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B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与重度心力衰竭病人机械通气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58例重度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方式分为无创机械通气组和有创机械通气组,比较两组病人通气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气分析指标及血清BNP水平变化。结果经机械通气60 min后,两组病人MAP及HR明显低于机械通气前(P0.05);有创机械通气组病人MAP、HR下降值明显高于无创机械通气组病人(P0.05)。经机械通气治疗60 min后,两组病人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明显优于通气前(P0.05);有创机械通气组病人PaO_2、SaO_2、PaO_2/FiO_2明显优于无创机械通气组(P0.05或P0.01)。机械通气后,两组病人血清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BNP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而降低(r=-0.047 3,P0.05);机械通气12 h、24 h后,两组病人血清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48 h后,有创机械通气组病人血清BNP水平明显低于无创通气组(P0.01)。比较不同时间点脱机组与未脱机组病人血清BNP水平,结果未脱机组病人血清BNP水平均高于脱机组(P0.01)。结论机械通气可缓解重度心力衰竭病人低氧血症,降低血浆BNP水平,且有创机械通气效果较无创机械通气效果显著,临床中通过检测血清BNP水平评估病人病情,并选择脱机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于治疗急性心衰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采取利尿剂、强心苷、血管扩张剂、等西药治疗,研究组采取增加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较对照组的78.87%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BN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试验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我院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纳入研究,以治疗方法为标准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鼻管通气,观察组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结果治疗2h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循环指标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可帮助改善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SAP并ARDS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无创机械通气+乌司他丁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无创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及淀粉酶、脂肪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及淀粉酶、脂肪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氧合指数、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频率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无创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SAP并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病死率,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01~2015-01该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90例,根据机械通气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及持续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及血气指标、应激反应程度、临床效果等。结果研究组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再插管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率、呼吸、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R)、血管紧张素(AT)I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胸片征象消失时间、氧合指数(PaO_2/FiO_2)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少,病死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肺动脉高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依据机械通气方式分为观察组41例(无创机械通气)及对照组45例(有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氧合功能、血液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均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氧合指数(OI)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内皮素(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571,P=0.033)。结论老年肺动脉高压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无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氧合功能,且相对于有创机械通气具有更低的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心率(HR)、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道阻力(Raw)。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呼吸频率、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HR、Ra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h,观察组患儿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点PaO_2、PaC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在PaO_2、PaCO_2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儿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进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研究组患者的再住院率、心脏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1.9%、3.1%、9.4%)都明显低于对照组(46.9%、15.6%、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入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23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1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6%,心肌功能异常率较对照组低,良好预后率为93.28%高于对照组的79.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显著,有助于良好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扩张指数(dIVC)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AECOPD患者68例,采用随机法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心静脉压(CVP)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输液指导,研究组患者给予重症超声测量dIVC评估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对进行输液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撤机时间、住ICU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PaO_2/FIO_2和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和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aO_2/FIO_2较治疗前上升(P0.05);研究组心率、NT-proBNP水平下降幅度及PaO_2/FIO_2上升幅度均较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患者撤机时间(9.14±1.79)d和住ICU时间(8.67±2.0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重新插管率11.8%、病死率0.0%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率2.9%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评估下腔静脉扩张指数来指导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输液,可以降低患者心率及NTproBNP水平,改善PaO_2/FIO_2,缩短住ICU时间、带呼吸机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急性重症哮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急性重症哮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瑞思迈VPAPⅢ自动同步无创双水平正压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采用Hogg方法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氧合指数、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氧合指数、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哮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哮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为6.6%,对照组为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减轻哮喘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络补心化瘀汤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冠心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病人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络补心化瘀汤治疗。统计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气指标,包括pH值、血氧饱和度(SaO_2)、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CO_2分压(PaCO_2),记录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同时应用动态超声心动图测定心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另外,观察病人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治疗后,研究组pH值、SaO_2及PaO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PaCO_2、RR、HR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SV、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LVEDV、LVESV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2,P=0.564)。结论通络补心化瘀汤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冠心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血气指标和心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76例急性重症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有创机械通气组(35例)和无创机械通气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1h、后6h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的改善情况;机械通气治疗前、后24h脑钠肽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 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有创机械通气组治疗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率高于无创组(P <0.05或P<0.01).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脑钠肽水平均下降(P<0.01),有创组脑钠肽水平比无创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结论 机械通气能够及时缓解急性重症左心衰所致的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的有效措施,且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比无创机械通气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以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糖皮质激素、祛痰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实施无创机械通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氧合指数(Pa O2/Fi O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力衰竭状况,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RM)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01月~2015年01月收治的62例重度ARDS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俯卧位通气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RM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CI、CV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CV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5 d的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治疗28 d病死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RM治疗可显著改善ARDS患者氧合能力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中应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8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实施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分为观察组(42例,应用早期综合护理)、对照组(42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37.57±3.40)分]、抑郁评分[(38.36±3.50)分]低于对照组[(42.36±3.15)分、(43.12±3.38)分],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中应用早期综合护理具有较佳的效果,更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且有助于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结核性毁损肺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结核性毁损肺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研究组予以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下机械通气疗法[潮气量为6-8m L/kg,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为5-9cm H_2O],对照组予以常规机械通气疗法(潮气量为10-12m L/kg,PEEP为0-4cm H_2O)。观察对比两组受试者通气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二者平均通气时间、肺气压伤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差异。结果通气后,两组患者PaCO_2水平均较通气前显著降低,两组患者PH值水平、氧合指数与PaO_2水平则较通气前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气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气压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改善肺结核毁损肺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效果,降低肺气压伤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上机时间等方面优于常规通气策略,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观察组患者切换为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患者继续行有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氧合指数(PaO_2/FiO_2)、呼吸频率(RR)、肺静态顺应性(Cst)、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乳酸(La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FiO_2、RR、Cst、EVLW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FiO_2、Cst高于对照组,RR、EVLW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a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Lac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刘明伟  王忠平  郝丽  卢爽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1599-1601
目的评价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组50例和有创机械通气(IPPV)组30例,动态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鼻不同正压通气模式在治疗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新生儿65例。按照通气模式的不同,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模式(对照组)以及经鼻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模式(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通气治疗后1h、6h、12h、24h、48h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以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两组患儿观察时间内总有创通气情况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PaCO_2水平在治疗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aO_2水平在治疗后6h以及治疗后12小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氧合指数在治疗后12小时以及治疗后24小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创通气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鼻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模式在早期能有效的降低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新生儿二氧化碳分压,提高氧分压以及氧合指数,减少患儿实施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