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历代骚人多爱品,曾写下不少饮茶诗章。诗圣杜甫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佳句,其意境极为闲适,至今读来,几疑与斯翁坐对。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茶的妙用。其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润喉破闷,成大块文章,消胸中磈磊,妙极了!风生腋下,飘然欲仙,尤其令人心羡。于是宋人梅尧臣写道:“汤嫩水轻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亦欲…  相似文献   

2.
茶具是茶茗的载体我国古代人民既追求名茶又讲究茶具的精细而谓“杯随字贵,字随杯传。”茶具上题文之风最早起于两晋南北朝,隋唐最盛。著名的有唐代道士兼诗人施肩吾的佳句“越碗初盛蜀析”。君不见,碗是享有盛誉的越州“千峰翠色”的青瓷碗,茶是美如琼浆玉液的新制“剑外九华英”——名碗盛茶,相得益彰,名碗再题上名诗,使得这只“越碗”身价倍增。唐末的皮日休还特意在越州在另一只碗上写过一首《茶瓯》诗,“刑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我们常见茶具上的回文题词以四言居多,如“清心明目”四字,随便从哪个字破读,皆…  相似文献   

3.
方法:将上等高梁酒三两左右置搪瓷碗内,划上火柴使其燃烧。术者以蘸上燃烧着酒液的右手,在患者酸痛麻木处进行快速的拍打,手法由轻渐重,直至碗内的火焰熄灭(一般  相似文献   

4.
方法:将上等高梁酒三两左右置搪瓷碗内,划上火柴使其燃烧。术者以蘸上燃烧着酒液的右手,在患者酸痛麻木处进行快速的拍打,手法由轻渐重,直至碗内的火焰熄灭(一般  相似文献   

5.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恨达官贵人花天酒地的生活。有一次皇后过生日,满朝文武都来祝贺,朱元璋说:“萝卜者百味药也。愿众卿吃了这碗菜后,百姓都说:‘官府进了城,坏事不出门。’大家快吃。”宫女端上来的第二道菜是炒韭菜,朱元璋说:“小小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得人心。愿你们吃了这个菜,黎民百姓安居乐业,长治久安。”宫女又端出两碗青菜,朱元璋指着说:“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臣相。吃朝廷的俸禄要为百姓办事,应该象这两碗青菜那样清清  相似文献   

6.
粥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一种独特的传统饮食方法。宋陆游有《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北宋张来在《粥记》言:“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为饮食之妙诀”。曹雪芹深知食粥有益于健康,因此,在《红楼梦》中有六个回目七次写到粥。如第八回“薛姨妈……作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两碗,吃了半碗碧粳粥”。第十四回“凤姐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因见尤氏犯病,贾珍也过于悲哀,不大进饮食,自己每日从那府中熬了各样细粥,精美小菜,令人…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上继正确的辨证诊断以后,选择适宜的方剂和配以恰当的剂量,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轻剂,一是指方药性能轻巧,二是指用量轻微,“轻可去实”一般理解为治疗外感病或肺经病变,“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桑菊饮、银翘散等方轻清透泄已为临床所惯用,但不少中、下焦疾患也是宜于轻剂量方药治疗的,临床可进一步扩充为“轻可调中”“轻可疏下”,切中病机恰当使用,疗效很好。一、轻剂量方药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8.
据四川日报讯四川郫县合兴乡紅光农業生产合作社的社員們,發现和創造了利用野生植物“打破碗花花”消灭蝇、蛆、蚊子和孑(?)的好办法,并且在实踐中取得了極为显著的成效。“打破碗花花”的外形和野棉花相近似,它的漿汁含有强烈的刺激性,能杀死害虫。紅光社八队去年曾经把“打破碗花花”放到粪坑里,这个粪坑就沒有發现  相似文献   

9.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没有菜,有一碗好汤,照样吃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宁可食无馔,不可饭无汤”,没有菜,只要有一碗好汤,照样吃得津津有味。古今中外的膳食各有所长,但无论哪个国家,都把餐桌上的一碗汤当作必不可少的营养佳品。然而,随着科学养生保健理论的普及,关于“喝汤进补”的诸多传统正受到新健康观念的挑战。很多人勤于煲汤,  相似文献   

11.
<正>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1实为吴瑭上焦温病的论治心得,后世医家对此多有解释,而不足以窥其堂奥。如《温病条辨白话解》说:“凡属上焦的病,适用如羽毛那样的轻清升浮之剂。”~2此说有望文生义之嫌,“轻清升浮之剂”亦使后学无所适从;《中  相似文献   

12.
元明之际,江苏商人周寿谊因经商过程中屡遭他人欺凌,心情郁闷,得了一个肝气痛病,病情日益严重,多方求医未效。周寿谊的舅父是一个闻名乡里的中医师,他经过细心诊察后对周寿谊说:“你的病完全可以治好,但我给你开的药方中有两味主药得多花功夫才能找到。”周寿谊忙问是哪两味药。舅父说:“少女头上露,老翁耳边霜各1斤。”并告诉他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清晨即到田间地头去,带上一根鹅毛和一只碗,见到割草姑娘包头布上的露珠就掸到碗里;过了白露节,见到拾粪老汉毡帽上的霜也把它掸在碗里。周寿谊按照舅父的嘱咐每天如此收集,一年过…  相似文献   

13.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 Panax ginsng C.A.Mey.(P.schinseng Nees)的根。是多年生草本 ,根茎短 ,直立 ,每年增生一节 ,通称“芦头”,芦上密布许多茎痕 ,称为“芦碗”,是人参生长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特征。在人参鉴定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曾流行不少师徒相承 ,口传心授的歌诀。例如“芦碗紧密相互生 ,圆膀圆芦枣核丁”、“马牙雁脖芦 ,下伸枣核丁”、“芦长碗密枣核丁 ,紧皮细纹珍珠须”等。商品中有栽培的园参和天然野生的野山参两种 ,本文主要报告 ,对野山参的参芦的形态进行了一些研究 ,现总结报告如下。1 野山参的芦野山参是由野生人参种…  相似文献   

14.
轻可去实,是中医治法之一,被列于“十剂”之中,并注称“麻黄、葛根之属是也”。以此推之,则所谓轻可去实者,原仅指运用疏风解表药物,以治疗风邪外感之证而已。后世医家引申其义,不断发挥,使其内容得到充实。如景冬阳氏说:“轻可去实剂,有风热解表之法(麻黄汤、香苏散之类),有疮毒解散  相似文献   

15.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是当时以广集众美的烹调爱好者。他纵观古代美食与美器的发展史后,叹道:“古诗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并说,菜看出锅后,该用碗的就要用碗,该用盘的就要用盘,“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这无疑是对美食与美器关系的一个精炼总结。  相似文献   

16.
浅谈失眠及治疗袁光明(湖南省衡阳市中医专家门诊部衡阳421000)关键词失眠辨证论治失眠,又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正常睡眠而言。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又称“不寐”,“不得眠”和“不得卧”。失眠的程度有轻有重,轻的大多只是入睡困难,无其他症状,有的睡眠以后多梦...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宁可食无馔,不可饭无汤”,没有菜,只要有一碗好汤,照样吃得津津有味。古今中外的膳食各有所长,但无论哪个国家,都把餐桌上的一碗汤当作必不可少的营养佳品。然而,随着科学养生保健理论的普及,关于“喝汤进补”的诸多传统观念正受到新健康观念的挑战。很多人勤于煲汤,却不知道喝汤的诸多禁忌,更不清楚自己适合喝什么样的汤。  相似文献   

18.
人生如汤     
南琛 《养生大世界》2007,(12):33-33
印象中,北方人都不太喜欢喝汤,也不太会做汤。 有一年去西安,在一个叫钟鼓楼的地方吃羊肉泡馍,用硕大的碗端上了汤来,是极浓的一碗羊杂碎,喝得我满头冒汗,欲罢不能,有种极爽的感觉。喝完后一算账,才三元钱,顿觉这碗汤喝得价值不菲。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都读过克雷洛夫的寓言《杰米扬的汤》:杰米扬的鱼汤确实非常美味,但却把他的朋友福卡吓跑了,从此再不敢去找杰米扬了。原因是杰米扬认为自己的汤好,就热情地要求福卡一碗接一碗地喝,福卡已经喝了三大碗了,再也喝不下了,他还强迫人家“再来一碗又何妨”。  相似文献   

20.
唐代《朝野佥载》:唐太宗李世民欲赐给大臣房玄龄几位美女做妾。但闻其妻泼辣,遂派人请她前来商量。谁知房夫人果然敢于违抗,李世民大怒道:“这里有毒酒一碗,要么答应让房玄龄纳妾,要么喝下这碗毒酒!”想不到房夫人生性刚烈,二话没说,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只觉“毒酒”下肚,满口泛酸,身体却没有什么不适。李世民哈哈大笑;“房夫人真不愧是个会吃醋的女人。”从此,“吃醋”的故事便传为千古趣闻,“吃醋”,“醋意”便作为情场嫉妒的代名词。 今天要说的吃醋与上述的故事毫无关系,而是为了您的健康。 中医药认为。醋“味酸、苦、性温。功效活血散瘀,消食化积,消肿软坚,解毒杀虫,治癣疗疮”。醋还用于中药的泡制,如醋炙,以改善药物的性能,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