中,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有960份,不合理使用率为18.39%;其中超适应证用药最多,为340份(35.42%),其次是溶媒不当和重复用药各180份(18.75%)。结论医嘱点评显示我院辅助用药中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超适应证用药现象较为严重,其次为溶媒不当、重复用药等,建议加强辅助用药中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管理,以促进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医院重点监控药品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进行调查分析,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6年6月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数据,结合病史信息,进行处方点评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中药注射剂共9个品种,9个品规。共604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该类药品存在多种不合理使用现象,主要表现为适应症不适宜、重复用药、滴速未注明。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处方点评,合理控制此类药物的使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执行PDCA循环管理服务干预措施对促使临床中药注射剂药品合理运用的管理干预价值。方法:将2018年2~9月医院院开具的100份临床中药注射剂药品相关用药处方用作对照组研究对象,此组别选择传统管理服务干预措施,将2019年2~9月医院院开具的100份临床中药注射剂药品相关用药处方用作观察组研究对象,此组别选择PDCA循环管理服务干预措施,研究临床中药注射剂药品不合理运用处方整体占比情况、临床中药注射剂药品不合理运用具体类型。结果:观察组临床中药注射剂药品不合理运用处方整体占比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中药注射剂药品的用药适应证不当处方份数、溶剂选取不当处方份数、超剂量给药处方份数、用药疗程不当处方份数、用药频次不当处方份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中药注射剂药品的重复给药处方份数、配伍禁忌处方份数、滴速控制不当处方份数少于对照组,但是不明显(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服务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临床中药注射剂药品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在如东县中医院病区药房的临床使用情况,评价合理性,旨在促进病区用药质量提高,保障医疗安全。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如东县中医院病区收治的476例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住院处方和病区用药医嘱单,依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规定标准进行处方点评,观察病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基本使用情况,筛查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476例患者中,469例单一用药,7例联合用药,共计使用药品485例次,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使用构成比居前3位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依次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疏血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使用率前三位的科室分别为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经点评,459例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合理率96.43%,17例患者用药处方或医嘱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不合理率3.57%,主要不合理问题包括用法用量不当或描述含糊不清、适应症不适宜、处方/医嘱未写中医病名病症等诊断。9例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96%。结论:我院病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种类较多,使用量较大,药品通用名使用规范,处方医嘱基本合理,用药质量较高,但仍存在个别问题,有待加强管理及优化,以进一步保障患者用药疗效与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金华市中医医院住院中药处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住院中药处方质量,保证住院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金华市中医医院2018年1~12月住院中药处方,每月400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国药典》《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对中药处方的规范及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不合理处方占9.60%,共461张,其中骨伤科和肾内科所占比例最大,以缺少临床诊断、用量不规范、特殊用法未标注最常见。结论:中药处方点评是医院药剂部门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点评可发现中药不合理使用问题,进而规范管理,提升医院中药临床药学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中药处方点评工作的流程和现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提高中药处方点评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性从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开具的中药处方中选取1 000份作为样本,对合理性进行点评。对工作流程与现状进行调查,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参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药物使用说明等对中药处方进行点评,选取1 000份中药处方进行对照,比较应用前后中医处方点评结果。结果:应用前有38份处方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80%,包括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配伍禁忌、无适应证用药、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相关检查不完善;应用后中药处方点评不合格率为0.20%(P0.05)。结论:中药处方点评有利于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能够降低中药处方不合格率,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徐克明 《天津中医药》2016,33(7):411-413
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总结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合理用药,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成因点评分析。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不合理、临床使用不规范、患者个体差异,注射剂配伍不当、超浓度或超剂量使用、溶剂选择不当以及超疗程使用等。针对产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适应症、疗程、使用禁忌、注意事项和使用剂量等有关药品应用说明应认真全面掌握,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某医院HIS系统调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心内科住院病历,筛选含中药注射剂的病历212份,对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中药注射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合理使用情况。结果心内科中药注射剂使用量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丹红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问题主要集中在无适应症用药、溶媒不当、超量用药、疗程过长、药物浓度过高、配伍禁忌等方面。结论某院心内科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总体上比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中药临床药师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医嘱的审核点评,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促使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