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娜教授认为月经先期不外乎有阳火、阴火两端,血热阳盛之火迫血下行,月经先期;气虚阴火内生,火热之邪下扰冲任,伤及胞宫,血海不宁,月经亦先期而至,故治疗月经前期病,常从“热”论治,疗效显著,临证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静  战美玲 《陕西中医》2005,26(10):1107-1108
中医认为,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为气虚而致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血热而使血流散溢,血海不宁,以致月经先期而致。治疗上主要采用补气摄血调经、清热凉血调经及清肝解郁调经等法,常用补中益气汤、清经汤及丹栀逍遥散加减。  相似文献   

3.
<正> 月经先期也称经水先期、月经超前、经早或月经不及期,是常见的月经病。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常可伤阴耗血,甚至致发崩中漏下。因此,正确认识和积极防治本病是十分重要的。先期之因并非皆热月经先期的原因,历代医家多以血热立论。如实热、虚热、郁热、痰火等皆可导致月经先期,所以朱丹溪说:“经水不及期而来者,血热也。”但就临床所见,月经先期的发生,因其他原因而致者亦不少见。如郁怒伤肝,疏泄失常,或木横侮土,脾失统摄,可使月经先期;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寒受凉,血为寒凝,或忧思气结,血行不畅,瘀血阻滞胞宫,新血不得归经,月经亦先期而行;又如禀赋薄弱,中气不足,或饮食劳倦,脾胃受损,以及大病、久病,脾肾虚衰,使冲任不固,也能使月经先期。此外,嗜食肥甘,逸而少动,躯脂车盛之体,痰浊内生,下流血海,痰血相激,也能使月经先期来潮。可见,月经先期的原因,血热者虽多,但肝郁者有之,血瘀者有之,气虚者有之,痰湿者亦可见。因此,临证时不可概言“先期者血热也”。  相似文献   

4.
安冲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用治“妇女经水行时多而且久,过期不止或不时漏下。”愚运用此方治疗由气虚血热,冲任不固所致的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产后恶露不绝等每获良效.爰引验案数则,以示一斑,不妥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5.
刘芳  侯军 《广西中医药》1990,13(6):17-18
<正> 南通市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姚寓晨善用养阴清营法,以其自拟的养阴清营系列方治疗阴虚火旺月经病,临床效果显著。兹结合验案介绍如下。一、月经先期量多经水不及期而潮,每行量多,有血热与气虚之辨。姚师认为属血热者多,属气虚者少。即使血热又有虚实之分,辨治中不可混淆。张景岳亦谓:“血热者,多先期而至,然必察阴气之虚实”。又谓:“若虚而挟火,则所重在虚,当以养营安血为主。”对于阴虚火旺、热扰血海,经血先期量多者,  相似文献   

6.
月经先期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7~14d,连续2个月经周期及以上,常与月经过多并见,若失治误治则导致病情反复,可发展为崩漏。徐云霞主任从事妇科临床多年,认为月经先期病机以肾虚血热为主,热扰冲任、胞宫,迫血下行,以致月经提前,治疗上重在补肾调经、养血调肝,佐以少量清热之品。徐云霞主任强调对该病应分期论治,临证时四诊合参,随证加减,疗效显著。该文介绍徐云霞主任治疗月经先期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 月经先期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证,家父郑长松主任中医师对此病治疗积累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明辨证之所属依证立法月经先期的病因绝非一端,表现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血热、气虚、肝郁、血瘀等几种证型。由于各型的病机不同,治法亦异。要使得治疗无误,首先需明辨证  相似文献   

8.
一、经月经病问期、量、色、质。尤其注意问初潮年龄,以知其肾气及冲任之盛衰。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紫黑,质稠,此属血热之实证;若月经错后,量少,色淡,质稀则为气虚;经期先后不定,量或多或少,色紫有块,为肝郁气滞。尚要问明行经期或经前经后是否伴有腹痛,若经前腹痛,且伴乳胀,经色黑有块者,属肝郁气滞之痛经;若行经小腹冷痛,喜按喜暖,经色淡红,质稀者,属气血两虚之痛经。  相似文献   

9.
青春期少女因其肾气未充、冲任不固,故常常出现月经先期或月经量多等证,作者自拟“先期Ⅰ号汤”用以治疗脾气虚弱、冲任不固之月经先期;“先期Ⅰ号汤”用以治疗肝郁化火之月经先期。53例中,痊愈38例,占71.7%,有效13例,占24.3%,无效2例,占3.8%。总有效率96.2%。  相似文献   

10.
滋水清肝饮出自《医宗己任篇》,本方属肝肾同治之方,由六味地黄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生地、山茱萸、茯苓、当归、白芍、山药、丹皮、泽泻、柴胡、栀子、大枣),方中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之阴;栀子清泻肝热;柴胡调达肝气;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笔者根据此方滋养肝肾、疏肝解郁、清热泻火、养血柔肝的主要功效,结合妇科月经病与肝、肾关系密切的特点,应用于妇科月经病的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经行先期,月经过多经行先期、月经过多均为血热、气虚所致。二者之中,常以血热为主,血热又以肝郁化热为多见。热则迫血妄行月经先期而致,经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讲述傅青主治疗经水先期的证治方药。经水先期即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或1个月两潮,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傅氏认为月经先期之病因为阴虚血热,导致经血不按期而下。经水循月而至,实有赖于肾水肾火之平衡。如二者失调,即可导致月经先期与后期,经血量多与量少之变异。傅氏治疗经水先期的主方有二则,月经先期量多者用清经散,经量少者用两地汤。  相似文献   

12.
文章所论之妇科血证,主要指月经血量过多、或经期延长、或崩漏之证。经血量过多的病因病机有气虚、肾虚、血热、血瘀等。经期延长的病因病机有气虚、脾肾阳虚、血热、血瘀等。而崩漏的病因病机则有肾虚、脾虚、血热、血瘀等。故上述3证,有共同的病机:肾虚、血热、血瘀。邓兴学副教授的治则是:酸甘化阴以止血、补肾固冲任以止血、宁血止血3法合用为主法,并观其脉证,随证加减。其他妇科血证均可参照此法,随证加减。此法有执简驭繁、标本兼治之功,缓急兼顾之妙,证之临床,确有效验。并附验案3则。  相似文献   

13.
月经先期,月经量多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伴量多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其病因多由血热所致,血热又有虚实之分,本文仅就清经散治疗实热所致的月经先期,月经过多5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月经门先期多者清经散,地骨为重丹皮从,芍地青蒿茯苓柏,过者损之既济功,多为血热水多余,少则血热水不充.月经先期量多,色红紫,血热也,应用清经散,见《傅青主女科》.因火旺而血热,清热泻火为主,重用地骨皮15克;凉血为次,配以黄柏(盐水浸炒)、青蒿、丹皮,白芍敛阴,熟地滋阴,茯苓渗泄,导下焦之热.火过者当损之,使水火既济.肾中水火太旺,水太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月经先期而量少,血热而肾水不足,仍可用清经散,因方中用药虽以清火为主,然仍有滋水之味,火泄而水不与之俱泄,损中有益之妙也.  相似文献   

15.
曾岚  沈瑞扬  沈坚华 《新中医》2014,46(2):38-40
崩漏为妇科常见病,沈坚华主任认为崩漏可分为血热、虚寒两大类,且皆常兼有气虚、血瘀之特点。临证综合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治疗崩漏,强调急则治标,塞流与澄源并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强调益气摄血、止血不留瘀;复旧则予健脾补肾、固护冲任以使月经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等月经疾病,均以经血太过为特征,其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均有相似之处,笔者认为可统归为月经"太过"类疾病进行辨证论治。血热、气虚、血瘀为该类疾病的主要病机。证型以实热、虚热或湿热扰冲多见,亦可见脾肾气虚,热、虚、瘀交织致病。治疗原则以止血调经为主,宜经期、经前服药,减少经量、调整周期。常用的止血方法有益气、养阴、化瘀、收涩、固冲。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6,(4):291-293
崩漏为妇科"血证"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多责之虚、热、瘀。气血亏虚,则统摄无力,冲任不固;甚则气虚下陷,血随气下;火扰血海,或破血妄行,或热灼伤脉络,致使冲任不固,发为崩漏;瘀血阻滞冲任胞宫,血不归经,发为崩漏,故其病因多责之气虚、血热、出血致瘀。治疗上应时时不忘调气止血,固护冲任,气虚者补之,气陷者升之,血热者清之,血瘀者化之,以迅速止血为目的;血止后,可通过益气健脾、补养肝肾等法,来充养气血,以期达到血旺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崩漏辨治     
许润三老师通过长期的临床摸索和验证,已逐渐形成自己一整套理论体系和治疗规律,现介绍要点如下。 许老师认为崩漏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它的主要病机为肝肾功能调节失调。因为冲主月经,任主胞胎,冲任隶属于肝肾。青春期少女肾气初盛,肾气一天癸一冲任轴调节功能尚未健全,气血难以平衡;而更年期妇女肾气虚衰,冲任功能逐渐减退,在其完全衰退之前,因调节功能失调可引起无排卵型月经达数年之久,故崩漏病机察其根本为肝肾功能调节失调。由于个人的体质不同和生活环境不同,又有偏于阴虚和偏于阳虚之分。在崩漏病程发展的某一阶段,可由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长期刺激子宫内膜而增生过长,造成瘀血滞留胞宫。另外,由于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造成崩漏大出血,而血去阴亏及气随血耗,更加重了阴虚血热或阳气虚衰,故临床出血期病人,常以血热或气虚的形式表现  相似文献   

19.
清经散治疗月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经散出自《傅青主女科》,由牡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黄、青蒿、白茯苓、黄柏组成。主治阳盛血热而致的月经先期。笔者近年来以清经散为基础,灵活化裁,应用于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等多种疾病中,疗效满意,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两地汤新用     
蓝娜 《新中医》2004,36(7):69-69
两地汤出自清代《傅青主女科》,由生地黄、玄参、白芍、麦冬、地骨皮、阿胶组成,具有养阴清热之功,原为阴虚血热之月经先期而设。笔者运用于因阴虚血热而致的各类血证,收满意疗效。现举病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