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规范急诊科管理对护理纠纷发生率的影响,为加强急诊科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医院急诊科于2015年8~12月接收的1887例患者,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医院急诊科于2016年1~5月接收的1982例患者,对患者实施了规范化管理模式。此次研究中急诊科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有25名。比较不同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收到的满意度情况、处理过程中产生纠纷的情况、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投诉的情况及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在实施了规范化管理后,护理人员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急救操作的熟悉程度及急救流程的评定,均比没有实施规范化管理时显著提高(P0.05)。此外,实施规范化管理之后护理人员受到患者的满意程度、获得患者的投诉情况及与患者造成的纠纷情况,均优于实施规范化管理之前(P0.05)。结论:在急诊科实施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过程中与患者的纠纷,使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增强,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更大限度地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救专科护士小组的建立对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1月起在急诊科成立急救专科护士小组,负责进行院前急救工作的处理,以2016年7~12月护理工作情况为实施前,以2017年1~6月护理工作情况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急救专科护士小组的建立后急诊科出车时间、院前急救时间、危重症患者抢救响应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急诊科基础护理、护理分诊、护理安全和急救技术等评分显著提高(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建立急救专科护士小组,能够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优化急救流程,提高急救效率,改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药人本理念的急诊科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5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实施前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管理模式。选取2019年6~10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实施后组,采用基于中医药人本理念的急诊科护理管理模式。科室于2019年6月起开始实施基于中医药人本理念的急诊科护理管理模式,内容包括正确认知中医药人本理念、人本知识培训、构建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制度,以及对急诊护士实施柔性管理、为急诊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和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基于中医药人本理念的急诊科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的认可度,降低护患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原则在提高医院急诊科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医院急诊科于2019年2月开始实行以人为本原则的管理模式,将2019年2~9月的30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2018年6月~2019年1月的30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急诊科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科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以人为本原则的管理模式用于急诊科管理能够降低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SHEL模式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研究对象为急诊科全体护士,自2017年起在急诊科实施SHEL管理模式,2016年仍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实施SHEL模式前后急诊科护理差错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SHEL模式前后急诊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SHEL模式后,急诊科的护理差错、护理投诉、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实施SHEL模式后,急诊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89.4%上升到了98.5%(P0.05)。结论:将SHEL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3月医院妇产科的53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377例产妇为实施前,2015年4~6月医院妇产科的53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377例产妇为实施后。实施前采用常规的护理人员管理措施,实施后采用分层级管理措施,统计实施前后护理文书、病房管理、急救和院内感染等方面问题的出现情况及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文书、病房管理、急救和院内感染等方面问题的出现情况均要显著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妇产科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效解决了妇产科存在的常见问题,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精益化管理在改善急诊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急诊科2017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起实施精益化管理,2017年7月~2018年6月为实施前,2018年7月~2019年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80例,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急诊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精益化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优化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护理流程规范化建设与取得的成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4年5月~2015年5月未实施护理流程规范化管理,2015年6月~2017年5月实施护理流程规范化管理,比较实施规范化护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至1起(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至96.97%,护士满意度提高至95.00%(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实施流程规范化建设,能够避免潜在风险的发生率,使护理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合理,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风险分级管理措施对急诊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2016年,自2016年1月起在急诊科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制度,针对急诊科风险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管理流程,共包括7项程序,根据流程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级,针对不同分级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2015年工作为实施前,以2016年工作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急诊科的各项工作质量评分、急诊科急救空车率、转院风险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科的院前急救、出车效率、医护配合、安全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科急救空车率、转院风险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科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应用于急诊科工作管理,能够有效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三维管理模式对心内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1月起在心内科病区实施三维护理管理,遵循三维护理管理思路,从逻辑维、时间维、知识维三个方面入手全面调整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护士的管理培训,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实施三维管理模式前后心内科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前后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三维管理模式后,心内科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三维管理模式后,心内科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三维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减少心内科护理问题的发生,提升了整体工作质量,提高了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元化培训对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急诊科一线临床护士18名为研究对象,探究多元化培训对其综合、急救护理能力能力的影响。结果培训后护士急救应急专业性护理知识项目评分及急救应急技能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培训后突发事件处置时间、处理停留时间明显低于培训前,患者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且抢救成功率高于培训前(P0.05)。护士长及医生对急诊科护士培训前后沟通交流、团队合作、查房、患者处理方面能力的满意度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元化培训具有针对性、目标性特点,可丰富急诊科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意识,有效提高其急救应急能力和突发事件评估能力,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中医院普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医院普外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7月起实施护理安全管理,2019年1~6月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59例。实施前予普外科常规护理管理,实施后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投诉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风险防控知识和应急预案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各维度护理质量评分和整体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投诉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风险防控知识、应急预案操作考核成绩、各维度护理质量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中医院普外科病区管理中,能显著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投诉和护患纠纷,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知识水平和风险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士岗位管理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医院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医院收治的114名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6月前湖州市中心医院ICU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前收治的54名危重患者作为实施前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7月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后收治的60名危重患者作为实施后研究对象。比较和分析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护士岗位管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护士的总体工作满意度、科室护理管理、岗位职责等情况均好于实施前;护士的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等均好于实施前(P0.05)。结论:ICU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制度,可有效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HEL事故分析法在急诊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医院急诊科自2019年7月起在静脉用药安全管理中实施SHEL事故分析法,2019年1~6月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2例静脉用药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急诊科静脉用药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SHEL事故分析法,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用药护理缺陷,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减少护患纠纷,确保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预见性思维培养对内分泌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1月~2017年10月,研究对象为内分泌科全体护理人员,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之间仍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之间引入预见性思维培养,成立管理小组,拟定预见性思维培养及指导策略,构成良好的培养体系和流程,比较预见性思维培养实施前后内分泌科护理管理质量,统计实施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实施预见性思维培养后,内分泌科的护理安全、健康宣教、护理记录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实施前相比实施预见性思维培养后,内分泌科的护理缺陷、护理投诉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实施前相比实施预见性思维培养后,内分泌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制度中引入预见性思维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护士的风险防范能力,控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量化考核对提升急诊科输液室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2015年,研究对象为该期限内所有收治患者及急诊护士,自2015年1月起实施量化考核管理,根据按时到岗、护理工作量、工作效率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根据量化考核结果进行评级、薪酬的分配,同时对特殊情况进行奖惩,以2014年全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实施量化考核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发生率及医生、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量化考核后,输液室管理、护理操作、文书记录、健康宣教四个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量化考核后护理差错率0.94%,护理纠纷发生率1.21%,与实施前的5.31%、6.05%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施量化考核后医生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为(96.43±2.25)分,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为(97.49±0.93)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6.25±4.10)分和(88.51±3.39)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量化考核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少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医生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急诊科实施创新服务理念的方法及其对提高医院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5年6月,在医院急诊科实施创新服务理念下的护理服务,将期间急诊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4年3月~2014年6月急诊科未实施创新服务前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实施创新服务理念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与分析标准操作流程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30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月起实施标准操作流程管理,2017年7~12月为实施前,2018年1~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的急救处理、病区管理、患者接待、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急诊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日均退换号、日均分诊准确率、就诊至处置时间、救治及时率等,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标准操作流程管理对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明显,同时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和流程管理质量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培训在急诊流程中的开展效果。方法:2018年选取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救治的96例心肺复苏或心血管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7~12月对急诊科工作者实施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培训,培训后开展相关急救护理,为实施后;2018年1~6月的急诊科工作人员未参与培训,实施常规急救护理,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抢救时效性、抢救效果、患者满意度、风险事件和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到达时间、给药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抢救总时间等时效性指标均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培训在急诊流程中的开展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突发群体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88例突发群体伤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急救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效果和救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反应、预检分诊及按区分流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1),抢救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7.73%和96.59%,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9.77%和87.50%(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用于突发群体伤患者急救护理,能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