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佳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8):97-97,99
目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探索颅脑外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临床问题,确定检索词进行检索。将理论与患者具体情况、病房现有资源和护士的临床护理知识相结合,制订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结果:经系列循证护理的应用,减少了严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后需长期卧床的患者,可显著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科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所有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高危因素评分分值均较高。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手段,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定要做好对患者的预防护理,采用基本预防、心理预防和功能锻炼来共同发挥作用。另外,还要做好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早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9月间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血栓干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手术后恢复速度,提高患者预后及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质量,此外,循证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矛盾,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值得继续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致残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方法通过对125例急性脑梗死卧床病人从病情稳定后24小时即开始进行中西医结合预防性护理,15d为1个疗程。结果 125例急性脑梗死卧床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是预防急性脑梗死卧床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是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致残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体会.方法 在对50例DVT患者进行西药抗凝、溶栓等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冰硝散及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并施以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40例DVT患者治愈率达92.5%.结论 DVT患者尽早采取有效的溶栓、抗凝及中药治疗,积极的护理配合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以单侧或双侧肢体肿胀、疼痛、酸困不适为主要症状。笔者2003年6月-2007年1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5例,并与西医治疗的14例对照观察,获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6年5月~1997年5月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类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并与单纯西药溶栓、祛纤治疗30例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0例患者,根据1990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脉管炎专业委员会拟定的诊断标准,以及下肢深...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病人采用西药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同时给中药治疗。14天一个疗程,疗程结束时,测量小腿周径差。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后,小腿周径差在0.5cm以下24例;在0.5~1.Ocm12例;1.0~2.0cm3例;2.0cm以上3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溶栓药物的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郭燕  邱红海  王玲丽 《光明中医》2012,27(11):2318-2319
目的了解中医护理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采用中药泡脚及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双下肢按摩结合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患肢肿胀、肤色、肤温、疼痛等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中医护理能起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骨科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DVT和感染情况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5.71%、感染发生率2.85%均低于对照组11.42%、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4.28%高于对照组77.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骨科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可有效降低DVT和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住院病例6例,门诊病例12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5日,最长10年;发病因素为有外伤史及受寒史;发病部位,左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左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7例,右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来诊前14例经西医或中医长时间治疗,经笔者治疗后18例均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产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的中西医预防护理带来的影响。方法将某医院的179例患者进行中西医护理,观察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妇女分娩后没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妇女分娩后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西医预防护理对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4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采用中西医预防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产妇焦虑自量表评分和抑郁自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产妇股静脉血流峰速与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预防护理能大幅度降低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产妇股静脉血流速度,并能有效减少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产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的中西医预防护理带来的影响。方法将某医院的179例患者进行中西医护理,观察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妇女分娩后没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妇女分娩后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赵爱莉 《河南中医》2009,29(11):1136-1137
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溶栓期间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中药的治疗观察及护理及出院指导诸方面,阐述了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指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由于长期卧床、外伤或骨折、手术、妊娠、分娩等原因,使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所引发的系列疾病.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下肢多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轻者肢体肿胀、疼痛、功能障碍;重者血栓脱落致脏器栓塞,导致生命危险.本病除了积极治疗外,精心护理也相当重要.本科自2006年11月~2010年1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于下肢神静脉血栓的治疗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西药抗凝、溶栓治疗,另外一种是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现阶段我国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提出第三种治疗方式,即中西结合进行治疗,在进行西药治疗过程中,融入中药的外敷内服,其治疗效果明显,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能够达到明显的恢复效果,并且预后较好,因此该文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进行分析,通过调查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价值,从而进行治疗效果的阐述,以此来促进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快速发展,同时为人们减少治疗上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郑燕  饶艳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4):265-26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目前发病有增长的趋势,对其的治疗及护理日益引起临床重视.我院 1999年 4月~ 2002年 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预防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性贵 《光明中医》2010,25(7):1264-1266
目的观察顾步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所收治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8例,随机为A、B、C三组,围手术期分别给予中药配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性治疗(A组),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性治疗(B组),未使用中药及低分子肝素钠抗凝预防(C组)。结果 A、B、C三组术前各随机因素无差异,A组DVT的发生率为12.9%,B组DVT的发生率为21.9%,C组DVT的发生率为53.3%。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顾频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消除肿胀,改善患者术后高凝、高黏、状态,可以更有效降低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我院自1998年7月到2001年6月对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行介入+中药综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全组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18~70岁。平均50岁。病程1天~3年。其中1~7天6例,7~14天5例,>14天11例。发病前5例有外伤或手术史,7例有心脑或妇科肿瘤疾病正在治疗中。其中下肢肿痛和广泛肿胀10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