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刘清泉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用药规律.方法 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门诊HIS系统查询2012年3月-2020年1月刘清泉教授的门诊支气管扩张症医案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07建库,用SPSS 21.0软件进行中药频次剂量、中药性味归经频次、聚类、关联、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何德平  王维亮  黄颖 《新中医》2012,(12):129-130
目的:研究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系统回顾性研究,初步总结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辨证分型规律,并分析支气管扩张症的证候分布规律。结果:符合要求的文献共27篇,涉及证型23种,总病例数1828例,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后得出证型12种,分布较多的依次为痰热壅肺(36.93%)、肝火犯肺(26.80%)、阴虚火旺(23.03%)、肺脾两虚(3.56%)、气虚血瘀(3.39%)。结论:痰热壅肺、肝火犯肺、阴虚火旺、肺脾两虚、气虚血瘀基本概括了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临床证候特征,揭示了支气管扩张症的证候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索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建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13个证素中,病位证素中肺出现的频次最高,为67.8%,其次为肝(18.6%)、表(4.65%)。病性证素中,火(热)出现频次最高,为75.9%,其次为痰(32.86%)、血瘀(5.71%)。证素组合有4种形式,以两证素及三证素构成的证候为主。单一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有火热证及血瘀证,累积构成比为2.3%;单一病位证素+单一病性证素组合中以火(热)+肺、肝为主,主要证型为肺热壅盛证、肝火上炎证;两病性证素组合中,以痰+热为主,主要证型为痰热壅盛证。三证素组合情况中,两病位证素+单一病性证素组合以肺、肝+火(热)为主,主要证型为肝火犯肺证;两病性证素+单一病位证素组合中以痰+热+肺为主,主要证型为痰热壅肺证;四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有痰热瘀血阻肺证、痰瘀互结肺脾证,累积构成比为4.60%。结论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以实证为主,以痰、热等实性因素为主要病理表现,兼夹阴虚、气虚等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古今医案中桂枝汤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明确使用桂枝汤的医案,对纳入医案的药味和药量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桂枝汤原方药物、加味药物及类别、常用加味药物及剂量、合方情况进行频次分析,对桂枝汤原方用量的均值、极小值、极大值、众数进行统计,并采用关联规则对加味药物与主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1035则。桂枝汤方的临床常用剂量为桂枝10 g,白芍10 g(或赤芍15 g),生姜10 g或3片(或干姜6 g,炮姜3 g),大枣10 g或5枚,甘草6 g。加味药物共计229味,2481味次,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位药物为黄芪(181)、当归(144)、防风(141)、白术(137)、党参(128);其涉及药物类别在前5位者为补虚药(743)、解表药(399)、清热药(181)、活血化瘀药(155)、安神药(146)。合方方剂共47首,90频次,合方频次在2次以上者有玉屏风散(29)、当归补血汤(5)、生脉饮(4)、四物汤(3)、麻黄附子细辛汤(3)。结论桂枝汤临床用量与原方所载无明显差异,其加味药物以补虚药最多,方中生姜、大枣、甘草是重要组成药味,不可随意删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中医治疗皮肌炎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1986年1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皮肌炎的中医临床文献并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 2010、Access 2010软件分析数据,依托皮肌炎辨证分型分析其临床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皮肌炎方剂72首,药物243种,所有药物共出现3886次,分析得到治疗皮肌炎的常用药物、用药模式、用药规则、药物关联的网络化展示。黄芪、茯苓、生地黄、丹参、白术是依次排在前五位的治疗皮肌炎中药,白术、黄芪、茯苓、柴胡、甘草是依次排在前五位的治疗脾气虚证的中药。结论脾气虚证为皮肌炎的主要证型,贯穿皮肌炎发病始终,治疗多用补益脾气药物,兼以清热、活血化瘀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系统收集60年来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文献的基础上,探索病毒性脑炎(病脑)中临床用药规律,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病毒性脑炎用药认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检索CBM,CNKI和中医,收集有关疾病的病脑文献资料信息,整理病脑中药、中成药、西药及中成药联合应用规律,使用SPSS19.0统计描述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病毒性脑炎临床用药规律,中药以黄芩、黄连、板蓝根、生石膏等清热解毒药最为常用;中成药柴石退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安宫牛黄丸、清开灵注射液等应用居多;西药以利巴韦林注射液、干扰素等抗病毒药为基础,在与营养神经药物、抗病毒药物、激素类药物等联合应用,以上西药经常与安宫牛黄丸、犀角地黄丹、痰热清注射液等中成药联合应用。结论经统计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病脑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古籍文献中治疗咳嗽的中药应用情况,总结用药规律,为治疗咳嗽的科学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华医典,建立古代文献咳嗽治疗用药数据库,并根据年龄和病程分层,对咳嗽药物频次及频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检索到3298条古代文献条文,筛选出2426首方剂,所用中药共计587味,用药频次共计14544次,去除甘草、生姜、蜂蜜等多作为辅助功效的药物后,使用频次最高为苦杏仁(32.1%),其次为人参、紫菀等,以止咳平喘、化痰及补益功效的药物为主,归经以肺、脾、心为主;不同年龄层均常用苦杏仁和陈皮,次用药中:成人常用茯苓,儿童常用川贝母,老年人则常用桃仁;古籍中部分提及病程的急性咳嗽、慢性咳嗽均常用苦杏仁、紫菀、川贝母等,此外,急性咳嗽还常用百部、梨和麻黄,慢性咳嗽则常用款冬花、人参。结论古籍中治疗咳嗽注重宣肺止咳药物配伍祛痰药物,并灵活选用补益药物,治疗肺脏时兼治心、脾,同时根据年龄不同和病程长短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8.
黄彦新  刘荣 《新中医》2018,50(1):138-142
目的:探讨绝经期关节炎的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等数据库,收集中医辨证论治绝经期关节炎的相关文献,提取症状、处方信息构建绝经期关节炎医案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隐结构模型、频繁项集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绝经期关节炎的辨证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医案604则,得出医案中高频症状16项,建立绝经期关节炎证候隐结构模型;统计出高频处方、治法与药物,挖掘症状-药味、药味组合频繁项集各8项。结论:中医治疗绝经期关节炎多以补益气血肝肾、散寒除湿为法,常用处方以补中桂枝汤、二仙汤、红花桃仁煎为主,其相关规律可为临床治疗绝经期关节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认为流行性感冒是由疫毒致病,属于中医学温病范畴。呈流行性,有发病急、传染快的特点。王兰娣等[1]认为流行性感冒最根本的病因是正气不足,腠理不固,外感风邪疫毒。景姗等[2]认为寒热异常,温凉失节,岁时不和是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病因,而其最根本的病因是正气不足,或因素体元气虚弱,或因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致脾肺气虚,或因素体阳虚、阴虚或病后、产后调摄不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含阿胶方剂用药规律,为阿胶临床配伍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检索时间范围1995年1月-2012年12月,共检索到含阿胶方剂文献2635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软件,采用频次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文献中含阿胶方剂常用药物频次、主治疾病、主治证候及常用药物核心组合等。结果 2635首含阿胶方剂中,涉及药味1197种,使用频次200次的药味34种,主治疾病频次20次的疾病30种,主治证候频次20次的证候32种;3味药组合频次最高的是甘草、当归、阿胶(486次),4味药组合最高的是白术、阿胶、党参、黄芪(272次)。结论与阿胶配伍用药以补血补气之品居多;主治疾病以妇科疾病居多;主治证候以气血两虚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文献对中医治疗尿道结石用药规律的进行研究。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5-2012年涉及尿道结石中医处方用药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中医药治疗尿道结石文献209篇,涉及内服复方209首,中药234种,总用药次数为1843次。所用中药种类以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消食药、泻下药为主,占总用药的86.43%;药味以甘、苦、辛、淡为主,累计频率达86.67%;药性以寒、平、温为主,累计频率达93.08%;归经以肝、膀胱、脾、胃、肾、肺、心为主,累计频率达83.67%。结论临床以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等中药运用较多,核心单味药依次为金钱草、甘草、滑石、海金沙、车前子、石韦、川牛膝、冬葵子、鸡内金、木通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病案与基础研究资 料。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纳入其中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对其中的中药组成、功 效归类、性味归经等参照相关标准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结果:研究最终纳入文献292篇,涉及中药214种,药 物总频次共有5 071次,应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频数分析显示类风湿关节炎用药以补 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以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等药为辅,药味以甘、辛、苦为主,药性则以温 性和平性为主;药物多归经肝经、脾经、肾经。结论:聚类分析结果归纳出黄芪、甘草、当归、乌头、桂枝、薏苡仁、 防风、秦艽、羌活、鸡血藤、川芎、牛膝、威灵仙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核心药物群,关联分析归纳出类风湿关节 炎用药的常用药物组合,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用药特点以补虚扶正、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扩张症现代文献的数据挖掘分析,探究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和组合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经过文献筛选、数据规范化、提取证素,用SPSS Modeler 14.2统计分析软件及Apriori算法进行证型、证素的描述。结果:纳入文献96篇,共9072例患者。支气管扩张症的常见证型为痰热壅肺证(25.38%)、肝火犯肺证(10.66%)、肺脾气虚证(8.12%)、风热犯肺证(5.08%);常见病位证素依次为肺、肝、脾;病性证素依次为痰、热、气虚、阴虚、火旺;证素组合以三证素组合最为常见;证素间关联置信度最高的是肺、脾→气虚(100%)。结论:痰热壅肺证是支气管扩张症最常见证型,肺、肝、脾、痰、热是较常见证素,气虚、阴虚、火旺是支气管扩张症发展演变的重要影响证素。  相似文献   

14.
方萍萍  卢艺丹  敖俪元  骆云丰 《光明中医》2024,(7):1253-1256+1331
目的 通过文献挖掘中医药治疗克罗恩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PubMed的中医药治疗克罗恩病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48篇文献,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SPSS软件,以数据分析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克罗恩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49首方剂,涉及中药109味,白术、茯苓、白芍、党参为多,中药以补虚药最常用,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主归脾、肺、胃经;在关联规则分析中,白术-茯苓是关联度最高的中药组合。结论 据目前已有的数据显示,中药治疗克罗恩病注重中焦脾胃功能,特别是注重脾的充实,兼顾正气守护,处方灵活。中医药治疗克罗恩病目前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索分析文献,探讨膏方治疗小儿哮喘的辨证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中2000年~2020年所收录的膏方治疗小儿哮喘的全部文献并筛选,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对中医证型、证候要素、方剂、药物名称及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索出膏方治疗小儿哮喘的文献424篇,实际共纳入文献45篇,共计成方51个.证型共1...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筛选1984年1月至2012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文献61篇,对治疗卵巢早衰药物的四气五味、药量、归经等进行了整理分析,以探讨卵巢早衰的治疗及用药规律。其中,药物出现次数最多的为当归,其次为熟地黄、菟丝子、淫羊藿、甘草等;使用总剂量最多的为熟地黄,其次为当归、菟丝子、淫羊藿、山药等;补虚药的出现次数占到57.14%,有效使用剂量占总剂量的56.02%,是治疗卵巢早衰药物中使用最多的;各类药物中归肝经最多,占总药味的23.24%,其次为肾经、心经、脾经;性温的药物在四气中所占比例最多,为26.88%,其次为寒性药物,为22.58%;甘味最多,占总药味的40.54%,其次为苦、辛、酸。药物的归经性味,与本病病机多虚、治疗上以补益阴阳为主相对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主题词检索,纳入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近10年儿童哮喘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采用SPSS 26.0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5篇,共报道病例数5 430例,收集处方105个,涉及药物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从脾胃论治失眠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从脾胃论治失眠的相关文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从脾胃论治失眠的用药规律。结果经筛选,共纳入处方87首,涉及药物165味。数据挖掘分析得出处方中高频药物30味,高频药物组合19组,药物关联规则4条,演化得到2味药药物组合13组,新处方3首。结论中医从脾胃论治失眠以调理脾胃气机为法,常用药物以健脾化痰、清胃降逆、益气安神为主,可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现代文献以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90年至201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的文献研究数据库,对所用药物的使用频次、类别、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2篇,涉及药物95味,使用频次1 050次,以收涩药、补阳药、补气药为主,累积频率62.2%;药性以温、平、微温为主,累积频率90.7%,温热类药物累积频率为55.9%;药味以甘、辛、酸涩为主,累积频率79.4%;归经以肾、脾为主,累积频率45.8%。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当从虚寒论治,治疗大法以温肾健脾、固涩止遗为主,以温热类、甘辛酸涩类药物为主,选用归经以肾、脾为主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痛经中医外治法的古代文献挖掘,研究其用药规律。以中华医典所收录中医古籍为主要检索源,结合手工检索,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1)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的药物多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类药物为主,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为:当归、五灵脂、肉桂、延胡索,各7次;2)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的药物药性方面以温热类居多,占总药物频次的56.9%,其使用频次和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寒凉类药物和平性药物;3)药物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的药物药味方面,辛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且占有绝对优势,其次为苦味和甘味药物;4)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药物在归经方面,较多归属于肝经、脾经、胃经药物。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为:药性方面多用温热类药物,药味方面以辛、苦、甘味应用频次较高,归经方面以归肝、脾、胃经的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