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肌瘤是指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排尿困难、下腹部包块等[1-2]。子宫肌瘤的发病通常认为与雌孕激素、遗传因素等相关,临床上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3-4]。我院采用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宫瘤清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选择 6 8例子宫肌瘤患者 ,自月经第1~ 3天开始每晚睡前口服米非司酮 6 .2 5mg,每天 1次 ;在月经干净后服宫瘤清胶囊 ,每次 3粒 ,每日 3次。上述药物连服 3个月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后停药 ,随访 6个月。结果 痊愈 2 9例 ,好转 35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 94 % ,远期疗效满意。结论 宫瘤清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陈卓 《光明中医》2022,37(7):1148-1151
目的 探究宫瘤消胶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宫瘤消胶囊.2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对比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疗效、治疗前后性激素...  相似文献   

4.
柯龙升 《光明中医》2016,(20):3000-3002
目的通过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消瘤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45例患者,进行消瘤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51例,仅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经过4个月后,对子宫及瘤体的体积变化、相关激素水平(包括血清孕酮(P)、促卵泡素(FSH)、促黄体成素(LH)及雌二醇(E2))进行测定。相关结果数据,用统计方法分析处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41)。治疗组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缩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FSH、LH和E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瘤汤联合米非司酮方法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自拟消瘤汤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2013年6月-12月合作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25mg/d,治疗组给予米非司酮12.5mg/d加自拟方,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后的症状改善、激素水平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激素水平、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消瘤汤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同时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消瘤汤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口服同时配合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采用自拟消瘤汤颗粒剂配合口服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瘤汤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青海省交通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子宫及瘤体体积;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 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 86%(P 0. 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瘤体体积和子宫体积相对于治疗前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FSH、E2、LH及P水平相对于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IL-2水平相对于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TNF-α水平相对于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 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 57%(P 0. 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给予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减轻其炎性反应,纠正性激素水平紊乱,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敬然  孙方军 《河北中医》1999,21(5):278-278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20%,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子宫肌瘤属于祖国医学肠覃、症瘕范畴。我们从肾虚痰瘀立论,以温肾散结为法,自制中药丸剂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患者100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10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已婚,年龄最小36岁,最大56岁;病程3~6个月20例,7个月~1年30例,2~3年39例,4~5年11例。全部病例均经B超诊断。未确诊者、宫体超过妊娠3个月或瘤体直径在6cm以上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不列入观察对象。1.2 临床表现 15例月经正常,85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瘤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加用消瘤汤治疗。结果:两组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FSH及L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E2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清FSH及L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瘤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宫瘤宁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104例,治疗组116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宫瘤宁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大小、肌瘤体积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大小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宁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较好,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女性,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其最常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贫血、腰酸、下腹疼痛不适等[1-3]。其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手术切除子宫会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对<4 cm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上常建议采取非手术药物保守治疗[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瘤消胶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8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府逐瘀汤(100 m L/次,2次/d)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加服宫瘤消胶囊(口服,3粒/次,3次/d)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通过GE彩超采集测量肌瘤矢状径和冠状径线数据,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期、月经量和血清激素水平,肌瘤大小测量值变化。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84%、73.4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月经周期、经血量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肌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中FSH、E_2、P水平轻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瘤消胶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缩小瘤体之功效,可有效改善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过多、经期腹部坠胀等临床症状,而对患者激素水平无过多影响,有利于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近年来采用理气活血消瘤法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了76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子宫肌瘤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6例,年龄25~48(35.43±6.52)岁;病程4~51(12.53±6.84)月;肿瘤特点:单发性肌瘤50例,多发性肌瘤27例。对照组70例,年龄25~51(36.38±7.03)岁;病程3~48(13.19±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12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宫瘤消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与观察组分别为77.4%与9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所有患者子宫体积、最大肌瘤体积、雌二醇(E_2)指标与孕酮(P)均改善,而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的同时,联合应用宫瘤消胶囊将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子宫肌瘤吸收,促进患者性激素恢复正常水平,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23例服宫瘤消加减方,治疗6~12个月。结果:治愈8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30%。结论:宫瘤消加减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清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宫瘤清胶囊结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子宫平均体积、最大肌瘤平均体积、性激素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平均体积和最大肌瘤平均体积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子宫平均体积和最大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下降的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孕酮(P)和雌二醇(E2)的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清胶囊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为2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总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缩小程度,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能有效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结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加用宫瘤消胶囊口服,与手术同日开始,避开经期,连服3个月。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3个月时子宫肌瘤瘤体大小。结果:治疗后不良反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较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缩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结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不良反应更少,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让42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10mg,每日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均采用彩色超声仪检查子宫肌瘤体积大小,并行常规检查如肝功能、黄体生成素、孕酮、雌激素、雄激素、卵泡刺激素、泌乳素。结果:4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有痛经、下腹坠胀感等症状消失,出现闭经,贫血患者恢复正常,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缩小率为49.25%(P<0.05)。血中黄体生成素、孕酮、雌激素、卵泡刺激素均下降,雄激素、泌乳素无明显变化。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明显,副作用小,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药物。  相似文献   

20.
正子宫肌瘤是指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的一种良性肿瘤,有数据显示我国子宫肌瘤的总体患病率为11.21%[1],因此该病严重威胁妇女的身体健康以及影响生活质量。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认为与激素、生长因子、遗传学等紧密相关[2]。目前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及手术,西药长期服用影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且停药后复发率较高[3],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复发率亦较高,且子宫切除术的损伤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