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麻黄是传统的药用植物,在传统中医药和民族药中均有广泛应用.从麻黄的药性理论、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比较麻黄在中医药学、蒙医药学、藏医药学及维医药学中的临床应用异同,并列举麻黄的一些现代用法,希冀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基础上,相互借鉴,拓宽麻黄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艾叶为温经止血药,常用于妇科。在对民族医药进行研究时,发现艾叶在傣、维、蒙等民族中均有广泛应用。从艾叶的药性、功能与主治、用法用量、常用方剂等方面,比较艾叶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中的异同,供各民族在传承各自用艾特色的同时相互借鉴,以拓宽艾叶的应用范围,发扬其在传统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析决明子在中医药学与民族医药学临床应用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明子作为传统中药在少数民族医药学中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本文比较中医药学和少数民族药学对决明子的药性理论、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应用异同,希望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基础上,相互借鉴,促进传统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相似文献   

4.
苏木作为传统中药在蒙、傣医药学中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本文比较中医药学和蒙、傣医药学对苏木的药性理论、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应用异同,希望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基础上,相互借鉴,促进传统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体群体药代动力学的中药上市后用法用量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俊杰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811-2812
现代中成药的用法用量是经过严格的Ⅰ,Ⅱ,Ⅲ期临床试验确定的,上市后亦缺少关于用法用量再评价的深入研究.因此,临床应用中成药时,其用法用量基本固定,并没有依据个体情况调整给药剂量,这种用药方法不符合个体化治疗的理念.人体群体药代动力学可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实现中药上市后用法用量再评价.该文简要介绍中药上市后用法用量再评价的现状、意义,以及人体群体药代动力学在中药上市后用法用量再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番泻叶的临床应用吉林省干部疗养院(130000)姜波吉林省高校中心门诊李霜丽【关键词】番泻叶,临床应用番泻叶味甘苦。性寒,无毒,入大肠经,是常用的中药导泻药。本品用法用量不同,则功效主治也会随之改变。例如,少用则为苦味健胃药,能增进消化功能;口服适量...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目的是研制《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为中医电子病历的应用提供中药临床药学的应用标准及模式。研究方法是通过文献分析、调查问卷、小组讨论、专家咨询4种形式制定工作路线、初步确立研究内容:从中药本草考证,中药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理化鉴别、现代研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炮制,中药调剂,中成药规格、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功效主治等,小包装等的应用,新药研究,管理等一条线展开。包括中医药理论、应用及医院管理等信息;按照国家《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总则及第16部分中有关内容,数据元研究基本方法,从界定的研究内容中提取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提出构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的思路与方法,整理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分为基础类、临床应用类、管理类三部分,并且规范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的标识、定义、表示、允许值。讨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的信息来源、采集标准、留接口、规范科学术语、与已有标准对接、维护管理方案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杜仲为苗药和中药的共用药物,由于苗药和中药的医学理论体系不同,其在药物名称、药性认识、功能主治和使用方法上各具特点。本文通过比较,揭示了苗药和中药的医学体系中的理论思维、民族传承等的不同,以期两医药体系能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基础上,相互借鉴,拓宽杜仲的临床应用,为杜仲的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陆华 《光明中医》2013,28(6):1264-1265
目的比较分析植物基源相同的苗药与中药的药性。方法对12种植物基源相同的苗药和中药进行比较,比较12种苗药和中药的药名、药性、功能、主治以及用法等。结果苗药与中药在药名上有很大的区别;苗药的药用部位要比中药广泛;苗药的主治比中药更丰富。苗药与中药在药性、功能以及主治上,既有诸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点。结论苗药与中药既各具独特性,又存在相似性,苗药与中药相结合,有利于传统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龙骨为研究对象,从来源、药性、功效主治等方面比较其在中医药及藏医、蒙医及傣医各民族医药中的认识异同,以期为拓展中药龙骨的功效与主治奠定一定的文献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6月26日,由云南中医药大学组织编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云南民族药大辞典》新书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在云南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该书分上下两册,共收集、挖掘和整理有文献资料记载的我国云南各少数民族药物1469种,每味药物从民族药名、异名、来源、药用部位、采收加工、药性、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用药经验、附方、现代研究、附注等方面给予详尽阐述,并配有彩色药图和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含甘松Nardostachyos Radix et Rhizoma的中医药处方和中药组合物专利中挖掘甘松的中医药用药规律,为甘松现代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华医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药典》2020年版等工具书及华柄数据、中医资源网、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含甘松的中医药处方和中药组合物专利。运用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5软件,进行组成药物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含甘松的中医药处方最终纳入372首,涉及《中国药典》收载药物374种,与甘松组合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0味药为白芷、香附、甘草、木香、川芎、细辛、山柰、丁香、当归和砂仁,功效分类以解表药为主,主治疾病以脾系病类最多,核心药物组合为木香分气丸加减方。含甘松的中药组合物专利最终纳入1533项,涉及《中国药典》收载药物565种,与甘松组合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0味药为甘草、白芷、丁香、当归、茯苓、川芎、木香、肉桂、黄芪和陈皮,功效分类以补益药为主,主治疾病以脾系病类为首,比传统中医药处方发展了更多的药物组合。结论含甘松的中医药处方与中药...  相似文献   

13.
侗医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侗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保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侗药是侗族人民防治疾病的主要的工具,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侗药形成了自身特色,在药材品种、药用部位、用法用量等均有不同于其他民族药之处。研究开发侗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药学的教学中,反映最为强烈的是中药难记.这是因为中药内容多,每一味药物自成一体,性能功效互异,配伍应用变化难测.即使是性能功用相似的同一类药物,其主治范围、作用强度、用量用法、毒性和禁忌也各有其个性特征.除了中药自身的学科知识外,中药学还要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诊断学,以及方剂学和临床各科的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5.
李雪冬  潘烨华  田雨闪  杨烨  龚普阳 《中草药》2022,53(18):5873-5883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为药食两用的传统药材,在我国中医药及多民族医药中具有广泛且悠久的应用历史。不同医药体系、民族、地域及时期对余甘子的药用方式及功效认识存在差异。通过对历代本草典籍考证,系统梳理和归纳了余甘子的名称、基原、产地、用法及功效,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余甘子的鲜干差异、炮制工艺、道地品质与质量控制等现代研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余甘子的临床有效应用、功能产品开发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药对,又称对药,一般由两味中药配伍组合而成。在"七情和合"的理论基础上,古今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创制了很多简单有效的药对。本文选取高智名老中医治疗妇科病常用的七组药对,整理其性味功效和主治用量,分析其配伍特点及作用机理,以便更好地研究中药七情配伍的临床应用及方剂组合的规律特点,继承发扬名老中医经验,供广大中医师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10种植物基源相同的傣药与中药。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及临床使用调查,对这10种植物基源相同的傣药与中药,从药用部位、药性、功效、主治上进行比较。结果这10种药中,中药的药用部位单一,傣药的药用部位较丰富,在药性、功效、主治上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结论:通过比较,可为我们今后充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外来植物药蔓越莓研究文献,依据中医药理论探讨蔓越莓的中药药性,为蔓越莓与中药配伍的临床合理使用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Web of Science(Wo S)及pubmed数据库中外来药物蔓越莓的相关英文文献,对196篇临床实验,140篇活性成分文献进行研究与分析,并结合中医理论对蔓越莓的中药药性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蔓越莓的中药药性为性味归经为酸、甘,凉;归肾、膀胱、脾经。功效主治为清热通淋,化脂降浊,健脾益气。用于湿热淋证,高脂血症,脾气虚弱,倦怠无力。结论:概括归纳蔓越莓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用法用量,赋予其中药药性,使其成为新"外来中药",可以为蔓越莓与中药的配伍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能更好地在医疗保健行业中推广应用,研发新产品。  相似文献   

19.
黄连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自古为医家所重用。文章概括本草中黄连的功效清热泻火、燥湿厚肠、解毒;分析《伤寒杂病论》中14个应用黄连方剂,认为黄连具有与苦寒药、辛宣药、补固药进行配伍的特点,且剂量和煎煮法皆随不同的主治而变化;后世医家认为黄连为清热泻火的主药,为治疗湿热痢疾的要药,以及治疗疮疡肿毒的良药,并以此分类列举黄连的古方应用,概括历代医家对黄连炮制方法的发挥。文章意从黄连的功效、配伍、剂量、用法四个方面,总结概括古代黄连的临床应用特点,以期对现代临床合理应用黄连提供临床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葛根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研究葛根的品种来源及传统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提供文献学依据。方法:考证历代本草及方书。结果:原植物为豆科野葛Pueraria lobata、甘葛藤P. thomosonii和食用葛藤P. edulis。功效主治与目前基本一致,但文献记载的捣汁内服治疗狂犬咬伤、生用堕胎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而用法用量各个朝代间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结论:葛根作为常用中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