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优选牛膝的最佳切制工艺.方法 以L9(34)正交设计表安排实验,以牛膝水浸出物和醇浸出物含量为指标对怀牛膝的切制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怀牛膝的最佳切制工艺为B3A1D3,即润软,切3 mm厚片,低温烘干.结论 怀牛膝切2~4 mm厚片显著提高溶出率,且方便干燥,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2.
商陆饮片切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原思通  武晓玲 《中药材》1991,14(8):26-28
本文报道了商陆软化方法及切制规格方面的研究结果,为制订商陆炮制工艺提供了一个方面的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白术饮片的最佳切制工艺。方法:选择水提取物、70%醇提取物和白术内酯Ⅲ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白术切制工艺参数。结果:得出白术饮片的最佳切制工艺为:加0.6倍量的水,浸润24 h,饮片厚度为3 mm。结论:为进一步规范白术饮片的切制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药槟榔饮片切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孙立立  郑臣河 《中成药》1997,19(11):20-22
对中药槟榔软化切制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筛选最佳软化切制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提出了最佳软化切制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龙全江  徐茂保 《中成药》2008,30(4):559-561
目的:优选当归饮片最佳软化切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水溶性、醇溶性浸出物及阿魏酸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对当归饮片切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佳工艺为分6次加水(水:药材=1:4),切成薄片,自然阴干。结论:规范当归饮片切制工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木瓜浸润的工艺,找出最佳炮制方法;方法:以醇浸出物、熊果酸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木瓜最佳蒸制切片时间;结果:蒸制15~20min时最易切片,切片无硬心且片形较好,切片后在60℃时干燥2.5h为最佳炮制工艺。结论:该炮制工艺合理,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槟榔质地坚硬,传统方法加工饮片,浸泡时间长,有效成分有流失,甚至腐烂,影响饮片质量。对此虽有人曾作了一些研究,但仍有尚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采用减压冷浸软化方法。经小型实验和生产规模的中试,观察了不同季节的软化效果,进行了饮片的质量测定。实验说明,该方法能提高软化效率,缩短浸泡时间,保证饮片质量,为槟榔饮片切制提供了生产新工艺。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9,(2)
目的优化肉苁蓉饮片的切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饮片截面直径、厚度、软化时间、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休止角、浸出物、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异类叶升麻苷、含有量为评价指标,优化饮片切制工艺。结果最佳切制工艺为饮片截面直径3~4 mm,厚度1~2 mm,软化时间2 h,干燥温度70℃。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适用于肉苁蓉饮片的切制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常用中药大部分来源于植物性生药。多数需要经过炮制加工,才可供临床应用。中药饮片切制,片形规格丰富多样,有片、丝、段、块、丁等。片型分类,根据临床应用需要和切制作用而定。在通常情况下,天麻、槟榔等适于切薄片;根茎长条形,肥粗均匀之类,如黄芪、甘草等切柳叶片;根  相似文献   

10.
板蓝根饮片的浸润切制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板蓝根饮片的浸润切制工艺条件。方法:以(R,S)-告依春、水浸出物、醇浸出物的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药材浸润用水量、浸润时间、饮片厚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设计法优选板蓝根饮片的浸润切制工艺条件。采用质量法测定浸出物含量,HPLC测定(R,S)-告依春含量。结果:影响板蓝根饮片浸润切制的主要因素为切片厚度,其次为浸润时间和浸润用水量。优选的板蓝根饮片的浸润切制工艺为板蓝根药材加0.6倍量水浸润20 h,切片厚度3 mm,60℃烘干。结论:优选的浸润切制工艺稳定可行,为板蓝根饮片炮制工艺的规范化及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茜草饮片趁鲜切制工艺并与传统切制饮片进行比较,为茜草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大叶茜草素、茜草素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含水量、切片厚度、干燥温度对茜草趁鲜切制饮片的影响,并与传统切制饮片进行大叶茜草素和茜草素的含量对比。结果:优选出茜草饮片趁鲜切制工艺为干燥至含水量为25%、切5 mm段、70℃烘干;趁鲜切制饮片大叶茜草素的含量是传统切制饮片的1.4倍左右,茜草素含量是传统切制饮片的1.2倍左右。结论:优选出来的趁鲜切制工艺简单、可行,趁鲜切制饮片质量高于传统炮制饮片。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浸泡大小分档,选根系粗壮,质坚实,无白心或裂隙的白芍,用沸水浸泡15~20分钟(润透后用铡刀切片)。根系较小的,浸泡8~12分钟(润透后用片刀切片)。夏季每公斤白芍在沸水中加明矾粉10g。泡至用手试之,白芍稍能弯曲而易折断时捞出,沥干余水,趁热迅速装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7,(11)
目的优化枳实、枳壳微型饮片切制工艺。方法以饮片粒径、厚度、润制时间、干燥方式为影响因素,休止角、浸出物、辛弗林、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含有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切制工艺。结果枳实微型饮片切制的最佳条件为饮片粒径3~4 mm,厚度2 mm,润制时间6 h,阴干法干燥;枳壳微型饮片切制的最佳条件为饮片粒径1~2 mm,厚度4 mm,润制时间2 h,烘干法干燥。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枳实、枳壳微型饮片的切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饮片的粒径、片厚、润制时间和干燥方式为考察因素,以休止角、醇溶性浸出物及黄芪中指标成分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木香中指标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条件。结果: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的最佳工艺均为润制4h,切制粒径为7~8mm,厚度为4mm,采用阴干方法干燥。结论:黄芪、木香微型饮片切制工艺合理可行,为微型饮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19,(1)
目的优化甘草微型饮片切制工艺,建立其UPLC指纹图谱。方法以流动性、出膏率以及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甘草次酸、异甘草素、查耳酮含有量为评价指标,软化时间、饮片厚度、饮片粒径、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切制工艺。甘草70%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BEH C_(18)色谱柱(2. 1 mm×50 mm,1. 7μm);流动相乙腈-0. 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3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7 nm。结果最佳工艺为粒径0. 5~0. 9 mm,厚度1 mm,软化时间1 h,干燥温度50℃。10批样品UPLC指纹图谱中有2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 9。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 4%~102. 5%,RSD 0. 29%~1. 9%。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草微型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黄芩的最佳切制工艺。方法以传统外观性状和内在质量(黄芩苷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蒸制时间、切片厚度、烘制温度以及烘制时间4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确定黄芩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取黄芩药材,蒸制30 min,切12 mm薄片,40℃烘制60 min。结论优选得到的黄芩切制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指导黄芩饮片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茯苓饮片切制规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93页茯苓炮制项下规定:“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切取皮和块或切厚片,晒干。”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此作了一些比较和探讨。用我院进口的韩国DH Ⅰ自动煎药机,将中药饮片先用约35℃水浸泡0 .5h ,然后按标准程序煎煮1h后滤渣,发现4mm的茯苓丁和2mm的薄片约有一半是干的,影响有效成分的溶出。于是我们将4mm茯苓丁,2mm厚茯苓片,10目、2 0目及5 0目左右的茯苓颗粒,各10 g ,分别单独浸泡10~30min ,....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汤剂疗效或有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我国历代的医学家在长期用药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针对药材不同的质地、特点与形态,将各种药材切制成不同的片、段、丝块等厚薄度一致之规格,使其在煎煮过程中避免易溶、难溶、后溶而导致的得气失味或得味失气问题。虽然目前切制饮片已由手工生产逐步向机械化过渡,但大多数鹿茸等药材的切制目前仍以手工切片为宜。在全国饮片工作会议和中医药文化博览会上,那些被老药工切出  相似文献   

19.
20.
<正> 中药饮片始于汉代。张仲景曰:“剉如麻豆大,与(口父)咀同意,……古者无铁刃以口嚼细,今为麻豆为片,水煎之。使药水清饮于腹中,则易升,易散也。”中药饮片的切制,是传统加工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药材除花蓓、种子、果实之外。一般根、茎、皮等都要切成规格不同的片型。方能达到加工炮制的目的以供临床应用。传统饮片的切制,有的是为便于处方调配,有的是因药质坚硬,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有的是为了突出内部花纹及外形的特征,利于鉴别和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