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调查辽河油田医疗机构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服药依从性,探讨其临床用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辽河油田医疗机构2015年2-11月抗高血压药物处方,采用WHO推荐的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及统计学方法对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日均费用( DDDc)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特点,同时以高血压患者依从性问卷形式调查分析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患者,抗高血压药品种中CCB类均占首位,符合国内外指南的高血压应用情况,应用结构比为CCB类> ARB类> β -RB > ACEI 类,利尿药应用比例低,联合用药总体比例偏低。CPAT不佳因素,经济原因和文化程度占较大比例。结论:辽河油田医疗机构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利尿剂、联合用药比例偏低,应加强高血压防治指南学习,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雷冰坚 《内科》2014,(3):338-339,335
目的对我院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抗高血压药应用的合理性。方法统计我院门诊2010~2012年各类降压药消耗量和金额,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并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排于前4位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Ⅱ)、左旋氨氯地平、福辛普利、厄贝沙坦;DDDs排在前四位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左旋氨氢地平、福辛普利、吲哒帕胺;所有调查的高血压药物其DUI≤1。结论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全区148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以促进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该区148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2015~2016年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使用频度以及日均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抗高血压药使用呈上升趋势,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使用量居前。结论该区社区卫生服务站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较为合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能为基层以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方法:查阅我院2010年10月门诊应用抗高血压药的处方,对其用药种类、剂量及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高血压药量最常应用的依次为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抗高血压药应用频度(DDDs)前3位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及缬沙坦,药物利用指数(DUI)均≤1。约50%采用联合应用进行降压治疗,以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最多。结论:应用药物基本合理。注意合并用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017—2019年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7—2019年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包括高血压用药的药品金额、药品金额占比、金额排名、限定日费用(DDC)、用药频度(DDDs)、DDDs排名及排名比.结果 高血压药2017—2019年药品费用排名第一的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农村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总结相关对策,以提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优化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2014年5月卫生院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筛查35岁以上人口管理的高血压101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情况调查表、高血压防治知识问卷、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Morisy)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展开调查,进而分析并总结药物治疗依从性好与差者的影响因素差异。结果本组1017例高血压患者中,59.0%(600例)服药依从性好;农村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病程长短、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付费方式、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服药次数以及社会支持等相关(P0.05)。结论农村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不容乐观,为有效提高其药物治疗依从性,应加大对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药物选择等方面的指导与宣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内科5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重点研究如何提升心内科5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2月~2015年0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根据药品使用指数以及用药频度等指标,对抗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总结优化用药的方法。结果本次研究发现,5类抗高血压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利尿剂类抗高血压药品、β-受体阻滞剂类药品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类药品。其中,用药频度排序前三的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拜新同以及呋喃苯胺酸,药品使用指数都已超过1的药品仅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以及氢氯噻嗪片。结论抗高血压药物的优化使用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其生存质量都有重要价值,所以必须规范药物使用程序,提升其使用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研究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因素以及防控方案。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8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影响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并依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控方案。结果 药物副作用、患病时间长、年龄高、担心医疗费用等是影响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对比实施防控方案前后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实施后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年龄较大、患病时间较长、药物副作用、担心医疗费用等因素是影响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依据调查结果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干预等措施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某社区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开展入户调查工作,重点调查高血压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情况、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分析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并探讨应对措施。结果 1除年龄及性别因素外,不同文化程度、病程、健康知识知晓度、日服药次数、社会支持、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不同;且各因素不同项目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有文化程度、健康知识知晓度、病程、婚姻状况。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还应定期给予其健康知识教育,帮助其选择新型降压药物并适当减少用药次数,从而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研究分析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特点,提高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的效果及合理性。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的10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处方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采用不同治疗药物的效果。结果全部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都接近1,主要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应用钙通道阻滞剂最多,都获得了良好效果。结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用于治疗的抗高血压药都能做到合理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机对照试验表明 ,抗栓及抗高血压治疗对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有良好的效果。但是 ,许多可能从抗血小板、抗凝或抗高血压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却未能接受这些治疗。为了达到脑血管病最佳预防效果 ,本研究的目的是 :(1)调查抗栓及抗高血压治疗在新诊断出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未充分应用的情况 ;(2 )确定未进行预防性治疗患者的卒中危险性 ;(3)调查不治疗对卒中患者无复发存活率的影响。调查 1995— 1997南伦敦社区卒中登记处的首发缺血性卒中后 3个月患者 (CT及MRI诊断为脑梗死 )抗栓及抗高血压治疗的情况。按Bamford分类法区分腔隙…  相似文献   

12.
STOP-2试验的价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广民  肖卫民 《心脏杂志》2003,15(4):384-384
价 -效医学是一整套诊断、治疗的策略 ,目的是以最低的费用达到治疗的目的。高血压是一种治疗率低 ,发病率、致残、致死率高的慢性疾病 ,需长期治疗 ,由于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 ,价格悬殊 ,而疗效是否与价格成正比 ?就此问题 ,本文对 STOP- 2试验的结果进行价效分析 ,以探讨高血压治疗的效果与药物费用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 资料取材于 STOP- 2试验 [1 ] ,它是一项随机、多中心、大样本 (入选 6 6 14例 )的高血压临床试验 ,随访 5年。目的是对比新、旧 8种降压药物对老年 (70~ 84岁 )高血压病患者 (收缩压≥ 180 m m Hg和 (或 )舒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该院中老年患者高血压药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利用DDDs分析方法对20112013年抗高血压药物不同类别使用的品种、用药频度、用药金额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2年高血压人群呈低龄趋势,钙离子拮抗剂在品种数、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方面均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复方用药及单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降压药,近3年中药呈上升趋势。结论该院中老年患者抗高血压药的使用基本合理,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已从短效向长效方向发展,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或联合用药成为重点,同时要增强用药经济意识、减少卫生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4.
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内外几个重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南)将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以及α-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六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广泛应用,使高血压治疗及控制状况得到改观,大大降低了全球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危险。但目前如何正确选择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更大程度地使高血压患者从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获益,是我们今后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应用抗PD药物情况及疗效。方法对2014年1~12月期间101例PD患者应用抗PD药物情况(种类、剂量、费用)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并随访1年,了解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PD患者中单用美多芭21例(20.79%),单用息宁25例(24.75%),单用金刚烷胺或安坦8例(7.92%),单用多巴激动剂5例(4.95%),42例(41.58%)为左旋多巴制剂联用多巴激动剂或金刚烷胺、安坦。随着H&Y分级的增加,PD患者使用抗PD药物的种类也逐渐增加。随着病程进展,平均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DE)增大,人均药物费用也逐渐增多,随访治疗后较前PD综合评分(UPDRS)下降,治疗有效。结论目前PD患者的抗PD药物治疗以左旋多巴及其复合剂为主,LDE的用量可以作为衡量病情轻重及预测药物费用的一项重要指标。临床医生对PD患者的延迟运动并发症的出现和对非运动症状的控制重视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首先调查近8年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并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785例,回顾性分析785例患者的详细病史资料和抗高血压的用药情况。结果未用药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比例远远高于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比例低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病,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心脑血管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高血压与认知功能得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贵阳市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与认知功能得分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通过问卷询问和体格检查相结合,对贵阳市城区3229名60岁及以上老人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检测血压,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检查.资料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MMSE得分为(25.7±4.2)分,正常血压组为(26.3±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P<0.01).按不同血压程度分组分析,随着收缩压及(或)舒张压的增高,MMSE得分逐渐降低.脉压越大,MMSE得分就越低.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MMSE得分明显高于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程<15年者的MMSE得分显著高于>15年者.结论 高血压、高脉压、未治疗的高血压及较长的高血压病程均与老年人认知功能得分降低关系密切.对高血压进行有效干预,可能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的发生危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我院针对脑血管病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以药品限定日剂量作为调查方法,分析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5年期间脑血管药物的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等使用情况,并根据其情况作相关药物使用情况排序。还需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观察,以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观察本次调查结果可知,本次研究中共使用了91类针对脑血管病治疗药物,其中抗血小板聚集药、他汀类调脂药、活血化瘀药物、自由基清除剂等类药物是研究使用的主要药物,而用药合理性主要受药物选择不当,给药次数重复、用药剂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等因素的影响。结论针对脑血管病治疗中存在多种可应用药物,在此基础上应重视药物管理工作,提高患者对药物认知情况,以便提高用药的综合水平,继而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某社区老年人口服抗栓药物进行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应用现状。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北京市翠微西里由社区医师通过标准问卷调查老年人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心房颤动等系统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和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聚集(APA)与抗凝(AC)药物治疗情况。结果328例老年人参与调查,其中158例(48.2%)长期口服抗栓药物治疗,144例(43.9%)口服APA药物,20例(6.1%)口服AC药物。罹患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冠心病的老年人仍未抗栓治疗比例分别为44.9%、45.0%、36.7%、8.1%。心房颤动患者AC治疗比例仅为50%,而与APA治疗患者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无差异。合并1或2种疾病的老年人占大多数(约占26.2%或28.7%),但其抗栓治疗比例仅为29.3%~61.7%。结论社区医师仍需加强对老年人抗栓治疗的教育,特别是罹患疾病较少的患者;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不同药物的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其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酌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并统计。结果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率占前三的分别是:利尿药(31.5%)、钙拮抗药(25.5%)、β受体阻断药(22.5%)。200例患者,有73例单独用药,127联合使用抗血压药物,联合用药比达到63.5%,其中二联用药80例(63.0%)、三联用药30例(15.0%)、多联用药17例(8.5%)。不合理用药3例(1.5%)。结论五大类常用降压药中,利尿剂、钙拮抗药和β受体阻断药使用频率较高,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基本使用合理,根据用药原则,有针对性设计用药方案,并不断改善用药方案,真正做到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