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莹莺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904-905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椎病合并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颈椎病合并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温针灸治疗,然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椎病合并冻结肩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温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给予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得分显著下降,JOA得分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得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药穴位贴敷的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已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温针灸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理想,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施以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疗法,研究该疗法对疼痛的改善情况并观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过程,将施以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的3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单纯温针灸治疗的3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颈部疼痛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6%,且观察组颈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施以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颈部疼痛,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院进行治疗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艾司唑伦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灸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7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43%,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失眠,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用达英-35口服,观察组用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5.7%、对照组6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药归脾汤联合三阴交穴贴敷法对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归脾汤联合三阴交穴贴敷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56%,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归脾汤联合三阴交穴贴敷法用于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睡眠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研究炙甘草汤治疗心悸的作用机理及组方特点。方法:选择气阴两虚型心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炙甘草汤;对照组50例服用稳心颗粒。选定12导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2%,对照组为6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56/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47/60)(P0.05);观察组睡眠指数评分(10.88±1.0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脾两虚型失眠症采用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改善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穴位贴敷中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均给予常规门诊用药,观察组(45例)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添加针灸配合穴位贴敷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同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与对照组(75.0%)相互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配合穴位贴敷中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血流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温针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0%;对照组愈显率53.3%。结论: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温针灸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PRI、PP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灸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加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QOLI-74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穴位贴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阳虚寒凝证膝关节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的方法,选取60例阳虚寒凝型膝关节痹评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治疗组及对照组主症治疗前后的积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症经M-W秩和检验,提示两组治疗后主症怕冷程度、疼痛程度、功能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痛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联合治疗后患者怕冷、疼痛、功能改善积分较温针灸组降低明显,但改善患者膝关节压痛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观察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以期为临床运用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对照组单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1个月后将两组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对比;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VAS评分和JOA评分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加快疼痛缓解、改善腰椎活动度、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体针、头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虚证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虚证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体针、头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服用酚酞片(100mg,qn),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体针、头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虚证便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76例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单纯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肾阴虚、心肝火旺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运用口服中药配合穴位贴敷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寒痹关节痛的效果。方法:100例寒痹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普通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寒痹关节痛具有十分确切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