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伤寒论》三阳篇中,包含合病、并病的条文约有三十条。学习合病有关条文,可以帮助了解六经病尚不能包含的某些复杂病症;  相似文献   

2.
对于宋本《伤寒论》第99条传统认为其病机是三阳并(合)病或表里同病,宋本原文以小柴胡汤和解之,以使枢机运转,上下宣通,内外畅达。但笔者在翻阅《外台秘要》时发现,同一条文《外台秘要》所记方剂却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孰是孰非?从宋本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分析,第99条病证应当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从第99条病机分析实为太少合病、水饮内结,亦当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由是推之,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张仲景学说"的研究,学界不应仅局限于"宋本",而应在整个汉唐经方传承的大背景之下去考虑,才可能离经文更近。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合并病”概念及其与《内经》“两感证”的区别进行了辩析,重点对《伤寒论》中合并病条文范围进行丁探讨。提出:传统观念认为《伤寒论》合并病只有十二条的认识是局限的,其判定标准当以容观见证为依据,才符合仲景本意。因此,不仅三阳经有合并病,三阴经中合病及阴阳经合病文中亦不乏其例。文中还对合并病的治疗原则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学习《伤寒论》不仅要掌握六经的典型病证,还必须善于“于阴阳两症中,察病势之合不合,更于三阳、三阴中审其征之并不并”,方为领会辩证论治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三阳病中,两阳合病凡见三类(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少阳阳明合病),从三阳病取任意两阳病组合的角度讲,列述已饱和[C(2,3)=3],加上《伤寒论》中三阳合病[C(3,3)=1],共4类合病,为合病的全部可能存在情况,所以对合病的论述,张仲景是全面的。《伤寒论》三阳病中二阳"并病"凡见两类(太阳少阳并病,太阳阳明并病),尚有少阳阳明并病,当然,条文中张仲景未明确"合病""并病"者,也有此类复杂证候。以"合病""并病"分析仲景条文,比从兼证、变证的角度去阐述"某某病兼证、变证"更接近张仲景本义。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六经均有中风条文,历代医家多从风邪外感立论,认为六经皆有表证,三阴中风与三阳中风相同都是论述各经表证的条文。笔者在学习《伤寒论》时,试对其论中的太阴中风、少阴中风、厥阴中风条文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三阴中风与三阳中风不同,其实质主要是用来判断三阴病的预后转好,即“欲愈”证。1 传统的六经表证论《伤寒论》中有18条条文明显提及“中风”,其中太阳病篇有11条,阳明病篇3条,少阳病篇1条,太阴病篇1条,少阴病篇1条,厥阴病篇1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2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一书中,明确提出“中风”二字的条文有18条,没有明确提出“中风”,而其脉证、方药涉及“中风”的占很大篇幅。历代注解《伤寒论》的医家对有关“中风”的条文的解释往往不一。许叔微认为“中风”是“伤风”,方有执把“中风”的条文说是“三阳合病”,柯韵伯把“中风”注释为  相似文献   

7.
谵语常为急重症见症,多种疾病可见,《伤寒论》论述谵语诊治颇多,见于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厥阴病篇目中,但大部分集中在阳明病篇,笔者曾用白虎汤治疗谵语1例,与《伤寒论》"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1]"条文病机类似,特此记录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伤寒论》中针药并用条文的分析,进一步确立针灸在临床中的地位,明确仲景在治疗疾病时,药物与针灸并用的方法。通过对《伤寒论》版本的梳理与考证,将所收录原文的条目按一定的顺序归纳为:单用针灸治愈疾病、针药并用治愈疾病、针灸导致坏病用药治愈、针灸导致坏病四类条文,根据历代注解以及《内经》中的观点进行阐述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针刺法主要应用于三阳经、灸法主要应用于三阴经、三阳经禁用一切温热的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伤寒论》三阳三阴辨证的本质特点。方法:根据相关论文中《伤寒论》母本为张仲景用《内经》论广《汤液》而成的结论,尝试对《汤液》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构,并对《伤寒论》的三阳三阴内容进行《汤液》与《内经》双理论体系分析。结果:《汤液》三阳三阴有别于《内经》六经,《伤寒论》三阳三阴提纲及部分条文来源于《汤液》理论体系,而其余部分条文来源于《内经》理论体系。把三阳三阴内容划分为来源于《汤液》理论体系的汤液本证、来源于《内经》理论体系的内经经证和内经脏腑证,能有效清晰地对《伤寒论》进行解读与分析。结论:《伤寒论》三阳三阴由《汤液》和《内经》两个不同理论体系有机结合而成,对条文理论体系属性的分辨有助于全面理解三阳三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对《伤寒论》第101条作了论述,指出太阳伤寒、三阳合病、病在阳明、厥阴外传、热入血室等,但见柴胡一证者,治从少阳,其临床实际意义乃是重视和解之法。  相似文献   

11.
伤寒与杂病虽然在概念上有着明确的区分,但是杂病与伤寒的临床症状常常十分相似,杂病与伤寒又常相兼而发病,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也要求伤寒杂病合论,再加上伤寒日久不愈可转为杂病等等,这些因素都注定了伤寒与杂病合论的必须性.有鉴于此,笔者特以《伤寒论》太阳病篇的部分条文为主,撰文揭示《伤寒论》中所蕴含的伤寒杂病合论思想及其应用.文中所引《伤寒论》条文均以重庆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1]为准,《伤寒论》条文后标注的数字,亦本该书.  相似文献   

12.
正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小便不利的经典方剂,可以治疗水液代谢失调方面的诸多疾病~([1])。我们从《伤寒论》原文出发,通过对条文中相关症状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五苓散证的病机,从而更好地进行临床应用。1五苓散证的症状与病机五苓散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第71、72、73、74条和第156条。在上述条文中,我们发现"口渴"与"小便不利"为其重要临床症状。在74条中提到"水逆",即"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其中隐含着胃中有停饮,这是五苓散  相似文献   

13.
通过《伤寒论》自身条文自证、前后条文互证的方法,同时旁引历代著名医家关于《伤寒论》的条文注解,如《注解伤寒论》《伤寒贯珠集》《医宗金鉴》等相关原文,从医古文文理及临床医理两个方面,对《伤寒论》条文第331条、176条进行解读。认为《伤寒论》第331条现行句读方式有误,而第176条的现行解释“脉浮滑,为表里俱热”引用第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进行理解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4.
自《伤寒论》问世以来,不习惯多称伤寒以六经辨证,对其病证亦多称为六经病证,固不无根据,然考诸篇内容,似称三阴三阳,六病及六病辨证为妥。兹说明如下。《伤寒论》原著无“六经”之说通看全论篇名及条文上所冠病名,皆无“经”字。全论篇名曰“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等。条文曰:“太阳病”、“阳明病”等,并非以太阳经病、阳明经病为名,可见仲景只以三阴三阳病而统脏腑经脉之病。《伤寒论》“传”字并非“传经”之专词大论第4条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第5条曰:“伤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伤寒论》中使用率较高,应用范围较广的一首经方,而且疗效确实很好,在一些书本中称其功效为“和解少阳,主治少阳半表半里证”。但纵观《伤寒论)条文,其功效绝非主治少阳证一端,在《伤寒论》中.有关小柴胡汤主治的条文共13条,其证治范围极为广泛,涉及少阳证、三阳俱病以少阳为主、土虚木乘之腹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伤寒论》少阴篇45条条文反复研读、思考,从病机、证候角度,仿内科病体例,重新排列少阴篇条文。依次对少阴病寒化证与热化证两类病机在诊断、证治分类、治法治禁、预后及类证鉴别等方面逐一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研究《伤寒论》中的合病、并病,不仅与临床治疗有关,而且对《伤寒论》的理论探讨和阅读本论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汇集论中合病、并病的有关条文,作一简要阐释,并提出其命名的真正涵义。当否?希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伤寒论》三阳经关于咳喘症候条文进行具体分析,以深入感悟仲景"见病知源"重要思想的内涵,回顾经典理论以指导临床,为咳喘病症提供更广泛、更有效的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19.
摘要:《伤寒论》有关对预后的辨证的条文多达40余条,条条意博理奥,艰涩难懂,若非刻意研精,则难识其真要,在临床实践应用当中更难做到运用自如。笔者通过学习《黄帝内经》、《医宗金鉴》等经典医著,并通过对《伤寒论》预后辨证之条文逐一分析,在探求其理,明其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将《伤寒论》预后辨证综合、归纳为阴阳自和预后、凭脉预后、以证预后和脉证合参预后4个方面,以求在临床实践之中起到提纲携领之作用,从而达到指导临床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载有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和三阳合病四种,凡七条.长此以来认为凡是两经或三经的症状同时出现者为“合病”.本文拟将合病的有关条文试作分析,并提出个人浅见,以期抛砖引玉.太阳阳明合病三条,即“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及”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三条述症简略,仅举呕、利和喘而胸满.根据方治推测其病机皆为寒邪束表,不得外解所致.邪气外束,里气不伸.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