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与其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不仅包括肿瘤所在组织的机构和功能代谢,也包括肿瘤细胞自身所处的内在环境。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功能在于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肿瘤的发生是人体正气不足与邪气内侵所致的阴阳失衡的结果。肿瘤微环境中的不同炎症因子之间亦存在着不断发展变化的"阴阳"状态,阴阳平衡失调是导致疾病进展的关键。从局部和整体两方面纠正机体阴阳失衡状态,恢复其动态平衡是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准则。  相似文献   

2.
MODS的临床表现与中医理论认为的在某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紊乱从而致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出现脏器衰败的危险证候有许多相似之处,而现代医学认为免疫失衡在MODS中起了重要作用,SIRS与CARS无论孰占主导均可导致MODS的现象与中医理论中的阳复太过或矫枉过正导致的阴阳失衡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医从整体调理机体的角度出发,使之达到“阴平阳谧”,调整免疫失衡状态下的阴阳失衡,从而拓宽了MODS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与机体和局部的内环境密切相关。斑块微环境既包括组成斑块本身的细胞成分及其分泌的因子,也包括存在于微环境中的促进斑块形成的各种病理因素。中医学认为,阴阳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斑块的形成是其微环境阴阳消长失衡的结果;当微环境中各种阴阳属性的因子过度转化时,则进一步加剧失衡状态,最终走向阴阳格拒,导致斑块破裂。中医药因其多靶点的调节作用,在维持机体阴阳平衡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而恢复疾病状态下的阴阳动态平衡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是机体处于"稳态"的条件,而阴阳失衡则会使机体处于"病态".现代医学认为免疫自稳、免疫平衡与机体的"自稳态"有着密切关系,若免疫功能出现失衡则相关疾病就会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与免疫失衡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医的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属性的概括,阴阳的运动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平衡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二气的协调平衡是人体生理活动正常维持的基础,阴阳失衡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现代医学认为免疫是生物的一种应答过程,能够识别清除异己物质,维护机体生理功能正常。免疫系统的任一部分出现异常,免疫疾病随即发生。中医认为免疫疾病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感六淫、先天不足、营卫失调、痰瘀内生、脏腑功能紊乱等皆可导致免疫疾病的发生。由于人体是由阴阳两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阴阳的理论可以用于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营卫及气机升降出入之间关系的阐释。免疫疾病的致病因素从一定程度上讲属于阴阳失衡的表现,本文就中医阴阳与免疫的关系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期,免疫炎症反应是其关键环节,气虚血瘀是HF的重要病机。肠道菌群失调与炎性微环境失衡在气虚血瘀证HF的进展过程中有重要促进作用,且肠道菌群与炎性微环境存在双相调控关系。中医药通过纠正肠道菌群紊乱,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维持炎性微环境稳态,切断肠道菌群紊乱与炎性微环境间的恶性循环,对预防和治疗HF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虽然对恶性肿瘤诊疗手段在不断提高,但患者死亡率却不降反升,根本原因在于对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认识的仍不够深入。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生存的重要场所,干预肿瘤微环境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是组成肿瘤微环境的关键成分,具有免疫抑制性。正常情况下MDSCs在机体内含量极低,但在肿瘤微环境可大量存在,它能通过抑制T细胞、NK细胞、DC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免疫活性以及参与构成转移前生态位(the pre-metastatic niche, PMN)等方式介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中医认为阴阳失和是肿瘤发生的基本病机,阴阳调和则病瘥。近年多个研究表明中药单体或复方可凭借其阴阳偏性抑制MDSCs的扩增与活化。从阴阳理论出发就近年中医药对MDSCs的调节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8.
健脾化瘀中药逆转肝癌免疫逃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归宿取决于肿瘤细胞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肝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监视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原因.肝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T细胞活化障碍.癌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而产生免疫逃逸.健脾药物可提高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化瘀药物可改善肝癌局部微环境紊乱状态,抑制肿瘤微血管生成,从而改善免疫抑制状态.健脾化瘀治疗可治理肝癌患者微环境,纠正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异常表达,改变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状态,提高T淋巴细胞活性,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功能,逆转肝癌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探讨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临证治疗宜重治本抑或治标为目的,通过分析机体生、长、壮、老之自然演变规律及与本病发生的内在联系,表明生理性衰退是导致更年期阴阳失衡的始动因素,而阴阳失衡持续存在是发生更年期综合征的必备条件。然虽诱发之生理病理基础不可改变,但因机体自身存在平衡调节机制,通过阴阳消长变化,使之重归于平衡终属趋势。故针对更年期综合征之虚实夹杂者,从消除临床症状出发,宜重抑亢治标,以图缓解暂时之阴阳失衡,有利于促进机体自身调节而达治疗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衰老微环境曾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机制,但随着对衰老研究的不断深入,衰老细胞及其微环境的变化也可发挥负面效应,并从细胞代谢、组织架构、免疫、基质稳态等多方面产生促癌作用。中医阴阳理论与肿瘤衰老微环境有高度的契合性,从阴阳的互根互用、对立制约、消长转化与平衡等多角度探讨衰老细胞及衰老微环境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以期为中医阴阳理论解释肿瘤衰老微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肠道微生态平衡具有维系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会导致疾患的发生或促使病情进一步恶化。针灸治疗疾病在于调和阴阳,促进机体向阴阳平衡的状态发展。针灸可有效改善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状况、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目的。针灸维持机体阴阳平衡与针灸维系肠道微生态平衡从本质上讲是相通的,以阴阳平衡理论为切入点探讨针灸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为针灸从阴阳平衡论治肠道微生态失衡相关病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往往已达疾病晚期,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现代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与其周围微环境共同进化是导致卵巢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医学认为,阴阳是一切事物的根本,阴阳平衡是机体健康的标志,即“阴平阳秘”状态,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与转化是维持阴阳平衡的关键。卵巢癌在中医学中属“癥瘕”“积聚”“肠蕈”范畴,其发生、发展是正气与邪气抗争,正虚邪盛,阴阳失衡的结果。而机体与卵巢癌炎性微环境,以及炎性微环境中的相关因子也处于对立制约、相互转化的状态,表现出动态发展的“阴阳”关系,二者高度契合。目前,中医药对于卵巢癌炎性微环境的研究多从信号通路传导角度出发,体现出多成分多靶点对癌细胞的作用优势,未能从中医阴阳平衡角度阐释其意义。因此,笔者以“阴阳平衡观”为切入点,从宏观及微观角度探讨卵巢癌炎性微环境中相关因子的改变对卵巢癌发生、发展产生的影响,论述其与中医理论的高度契合性,以此为基础提出“调整阴阳平衡”为卵巢癌的防治原则,扶正与祛邪兼顾,以期为中医理论阐释卵巢癌炎性微环境的现代研究中奠定基础,以及在中西医结合指导卵巢癌的临床治疗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圆圆  李娜  张青 《中医杂志》2014,(15):1271-1274
"癌毒"是区分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物的关键所在,对于中医肿瘤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癌毒的属性可使恶性肿瘤的治疗有的放矢。中医认为,癌变过程与机体阴阳失衡密切相关;从阴阳角度看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变化为元阴元阳失衡所致;从癌毒的表现特征判断其阴阳属性具有两面性。根据癌毒属性这一关键点,认为恶性肿瘤治疗上的重点不但要抑制邪毒,更要调理气血阴阳,促使癌毒"改邪归正",逐渐使机体趋于阴平阳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湿疹是一种由内、外因素相杂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与机体免疫失衡相关。古籍中虽无“湿疹”一词,但其所属“湿疮”“血风疮”“浸淫疮”“湿毒”历史悠久。中医药对本病疗效较佳,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发展归根结底咎于机体阴阳失和。现代免疫和中医阴阳的理论体系虽有天壤之别,但二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殊途同归的作用。本文从湿疹的中医与西医发病机理的角度出发,基于“阴阳失和”与“免疫失衡”的相关性探讨湿疹的发病原理及其防治,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湿疹提供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血压与中医学的"血气"名有异而意相近,提出血压的升高是气(阳)机逆乱、血(阴)循紊乱导致的阴阳失衡的结果,与血管稳态失衡机制有相通之处。高血压病的防治以调和脏腑气血阴阳为旨的和血法为总则,以体现治法阴阳属性的潜(泻)、育(补)为纲,潜阳育阴,并提出和血六法。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7,(9):822-824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及肺阳虚证与免疫失衡相关性的研究进行综述,发现慢阻肺的发病机制与机体内环境失稳、免疫系统失衡及适应性调节失常有关,肺阳虚证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临床从肺阳虚辨治慢阻肺疗效较好,可能是温补肺阳可以通过纠正慢阻肺免疫失衡状态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7):108-110
乳腺癌术后患者常见抑郁症状,抑郁症状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影响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失调与肿瘤微环境紊乱又进一步加速乳腺癌发展。机体气机升降有序维持机体肠道菌群和肿瘤微环境稳态,肝郁脾虚可导致机体气机升降失常。疏肝健脾方能够有效调节乳腺癌患者气机升降,重建乳腺癌患者肠道菌群新稳态,影响乳腺癌患者机体抗肿瘤免疫,从而发挥良好的抗乳腺癌术后患者抑郁的作用。调节肠道菌群-肿瘤微环境间的串话可能是疏肝健脾方延缓乳腺癌发展进程的重要机制之一,为中医药防治乳腺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平为期”理念在艾滋病免疫失调调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为期"理念是中医理论的精华,艾滋病病理机制的两大失衡:机体免疫力与病毒侵袭力失衡,免疫抑制与免疫激活失衡,均与"以平为期"的原则背道而驰。"以平为期"指导艾滋病中医治疗,其内在基础在于"阴阳自和",其实践手段为扶正祛邪,其中药配伍关键在于"调"、"缓"。"以平为期"提示艾滋病免疫功能评价的靶标应放在具有关系的多个指标或单个指标多样性变化的平衡上。  相似文献   

19.
陈永光 《新中医》1989,21(9):48-50
本文从理论上阐明祖国医学阴阳与免疫、阴阳失衡与免疫失控、以及平衡阴阳与免疫调控的联系。此联系通过平衡阴阳的临床效果加以证实。只因篇幅所限,本文仅列举几例感染性免疫所引起的过高免疫病,以观中医平衡阴阳在免疫调控治疗的一斑。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归属于中医经脉病变,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亏虚为导致其紊乱的根本,气虚而生的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留注脉中,诸邪结滞成毒,形成"气虚生毒"的病理状况。其紊乱调节过程与中医正气抗邪过程密切相关。应用益气解毒法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祛除邪气,邪去正安,激发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发挥正常的免疫防御、自稳及监视功能,恢复微环境紊乱,减少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