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分析老年病房护理管理的特点、安全隐患,将护理标识用于病房管理,包括患者标识、治疗护理标识、科室环境标识,每种标识采用不同的颜色、形状,明确标识放置位置及注意事项,比较使用前后科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检查延误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使用护理标识后,病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同时,实施后患者检查延误率也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P0.01)。结论:规范使用护理标识,可以有效降低老年病房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检查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标识化管理在综合病房药物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2015宁波市第九医院综合病房的19例护士药物管理相关资料,2014年未实行标识化管理,2015年实行标识化管理,比较标识化管理前后检查药物时间、药物检查落实情况、药物混放情况及药品应用效率。结果:标识化管理后较标识化管理前检查药物时间显著缩短,对药物检查落实率显著提高,对药物的混放率显著降低(P0.05)。标识化管理后6个月及标识化管理后1年药品应用优良率均显著高于标识化管理前(P0.05);且标识化管理后1年药品应用优良率显著高于标识化管理后6个月(P0.05)。结论:标识化管理在综合病房药物护理管理中可缩短药物检查时间,提高药物检查落实率,降低药物混放率,提高药品应用优良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警示标识在心胸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未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的住院患者68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的住院患者72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缺陷率、护理投诉率、潜在护理隐患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警示标识管理的实施,可使心胸外科住院患者的管道治疗安全性得以提高,同时可促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警示性标识在心胸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未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的临床资料280例,同时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后的临床资料280例,两者进行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护理潜在隐患及患者满意度等比较。结果:实施管道警示标识管理后,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护理潜在隐患较前均有所下降,患者满意度较前有所提高。结论:在心胸外科实施管道安全管理,能减少护理工作的潜在安全隐患,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床头标识对于妇科病房安全管理的作用与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4~9月在医院接受护理的妇科患者共计623例,其中2017年4~6月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妇科患者共计309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7~9月运用增加床头标识进行护理的妇科患者共计314例设为观察组。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在护理过程中出现错误与失误的几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出现错误和失误的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床头标识对于妇科病房安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警示标识在眼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科室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住院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普通护理基础上使用护理警示标识。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度、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度及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护理警示标识的应用,可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眼科护理安全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物标识化管理降低白血病患者护理风险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并应用药物标识化管理办法并对护理人员进行标识化药物管理制度培训。将管理办法实施前纳入的8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管理办法实施后纳入的82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护理人员药物应用效率评分、药品混放次数、患者不良反应例数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药物应用效率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品混放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比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建立药物标识化管理办法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品应用效率,降低药物混放率和患者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警示标识管理在减少消化内科患者发生不良风险事件中的作用。方法:从2019年1月起调整消化内科护理管理方案,制作警示标识,实施警示标识管理,包括引导标识、药物标识、提示标识、风险标识等,明确各项警示标识的使用方法,通过警示标识来提醒护士和患者,避免工作遗漏、误差及意外事件的发生,为实施后;分别统计实施前(2018年)和实施后的护理工作情况,于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200名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实施前后消化内科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消化内科患者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警示标识管理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显著降低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警示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医院的30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6月行常规管理,2016年7~12月加用护理警示标识;总结管理措施,分析管理结果。结果:实施后的灭菌质量、发放质量、包装质量、回收质量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灭菌合格率、洗涤合格率、发放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工作人员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理警示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全面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物警示标识在手术室药品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7年7月起在手术室中运用药物警示标识,加强手术室的药品管理。比较运用药物警示标识前后手术室的质控药物管理评分及用药缺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药物警示标识后手术室的质控药物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用药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手术室药品管理中运用药物警示标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药品管理质量,降低手术室的用药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药物警示标识在手术室药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18年1~6月之间的手术室药物管理进行分析,在2018年7月~10月实施手术室药物警示标识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质控检查得分、手术室护士对相关用药的知晓率及取药时间。结果:落实药物警示标识管理后,质控检查得分及手术室护士对相关用药的知晓率明显高于进行药物警示管理前,取药时间短于后者(P0.05)。结论:在手术室药品管理中进行药物警示标识管理,能提高科室的药物管理质量,缩短取药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标识管理在妇产科病房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常规标识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妇产科病房的特点,突出细节管理,设计具有妇产科特色的专科标识,并将之应用于护理工作,落实标识牌的应用和管理,做好持续质量改进工作。结果:住院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从实施前的3.91%,下降到实施后的0.86%(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实施前的91.0%,提高到了实施后的99.1%(P0.05)。结论:结合妇产科病房的护理工作特点,对标识管理内容进行优化,能够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日常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8例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4例,观察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病区管理、抢救物品、分级护理、隔离消毒、护理文书)、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区管理评分、抢救物品评分、分级护理评分、隔离消毒评分、护理文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提升神经内科护理工作质量和降低风险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骨关节科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防跌倒警示卡的价值,保护患者安全。方法:将16例骨关节科护人员及200例骨关节病房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防跌倒警示卡),考察两组护理人员风险应对能力,记录护理风险事件,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坠床率及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分值均明显提升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中各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跌倒警示卡用于骨关节科病房中能减少跌倒、坠床等风险事件,提高护理人员应对风险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老年病人护理中应用床头警示标志的效果。方法:以浙江医院2015年6~12月收治的824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以2016年1~6月收治的847老年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床头警示标志管理,比较两组输液意外情况、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渗漏发生率、输液滴速控制不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病人护理中实施床头警示标志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差错,防止出现护理纠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室与病房转送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为研究时间段,选取2015年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口头形式完成手术室与病房转送交接;选取2016年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标准作业程序完成手术室与病房转送交接,比较两组转送交接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转送交接缺陷事件发生率、交接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与病房转送交接患者采取标准作业程序,可有效减少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交接效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折患者8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优质护理)各40例。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37例(92.5%),并发症发生2例(5.0%);对照组护理满意30例(75,0%),并发症发生8例(2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和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新生儿病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2019年1~6月年新生儿病房母乳喂养管理情况,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采用FMEA方法改进喂养管理,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母乳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患儿肠道感染发生率。并调查实施前后患儿家属与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母乳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患儿肠道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儿家属和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新生儿病房母乳喂养中应用FMEA方法,防止母乳的污染,减少患儿肠道感染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与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浙江省舟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0例患者为实验组。观察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者差异。结果:观察组出院时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480例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4月~2015年3月未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设为对照组,共240例。2014年4月~2015年3月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设为观察组,共24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护理差错4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例(P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用于儿科病房管理,能够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