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收治的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用的改善脑供血的药物治疗和颈椎牵引治疗及局部推拿治疗。观察组加用牵引后的颈部中药湿热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效率为6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牵引后即刻行中药湿热敷,治疗或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结合中药热敷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人将近年来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颈椎牵引+推拿治疗)和治疗组(颈椎牵引+中药热敷),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治愈18例,占45%;显效16例,占40%;无效4例,占10%;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临床治愈24例,占60%;显效15例,占37 5%;无效1例,占2.5%;有效率97.5%.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颈椎牵引结合中药热敷疗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危险性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结合中药热敷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人将近年来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颈椎牵引+推拿治疗)和治疗组(颈椎牵引+中药热敷),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治愈18例,占45%;显效16例,占40%;无效4例,占10%;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临床治愈24例,占60%;显效15例,占37 5%;无效1例,占2.5%;有效率97.5%.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颈椎牵引结合中药热敷疗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危险性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椎动脉型颈椎病又是颈椎病中发病较多的一型。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电脑中频中药导入疗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83例,并与单纯用中频电治疗的201例对比观察。在临床上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从事推拿工作20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进行了总结,现将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823例,男307例,女416例,年龄最大的72岁,  相似文献   

6.
我们用颈宁胶囊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8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58例中,男86例(54.4%),女72例(45.6%);年龄37~45岁41例,45~55岁70例,55~64岁47例,平均46.3岁;病程最短16天,最长19天,平均14个月。……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个体化牵引为核心治疗理念,通过自行研发的可调式颈椎固定牵引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个体化牵引及制动,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疗效评价。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集椎动脉型颈椎病住院患者180例,按住院日期单双数分为两组,可调式颈椎固定牵引器结合中药湿热敷(观察组)90例,充气式颈椎牵引器结合中药湿热敷(对照组)90例。通过彩色多普勒测量治疗前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血流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活动度、颈部压痛、颈部疼痛等指标的评分、睡眠工作影响积分和总积分的改善指数和总的有效率进行观察,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痊愈76.1%、显效14.5%、好转6.3%、无效3.1%、总有效率96.9%;对照组痊愈55.7%、显效12.7%、好转10.9%、无效20.7%、总有效率80.3%。两组间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牵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采用可调式颈椎牵引器进行个体化牵引,临床疗效优于采用充气式颈椎牵引器的伸直位或过伸位牵引。  相似文献   

8.
中药配合固定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平  陈凯 《新中医》2007,39(4):61-62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固定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56例患者给予中药蠲痹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内服,配合颈围-颈椎固定牵引器治疗。结果:痊愈44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蠲痹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内服配合固定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椎热敷保健枕治疗前后椎动脉内径、最大血流速、最小血流速、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的变化,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74例椎动脉型颈椎痛随机分为颈枕组(治疗组)25例,西比灵组24例,颈复康组25例。结果治疗组疗效较西比灵组、颈复康组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西比灵组与颈复康组之间的有效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热敷保健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推拿、中药湿热敷三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用疏密波,留针20min,主穴取百会、风池、风府、天柱、颈1~4夹脊穴;配穴用针刺法,不留针,根据辨证分型取足三里、丰隆、阴陵泉、肝俞、肾俞、太溪、太冲、脾俞、三阴交、气海等,太冲、丰隆用泻法,其余配穴用补法。推拿:点按揉患者颈项部,依次按颈外侧、椎旁到颈后正中线顺序,从下至上、往返点按揉,将天柱穴、风池穴、风府作为重点,然后找到颈肩部敏感压痛点进行弹拨。之后进行开天门、分阴阳、拿五经手法,最后运耳轮、运眼眶、揉太阳穴结束,约10min。中药湿热敷:将配置好的中药浸泡、煮沸,然后将毛巾放置在药液浸泡,交替热敷于患者颈肩部,约20min。以上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2d。结果:32例全部有效,有效率为100%,其中临床治愈25例,显效5例,有效2例。结论:电针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疗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给予针灸推拿和中药湿热敷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所接收的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根据治疗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进行联合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 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 67%;观察组的双侧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快,观察组的复发率3. 33%(2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8. 33%(11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推拿+中药湿热敷的联合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2.
推拿 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推拿与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以颈部为重点进行全身推拿(30例),B组进行颈椎牵引(30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A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7%和93.4%,B组分别为13.3%和8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  相似文献   

13.
郑功胜 《新中医》2015,47(4):143-144
目的:观察桂枝加葛根汤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颈椎牵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加葛根汤口服,并将药渣热敷颈部。2组疗程均为4周。评估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椎动脉血流参数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2组患者收缩期最高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较前增加,阻力指数(RI)较前下降(P<0.05,P<0.01),且研究组增加值或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加葛根汤结合颈椎牵引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单纯的颈椎牵引治疗,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并对椎动脉血流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小针刀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小针刀结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用药物结合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5.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颈椎牵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治疗价值和治疗机理。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颈牵组和药物颈牵组,治疗15天。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变化。结果:(1)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针刺颈牵组治疗后椎动脉(VA)内径增大和最大血流速度(MAX)增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配合颈椎牵引能够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增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结合手法的前提下,采用自拟中药配方湿热敷局部治疗颈椎病。结果:本组200例,治愈160例,好转20例,显效15例,未显效5例,治愈率80.0%,总有效率为97.5%。结论:手法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颈椎病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年3月~2006年3月,我科采用中药热敷与牵引治疗颈椎病128例。经过2年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1999—3~1999—8,笔者采用颈椎牵 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 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男25例,女31例。年龄25~40 岁11例,41~65岁45例,平均年龄54岁。病程 最短2周,最长3年。均有低头工作及卧高枕 史,5例有颈部外伤史,15例有颈部受凉史, 31例有接受按摩、理疗、药物等治疗史。本组 患者均有颈背胀痛,活动受限,上肢串麻等 症状。体检时有压顶试验及臂丛神经紧张试 验阳性。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管理局 1999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颈椎弧度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颈椎弧度牵引法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氟桂利嗪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均取得较好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1)。结论腹针结合颈椎弧度牵引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等症状,明显提高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其疗效与腹针结合颈椎弧度牵引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有关。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复杂的一种类型,它的主要症状为眩晕、头重脚轻、头痛、恶心呕吐等,临床治疗比较困难。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本病患者11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