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医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大多数中医院校承担起培养康复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责任,科研能力是硕士研究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培养中医康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极为重要。本文从中医康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康复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科研选题、科研论文撰写四个方面来探讨提高中医康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贵海  姜建萍  祁文  张煜  蒋筱  武丽 《光明中医》2013,28(4):848-849
为强化中医基础学科硕士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本着"学研结合以提高动手能力、教学相长以锻炼自学能力、申报项目以培养科研素质"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尝试性地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在快速的发展,传统的中医诊断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探索中医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从课程模式的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导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与实践结合和个性化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以期对中医诊断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模式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的培养,要达到具备科研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双向目标,必须完善现有的培养体系及模式,通过建立有效的研究生临床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制定个性化的中医三级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临床培训及考核力度、培养科研思维与能力等五方面来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而促进学科发展,构造人才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2012级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评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后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2012级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培养方案及培养模式满意度均较高,尤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后,2012级研究生在临床技能操作和学术研究方面较2011级研究生有所提高.提示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2012级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培养方案满意度较好,下一步应就培养方案的具体目标、导师理念的更新、临床技能与科研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
马骥  范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1322-1323
方剂学作为中医药学的基础学科,是中医基础学科与中医临床学科相互沟通的桥梁,对指导中医临床处方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有重要意义。本校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高层次方剂专业人才,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求,方剂学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应精选教学名师和教学内容,注重方剂传统理论与现代医药科学前沿相结合,准确定位,合理设置,以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科研思路为目标,启迪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培养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创新与探索,临床能力培养是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考核与评价是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笔者调研国内各院校的中医硕士培养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与内容,结合自身培养与管理经验,对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与评价模式进行探讨,以期规范培养与考核过程、完善考核内容,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提高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当前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转化医学理念构建跨学科双导师制模式培养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旨在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提出评价体系;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后发现该培养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中医儿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除了需要现行的临床、科研培养模式外,还借助学科三名名老中医的影响,将跟师学习、治学态度的影响、临床资料整理等融入其中,提高了研究生的中医思维和科研能力。文章旨在为中医儿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一加三"培养模式是刘德山教授针对中西医临床硕士研究生教学提出的新的培养模式,通过基础、临床、文献、实验综合教学,丰富硕士研究生学习、科研过程,以期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创新与临床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凌珊珊  潘锐焕  陈红霞 《光明中医》2022,(20):3797-3800
现阶段,中国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培养方式,以期为社会培养临床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综合型医疗人才。基于此,此文以中医内科学康复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培养要求,总结出中医内科学康复方向专硕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方法,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医类研究生培养现状,探索其培养模式的改革。"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医类研究生培养的新挑战体现在各高校之间硕士招生竞争,研究生培养模式陈旧。新背景下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因时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色采用规培基地与吴门医派传承整合协同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中医类研究生院校与流派相结合的培养新模式,同时加强科研创新,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综合质量。今后还需要针对目前的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修订,反复实践,摆正中医经典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关系,协助当下的研究生寻找安身立命的穴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作者作为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和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的学习思考,从导师与学生关系定位、研究生学习模式特点等角度,分析和思考导师的自身素质提升对研究生的影响;结合指导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实践,对硕士研究生科研学习的科研精神、创新思维培养、科研主要环节文献检索、课题报告和论文、研究报告写作等方面进行思路方法的探索,以期从提高导师素质和帮助研究生科研学习的双重角度,为建立具有传承和创新特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传承和科研创新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根据研究生教学、管理体会,提出中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当处理好学习中医与西医、学术继承与创新、医学理论和实践、科研与临床、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导师管理与学校监督等方面的关系,认为中医研究生教育必须符合中医学本身的规律,突出中医特色,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医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输送创新型中医人才、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为试点,围绕“厚经典、强基础、重融合、求创新”教育理念,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旨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实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医药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的,为中医药院校学术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研究生管理体会,分析目前中医妇科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现状,并提出完善管理制度、改革课程设置、制定个体化培养方案、重临床、读经典、鼓励科研创新等建议,提高中医妇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7.
文章全面分析了目前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在教学、科研、管理层面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设的若干对策:提高研究生综合素养的教学模式,强化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及管理,加强学术交流,建立高校与科研单位及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强化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监督机制、组织二次预答辩、严把论文质量关。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是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本学科中青年专家、培育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重点实验室、注重论文质量、提高本学科代表性论文的他引次数、鼓励本学科专利成果转化、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创新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拓宽本学科研究生培养途径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是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勤  马小琴 《中医教育》2006,25(6):64-66
护理硕士研究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的新生力量,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根据高等中医院校护理教育的特点,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类型、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临床实践与论文撰写等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及探讨。  相似文献   

20.
自2015年以来,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进行培养,即"双轨合一",旨在培养具有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合格中医临床医师.本文回顾了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中医住院医师培训并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阐述了中医住培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临床培养"重西轻中",中医临床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