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骨科患者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管理对策,以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骨科护理安全小组,回顾性分析2014年1~10月骨科护理中发生护理安全问题的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对策,包括:建立安全管理小组、建立健全管理规范、监护重症患者、增强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加强业务培训、预防并发症等。结果:医务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缺乏对患者健康教育、监管制度不到位、专科技术知识掌握不足等是骨科护理的主要不安全因素。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对策后,有效减少了骨科患者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且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护理中存在不安全因素提出合理有效预防和解决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可明显预防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有效防范策略。方法:2019年1月起对消化内科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消化内科既往护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总结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制定管理对策并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培训学习,2019年为实施后,2018年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消化内科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消化内科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既往工作进行调研分析,总结消化内科的护理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防范管理策略,可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神经内科监护病房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神经内科监护病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从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项操作行为,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加强对重症病人的监护几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比较分析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施风险管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监护病房护理服务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相应的管理对策。护理安全问题:医院环境方面、家属护理方面、患者自身方面、护士管理方面等。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对家属进行教育、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加强对护士的管理等。通过以上管理对策的实施,可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隐患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在呼吸科安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针对呼吸科安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呼吸科患者特点的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全面落实风险管理新策略,比较风险管理策略实施前的2014年和实施后的2015年的护理意外事件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实施风险管理新策略后,呼吸科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9.3%,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1.5%(P0.05)。结论:针对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新策略并有效落实,能够有效防止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夜间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风险控制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在医院ICU病房收治的568例危重症患者,结合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影响夜间护理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质量控制管理因素、患者因素和护理人员因素。结论:通过采取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培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弹性排班、完善护士长夜间查房制度、实行激励机制等措施,能有效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夜间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科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100例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已住院接受治疗1个月。入组后给予护理风险管理,主要针对患者、疾病、药物、护理人员及环境等危险因素进行风险管理。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病房管理、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对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病房管理、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比实施前均较高(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高达92%,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6%(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为零,比实施前(4%)明显减少(P0.05)。结论:风湿免疫科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质控自查小组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消化内科实施质控自查小组管理模式,选取2017年3~4月的236例患者为实施前,选取2017年5~6月的257例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患者对护理文书、护理安全、病房管理、药品管理、急救物品管理、责任制整体护理等的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化内科建立质控管理小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手术室风险产生的原因,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成立手术室风险管理小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手术护理记录,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严格无菌操作,重视医患沟通、提倡人性化服务。结果:通过实施手术室风险管理,手术过程顺利,病人预后良好,有效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差错事故,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加强基层医院手术室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确保手术顺利,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康复,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促进基层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安全隐患,探讨血液净化中心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对2015年血液透析中心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并根据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实施专业小组质控模式。比较安全管理前后护理差错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安全管理后,护理差错发生率有了显著降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在并发症发生上,实施安全管理后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且患者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1)。结论:加强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安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服务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科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中西医的护理配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通过对80例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进行术后的随访,分析患者在术中存在的护理安全因素,制定和提出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中西医结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80例妇科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高碳酸血症,空气栓塞,对术后纳差、腹胀、情志变化等采用中西医护理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只有医护人员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术中的密切配合,采用中西医护理方法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强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分析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存在的安全防护问题,制定了安全防范措施运用到老年住院患者中,做好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防护的有效预防.结果:采取积极的安全防范措施,增强了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家属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了现存或潜在危险因素的发生,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及家属的住院满意度.结论;做好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防范措施,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透患者交接流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对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透室护理工作中血透患者交接流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制定护理制度、加强培训学习等方式,进行有效的预防,提高患者的血透安全。结果:加强血透患者交接流程的管理后,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血透室护理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护理人员应增强护理风险意识,针对患者交接流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预防管理,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品质控小组实施PDCA模式提高消化内科用药安全管理的实践效果,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2017年7月起成立药品质控小组,实施PDCA模式,加强给药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PDCA模式前后用药缺陷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模式管理后,消化内科用药缺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化内科成立药品质控小组,实施PDCA模式加强安全给药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用药缺陷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6例高龄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探寻相关护理管理对策,达到有效防范和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目的。方法:收集本病区近4年来收治的发生跌倒患者6例,进行跌倒原因分析,并制定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我科老年患者跌倒的人数明显减少。结论:只有加强病房管理,通过医、护、患、陪、保洁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有效的防范和减少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在"双高期"离休干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隐患,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双高期"离休干部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方法:结合"双高期"离休干部的自身特点及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预判、分析,并找到合适的对策,以保证"双高期"离休干部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结果:"双高期"离休干部自身生理、病理因素、病房的环境因素、陪护人员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双高期"离休干部在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安全隐患,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双高期"离休干部及陪护人员的安全教育,同时改善病房环境、完善病房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提高服务质量,更好的为"双高期"离休干部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儿科护理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儿科实施风险管理措施,通过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完善规章管理制度等措施来降低儿科管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结果与结论:管理风险在儿科尤为突出,加强风险管理能提高管理质量,有效预防和减少纠纷。对保证医疗工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防范和管理办法。方法:分析实施前的2016年消化内科100例患者护理情况,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于2017年收治的10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在护理工作中采取防范风险管理的方法后,实施后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在使患者得到安全护理的同时,也减少了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患者的满意度也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高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成功率,完善内镜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市中医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75岁以上进行支气管镜诊治的高龄患者39例,在检查治疗前、中、后行全程的细节管理及护理风险管理。结果:39例高龄患者,共行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45次,安全完成检查率为100%,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高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全程中,实施细节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可确保高龄患者检查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提高检查成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ICU室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11年9月-2015年6月我院ICU室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采取系列风险管理防范措施。结果:在ICU室中实施风险管理,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事件,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有效地降低了ICU室常见的安全隐患系数,减少了医疗风险的发生,保障了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在医疗活动中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