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诊是有中医四诊之一,传统脉诊教学以师承法临证为主。通过对脉诊模型现状的分析,指出可视化脉诊模型研究的必要性,提出基于脉诊"位、数、形、势"属性建立数字化、可视化脉诊模型,实现脉诊教学的"眼中可见,心中易了,指下易明",为中医实践教学提供可靠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脉诊是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四诊"中的宝贵财富,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因其"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特点,使之成为四诊之中最难掌握的一门技术。为实现中医脉诊的客观化,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社会各界科学技术工作者通力合作,研制出各种模式的脉诊仪。脉诊是一种无创诊断技术,经过长期训练手指的灵敏感觉以及积累手指感觉经验来分析脉象的"位、数、形、势"等要素,基于此,脉诊仪传承了脉诊无创优势,多是利用传感器及脉象识别技术来代替  相似文献   

3.
从"三部九候"遍诊法到"独取寸口"脉法,标志着中医脉诊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是古代医家千百年临床脉诊实践的科学总结。溯源独取寸口的形成、发展以及完善,为现代中医诊断学研究脉诊的内在客观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述齐向华教授"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构建背景,揭示脉诊的心理认知过程,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脉诊教学中的技术训练方法。方法:运用"逐一感觉法"训练、"虚静为保"状态训练、各种感觉的稳定持续时间训练等方法。结果:通过以上各种方法的训练,提高手指的敏感度,缩短脉诊"反应时间",建立大脑脉象"知觉"系统。结论:齐向华教授基于"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探索出的脉诊技术训练方法行之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在脉诊教学中,除了要为学生详细讲授脉诊理论内容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至关重要。文章对我校脉诊实验教学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对教学经验加以总结分析,以便进一步提高脉诊的实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加强脉诊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调整现在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对脉象要素为核心的脉象辨识系统理论"为基础,克服传统脉诊教学的不足,制定一套科学的、遵循认知心理学规律的脉诊学习模式,提高中医脉诊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医学生的中医临床操作技能水平与辨证思维,以提高学生脉诊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古人言"脉可通神",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中独特的诊断方式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从《黄帝内经》出发,追溯中医脉诊由遍身诊法到"独取寸口"的脉诊发展过程,从而进一步探索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使用的诊脉方式及具体脉诊部位。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仲景脉法是《黄帝内经》的遍诊法到《脉经》寸口脉法的过渡;历代医家对"少阳脉"的具体位置的提出与探讨;现代临床上"少阳脉"的诊断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历代医家的文献,认为张仲景"少阳脉"的具体位置为耳部颌厌部位的两额动脉;少阳脉对于小便不利、经水不通的水气疾病有诊断意义。遍身诊法在现代临床上依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伍怀芝  杨佳 《世界中医药》2021,(2):335-338,345
脉诊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手段,针刺是中医治疗里的重要方法,为了解脉诊在近代针刺治疗中的运用情况,并了解近代临床针刺运用脉诊的适应范围及临床意义,检索"针刺+脉诊"相关文献后发现近代针刺治疗中配合诊脉的文献较少,然而诊脉对临床针刺的指导意义有理论依据可循,脉诊对针刺得气的重要性确有依据,脉诊指导针刺的原则多源于《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9.
阐述概括了脉诊技术的起源及发展,总结了脉诊从复杂繁琐的全身遍诊法逐渐发展完善为"独取寸口"的演变过程,是众多脉法的初步总结,为临床应用和研究脉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脉诊初探     
《黄帝内经》较全面的提出脉诊的内容、部位、作用。根据体征,提出了"十二经遍诊法";"寸口脉诊";"三部九候脉诊";"人迎寸口比较脉诊法"。自《难经》提出"独取寸口"后,历代医家偶有提倡多部位诊脉,脉诊部位逐渐统一到"寸口",其脉理解释从《黄帝内经》的实证向心证转变,出现"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近现代的研究提示多部位脉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脉诊的扬弃,完善中医体征的内容,推动中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上温病注重舌诊,相对忽略了脉诊的重要性。通过探寻温病经典著作——《温病条辨》中对于脉诊在温病诊治中的认识与运用,溯源温病脉诊,辨析温病脉象,鉴别伤寒温病,重视以脉测证,谨察独部脉象,从而构建了温病三焦辨证脉诊框架,亦确立了温病的脉证并治体系等,揭示脉诊在温病辨治中的重要的作用。提示医者在论治温病时,不可有"温病凭舌不凭脉"之偏见,即温病诊治重舌亦重脉。  相似文献   

12.
脉诊是中医学的特色诊断方法之一,是数千年来中医学实践积累的成果。中医脉诊部位由"遍身诊"、"三部诊"衍变为"独取寸口",其发展轨迹由繁入简,究其原因主要与元气论、寸口与五脏的关系、全息思想、道德观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回溯脉诊古籍,对脉学轨迹发展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发展脉诊部位由繁入简的发展轨迹是历史的必然,符合一切科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医内科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差的现状,提出了"实训-应用-评价"三位一体式的中医内科学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方案,按照此方案的培养计划,滕晶、齐向华教授展开了以脉诊为核心的临床技能培训,系统讲授了"系统辨证脉学"的脉象要素及脉诊技法,并组织学生进行了脉诊实训,提高了学生的临床脉诊技能,对于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中医人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学海,清代著名医家,博览众书,尤善脉学。他提出的"位数形势"的脉学纲领至今仍为医家所应用,是脉象要素分析、现代脉诊研究的重要理论纲领。其对脉诊学习所提出的"先求其分,再求其合……不能拘泥文字,逐末忘本"的思想对脉诊教学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成熟的脉诊、舌诊信息提取与识别的关键技术,集成便携式辅助诊疗系统突出脉诊、舌诊在中医诊疗中的重要作用,并融合其他四诊信息,实现自动辨证处方的临床辅助诊疗功能。便携式辅助诊疗系统体现了"四诊合参"的中医辨证诊断理念,其便携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贴合临床实际,为脉诊、舌诊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完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寸口三部脉诊是中医传统的脉诊方法。医者通过手指的施压,在寸关尺三部进行"举按寻"的脉诊过程,从而获取需要的脉象信息。以往的脉诊客观化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的关部脉象,而三部脉诊客观化研究尚处在起始阶段,还没有成熟统一的硬件及软件解决方案。寸关尺三部与脏腑有对应关系,获取三部脉象信息是脉诊客观化重要环节。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研究者们已研发出几种三部脉象获取装置,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7.
濡脉之我见     
正人们对脉诊自古以来就有着"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认识。可见脉诊相对于其余三诊,医者自己的主观感觉占有相当大的因素。然而切脉在中医诊疗过程中是必不可缺少的,故有"指下沉浮辨得虚实表里,三部九候尽知脏腑春秋"[1]之说。以下将结合濡脉来谈谈对脉诊的认识。1如何诊得濡脉濡脉浮而细软,它的形状浮细无力,极其软弱,诊脉时必须轻手细审,才能触到它,好像漂浮在水面的棉絮一样,稍微重一点就不能胜任。因此在脉  相似文献   

18.
黄元御是中医脉学史上有较高造诣的一位医家,他首先将四时五行理论及"象"的思维纳入脉诊体系中,对脉诊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本文正是介绍了其颇具特色的脉法理论,以求同道更深层挖掘其脉学瑰宝。  相似文献   

19.
蒙医问诊及脉诊学是传统医学中最有特色的民族医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在蒙医诊断学"望,问,切"三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就问诊及脉诊的内容及方法、原则、技能等方面展开论述研究。现在的问诊及脉诊已经具备了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脉诊是中医最独特的诊断技术,而"遍身诊法"到"独取寸口"脉法的过渡,是中医脉诊形成过程中最主要的脉络.本文拟从<内经>、<难经>、<伤寒论>和<脉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人手,考察中医"独取寸口"脉法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其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