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认知、情绪及行为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血透患者消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6例肾内科血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33例,给予认知、情绪及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 相似文献
2.
3.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2)
目的:探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状况、护理依从率和负面情绪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率达到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认知状况及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将6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增加认知行为护理措施,各组在入组前和治疗护理第4周,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HAMD、HAMA评分有显著降低,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心率、血压、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并记录干预前后的心率及血压、心功能。结果经过12周的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SAS与SDS总分显著下降(P均〈0.05),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干预前后实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生活质量仅生理功能和社会职能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率异常率、血压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各功能维度、症状维度及总健康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SAS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并有效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肾内科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肾脏内科进行治疗的100名高龄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安全护理,护理结束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肾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安全护理,可以有效防范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护理安全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更加和谐的治疗环境。 相似文献
9.
10.
张素梅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24,(2):145-148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运动能力、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6 min步行距离指标水平均高于护理前,改良呼吸困难指数评分量表(m MRC)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FEV1、FVC、FEV1/FVC、6 min步行距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 MR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症状、疾病对生活影响、活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 相似文献
11.
12.
腰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也是针灸治疗效果颇佳的病讧之一。古代歌赋对腰痛的记载丰富,取穴灵活,多从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和病因辨证入手加以取穴治疗,对现代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除恐艾症患者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消除恐惧和疑虑,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方法:对68例因恐艾症而出现焦虑、抑郁、疑虑等多种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患者进行认知干扰.结果:73.53%患者恐惧、焦虑、抑郁、疑病等症状明显减轻,能够投入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及社交活动中,23.53%上述症状缓解,2.94%无效,干扰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干扰能有效的改善恐艾症患者的情绪行为,对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11)
目的:探讨认知、情绪和行为对肾内科血透患者的影响,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择医院2016~2017年肾内科门诊收治的150例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肾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认知、情绪和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负面情绪、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肾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内科血透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认知、情绪和行为治疗,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情绪干预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对在我科住院的38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情绪状况。结果干预后肺癌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能保持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生活的质量。结论对肺癌患者进护理干预,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行为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改善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后情绪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另给予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包括PT和OT)。2组患者根据脑梗死疾病心理康复过程进行分期,并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观察康复行为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分期变化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患者进入适应期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抑郁期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康复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康复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情绪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康复行为干预在调节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的同时,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股骨干骨折病人情绪的影响。方法将52例股骨干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病人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1]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S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病人焦虑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股骨干骨折病人的焦虑情绪,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对病情的治疗和康复全过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