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卧血归于肝”是睡眠与“肝”藏象功能的重要关联,也是肝主藏血、肝主疏泄的具体体现。现基于“人卧血归于肝” 梳理睡眠与“肝”藏象的必然联系,总结睡眠障碍对肝脏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指出睡眠障碍通过中枢调控系统引发进食异常从而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并通过其诱发的免疫反应加重肝脏代谢紊乱和肝脏炎症,也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引发糖脂代谢异常并增加肝脏脂肪堆积。除此以外,睡眠障碍还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变化对脂肪的消化吸收促进肝脏脂肪变性。故以“人卧血归于肝”的理论引出睡眠对于肝脏疾病的重要作用,并以期为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卧则血归于肝",是《内经》对肝脏生理功能描述之一,后世医家对其临床应用居多,但甚少提及其机制。本文从营卫运行的机制和阴血维持肝阴阳平衡的功能等方面论述"人卧血归于肝",并结合临床说明其现在对失眠治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肝主藏血对肝病卧休治疗的双重作用,即:肝主藏血理论及其解剖学依据、肝脏血供应量与肝脏功能的关系、机体运动对肝脏血供(流)量分配的影响、肝病卧休治疗的意义与存在问题。指出肝病卧休,对促进肝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营卫失调”出发,解释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的内在原因,强调在顽固性慢性荨麻疹的病机中,营卫失调—卫外失司—风邪稽留是关键链条,营血不足是物质基础,为临床“从血论治”慢性荨麻疹遣方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齐京 《北京中医药》2023,(11):1165-1167
从血络论治是关幼波教授气血辨证的深化,从病因、病位、病机上解决了脏腑病变。该思想体现在多种肝病治疗中,活血化痰通络为肝病的治疗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病从“脾胃”论治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肝病病程长,病情复杂,迁延不愈,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挑战。中医对慢性肝病的治疗颇有特色,历代医家都注重调理脾胃,顾护中州,本文拟对慢性肝病从脾胃论治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几个方面。治未病理论对许多临床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点从其基本思想出发,对慢性HBV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等常见慢性肝病的中医诊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治未病理论在肝病临床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 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包括慢迁肝(CPH)、慢活肝(CAH)、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病程长,病机复杂,症状繁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目前治疗方药很多,然综观要旨,总不离重用香燥之品以舒肝理气,多用滋腻之品以补益肝肾,活血软坚之味以化瘀滞而消痞积,清热解毒之品以消除病毒,这些方法临症时虽可收到一定疗效,但究其病因、病机,考证前人的教诲,慢性肝病肝阴不足、肝血亏虚者甚为  相似文献   

9.
张春和 《环球中医药》2012,5(7):485-487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的常见多发病,其病程迁延难愈、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特点,其发病与肝的关系尤为密切。因肝司阴器,肝郁气滞、肝经湿热、寒凝肝脉是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病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应责之于肝,治法包括疏肝气、解肝郁、清肝热、养肝血、温肝经等,同时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从肝论治慢性前列腺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225-1226
通过对一气周流理论中有关厥阴风木生理病理及治法方药的分析,结合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等慢性肝病各自不同的致病特点,提出温肾健脾疏肝可能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基本病机,并在此基础上酌情予以清热解毒、清利湿热、化瘀抗癌之法,为慢性肝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探讨王灵台运用"肝八味"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肝病病机为正气亏损、邪毒为患;治以益气活血通络、健脾柔肝补肾、清热解毒散结、调和阴阳;常用药物为潞党参、生地黄、川石斛、炙鳖甲、全当归、淫羊藿、炒白术、虎杖等八味。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2.
“肝藏血,血舍魂”源于五脏藏神理论,其核心内容是肝脏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肝魂在肝血提供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神志活动。躯体性焦虑是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焦虑症。基于“肝藏血,血舍魂”理论,躯体性焦虑的病机可概括为肝不藏血、肝失疏泄与血不养魂、魂失所舍,可治以养血柔肝、调畅气机及柔肝安魂、调和阴阳,临证可灵活选用疏肝理气解郁、清泻肝火、滋阴降火、活血化瘀等治法。  相似文献   

13.
“一气周流”模式是对人体气机活动的总结概括。其认为,人体的气机运动以中土为轴,清气左旋上升,浊气右旋下降,兼顾四象,如环无端,周流不息。梁惠卿教授认为,一气周流出现停滞,木郁土湿水寒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机,临证常用疏肝健脾温肾法治疗慢性肝病,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从肝论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中医脏腑相关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对肝与糖尿病发病的认识,提出了糖尿病“从肝论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血是由脾胃等器官消化饮食后,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营气,上输到心肺,再经肺的“气化”作用而成。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除可营养全身组织外,尚主宰其他重要功能,如目之视物、足之步行、掌指的握摄活动、皮肤的感觉等。如果出现血虚、血热、血寒、血瘀等病证,则人体阴阳会受到极大影响,更有可能导致生命危殆,所以血是人的生命之本。对血分之病变,中医主张“治血先治肝”,因肝藏血,五脏功能的协调发挥,均依赖血之濡养,肝之功能正常,血之功能也随之协调。故“治血先治肝”是中医很重要的诊治思想。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郁、虚、湿、毒、瘀”是其核心病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其中,以“郁、虚”为核心的肝脾失调是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肝脾同调”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在慢性肝病不同阶段,其“肝脾同调”内涵同中有异。根据肝、脾生理病理特性,治脾明辨虚实,厘清轻重,活用运脾、健脾、温脾、醒脾、补脾等法;调肝体用并重,精准辨证,活用疏肝、缓肝、散肝、柔肝等法。临床上,治脾与调肝相辅相成,治调并举,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肝病是由各种病因导致慢性肝脏疾病的统称。此类疾病以肝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患者的症状也不同,可能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肝区隐痛等症状。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李德珍主任医师治疗肝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慢性肝病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他认为湿热毒邪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治疗上,他强调调理气机、固护脾肾。他主张慢性肝病早期治疗应疏肝解郁,重视脾胃升降;后期治疗应调和脏腑,健脾补肾。文章结合案例介绍李德珍主任从“祛邪扶正”治疗慢性肝病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头痛的病机复杂,在内伤头痛发病中,肝与头痛关联尤为密切,足厥阴肝经在经络循行上与头脑密切相连;肝之"风"性易上侵入头脑而致头痛;肝失疏泄,肝气上逆脑窍,脑神扰乱,而致头痛发生;肝血不藏,脑窍失养,而致头痛。治疗上从以下几方面调治肝来治疗头痛:1)疏肝理气法; 2)疏肝通络法; 3)疏利肝胆法; 4)清肝泻火法; 5)平肝潜阳法; 6)镇肝熄风法; 7)温肝降逆法; 8)滋养肝血法; 9)柔肝滋肾法。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五神”理论探讨卧寐异常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卧寐异常是指病理状态下的睡眠,是睡眠疾病的特征表现。通过中医五神理论剖析了卧寐异常的发病机制为五神失调,根据五神病理变化的层次性和不同组合,总结出卧寐异常的不同病证特点。  相似文献   

20.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提出凡眠,先卧心,后卧眼,认为睡眠应先使心神宁静,方能闭目安睡。先卧心,后卧眼的睡眠养生法主张通过心神的自我调摄和中医药内外治法的干预,为身体创造平和安宁的睡境,辅助人体获得健康良好的睡眠,体现着心对于睡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