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也称主动脉夹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壁内膜破裂,高压血流通过破口冲入血管壁内形成假腔[1-3].一般认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14d之内为急性期.国内、外较为流行的临床治疗分型方法为Standford分型:即无论夹层起源于哪一部位,只要累及升主动脉者为A型;夹层起源于胸降主动脉且未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B型[4].国内著名学者孙立忠教授对主动脉夹层进行了细化分型,并对各个亚型病理特点进行了描述,还就此提出相应治疗方式[5].但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仍为Standford分型.由于病变累及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从发病到手术前包括麻醉的各个环节动脉瘤随时可能突发破裂导致患者猝死,加之手术创伤范围大,手术过程复杂、环节多,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并发症多,因此手术病死率高.现对该疾病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2.
3.
检索相关文献,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相应的护理对策做一综述,以期为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主动脉夹层是最凶险的心血管疾病,未经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24 h内死亡率高达21%。发病在两周内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发生主动脉破裂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致死的危险性较大。目前主张尽早采取手术治疗。近年来,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手术死亡率仍偏高。自2003年1月~2008年10月,我院共收治20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其中手术治疗17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缺血的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18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合并下肢灌注不良(单侧下肢缺血29例,双侧下肢缺血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为(5.2±1.3) h。用缺血下肢股动脉缝制8~10 mm人工血管和右腋动脉双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尽快恢复缺血下肢血供18例;健侧股动脉单插管16例,向患侧股动脉远端插入深静脉置管,用股动脉插管侧支与深静脉置管近端连接,恢复缺血肢体远端血供。结果 34例患者中,死亡2例,其中1例因合并肠缺血坏死而死亡,另1例因术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而死亡;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者17例,术后发生结肠、胆囊坏死行结肠和胆囊切除手术者1例,无再次开胸止血患者,术后因呼吸衰竭而再次气管插管者3例;随访(27.2±3.5)个月,随访期间发生股动脉人工血管闭塞6例。结论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缺血致死率高,术后并发症多,术前全面评估、合理制订手术方案并积极实施手术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急性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立即接受手术治疗.然而,术后谵妄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早期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Stanford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早期预防措施.本文对100例Stanford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有20例患者出现了术后谵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低钾血症和高钠血症等.此外,手术时间过长和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也是  相似文献   

8.
徐平  汤勇 《华西医学》2011,(8):1256-1258
急性主动脉夹层病死率高,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早期误诊率及病死率高。因此采用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急诊诊断流程进行早期筛查显得至关重要。急诊筛查流程包括危险患者识别、床旁风险评估及辅助检查确诊等步骤,通过筛查尽早对高危患者进行影像学确诊并给予及时有效干预,从而减少误诊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Stand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2~2007年17例Stand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病人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7例病人中住院期间死亡3例,1例死于凝血机制紊乱并大出血,1例因术前并大面积心肌梗死术后发生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因肾衰竭后并发肺部、纵隔重度感染死亡。1例手术后2年死于主动脉瘤复发。围手术期2例发生呼吸功能不全,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发生迟发性心包填塞,均经救治后痊愈。结论缩短等待手术时间、熟练的手术技巧和重要脏器的保护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一病死率极高的主动脉疾病。其年发病率约为2-3.5/10万人。AAD亦是一误诊率极高的疾患,国外一文献报道误诊率高达40%。如果能给予及时诊治则可明显降低AAD的病死率。现对AAD的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对86例择期手术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术前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减轻皮肤护理、导尿过程对患者的刺激,强调患者卧位排便并保持通畅,遵医嘱应用止疼镇静药并做好副作用的风险防范,环境温度降低时要及时给患者保暖并监测血压,积极给予心理支持。经上述管理,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术前期获得手术机会,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早期的急性肺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对30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21例患者行全弓置换+象鼻支架置入手术治疗,9例患者行三分支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记录手术前、手术结束时、入ICU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吸入氧浓度(FiO2),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OI),分析术后早期肺通气及氧合功能的变化.结果 A-aDO2、OI两指标手术前、手术结束、入ICU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2.47 ±41.06)、(136.13 ±29.51)、(141.37±25.94)mmHg,(535.23±70.15)、(491.50±73.12)、(387.33 ±91.32) mmHg;F值分别为35.926、323.742;P值均为0.000];A-aDO2、OI两指标入ICU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手术结束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早期肺氧合及交换功能均受到一定损害,A-aDO2、OI可作为敏感指标为该类患者术后早期的急性肺损伤提供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系统评价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AAD)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性能.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VIP、CBM、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关于建立AAAD患者死亡风险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7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的灾难性疾病,属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一种,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临床上易漏诊和误诊,正确、及时地诊断和治疗主动脉夹层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笔者复习相关文献并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一旦确诊,应予急诊手术治疗.但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高,急诊手术死亡率为20%左右[1-2].我院于2006年2月至2009年8月,对17例该病患者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替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并发症及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Cabrol手术由Cabrol C教授于1981年首创,但至今关于该术式用于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报道并不多。本研究对我中心近7年来应用Cabrol术式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根部病变的病例进行总结。 方法 2009年1月~2016年12月,共有47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在我中心接受Cabrol手术治疗。所有病例术前均经心脏彩超及主动脉增强CT检查确诊。对其根部病变应用Cabrol技术处理,弓部病变采用半弓置换或全弓置换。对所有病例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总共纳入47例患者,其中6例为单纯Cabrol手术,13例为Cabrol+右半弓置换,28例为Cabrol+孙氏手术。总的30 d死亡率为10.6%(5/47)。住院期间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25.5%(12/47),有12.8%(6/47)的病人需要接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位住院时间为25.5 d(15~128 d),随访时间6~36月。 结论 Cabrol手术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病人根部处理安全有效,术中部分技术细节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后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185例,其中男性144例(77.8%),女性41例(22.2%);年龄(49.46±11.04)岁.对该组患者术后转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30 d内总死亡率9.1%,单因素分析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神经系统表现阳性(单因素OR=5.084,CI=1.792~14.426,P=0.002;多因素OR=5.538,CI=1.834~16.721,P=0.002),低血压(单因素OR=6.986,CI=1.510~32.323,P=0.013;多因素OR=1.998,CI=0.315~12.679,P=0.463),肾功能不全(单因素OR=3.594,CI=1.237~10.438,P=0.019;多因素OR=3.254,CI=1.034~10.242,P=0.044).结论 术前神经系统表现阳性、肾功能不全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risk factors of the in-hospital mortality of 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fter operation. Method From January 2003 to June 2008,185 patients, 144 males and 41 females, with 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operated on were enrolled. The average age of patients was (49.46 ± 11.04 ) years old.The patients' demographics, history, clinical features, and some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were reviewe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follow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the predictors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Results The in-hospital mortality rate was 9.1%. The results of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as follows: pre-operation positive neurological symptom (Univariate OR = 5.084,95%CI:1.792 -14.426, P = 0.002; Multivariate OR = 5.538,95%CI: 1.834 - 16.721, P = 0.002, respectively), hypotension (Univariate OR = 6.986,95%CI:1.510- 32.323,P =0.013; multivariate OR = 1.998,95%CI:0.315-12.679,P = 0.463, respectively) and renal failure (Univariate OR = 3.594,95%CI:1.237 - 10.438,P =0.019; Multivariate OR = 3.254,95%CI:1.034- 10.242, P= 0.04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re are two predictors, pre-operation positive neurological symptom and renal failure, of pre-hospital mortality found in current analyses. Our results may improve the regimen made by cardiac surgeons and emergency doctors so as to help patients and their relatives to make correct decision.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