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白生肌膏治疗肛肠病术后诸症20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0例痔,肛裂,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0例采用当白生肌膏换药,对照组2000例采用雷夫奴耳换药,两组疗效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当白生肌膏促进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去腐生肌法促进肛周脓肿、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周脓肿、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创面消毒清洗后,采用15%生肌红粉膏纱布条外敷固定,换药每天1次,腐肉脱落后改用生肌玉红膏纱布条换药。对照组患者创面消毒清洗后,采用生肌玉红膏纱布条外敷固定,每天换药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达100.0%,效果良好。治疗组患者创面减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去腐生肌法可促进肛周脓肿、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闫平权  崔亚萍 《河南中医》2014,34(1):103-104
目的:观察人参白茅根汤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常规中药熏洗及换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人参白茅根汤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f.-J~对照组减短(P〈0.05)。结论:人参白茅根汤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气血亏虚的症状,缩短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祛腐生肌法促进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46例肛周脓肿、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祛腐生肌治疗,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速度。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78.2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腐肉脱落时间(5.18±1.09d)、创面愈合时间(4.56±1.02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12±2.07d、6.02±1.12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祛腐生肌法可有效促进肛周脓肿及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托里消毒汤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于术后予止血、抗感染、熏洗及换药等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加用托里消毒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瘘术后用托里消毒汤能够有效的促进创面肉芽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豆白糖粉换药对肛周脓肿、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肛瘘、肛周脓肿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黄豆白糖粉换药,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条换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术后第20天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40天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豆白糖粉换药可促进肛周脓肿、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洗剂加减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观察组39例,2组患者手术引流后均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每天采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2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观察组患者采用清热解毒洗剂对创面进行熏洗及坐浴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水肿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复发率及形成肛瘘和肛周湿疹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明显较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水肿程度低,也显著比对照组患者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与94.9%,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洗剂可以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减缓患者的疼痛,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九华膏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肛瘘患者均行低位肛瘘切除术治疗,并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九华膏进行创面换药,对照组给予温水坐浴,凡士林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肉芽、水肿、出血的指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肉芽、水肿、出血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创面愈合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应用九华膏换药可以促进创面愈合,疗效优于温水坐浴联合凡士林纱条换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肌止痛散外用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低位肛瘘切开术加龙血竭药粉外用换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低位肛瘘切开术加生肌止痛散外用换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止痛散可缓解低位肛瘘术后患者的创面疼痛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苦参汤方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处理;治疗组术后采用加味苦参汤熏蒸坐浴。治疗14天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后创面的疼痛、渗液及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均痊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渗液及愈合时间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苦参汤方对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有显著疗效,是一种有效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中药外用洗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肛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微创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脱毒法的愈创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肛门功能。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脓腐脱落时间、便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14 d时Wexner评分均比术后1 d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 50%比对照组72. 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肛瘘患者采用微创治疗联合中医益气活血脱毒法治疗利于创面愈合,并可有效促进肛门功能恢复,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双花黄芪汤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把80例低位单纯性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手术及术后常规治疗,此外治疗组从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自拟双花黄芪汤,并分别在术后第1、7、14天对2组患者术后创面分泌物、疼痛、肛门括约肌功能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能明显减少创面渗出物、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在改善肛瘘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联合双花黄芪汤治疗低位单纯性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是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并发症防治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促愈苦参汤超声雾化熏洗在肛周脓肿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促愈苦参汤,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稀释液,均进行超声雾化熏洗治疗。结果两组在术后并发症疼痛、水肿、渗液等方面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肛周脓肿术后应用中药超声雾化熏洗能有效地防治术后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参芪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祥  李艳芬 《河北中医》2005,27(5):337-338
目的观察参芪汤内服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60例肛瘘患者分成治疗组80例,在每日常规中药换药的基础上口服参芪汤;对照组80例,每日常规中药换药。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16%,明显高于对照组85%(P<0.05);(2)治疗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减少,术后伤口疼痛、溢液等症状改善,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汤内服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有显著疗效,能提高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速度,改善患者气血虚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痔愈康洗剂促进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低位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痔愈康洗剂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0.02%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痔愈康洗剂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赛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减轻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肛瘘术后应用优赛治疗(治疗组92例)和雷夫努尔治疗(对照组80例)的患者资料,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肛瘘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出血量、水肿评分、分泌物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后应用优赛换药可减轻肛瘘术后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祛腐生肌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5例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高锰酸钾熏蒸洗浴及凡士林纱条外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祛腐生肌汤保留灌肠及凡士林纱条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及肛肠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面积减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LCT及AMCP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RP及RR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祛腐生肌汤治疗肛瘘术后患者可促进创面愈合并改善肛肠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应用湿润烧伤膏联合超声波清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2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处于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阶段,其中,试验组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超声波清创治疗,对照组应用龙珠软膏联合超声波清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①试验组3d后创面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1.51±3.01)d,对照组为(35.95±3.80)d,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治疗有效为57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有效为52例,总有效率为86.6%,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术后应用湿润烧伤膏联合超声波清创可降低疼痛程度,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溃疡散联合常规西药对肛瘘挂线术后创面愈合及术后感染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组70例肛瘘挂线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消溃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率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14 d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3 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术后感染,对照组发生1例术后感染。结论:溃疡散联合常规西药对肛瘘挂线术后患者疗效,创面愈合时间短,创面愈合率高,且疼痛较轻,无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及分析人参白茅根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8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实施人参白茅根汤治疗,参照组实施常规中药熏洗及换药治疗。观察及比较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肛瘘术后患者实施人参白茅根汤治疗效果更理想,可明显促进创面愈合,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