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是指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发生在延髓内侧,MMI较少见,其大约占延髓梗死病例的25%,在整个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中所占比例1%,双侧延髓内侧梗死则更为罕见,影像学可表现为典型的Y型梗死,现报道1例如下。1病例患者,44岁,以全身麻木、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d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d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麻木,于当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1例椎动脉夹层导致延髓内侧梗死病例。方法回顾性描述1例椎动脉夹层致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为青年男性,颈部扭伤后出现延髓内侧梗死,高分辨MRI检查确认病因为梗死侧椎动脉夹层。结论椎动脉夹层致延髓内侧梗死病例文献报道较少,临床需引起重视,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正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是较少见的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梗死的0.5%~1.5%。最早是由Spiller于1908年提出。1937年Davison首次在尸检中发现并首次描述了MMI的血管发病机制,常累及脊髓前动脉(ASA)和椎动脉(VA)的闭塞。双侧延髓内侧梗死(Bilateral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BMMI)则更罕见,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四肢无力并呈进行性加重、深感觉丧失、舌下神经麻痹以及延髓球部功能障碍,可伴或不伴有呼吸功能衰竭,早期症状和体征极易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混淆,MRI检查有助于鉴别。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双侧延髓内侧梗死(Bilateral medullary infarction,BMI)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2012年12月间在我国各种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关于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病例报道文献,并回顾分析本文作者诊治的1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从169例延髓内侧梗死的文献中筛选出符合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文献共12篇,累计病例14例。文献中14例患者病情呈阶梯样加重者7例(50%),加重持续数小时至数天(2h~7d)。首发症状以头晕起病者最常见9例(9/14,64.3%),其次为言语不清、四肢无力各为6例(42.9%)。临床表现以四肢瘫、延髓麻痹为主,部分病例伴有感觉障碍。14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四肢瘫痪,其后依次为构音障碍者11例(78.6%)、吞咽困难及眼震各8例(57.1%)、呼吸肌受累6例(42.9%)、舌肌瘫痪5例(35.7%,其中4例为伸舌不能)。感觉障碍分别为浅感觉异常者4例(28.6%)、深感觉减退者2例(14.3%)。意识障碍少见:嗜睡者2例(14.3%)、余12例患者意识清楚。本文报道的1例病例以发作性眩晕为首发症状,10余小时后相继出现言语不能、四肢瘫、球麻痹等,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持续数日。14例患者头部MRI均显示双侧延髓腹侧靠近中线部位有异常信号;8例行头部MRA检查:显示一侧椎动脉纤细或未显影者4例(44%)、单侧椎动脉局限性狭窄者2例(22%)、1例为基底动脉中下段及双椎动脉未显影、1例正常;1例DSA显示左椎动脉V4段严重狭窄,远端基底动脉显影不良,左侧脊前动脉未显影。本例患者MRI可见双侧延髓病变呈"Y"字型改变,以DWI为著,矢状位示病变位于桥延交界处;MRA右侧椎动脉较左侧细。结论 BMI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发病后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结合头部MRI检查,尤其是早期DWI联合T2WI、Flair成像可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正延髓内侧梗死是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卒中,在后循环中占比不到1%,双侧延髓内侧梗死则更为少见。双侧延髓内侧梗死通常表现为四肢瘫痪,可能伴有构音障碍、眼球震颤、感觉障碍、舌下神经麻痹、吞咽困难和呼吸衰竭。"心形"外观是双侧延髓内侧梗死在MRI上的独特表现。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成像(Mag-  相似文献   

7.
延髓位于脑干的最下端,血供来源多,发生梗死的几率相对较低,临床上常见的是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多累及单侧,而双侧延髓梗死则极为罕见.现将我院抢救成功的1例影像表现为"Y形"的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延髓血供丰富,侧支循环较多,临床上延髓梗死患者少见,仅占脑干梗死的7%左右.但延髓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阴性者,临床很难鉴别.此外,延髓梗死后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死亡率高,预后差.因此,对延髓梗死后易继发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早期识别、诊断及防治尤为重要.现报告两例延髓梗死后继发Ondine's curse综合征如下,以期能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10.
正脑干梗死约占脑梗死10%,延髓梗死占脑干梗死7%~([1]),因延髓解剖结构复杂,血供来源多且时有变异,故延髓梗死部位的细小差别则可有截然不同的症状,其中延髓梗死患者临床演变过程似脊髓病变的病例鲜有报道。故将我科最近收治一例延髓梗死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发作性右上肢麻木、构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后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的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1 例脑血管造影后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体会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4 h后右侧肢体肌力恢复至3级,情绪平缓,无烦躁,思维紊乱,记忆力未见改善.第3天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视力恢复,视物模糊,20 cm指数,2周视力恢复正常,思维能力基本恢复正常,记忆力稍差,近记忆差.结论 临床在应用造影剂时应坚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患者的用药反应及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生迟发性过敏,立即给予急救,可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Horner's综合征患者出现病灶对侧面部出汗和发红已有报道,最近报告胸部和肢体也出现上述症状。相应病变大多在第2级交感神经元,位于第1节胸髓。过去只有1例报告为延髓病变,却缺乏神经放射学证据。本文试图通过临床观察和应用皮肤交感神经反射电生理检测对上述研究做进一步证实。 1990~1993年间对5例经MRI证实的住院病人进行系统临床观察。病灶分别位于延髓上部、下橄榄体、锥体交叉水平。其中3例为单纯延髓外侧梗塞,1例延髓外侧伴小脑梗塞,1例延髓后侧伴小脑梗塞。采用Shahani和Knezevic—Bajada方法检查皮肤交感神经反射,时间分别在卒中后742~1184天内。通过计算平均潜伏期、平均波幅、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指数与对照组(10例)比较。所有病例无糖尿病和周围神经病,观察期内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以"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饮水呛咳3d"为主诉于2016-08-15入我院神经内科。患者3d前腹泻后出现全身酸痛,随之四肢麻木,远端为重,伴四肢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颈部发硬、气短,至县医院住院治疗,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以"吉兰-巴雷综合征"为诊断,予以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患者自觉症状进行性加重,遂来我院。行磁共振示双侧延髓内侧急性梗死。既往高血压史8a,冠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表现、病因、MRI特点。方法总结1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四肢瘫痪最为多见,呼吸功能障碍发生率高。病因多为动脉粥样硬化。MR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双侧延髓内侧高信号影。结论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症状以四肢瘫痪为主要特点,可合并构音障碍,严重者引起呼吸衰竭,MR DWI在梗死超早期即可显示病变区高信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1例椎动脉夹层(VAD)致小脑、延髓和颈髓梗死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VA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椎动脉夹层致青年脑卒中的特点。结果患者为青年女性,右侧肢体无力。体检示右侧布朗-塞卡综合征(BSS)和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影像学检查:头颅、颈部MRI示右侧小脑、延髓急性期梗死灶。全脑DSA示右椎动脉不规则变细。颈椎动脉MRA示右椎动脉双腔改变。结论对青年患者出现BSS、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要考虑VAD,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主动脉疾病相关性脊髓梗死的临床特点、磁共振特征、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主动脉疾病相关性脊髓梗死的认识。方法 回顾1例主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脊髓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致病因素及治疗和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急骤起病,突发背部及腹部剧烈撕裂样疼痛,数十分钟内病情持续进展,出现不完全性脊髓全切损害的症状、体征,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数小时达峰,胸髓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强显示T5-8水平髓内纵行异常信号,考虑为脊髓梗死; 主动脉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提示降主动脉内充盈缺损,考虑为附壁血栓; 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通过Pubmed搜索既往报道的主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脊髓梗死个案报道7例。结论 主动脉疾病相关性脊髓梗死较罕见,疼痛是其最初的症状之一,临床上应予重视; 磁共振是脊髓梗死急诊成像的首选方法,早期应使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T2序列; 脊髓梗死的诊断标准及治疗仍然存在争议,目前没有关于这一主题的临床实践指南发布,治疗上应合理选择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循环、腰椎脑脊液引流和抗惊厥药物。  相似文献   

18.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迟发性肌张力障碍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脑深部电刺激治疗1例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手术效果。方法在微电极的引导下,将刺激电极植入双侧丘脑底核,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为患者进行UDRS和BFM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UDRS评分分别为94、38和7.5,BFMS评分分别为98.5、42.5和8,随访3个月的症状缓解率在90%以上,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双侧电刺激丘脑底核治疗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或称甲基丙二酸尿症(methylmalonic aciduria,MMA)是先天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最常见的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上有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MMA)和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尿症(MMA-HC)两种类型。由于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或其辅酶钴胺素(维生素B12)代谢缺陷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延髓畸胎瘤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21年1月收治的1例延髓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该患者延髓占位,经枕下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后,病理诊断为成熟型畸胎瘤。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其他神经系统异常。术后核磁共振成像(MRI)示肿瘤全切,症状消失。结论 计算机断层扫描、MRI及肿瘤标志物联合病理可确诊延髓畸胎瘤,首选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