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根据毛囊形成原理,以人毛乳头细胞和表皮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带附属器的组织工程皮肤替代物。方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皮肤替代物真皮层接种人毛乳头细胞和表皮细胞;对照组真皮层不接种任何细胞。在裸鼠背部作一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将两组皮肤替代物气-液界面培养5 d后移植到裸鼠背部。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在移植后第4、6、8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皮肤替代物移植后2周,实验组创面已完全愈合,移植后4周对照组创面才完全愈合,并且对照组创面收缩比实验组明显。移植后6周,实验组真皮层内见到毛囊样结构和皮脂腺结构,对照组未见毛囊样结构和皮脂腺样结构。结论将人的毛乳头细胞和表皮细胞共同种植在皮肤替代物的真皮层,可以构建出带附属器的组织工程皮肤替代物,这种替代物对创面的修复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发新的组织工程表皮替代物,利用毛囊干细胞-壳聚糖明胶膜片(Chitosan-gelatin membrane,CGM)进行修复裸鼠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方法将体外扩增培养的毛囊干细胞接种于CGM,构建组织工程表皮膜片,裸鼠背部作直径1cm的全层皮肤缺损,将毛囊干细胞-CGM复合物覆盖创面。回植后1周、4周和12周分别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毛囊干细胞在CGM上生长良好。毛囊干细胞-CGM修复裸鼠后1周切片示创面有新生上皮覆盖,表皮分化良好,而对照组残留较大未愈创面。修复后4周和12周可见对照组收缩较实验组显著。结论体外构建的毛囊干细胞-CGM可以修复裸鼠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3.
时荣  张瑾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6):1738-1741
浅II度烧伤、浅表裂伤和皮肤磨削术等真皮乳头层损伤时,汗腺和毛囊-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与表皮一起完全再生。较深的皮肤缺损如深II度烧伤、皮下剥离和皮肤溃疡等真皮深层组织丢失或破坏瘢痕愈合,皮肤附属器不能完全重建,无法分泌汗液和皮脂,造成体温调节、皮肤屏障和保护等功能受损,严重影响伤员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有关皮肤附属器与创面愈合关系的研究以及诱导较深创面汗腺再生等研究已经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4.
创面愈合是一个既古老又新近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伤病员(尤其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已不仅仅满足于目前临床上常用消灭创面的治疗手段,而是要求修复后的创面在外观和功能等方面与正常皮肤相近,甚至含有各种皮肤附件(汗腺、毛囊、皮脂腺等).因此,在基本完成加速受创皮肤解剖修复之后,如何实现和恢复受创皮肤的功能已成为组织修复领域急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皮肤组织工程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实现由继往的解剖修复到今后的功能修复飞跃的现代创面修复模式成为可能.近来研究表明,皮肤组织特异性干细胞-表皮干细胞是皮肤及其附属器发生、修复、改建的关键性源泉.故深入开展以表皮干细胞为核心的修复细胞的增殖、迁移过程,胞外基质的合成与分泌,生长因子与基质信号的传递等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对于促进皮肤功能和结构的生理性修复意义重大,已成为当前最为活跃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真皮替代物是真皮再生的模板, 常用于临床治疗深度皮肤缺损。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的韩春茂教授团队在《Burns & Trauma》杂志发表了题为《Nanomaterials for the delivery of bioactive factors to enhance angiogenesis of dermal substitutes during wound healing》的综述。早期血管化程度不足是目前研发和应用真皮替代物的主要障碍。目前, 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在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而实现其有效递送和持续发挥功能的载体至关重要。近年来, 纳米材料因可有效传递生物活性因子(生长因子、多肽和核酸)而日益受到关注。该文介绍了真皮替代物血管生成的过程及相关生物活性因子在该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总结了纳米材料在促进血管再生和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的应用;随后, 该文对用于递送生物活性因子以增强真皮替代物血管生成的新系统、新方法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真皮替代物早期血管化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提高人工复合皮修复能力的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寻求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可为大面积烧伤患者提供足够的皮源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中、小面积烧(创)伤患者创面修复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细胞学、材料学、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各种生物敷料和皮肤替代物相继出现,为实现皮肤的修复与再生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具有表皮和真皮结构的复合皮(composite skin,cs),是当前皮肤组织工程学的研究热点。目前虽然在CS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有成品上市,但其修复能力有限。本文就当前CS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提高其修复能力的可能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组织工程学是以细胞生物学、工程学和材料学相结合,在体外或体内构建组织或器官替代物,用于修复、维持或改善机体形态和功能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1]。组织工程皮肤为急性或慢性皮肤损伤提供了全新的治疗理念。然而,目前的皮肤替代物仅仅是结构的模仿,且存在构建时间长、修复有限、无皮肤附件及瘢痕形成等缺陷。  相似文献   

8.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组织 ,是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屏障。当由于外界损伤或疾病等因素造成皮肤缺损时 ,其危害可以极轻微 ,也可以是致命的。皮肤缺损修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目前常用修复途径有 :自体植皮、同种异体植皮、异种植皮 ,但由于供区不足、免疫排斥及传播疾病等缺点 ,寻找一种理想的皮肤替代物一直是临床上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1] 。组织工程学是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构建生物性替代物 ,以恢复、维持或增进受损器官或组织功能的一门科学[2 ] 。“组织工程”的提出为人工构建一种皮肤替代物提供了崭新且富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9.
组织工程是应用工程学及生命科学原理和方法,实现组织保存、修复、功能维持和提高作用的生物学替代物的科学,目的是实现组织器官的功能修复。干细胞不仅可用于再生医学、组织工程,还可应用于生物生长发育机制的研究、药物筛选、基因治疗等领域。因核移植技术以及提取胚胎干细胞面临着材料不易获取、免疫排斥和伦理学争议,其研究发展受限。  相似文献   

10.
创伤后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快速修复是微创治疗的热点研究内容之一。为实现上述目的,各种生物学技术已渗透到该领域内,包括干细胞技术、再生医学、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等。在干细胞技术领域,表皮干细胞( epidermal progenitors ,EP )被认为是一种专能干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表皮基底部和毛囊隆突中,不但能维持皮肤的更新代谢,而且能有效促进皮肤创伤后的修复,已成为创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从1975年Rheinwald 和Green[1,2]成功进行体外表皮角朊细胞培养并提出表皮层内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开始,到后来在Wistar大鼠及57BL/6J小鼠等动物内成功获取EP[3,4],人们在持续补充对EP认知的同时,不断尝试各种生物学技术与EP相结合,拓宽其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皮肤毛囊干细胞(hair follicle stem cells,HFSC)已成为国内外在创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组织工程皮肤和皮肤创面的干细胞移植在临床应用已充分说明干细胞在再生医学治疗的潜能.如何更好地阐明信号通路在调控干细胞促进组织修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可以进一步了解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汗腺作为皮肤的重要附属器官之一,对体温调节和内环境稳态维持起重要作用。烧伤后汗腺遭到破坏,无法进行自我修复,最终遗留排汗障碍问题,而目前的临床治疗策略均无法有效恢复损伤汗腺的功能。因此亟待寻求能够促进汗腺再生并恢复其正常功能的治疗手段。干细胞来源广泛、免疫原性低、增殖能力强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等优势,已成为再生医学领域的...  相似文献   

13.
组织工程是一门将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相结合,发展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替代物或移植物,用于修复、改善、再生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交叉学科。组织工程医疗产品(Tissue Engineered Medical Products。TEMPs)是用组织工程技术和工艺制备的.含有经生产工艺处理的人体细胞和组织,用于再生、修复或替代人体组织的医用产品。  相似文献   

14.
汗腺作为人体最大器官--皮肤的重要附属器,可排出机体25%的热量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轻度烧伤时汗腺细胞可以其深部未受创的部分为模板完全修复受损的汗腺,而在严重创伤或烧伤的患者,其皮肤均为增生性瘢痕修复,汗腺不能再生.另外,还有很多种伴有皮肤汗腺发育和功能异常的遗传性疾病,现代医学也无法恢复其汗腺.因此,如何解决皮肤汗腺的再生问题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毛囊切割在毛发生物学研究和毛发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囊是一种数量众多、广泛分布于皮肤的“迷你”器官,也是调控毛发生长的重要结构。它是围绕毛发的管状囊样结构,包括毛干、内根鞘、外根鞘以及毛球部(含毛乳头)等结构。毛囊在机体发育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周期性、有规律地自我再生。毛囊再生对研究毛发缺损或缺失类疾病,对探讨皮肤创伤愈合、器官和组织再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组织器官,覆盖于人体的外表,是医学美学美容研究的主要组织器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皮肤表皮细胞的自我更新、再生修复以及衰老退变是由来自毛囊或表皮基底层的成体干细胞——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所决定的。对于表皮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将对烧创伤创面修复机制、皮肤年轻化医学美容提供强有力的实验依据及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组织工程化皮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组织工程化皮肤是指运用工程及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出的用于修复、维持和改善损伤皮肤组织功能的替代物 ;其核心是建立由细胞和生物材料构成的三维空间复合体。理论上 ,组织工程化皮肤应具有如下功能 :①作为损伤皮肤的替代物 ;②作为基质植入宿主体内并生长 ;③或作为含药理成分的化学刺激物 ,促进创面愈合[1] 。但现阶段 ,还不能作为永久性的皮肤替代物。本文对以胶原为细胞外基质材料所形成的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一、胶原作为细胞外基质材料及特点胶原蛋白是真皮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 ,占皮肤干重的70 % ,具有天然…  相似文献   

18.
烧伤或慢性难愈性创面等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缺失,治疗中常遇到创面愈合缓慢,自体皮源不足,皮肤附件破坏,以及皮肤替代物的性能较差等问题,导致皮肤创面愈合后质量较差.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与皮肤及其附件,以及皮肤创面愈合关系密切,能够促进创面愈合、促进皮肤附件再生、改善皮肤替代物的性能、提高皮肤再生质量.本文对FGF提高皮肤再生质量的应用及其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CB-HRP顺行示踪法观察神经植入皮瓣后再生神经纤维的分布李学拥,李荟元,陈绍宗以感觉神经植入失神经皮瓣重建皮肤感觉的方法,已有临床与基础理论的研究报道,证明植入的神经可以再生游离神经末梢和毛囊感受器,并具有各类功能。但未能直接说明再生的神经末梢来源...  相似文献   

20.
采用早期切痂和有效的封闭创面是救治大面积烧伤病人生命和促进病人创面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皮肤严重受损和缺乏合适的皮肤替代物,大大阻碍了烧伤创面的重建.显然,采用皮肤替代物来治疗烧伤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