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压变化和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AMI患者分A组(伴高血压史)、B组(无高血压史)。观察AMI前后血压变化、INH情况,AMI后2周内UCG测定LVEF、E/A比值、泵功能,血清心肌酶峰CPK、CK-MB测定,血浆AngⅡ、β-EP和CGRP水平的测定,及梗死后心脏事件等。结果A组血压下降明显,并与基础血压、INH、泵功能有关;A组发生AMI后AngⅡ、β-E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CPK、CK-MB水平均高于B组;血压下降者INEF及E/A显著低于血压未下降组,A组泵功能Ⅲ~Ⅳ级发生率高于B组,心脏事件及死亡率也高于B组。结论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发生AMI后70%血压下降,这与心功能恶化、INH、梗死面积大以及血浆AngⅡ、β-EP、CGRP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前后血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琳  楼婷 《现代护理》2004,10(3):214-214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AMI)前、后血压是否有差异。方法 随机对1996年 1月~ 2 0 0 2年 4月在我院住院的 116例老年高血压AMI患者进行心梗前后血压监护。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AMI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AMI后血压有下降趋势 ,在恢复期的观察和护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前、后血压是否有差异. 方法随机对1996年1月~2002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116例老年高血压AMI患者进行心梗前后血压监护. 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AMI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AMI后血压有下降趋势,在恢复期的观察和护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及血压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的不断进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及二级预防的治疗过程中,心率及血压的控制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右胸及后壁心电图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扬州洪泉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右胸及后壁导联分析,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结果:以冠脉造影确诊为金标准,心电图的诊断符合率为98.00%;100例急性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CGA)结果或冠脉CT成像(CTA)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n=80,观察组),单纯性高血压组(n=80,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和血压变异性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24h平均脉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夜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舒张压标准差、夜间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h平均舒张压标准差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其动态血压波动比较大,且血压变异性相对增大,加强其血压动态血压与血压变异性监测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诊治有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许多研究表明[1]餐后血糖、血脂、血压等生理参数的变化是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子,过量进餐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并可能触发多种心脑血管的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增生与高血压都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约40%合并高血压,有关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前列腺手术后高血压的变化情况尚未见报道。本文回顾分析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76例行前列腺手术后血压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近5年来收治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29例与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现分析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 按WHO标准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29例,年龄38~74岁,平均44.2岁;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9例,年龄41~82岁,平均55.2岁。其心律失常表现为除偶发室早、房早、1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外较严重的心律失常。2讨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心脏损害重,易合并心衰。其较非糖尿病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本文报告前者平均为44.2岁,后者为55.3岁。同时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力衰竭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吉林大学附属吉林医院心血管诊治中心第二疗区住院患者200例,起病时间在12 h内,并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常规PCI治疗)和缺血后处理组(IPTC组)(100例,给予缺血后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水平和心脏彩超中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值。 结果心肌梗死后3 d时,对照组cTnI为(40.40±3.85)ng/ml,IPTC组为(23.12±2.36)n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P<0.05),对照组显著高于IPTC组。心肌梗死后14 d时,对照组BNP为(2 595±239)pg/mL,IPTC组为(1 391±154)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P<0.05),对照组显著高于IPTC组。在随访3个月时,对照组LVEF值为(48.16±4.62)mm,IPTC组LVEF值为(57.11±4.43)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0,P<0.05),对照组显著低于IPTC组。在6个月时随访复查LVEF值,对照组为(49.78±6.22)mm,IPTC组为(60.41±3.94)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P<0.05),对照组显著低于IPTC组。在6个月时随访复查LVEDD值,对照组为(52.19±6.42)mm,IPTC组为(44.24±5.47)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0,P<0.05),对照组显著高于IPTC组。 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急性期心肌梗死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和心率在全天24小时的高低变化规律及其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分析329例Ⅰ、Ⅱ、Ⅲ期高血压患和73例正常对照组动态血压检查资料,寻找全天每小时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和平均心率(HR)的最高点(-P)和最低点(-T)。利用圆分布规律,统计各组血压和心率的高点和心率的高点和低点集中时间α及标准差,并进行组内各参数的Watson-williams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的血压变化与靶器官(心、脑、肾等)损害的的相关性。方法 对117例中老年高血压患24h血压变化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各年龄组患的昼夜间血压变化以收缩压(SBP)升高明显,而舒张压(DBP)升高不明显,脉压差增大,夜间血压下降率(BPF)<10%,老年组比例较高;血压昼夜节律倒置,≥80岁组比例最高。结论 有效地控制血压,是减少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血压变化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2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有、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分为A、B2组,合并高血压者116例归入A组,无合并者102例归入B组。对比2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血压的变化及临床特点。结果 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在A组为31.9%,显著高于B组的14.7%(P〈0.05)。血清肌酸激酶峰值A组为(18±10)×10^2U/L,B组为(13±10)×10^2U/L;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A组为(1.5±0.8)×10^2U/L,B组为(1.2±0.9)×10^2U/L,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心肌梗死后血压下降发生率:A组为83.6%,B组为26.5%,差异有显著性(P〈0.01);收缩压下降:A组为(36±16)mmHg,B组为(14±10)mmHg,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功能分级构成比:属心功能Ⅰ级患者在A组和B组分别占42.2%和58.8%;心功能Ⅱ级患者例数2组相似;心功能Ⅲ级以上A组为28.5%,高于B组的12.7%,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再梗死发生率、住院率及病死率均高于B组。结论 高血压并发心肌梗死后血压下降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发症及病死率均较血压正常者高,近期预后差,故高血压是影响心肌梗死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临界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研究临界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探讨该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选取50例临界性高血压患者,配带无创性携带式血压监测仪,分Ml(9:00-20:00),M2(2l:00.5:00),M3(6:00.8:00)3个时间段连续监测24h血压。结果 ①24h平均血压(134&;#177;13)/(9l&;#177;8)mmHg,白昼平均舒张压(93&;#177;9)mmHg及夜间血压平均值(125&;#177;19)/(84&;#177;11)mmHg比正常人明显增高(P&;lt;0.001),而白昼收缩压平均值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P&;gt;0.05);②Ml及M3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均值明显高于M2(P&;lt;0.001);③24h最高、最低收缩压舒张压差值较大,[分别为(177-109)/103—53)mmHg];④舒张压负荷值均&;gt;10%(M354.7%,M149.3%,M222.1%)。结论 ①临界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较大,随测血压较难做出正确诊断;②由于昼夜血压波动范围较大(脉压值增大),易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因此应重视对临界高血压的及早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否具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特点,判断能否作为炎症反应的标志物及对心肌梗死患者病情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区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2例(稳定型冠心病组)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两组患者在入院24h、72h、7d、30d连续检测LP(a)水平,7d内同时间段观察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其变化趋势及相关性。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入院24h、72h均高于稳定型冠心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入院24h高于稳定型冠心病组(P<0.05);LP(a)水平两组比较,在各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急性心肌梗死组,LP(a)水平第1~7天逐渐升高,第3~7天达高峰,1个月时基本降至基线水平。白细胞介素-6在入院24h水平升高,24h后逐渐下降;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最显著,在24h开始升高,在72h达到最高峰,7d降至正常。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临界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探讨该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50例临界性高血压患者,配带无创性携带式血压监测仪,分M1(9:00~20:00),M2(21:00~5:00),M3(6:00~8:00)3个时间段连续监测24h血压。结果①24h平均血压(134±13)/(91±8)mmHg,白昼平均舒张压(93±9)mmHg及夜间血压平均值(125±19)/(84±11)mmHg比正常人明显增高(P<0.001),而白昼收缩压平均值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P>0.05);②M1及M3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均值明显高于M2(P<0.001);③24h最高、最低收缩压舒张压差值较大,犤分别为(177~109)/(103~53)mmHg犦;④舒张压负荷值均>10%(M354.7%,M149.3%,M222.1%)。结论①临界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较大,随测血压较难做出正确诊断;②由于昼夜血压波动范围较大(脉压值增大),易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因此应重视对临界高血压的及早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均值波动的节律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12例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phy,UCG)检查结果分成3组,其中UCG显示左室肥大30例,均伴单纯收缩压升高(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或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miscellaneous systolic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MDH),平均年龄(58±12.1)岁,为LVH组;UCG正常的ISH患者48例为ISH组,平均年龄(62±15.2)岁;UCG正常的MDH患者34例为MDH组,平均年龄(51±12.0)岁。另选健康体检者中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正常的30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4±10.3)岁。获取4组研究对象的24 h平均收缩压(24-hour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 hSBP)和舒张压(24-hour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ay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SBP)和舒张压(daytime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ight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SBP)和舒张压(nighttime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DBP)、夜间/白昼平均收缩压比值(nSBP/dSBP)和舒张压比值(nDBP/dDBP)、收缩压负荷值与舒张压负荷值。结果:(1)正常组和ISH组血压均值波动都具有昼夜规律性,但其曲线有所不同;MDH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小,LVH组昼夜规律不明显;(2)ISH组、MDH组与LVH组24 hSBP、dSBP、nSBP均高于对照组,而以ISH组及LVH组更为显著(P<0.001);(3)MDH组与LVH组nDBP/dD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LVH组nSBP/dSBP比值及nDBP/dDBP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5)SBP负荷值LVH组大于MDH组,DBP负荷值LVH组小于MDH组。结论:高血病患者应积极随访动态血压监测,以观察血压升高的水平及昼夜节律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这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餐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DM)和冠心病(CD)患者进餐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特点.方法根据患者的诊断,将120倒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DM组)和冠心病组(CD组),在遵医嘱停服影响血压和心率药物7d以上,进标准定量饮食,进行24h动态血压和心率观察,分析进餐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CD组24h平均收缩压(24hABPS)和24h平均舒张压(24hABPD)均较DM组的增高(P<0.05,P<0.01),而DM组24h平均心率较CD组快(P<0.01);CD组餐后30~60min的SBP、DBP和心率较餐前对应时间点升高(P<0.01),餐后90min SBP、DBP和心率恢复至餐前水平.DM组餐后30~90 min SBP、DBP和心率下降(P<0.01),餐后120min SBP、DBP和心率恢复至餐前水平.结论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状态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有不同的特点:冠心病患者餐后血压和心率有升高趋势;而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压和心率有下降趋势,且后者血压和心率恢复至餐前水平较前者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住院早、后期心律失常特点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5 3例AMI患者 ,住院早期连续心电监护 ;住院后期动态心电图监测 ;平均随访 1年。分析比较住院早、后期心律失常的特点及与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住院早期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住院后期 ,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虽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但住院后期复杂室上性心律失常明显高于住院早期 (P <0 .0 5 )。多部位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及Holter记录有ST段压低者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AMI后复杂心律失常与AMI的不同时期及与患者的临床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稳定型心绞痛(AP)患者80例,及健康体检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静脉血并用GEN-S System2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血小板4项参数。结果心肌梗死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等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变化,PLT和PCT降低,而MPV、PDW升高;在AMI组中随着MPV的升高,血小板计数逐渐下降,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小板体积变大和活化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血栓形成有关,临床可监测血小板参数指导冠心病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