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我院确诊的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160例,根据认知功能受损程度分为轻度组(49例)、中度组(58例)和重度组(53例)。比较3组血清CysC、RBP、颈动脉狭窄程度、一般资料等;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各指标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受损程度的关系。结果3组年龄、受教育时间、体质指数、性别、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吸烟、饮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认知功能受损程度加重,糖尿病、血清CysC、RBP水平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RBP水平增高,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升高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进一步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血清CysC、RBP水平增高,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入院时NIHSS评分升高,可能加重认知功能障碍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人血清miR-29c-3p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确诊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人155例。根据认知功能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62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37例)、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组(30例)和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组(26例)。检测4组血清中miR-29c-3p、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因子3(STAT3)mRNA,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iR-29c-3p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与年龄、饮酒和吸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各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中miR-29c-3p3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增加,血清中miR-29c-3p相对表达量降低和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越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miR-29c-3p为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OR=0.678,P0.001),高STAT3和年龄大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08,P0.001;OR=1.226,P0.001)。结论血清中miR-29c-3p水平降低是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hs-CRP、UCH-L1及GFAP水平,血清hs-CRP、UCH-L1及GFA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面积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并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清hs-CRP、UCH-L1及GFAP水平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hs-CRP、UCH-L1及GFA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RP、UCH-L1、GFA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rs值分别为0.735、0.752、0.803,P0.05)、梗死面积(rs值分别为0.778、0.752、0.803,P0.05)呈正相关。不同发病时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UCH-L1和GF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间为6~12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发病时间6 h者(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UCH-L1及GFAP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0.890、0.847。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UCH-L1及GFAP水平明显升高,并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面积呈正相关,对急性脑梗死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S100β蛋白与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及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脑梗死组),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按OCSP分型将脑梗死组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和腔隙性梗死(LACI)4组,分别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确定有无认知功能障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S100β蛋白.结果 脑梗死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54.4%(98/180),脑梗死组有认知功能障碍者、无认知功能障碍者、正常对照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梗死组TACI型21例,PACI型60例,POCI型22例,LACI型77例;脑梗死组各型与正常对照组、TACI型与脑梗死其他3型、PACI型与LACI型的血清S100β蛋白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清S100β蛋白可作为脑梗死早期脑损害的生化指标之一,尤其是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脑梗死OCSP分型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人血清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病人113例,其中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病人(观察组)44例,无认知功能障碍病人(对照组)69例,检测血清VILIP-1、IGF-1和BDNF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VILIP-1为(673.02±84.0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IGF-1、BDNF分别为(92.01±20.11)ng/mL和(4.89±1.15)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MoCA量表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ILIP-1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566,P0.05),IGF-1和BDNF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7、0.32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VILIP-1和IGF-1是MoCA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伴或不伴认知障碍者血清VILIP-1、IGF-1和BDNF水平不同,其中VILIP-1和IGF-1与认知损害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脑梗死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数目及位置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2008年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计数每个患者梗死灶数目,并按梗死灶位置分为单纯组与复杂组.使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定患者认知功能状态,并计算其记忆、计算、执行功能等指标的分值,分析梗死灶数目、位置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 多发梗死灶患者认知功能较单发梗死灶患者明显减低(P<0.01).单纯组大脑皮层梗死、皮层下梗死患者记忆力较小脑梗死患者明显减退;复杂组患者中,皮层梗死联合皮层下梗死亚组患者的计算、执行功能均较单纯组相应亚组患者有明显下降(P<0.05);皮层下梗死联合小脑梗死亚组患者计算功能较单纯组相应亚组患者明显下降 (P<0.05);3个部位联合梗死患者记忆、计算、执行功能较单纯组相应亚组患者均有明显下降 (P<0.05).结论 多发性脑梗死与记忆力减退、计算及执行功能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密切,脑梗死灶数目与部位都是影响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96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入院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30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66例;根据入院2个月时Mo CA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将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改善组40例和认知功能恶化组26例。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受试者血清IL-6、IL-8水平及Mo CA量表评分,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障碍组、认知功能改善组和认知功能恶化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高于对照组,Mo CA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认知功能改善组患者血清IL-6、IL-8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恶化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IL-8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458、0.386,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8水平明显升高,且二者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与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80例认知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试验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亚型评分及总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为(1.45±0.51)mg/L,试验组血清Cys-C水平为(1.78±0.47)mg/L,试验组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试验组血清Cys-C水平与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与计算力、语言、延迟回忆各项评分及总分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289,P0.05;r=-0.223,P0.05;r=-0.245,P0.05;r=-0.232,P0.05;r=-0.229,P0.05;r=-0.492,P0.05),即血清Cys-C水平越高,各项评分越低,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试验组血清Cys-C水平与抽象思维及定向力各项评分无相关性,即血清Cys-C水平升高与认知功能障碍无明显相关性(r=-0.091,P0.05;r=-0.098,P0.05)。结论高水平的血清胱抑素C可作为诱发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能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POE基因多态性在脑梗死(ACI)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技术,检测240例脑梗死病人和150名对照组健康体检者APOE基因型。同时对脑梗死病人进行MMSE和MOCA量表来评价认知功能。结果 ACI组APOEε4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ε4组MMSE及MOCA评分均显著低于ε2组和ε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ε4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及特点。方法选择149例确诊LI患者,在发病后35 d完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对不同部位LI认知功能障碍、同一部位不同面积认知功能障碍及首次发病与多次发病患者认知障碍进行比较。结果丘脑和基底节区综合得分最低,分别为20.35±2.33、20.98±2.21,而各项评估中视空间和定向力以小脑和脑干最差,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命名、语言功能以大脑皮质损伤严重,抽象思维以丘脑梗死患者损伤最轻,而注意、回忆以内囊、基底节区病灶影响最大,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LI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病灶部位密切相关,而与病灶面积无明显关联,反复多次发作的腔梗会导致患者认知功能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载脂蛋白(Apo)B/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128例,根据发病后4 d之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将其分为单纯梗死组(n=57)和认知障碍组(n=71),后者根据认知障碍轻度不同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n=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执行功能减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新发脑梗死非痴呆74例住院患者在发病前3个月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评定发病14 d、1个月、3个月执行功能状况进而分组,完善辅助检查,并采集血压、血糖、年龄等病历资料.结果 头颅MRI之双侧、多发、隐匿性、皮层、基底节梗死病灶、重度脑白质疏松、侧脑室扩大、皮质萎缩,女性、发病年龄、日常血压、空腹血糖、受教育年限、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伴高血压、吸烟、饮酒在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双侧、多发、隐匿性、皮层、基底节梗死、重度脑白质疏松、侧脑室扩大、皮质萎缩、年龄、性别、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教育年限、高脂血症很可能与脑梗死后执行功能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OSAHS合并脑梗死患者328例,依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158例和认知正常组170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及分层分析OSAHS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在血糖血脂异常、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脑梗死体积、脑梗死部位、低氧诱导因子1(HIF-1)、脑红蛋白(Ngb)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血脂异常(OR=3.527,95%CI:1.559~7.983,P=0.002)、AHI(OR=6.413,95%CI:2.766~14.865,P=0.000)、脑梗死部位(OR=4.099,95%CI:1.694~9.918,P=0.002)、HIF-1(OR=4.484,95%CI:1.950~10.310,P=0.000)、Ngb(OR=3.891,95%CI:1.759~8.606,P=0.001)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层分析,分别在AHI20次/h、脑梗死位于额颞部、合并血糖血脂异常患者中,高水平HIF-1和Ngb与认知功能障碍呈正相关。结论高水平HIF-1、Ngb与OSAHS合并脑梗死认知障碍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病人150例,根据病人病情,分为VCI组(64例)与非VCI组(86例),分析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 1VCI组混合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病人所占比例分别为9.30%、74.42%、16.28%;非VCI组的混合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病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69%、78.13%、17.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CI组与非VCI组基底节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般损伤、大面积、腔隙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半球、左半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具有显著相关性,病变面积越大,病人的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孤立性小脑梗死引起认知障碍的特点。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孤立性小脑梗死患者76例和同期在我院门诊就诊而无脑梗死的患者88例,作为梗死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在发病14 d、1 m、3 m时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结果梗死组与对照组在14 d时MoCA总分(23.9±6.13比28.1±2.51;t=5.88,P<0.001),MMSE总分(25.7±4.54比28.3±2.25;t=4.74,P<0.001);梗死组与对照组在1 m时MoCA总分(22.6±6.07比28.2±2.28;t=8.03,P<0.001),MMSE总分(24.9±4.63比28.2±2.14;t=5.99,P<0.001);梗死组与对照组在3 m时MoCA总分(22.5±6.19比28.2±2.15;t=8.09,P<0.001),MMSE总分(24.6±4.43比28.3±2.16;t=6.94,P<0.001)。两组患者在14 d、1 m、3 m时梗死组MoCA、MMSE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主要与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及记忆力三个认知域有关(P<0.05);而在命名、计算力、定向力三个认知域方面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脑梗死与认知障碍有明显相关性,主要表现在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三个方面。因此,在临床工作应注意筛查和干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脑梗死患者根据脑梗死灶面积分为大梗死灶、中梗死灶和小梗死灶,采用ELISA检测脑梗死血清HIF-1α与VEGF蛋白浓度,分析脑梗死急性期血清中HIF-1α和VEGF浓度在1、3、5、7、14 d动态变化水平,比较脑梗死不同体积组血清HIF-1α和VEGF的浓度。结果血清中HIF-1α浓度表达呈现动态变化规律,发病后1天达到高峰,之后呈现迅速下降趋势,1、3、5、7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14 d时虽没达到显著水平,但仍然高于对照组水平;不同体积脑梗死血清HIF-1α浓度比较,发现大梗死灶在各个时间点血清HIF-1α浓度均显著高于中梗死灶和小梗死灶,中梗死灶各个时间点平均血清HIF-1α浓度与小梗死灶只有1 d达到显著差异(P<0.05或P<0.01);脑梗死组血清VEGF浓度在5个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血清中VEGF浓度在发病后第5天达到高峰,在第14天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梗死灶和中梗死灶组在各个时间点血清VEGF浓度均显著高于小梗死灶(P<0.05),大梗死灶与中梗死灶各个时间点血清VEGF浓度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HIF-1α和VEGF浓度在1、3、5、7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14 d时仍高于对照组,大梗死灶和中梗死灶组在各个时间点血清VEGF浓度均显著高于小梗死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盐酸多奈哌齐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2015年2月—2016年8月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83例,分为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予以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予以盐酸多奈哌齐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功能连接方法观察慢性期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脑默认网络(DMN)的变化。方法选择慢性期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17例(脑梗死组),健康体检者22例(对照组),采集静息态功能MRI数据,记录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采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右侧后扣带皮质、左侧后扣带皮质3个感兴趣区提取DMN,取其交集获得DMN掩膜,以该掩膜为种子区,计算其与DMN内各体素功能连接。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观察差异区功能连接强度与MoCA、MMSE评分以及梗死灶体积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内侧前额叶皮质及后扣带皮质/楔前叶功能连接明显减低(P<0.05)。脑梗死组内侧前额叶皮质功能连接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619,P=0.008)。结论脑梗死后DMN损害先于认知功能障碍出现,可能是引起认知功能损害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β蛋白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方法连续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3 d、7 d和14 d GFAP和S100-β蛋白血清浓度,并研究其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结果 GFAP血清水平在脑梗死发病3 d、7 d和14 d均高于对照组,并且GFAP高峰时间在发病第7天,并持续增高到发病后14 d;S100-β蛋白高峰时间在发病第3天,并在发病后7 d、14 d恢复正常.GFAP的血清浓度与梗死灶的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S100-β蛋白与大梗死灶及重型脑梗死有关.结论 GFAP和S100-β蛋白血清浓度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增高,表明GFAP和S100-β蛋白在发病早期参与了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参与了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认知障碍患者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及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变化及意义。方法老年OSAHS患者210例均接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测试认知功能,根据测试结果,分为有认知功能障碍组(A组)及无认知功能障碍组(B组),然后根据Mo CA得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亚组,选择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Caspase-3及NSE水平。结果老年OSAHS患者血清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SE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Caspase-3及NSE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A组随着认知障碍加重,血清Caspase-3及NSE水平增高。结论血清Caspase-3及NSE参与了老年OSAHS患者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浓度水平与患者认知障碍的轻重密切相关,病情越重血清中Caspase-3及NSE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