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基于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精细扫描图像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以期用于临床及理论研究。方法:选取本院30名健康成年女性为研究对象,以层厚0.625 mm的64排螺旋CT连续扫描颈部得到DICOM格式的CT断层图像,利用正版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6.0,Geomagic Studio2013,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2.1处理CT扫描数据,创建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依据文献资料及CT结果在该模型上分别模拟头颅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等自由活动,观察椎体最大应力集中部位和两侧椎动脉血流参数。结果:(1)建立C1-C7活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7个椎体、6个间盘、主要的韧带,解剖形态和活动功能方面与人体生理状态一致;(2)本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条件下,颈椎自由活动度与参考文献相似,经验证可靠。结论:本研究采用CT扫描后获取的全颈椎空间结构信息建立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经验证有效,关节前屈状态、后伸状态下等效应力分布图清晰且合理,还可以准确反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空间毗邻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实用性强,更加符合临床要求,可进一步用于中医手法诊断及颈椎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量0~2岁正常婴幼儿颈部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的参考值,并探讨不同性别、年龄和左右侧之间的差异。方法:用关节量角器测量90例0~2岁正常婴幼儿双侧颈部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的被动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估,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及左右侧之间有无差异。结果:本方法测量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774~0.888;颈椎前屈被动关节活动度为61.98°±10.80°,后伸被动关节活动度为83.05°±14.44°,侧弯被动关节活动度为69.72°±9.90°,旋转被动关节活动度为96.96°±11.22°;被动关节活动度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左右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量角器测量婴幼儿颈椎被动关节活动度一致性较好,临床应用方便。婴幼儿颈椎关节活动度在不同个体间差异大,本参考值可在斜颈病情评估和牵拉手法强度方面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对不同曲度颈椎内部结构应力的影响。方法:基于可靠的正常颈椎有限元模型(正常模型),结合1例颈椎曲度变直患者和1例颈椎反弓患者的颈椎CT图像,建立曲度变直颈椎有限元模型(变直模型)和反弓颈椎有限元模型(反弓模型)。模拟右侧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分别加载于正常模型、变直模型和反弓模型,观察3种模型椎间盘、韧带、关节软骨和终板的应力特征。结果:(1)颈椎椎间盘应力分布。正常模型椎间盘应力主要集中于C_(6~7)和C_7T_1椎间盘右侧纤维环,变直模型椎间盘应力主要集中于C_(2~3)椎间盘左侧纤维环,反弓模型椎间盘应力主要集中于C_(2~3)、C_(3~4)、C_(4~5)椎间盘右侧纤维环;3种模型椎间盘最高应力均集中于下段颈椎椎间盘纤维环,其中正常模型最高应力集中于C_6~C_7右侧钩椎关节处,变直模型和反弓模型最高应力集中区域分别为C_7~T_1左侧钩椎关节处和C_5~C_6左侧钩椎关节处;反弓模型椎间盘最高应力值最大,变直模型次之,正常模型最小。(2)颈椎主要韧带应力分布。正常模型韧带应力主要集中于C_2~C_3、C_3~C_4、C_4~C_5双侧关节囊韧带及横韧带,最高应力集中于C_3~C_4右侧关节囊韧带;变直模型韧带应力主要集中于寰枕后韧带、前纵韧带(寰枕节段)、横韧带,最高应力集中于齿突尖韧带;反弓模型韧带应力主要集中于下颈段右侧关节囊韧带、上颈段左侧关节囊韧带、横韧带,最高应力集中于寰枕后韧带。(3)颈椎关节软骨应力分布。3种模型关节软骨应力均主要集中于寰枕关节两侧,最高应力均集中于寰枢关节软骨,正常模型和反弓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区域、最高应力集中区域位于右侧,变直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区域、最高应力集中区域位于左侧;反弓模型关节软骨最高应力值最大,变直模型次之,正常模型最小。(4)颈椎终板应力分布。正常模型、变直模型、反弓模型终板应力主要集中部位分别为C_2下终板、C_3下终板和C_4上终板;正常模型终板最高应力集中于C_3上终板左前部,变直模型和反弓模型终板最高应力均集中于C_3上终板后部。结论:在颈椎定位旋转扳法作用下,不同曲度颈椎内部结构应力集中部位及大小均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Wallis棘突间固定对腰椎活动度和关节突关节内压的影响,为Wallis棘突间固定后关节突关节融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3具新鲜小牛的腰椎脊柱标本,肉眼和x线排除畸形和结构性破坏,剔除椎旁肌肉及其筋膜组织,保留所有的韧带、椎间盘及关节囊并维持其完整性,共取(3×L1/L2,3×L3/L4,3×L5/L6)9个节段。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标本完整为对照组,Wallis棘突间固定后为实验组,分别测试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种运动加载下节段腰椎的活动度和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载荷后伸下,Wallis棘突间固定后节段腰椎的前屈和后伸活动度明显减少(P〈0.01),左右侧屈和旋转活动时节段腰椎的活动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屈和后伸活动时关节突关节内平均压力明显降低(P〈0.01),左右侧弯和旋转活动时关节突关节平均压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allis棘突间固定能减少腰椎前屈和后伸的活动度,加强脊柱的稳定性,降低腰椎前屈后伸活动时的关节突关节内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节段及双节段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8例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按照融合方式分为单节段组和双节段组两组,双节段组为18例行双节段融合术患者,单节段组为20例行单节段融合术患者,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18个月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转动及左右侧弯的活动度,并依据患者的X线片评价融合节段的融合率和有效率。结果:双节段组患者术后颈椎的6个方向的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单节段组患者术后颈椎的前屈、后伸和左右转动的活动度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但颈椎的左右侧弯较术前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双节段组患者颈椎6个方向的活动度降低幅度均较单节段组大,并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各项体征指标及颈椎6个方位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融合手术对颈椎病具有较好效果,但手术能够降低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其中双节段融合术对颈椎活动度的降低幅度比单节段融合术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对颈椎主要结构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名无颈部病变的健康志愿者,采用GE 64层螺旋CT机对该志愿者进行层厚0.625 mm的螺旋扫描及断层图像处理,扫描范围为颅底至C 7椎体下缘。基于CT扫描数据,应用三维有限元建模处理软件建立正常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基于建立的正常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各特定节段椎体分别进行平移运动(位移1.5 mm,不超过椎间盘1/4),模拟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获得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Abaqus6.10有限元分析软件观察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对椎动脉、脊髓、关节突关节、椎间盘等颈椎主要结构应力的影响。结果:①正常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验证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正常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涉及744628个单元、248212个节点;模型外观逼真,包含了颈椎椎体、椎板、棘突、横突、关节突、椎间盘、椎动脉、脊髓、韧带等重要解剖结构。模型具有良好的活动度,其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活动度与经典文献报道的数据基本一致。②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对颈椎主要结构应力的影响。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会对椎动脉、脊髓、关节突关节及椎间盘的应力产生影响。C 2平移错缝时椎动脉增加的应力最大(42.81 Pa),C 6次之(30.62 Pa),C 5最小(21.19 Pa)。C 6平移错缝时脊髓增加的应力最大(32.12 Pa),C 5次之(30.46 Pa),C 1最小(5.59 Pa)。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会对其上、下位关节突关节及椎间盘的应力产生影响,其下位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的应力大于上位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的应力。结论:颈椎单节椎体平移错缝后,椎动脉、脊髓、关节突关节及椎间盘等颈椎主要结构的应力均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颈椎活动度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价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共计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95例,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旋提手法,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应用头盔式颈椎活动仪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7、9、11、13天及治疗后1、3个月共9个时间点观测颈椎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结果:颈椎活动度的程度比较,第3次访视起,试验组颈椎活动度计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颈椎活动度的数值比较,前屈活动度改善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后伸活动度从第1个月随访起,左右侧屈活动度从第3次访视起,左右侧旋活动度从第7次访视起,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及与时间交互作用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次数增加,试验组、对照组的颈椎活动度均有显著改善(P0.001)。结论:旋提手法对于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活动度有效,颈椎活动度程度、数值是量化颈椎功能和评价手法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精确建立生理曲度变直的颈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其与颈椎退变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颈椎曲度变直纳入标准的颈椎病患者采集其CT数据,采用专门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建模软件从CT扫描数据构建高质量的颈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基于离散微分属性的体网格变形技术,将生理曲度变直的模型映射生成曲度正常的有限元模型,再在相同的边界和加载条件下进行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工况下,生理曲度变直模型的活动度范围比正常值要小并且出现再分配。在应力分布方面,C3~C4,C4~C5之间的小关节、钩突关节,和C3~C4之间的椎间盘出现应力集中。结论:通过构建高质量的生理曲度变直和曲度正常的颈椎全节段有限元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对比实验证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引起椎间活动度明显减少并且出现再分配,同时下颈椎的小关节、钩突关节、椎间盘应力集中,加速颈椎退变。  相似文献   

9.
黄胜杰  王和鸣 《中医正骨》2011,23(10):10-13
目的:观察定点旋颈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5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7例。治疗组采用定点旋颈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疗效标准评定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采用美国颈椎多功能测试训练系统测定患者的颈椎活动度。结果:①临床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601,P=0.032)。②颈椎活动度。治疗前2组患者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6,P=0.861;t=0.309,P=0.758;t=0.178,P=0.859;t=0.203,P=0.839;t=0.119,P=0.906;t=0.464,P=0.645),有可比性;治疗1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活动度均有改善(治疗组:t=6.936,P=0.000;t=4.511,P=0.000;t=2.409,P=0.020;t=2.464,P=0.017;t=2.492,P=0.016;t=4.403,P=0.000。对照组:t=4.366,P=0.000;t=2.726,P=0.008;t=2.675,P=0.010;t=2.372,P=0.021;t=3.392,P=0.001;t=3.870,P=0.000),其中治疗组患者的前屈、后伸活动度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t=2.059,P=0.044;t=2.061,P=0.044),2组患者的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活动度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8,P=0.790;t=0.313,P=0.756;t=0.394,P=0.695;t=0.303,P=0.763)。结论:定点旋颈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能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活动度,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下颈椎椎板减压后应用经关节突钢丝植骨、侧块螺钉钢板、椎弓根螺钉钢板的稳定性,为临床选择恰当的内固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5具新鲜尸体的颈椎(C3~C7)为标本,于C4~C5行全椎板减压术,造成下颈椎不稳定模型。然后依次行经关节突钢丝植骨、侧块螺钉钢板、椎弓根螺钉钢板等三种内固定技术。在2.0Nm纯力矩下进行柔韧性实验,检测C4~C6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的运动范围(用位移表示),左右旋转8°的扭矩(计算出刚度)。所得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的T检验,评价三种内固定技术的稳定效果。结果:在前屈后伸方面,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钢板没有明显区别;椎弓根螺钉左右旋转的刚度最强;经关节突钢丝植骨在侧弯方向和侧块螺钉没有明显差异,在其它方向的稳定性较差。结论:尽管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仍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其他两种内固定相比,其有较高的稳定性。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下颈椎不稳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恰当的选择。在椎板减压情况下,侧块螺钉固定可满足临床的需要。经关节突钢丝植骨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活动度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心用颈椎活动仪观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活动度方法及其对旋提手法疗效的意义。方法:本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10例,脱落12例,其中试验组106例(缺失5例),对照组104例(缺失7例)。试验组采用旋提手法,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应用头盔式颈椎活动仪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7,9,11,13天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8个时间点测量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结果:两组间颈椎前心、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治疗胁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P〈0.01,P〈0.05),而且手法改善颈椎活动优于牵引(P〈0.01,P〈0.05)。结论:头盔式颈椎活动仪操作简便,数据准确,对于评价颈椎功能和手法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联合下颈段抗阻运动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方法将8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下颈段抗阻运动训练治疗;治疗组41例予理筋手法联合下颈段抗阻运动训练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颈椎活动度(包括前屈、后伸、左旋及右旋)及颈椎等长肌力(前屈、后伸、左侧屈及右侧屈)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VAS及ND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及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及右旋活动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及右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及右侧屈等长肌力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强(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及右侧屈等长肌力均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手法联合下颈段抗阻运动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颈椎功能障碍,增大颈椎活动度,增强颈椎等长肌力,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腰5-骶1关节突关节结构异常的有限元模型,观察关节突关节结构异常对相应节段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在腰5-骶1节段建立50°关节突关节对称模型(双侧关节突关节分别为50°)、55°关节突关节对称模型(双侧关节突关节分别为55°)、60°关节突关节对称模型(双侧关节突关节分别为60°),以及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模型(双侧关节突关节分别为50°和60°),在前屈、后伸、侧屈以及旋转的运动状态下,测量椎间盘内最大应力及关节突关节最大接触力。结果:在前屈、旋转状态下,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模型显著增加了椎间盘内最大应力;在前屈、后伸、旋转状态下,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模型显著增加了关节突关节的最大接触力。在前屈状态下,50°对称模型、55°对称模型、60°对称模型的椎间盘内最大应力依次减小;后伸、侧屈、旋转状态下,这三个模型的椎间盘内最大应力无明显改变;在前屈及后伸状态下,50°对称模型、55°对称模型、60°对称模型的关节突关节最大接触力依次增加;侧屈状态下无明显改变;在旋转状态下,50°对称模型、55°对称模型、60°对称模型的关节突关节最大接触力依次减小。结论:在前屈、后伸、旋转状态下,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会使相应的腰5-骶1节段受到异常应力,在前屈和旋转状态下,关节突关节角度的改变会引起椎间盘内最大应力及关节突关节最大接触力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椎旋扳法对"骨错缝"颈椎有限元模型应力作用的影响。方法:基于已经验证的,可靠、有效的正常人全颈椎有限元模型研究平台,结合1例颈椎棘突偏歪的"骨错缝"颈椎病患者全颈椎CT扫描数据,构建"骨错缝"颈椎有限元模型。在正常人模型和"骨错缝"模型上加载相同的头颅质量载荷,观察对比两种模型颈椎应力的区别和差异;在"骨错缝"模型上加载采集的颈椎旋扳手法力学参数,模拟单侧颈椎旋扳法,观察模型骨性结构、小关节软骨和椎间盘等主要结构的应力特征和改变。结果:与正常模型比较,"骨错缝"模型增加了病理部位以下颈椎在椎体、椎弓根、小关节和椎间盘的应力;病理颈椎的活动度改变明显,只在右侧弯时,颈椎各椎体之间活动度增大,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左旋转和右旋转时,颈椎各椎体之间活动度均明显减小;旋扳法加载瞬时,目标椎体及相邻上下棘突应力显著增大,颈椎左侧小关节应力下降,右侧小关节应力上升,目标椎体上位椎间盘的纤维环前部应力减小,后部应力略增大,但髓核应力减小,其下位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后部应力均明显增大。结论:颈椎旋扳法可以调整"骨错缝"模型骨性结构、小关节软骨和椎间盘的异常应力状态,降低目标椎体上位颈椎结构应力,但会增加目标椎体下位颈椎结构应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正常人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对正常男性志愿者进行颈椎薄层CT扫描,使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 10.01、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10、有限元软件MSC.Patran 2004等软件联合建立有限元模型。结果:成功建立了正常人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由7块椎骨、5个椎间盘及相关韧带组成,包含44526个节点,248348个单元。结论:所建立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进行生物力学实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家兔颈椎间盘倾斜角度的侧面出发,研究推拿手法与颈椎曲度、生物力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家兔颈椎进行CT扫描,通过MIMICS三维重建软件将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运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及ANSYS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软件对图像和三维颈椎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三维模型同一椎间盘节段倾斜角度比较:相同椎间盘节段颈屈后伸位模型与正常曲度位模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椎间盘1、3、5、6节段颈屈后伸位模型与正常曲度位模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屈20°应力下同一颈椎节段不同曲度模型间应力比较:颈屈后伸位模型椎间盘倾斜角度虽然与正常曲度位模型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但变化不大.结论:颈屈后伸位(即模拟推拿后伸手法)各节段椎间盘应力变化处于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仰卧前屈拔伸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效椎管横截面积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有效椎管横截面积、减轻脊髓压迫的可能性。方法: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0例,其主要压迫节段均为C_(4~7)任一节段,压迫区域均位于椎管内,并已行仰卧前屈拔伸牵引、中立位、后伸位三种状态下的颈椎动态磁共振检查。利用Image J软件测量每个患者三种状态下主要压迫节段的有效椎管横截面积,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患者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下的平均有效椎管横截面积为(147.79±28.87)mm~2,中立位为(137.45±31.97)mm~2,后伸位为(118.50±31.23)mm~2,三者之间差异明显(P0.01)。结论:在三种状态下,有效椎管横截面积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仰卧前屈拔伸牵引中立位后伸位,提示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能增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效椎管横截面积,减轻脊髓压迫,提供一定的修复空间,为防止脊髓进一步受压导致病情进展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中医理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探讨颈肌对颈型颈椎病的影响。方法: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均运用MCU-多功能颈椎工作仪分别采集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等长收缩的最大肌力值,对颈部屈伸最大肌力比、左右侧屈最大肌力强弱进行测定,分析其与增生椎体数目、颈椎椎轴侧凸方向的相关性。结果:(1)左侧屈肌力强者椎轴侧凸方向以右侧为主,右侧屈肌力强者椎轴侧凸方向以左侧为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P=0.010.05);(2)前屈/后伸最大肌力比正常组中增生椎体数目较少,而异常组中增生椎体数目较多,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P=0.0030.05);(3)颈椎左右侧屈最大肌力、前屈/后伸最大肌力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5,P=0.0630.05)。结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是颈型颈椎病关键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牵引对颈椎椎间关节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不同角度下牵引对颈椎椎间关节的作用,采用建立完整的颈段脊柱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前屈、后伸0~30°共11种不同牵引体位下的椎间关节应力分布及其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颈椎椎间关节所受应力主要为垂直轴上的压应力,力值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尤以C5~6、C6~7为主,在牵引作用下,前屈位可将其转变为拉压力,后伸位仍为压应力,二者都随角度的加大而逐渐加大.表明颈椎牵引早期应在前屈或后伸0~10°下,后期应结合临床、影像学诊断选择合适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椎力学评价指标在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采用手法等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48.91±9.77)岁,体质量指数(24.57±2.99)kg·m~(-2),病程(2.32±1.97)月。病变节段,单节段11例、2节段16例、3节段10例、4节段7例、5节段2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量表对患者颈椎功能进行临床评价;采用DAVID脊柱智能康复系统测定患者颈椎关节活动度、颈椎关节活动协调性、颈部肌群最大等长肌力矩和颈部肌群协调性,对患者颈椎进行力学评价。计算NDI及颈椎力学评价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治疗后-治疗前),分析临床评价指标变化与颈椎力学评价指标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临床评价与颈椎力学评价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颈椎NDI较治疗前降低[(34.32±13.11)%,(18.21±10.65)%,t=-11.041,P=0.000];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6个方向的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39.67°±14.04°),(48.11°±10.76°),t=4.362,P=0.000;(46.76°±12.71°),(57.48°±11.22°),t=5.523,P=0.000;(33.13°±10.58°),(40.00°±11.68°),t=4.428,P=0.000;(35.70°±8.32°),(42.80°±39.55°),t=4.356,P=0.000;(51.17°±12.93°),(56.54°±11.11°),t=3.304,P=0.002;(51.28°±11.25°),(55.63°±10.95°),t=2.715,P=0.009];颈椎关节屈伸活动协调性较治疗前改善,但侧屈和旋转活动协调性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7±0.87),(0.85±0.20),t=-3.775,P=0.000;(1.15±0.36),(1.10±0.17),t=-1.074,P=0.291;(1.05±0.33),(0.99±0.14),t=-1.202,P=0.211];颈部肌群后伸、前屈及左右侧屈最大等长肌力矩均较治疗前增加[(1.00±0.00)N·m~(-1),(1.00±1.00)N·m~(-1),Z=-2.312,P=0.021;(2.00±6.25)N·m~(-1),(5.00±11.00)N·m~(-1),Z=-3.545,P=0.000;(1.00±1.25)N·m~(-1),(2.00±5.00)N·m~(-1),Z=-3.903,P=0.000;(1.00±2.00)N·m~(-1),(2.00±5.00)N·m~(-1),Z=-2.465,P=0.014];颈部肌群屈伸力量协调性较治疗前改善,而侧屈力量协调性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5.00),(3.50±5.00),Z=-2.043,P=0.041;(1.00±0.62),(1.00±0.04),Z=-1.725,P=0.085]。(2)临床评价指标变化与颈椎力学评价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患者NDI的差值与治疗前后颈部肌群前屈、后伸最大等长肌力矩的差值呈负相关(r=-0.455,P=0.002;r=-0.334,P=0.024),即颈部肌群前屈、后伸最大等长肌力矩增加越多,NDI降低越多;与治疗前后颈部肌群屈伸力量协调性的差值呈正相关(r=0.344,P=0.020),即颈部肌群屈伸力量协调性改善越多,NDI降低越多;与其他颈椎力学评价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均无相关性。结论:在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中应用颈椎力学评价指标,有利于疗效评价的客观化和精确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