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总苷对TGF-β1诱导足细胞TRPC6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总苷对足细胞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将成熟的足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TGF-β1干预组、TGF-β1干预+低剂量黄芪总苷组、TGF-β1干预+中剂量黄芪总苷组、TGF-β1干预+高剂量黄芪总苷组,48 h后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TRPC6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TGF-β1干预使足细胞足突回缩、甚至消失,抑制足细胞的增殖(P0.05),提高TRPC6mRNA和蛋白表达(P0.05),黄芪总苷能逆转上述变化,对足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TPRC6在TGF-β1干预下足细胞损伤作用中起重要作用,黄芪总苷可能通过下调足细胞TRPC6的表达实现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GF-β1诱导的足细胞损伤中miR-155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用TGF-β1刺激足细胞构建足细胞损伤模型,用CCK8法检测各浓度梯度(0、4、8、12 ng/ml)、时间梯度(0、24、48、72 h)的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足细胞损伤模型中synaptpotodin、CD2AP mRNA及miR-155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足细胞损伤模型中synaptpotodin、CD2AP蛋白的表达。结果:一定浓度的TGF-β1可抑制足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存活率(P 0. 05)。TGF-β1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模型中miR-155表达水平上调(P 0. 05),TGF-β1诱导足细胞损伤后,可引起synaptpotodin、CD2A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且与miR-155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 0. 05)。结论:miR-155表达上调与TGF-β1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有关,可能作为足细胞损伤诊断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GF-β1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及对Twist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0 ng/ml的TGF-β1作用结肠癌细胞SW480 72 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E-cadherin、Vimentin及Twist1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经TGF-β1诱导72 h后,SW480细胞呈典型间质型细胞形态,且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下降,Vimentin、Twist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TGF-β1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发生上皮间质转化时可促进Twist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TGF-β1对SW620结肠癌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PD-L1表达的影响,探讨ERK、AKT在TGF-β1调节PD-L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TGF-β 1对SW62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方法检测TGF-β1对SW62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TGF-β1对SW620细胞PD-L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处理后SW620的ERK、AKT表达变化及抑制ERK、AKT后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 SW620细胞培养24h、TGF-β1浓度为0-20ng/ml时,细胞活性随浓度升高而增加;培养48h时TGF-β1为10ng/ml时细胞活性最强.TGF-β1处理后SW620迁移无明显变化,TGF-β1上调SW620细胞PD-L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强SW620细胞ER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抑制ERK和AKT后,TGF-β1促进PD-L1表达的作用受到抑制.结论 TGF-β1促进SW620细胞体外增殖,但不影响其迁移,促进SW620细胞表达PD-L1,且这种促进作用可能与ERK、AKT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TNF-α、IL-1β、TGF-β刺激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CLC-3(voltage-gated chloride channel 3)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TNF-α组、IL-1β组和TGF-β组。TNF-α、IL-1和TGF-β组分别加入加入含有浓度为10 ng/ml的相应炎症因子培养液,每组分别在孵育6、12、24 h后分别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和蛋白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LC-3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TNF-α、IL-1β处理12 h后培养海马神经元CLC-3在mRNA及蛋白水平开始上调,高峰持续从12 h至24 h(P0.05)。TNF-α刺激作用强于IL-1β。TGF-β处理海马神经元CLC-3 mRNA在6 h后即开始升高(P0.05),但在孵育6 h到24 h时下降至正常对平(P0.05)。结论:TNF-α、IL-1β、TGF-β可能通过刺激海马神经元CLC-3表达增加增强神经元存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沉默足细胞相关分子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构建siRNA,转染足细胞,使TRPC6基因沉默,采用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透射电镜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siRNA转染后TRPC6基因表达,优化获得TRPC6基因沉默最佳效果的条件。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足细胞,设立对照组、AngⅡ组、空载体组、沉默TRPC6基因组和AngⅡ+沉默TRPC6基因组。对照组用含0.02%DMSO的RPMI 1640培养液培养;AngⅡ组加入AngⅡ(10~(-8)M)刺激足细胞;空载体组加入空载体至足细胞;沉默TRPC6基因组运用siRNA干扰技术沉默TRPC6基因;AngⅡ+沉默TRPC6基因组同时加入AngⅡ(10~(-8)M)及沉默TRPC6基因。处理12、24 h和48 h后分别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TRPC6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及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相关蛋白的分布。结果自噬在正常足细胞的表达量很微弱,AngⅡ组足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沉默TRPC6使足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AngⅡ组示足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自噬表达增加,胞质中出现独立双层膜结构,胞质成分及溶酶体等细胞器形成双层及多层膜结构的自噬体。沉默TRPC6使自噬表达下降,与Ang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检测AngⅡ组LC3-Ⅱ的表达增加,沉默TRPC6使LC3-Ⅱ表达趋于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促进足细胞的凋亡,沉默TRPC6基因能有效保护AngⅡ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发挥保护足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以16HBE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免疫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16HBE细胞EMT过程中TRP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RPC1阻断剂和siRNA干扰对16HBE细胞EMT的影响。结果:(1)TGF-β1刺激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E-钙黏蛋白表达减少(P0.01),而α-SMA蛋白表达增加(P0.05)。(2)TRPC1广泛存在于16HBE细胞,且TGF-β1刺激后TRP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3)与TGF-β1组相比,阻断剂和TGF-β1共同作用组或siRNA和TGF-β1共同作用组细胞形态改变受抑制,E-钙黏蛋白和α-SMA蛋白表达受抑制(P0.05)。结论:TGF-β1诱导16HBE细胞发生EMT,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16HBE细胞TRPC1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檗碱(BBr)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转分化(EMT)及TGF-β/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传代、分组:1正常对照组;2TGF-β1组(10ng/ml TGF-β1作用48h);3小檗碱作用组(30μM小檗碱作用24h后加10ng/ml TGF-β1作用48h)。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表型改变,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上皮钙黏素(E-cadherin)、Smad2、Smad3、磷酸化的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采用活性氧自由基(ROS)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别的R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处理可导致NRK-52E细胞的α-SM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而小檗碱处理能够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的高表达,提高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同时,小檗碱可有效降低由TGF-β1引起的NRK-52E细胞中ROS的过多产生。此外,小檗碱可有效抑制Smad2/3的活化。结论小檗碱可逆转TGF-β1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MT,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及TGF-β/Smad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锌离子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传代、分组:①正常对照组;②TGF-β1组(10ng/ml TGF-β1作用48h);③ZnSO_4作用组(30μM ZnSO_4作用24h后,加10ng/ml TGF-β1作用48h)。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表型改变,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钙黏素(E-cadherin)、Ⅰ型胶原酶(collagenⅠ)蛋白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Akt蛋白表达。结果 TGF-β1可以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vimentin、collagenⅠ和p-Akt蛋白表达增高,使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ZnSO_4作用后可有效降低由TGF-β1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vimentin、collagenⅠ及p-Akt的高表达,同时使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多。结论 ZnSO_4阻抑TGF-β1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MT,其作用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瘦素对肺成纤维细胞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FL-1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用(0~200)ng/m L重组人瘦素(r HL)干预或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处理HFL-1细胞,Western blot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AKT(p-AKT)的表达。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1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 (50、100、200)ng/m L的r HL处理HFL-1细胞48 h,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上调;与200 ng/m L r HL或5 ng/m L TGF-β1单独处理的细胞相比,200 ng/m L r HL和5 ng/m L TGF-β1联合处理HFL-1细胞48 h,HFL-1细胞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r HL能够上调HFL-1细胞p-AKT的表达,LY294002可抑制r HL对HFL-1细胞α-SMA表达的诱导作用。与对照组相比,(12.5、25、50、100、200)ng/m L作用72 h,细胞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50~200)ng/m L r HL作用48 h,细胞上清液中1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升高。结论瘦素能够促进肺成纤维细胞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其作用机制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锌离子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转分化的影响,从而为锌离子在腹膜透析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腹膜间皮细胞、传代、经鉴定后分组:正常对照组,TGF-β1(10ng/ml作用48h),ZnSO4作用组(30μMZnSO4作用24h,再加10ng/mlTGF-β1作用48h)。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表型改变。应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上皮钙黏素(E-cadherin)、Ⅰ型胶原酶(collagenI)蛋白表达。结果 TGF-β1培养48h后细胞形态由典型的上皮逐渐变为梭形及不规则形,类似肌成纤维细胞,而ZnSO4作用组细胞形态改变明显减轻。α-SMA在正常组细胞存在少量表达,TGF-β1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而ZnSO4作用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TGF-β1组。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RPMC的α-SMA、collagenI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与TGF-β1组相比,ZnSO组RPMC的α-SMA、collagenI表达明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多。结论 4ZnSO4可逆转TGF-β1所致的RPMC的转分化,对腹膜透析过程中所导致的RPM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患者肾活检组织中肾小球足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6,TRPC6)和podocalyxin的表达和分布,探讨足细胞蛋白TRPC6和podocalyxin在MN蛋白尿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组织病理以及免疫组化检查,并行免疫荧光双套色染色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TRPC6、podocalyxin在各组肾组织中表达及分布的改变,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肾组织podocalyxin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连续均匀分布,阳性荧光信号表达强,MN组表达减弱,且分布不均或节段性缺失,部分呈点状、短线状不连续分布,肾病综合征组较非肾病综合征组减弱更明显;TRPC6在对照组肾小球有一定的表达,沿肾小球基膜呈均匀连续线型分布,MN组TRPC6荧光强度有不同程度增强,且呈点状、团块状不均匀分布,肾病综合征组较非肾病综合征组更明显。结论 TRPC6和podocalyxin在正常肾组织沿肾小球基膜呈连续线状均匀分布;MN患者肾小球内TRPC6表达增加,podocalyxin表达减少,且分布形式亦发生变化,提示TRPC6和podocalyxin等足细胞相关蛋白表达改变及分布异常可能是MN蛋白尿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otch1蛋白及其mRNA在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KTECT)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HK-2)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及TGF-β1( 10 ng/mL)诱导组.加入TGF-β1作用后分别于12 h、24h、48 h及72 h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E-钙黏连素(E-cadherin)和Notch1蛋白表达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α-SMA mRNA、Ecadherin mRNA和Notch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在加入TGF-β1作用后12 h、24h、48 h及72h,TGF-β1诱导组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 05);Notch1蛋白及其mRNA在TGF-β1作用后的24h、48h、72 h表达逐渐增加(P<0.05);E-cadherin蛋白及其mRNA表达在24h、48 h、72 h明显减少(P<0.05);Notch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与E-cadheri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蛋白=-0.937;rmRNA=-0.921;假设检验结果(P<0.05),与α-SMA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蛋白=0.958;rmRNA=0.944;假设检验结果(P<0.05).结论:Notch1极有可能参与了TGF-β1诱导的KTE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 干扰WT1基因表达的小鼠足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变化及其对足细胞活力和neph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PMI-1640培养基在33 ℃条件下传代培养足细胞,在37 ℃条件下诱导足细胞分化。应用WT1基因的siRNA转染分化成熟的小鼠足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用实时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RNA干扰WT1可诱导小鼠足细胞Wnt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β-catenin水平降低及足细胞活力下降,伴有足细胞neph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沉默WT1基因的表达可诱导足细胞活力下降和nephrin表达下调,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黄精皂苷通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调控补体系统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HK-2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HK-2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黄精皂苷组、TGF-β1组、TGF-β1+黄精皂苷组。在培养基中加入终质量浓度为10 ng/ml的TGF-β1处理48 h诱导。黄精皂苷终质量浓度为20 ng/ml,培养48 h。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并检测E-钙黏蛋白(E-cad)、N-钙黏蛋白(N-cad)、波形蛋白(Vimentin,Vim)mRNA和蛋白水平评估EMT。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3aR、C5aR、PI3K、AKT、NF-κB m 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4组细胞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黄精皂苷组细胞的迁移能力(22.75%±1.98%)、C3aR、C5aR、PI3K、AKT、NF-κB、N-cad、Vim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及核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SEB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a Ca T细胞,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a Ca T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α、β(GRα、GRβ)m RNA、蛋白的表达;随后用SEB预处理Ha Ca T细胞,地塞米松再作用Ha Ca T细胞8 h后,免疫荧光法检测Ha Ca T细胞GRα细胞内分布情况。结果 SEB作用Ha Ca T细胞后,其GRαm RNA、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GRβm RNA、蛋白表达随SEB的浓度增高呈上升趋势,且在SEB质量浓度为100 ng/ml时达到最高值。10-6mol/L地塞米松作用8 h后能够诱导Ha Ca T细胞GRα由胞浆向胞核转移,该效应能够维持到24 h。与地塞米松组Ha Ca T细胞内GRα分布出现向核内转移现象不同,地塞米松+SEB组部分细胞GRα分布仍局限于胞质,并未出现核转移现象。结论 SEB可能通过诱导角质形成细胞GRβ表达上调及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GRα由胞浆向胞核转移参与炎症性皮肤病外用糖皮质激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癌细胞对腹膜间皮细胞(HPM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卵巢癌细胞SKOV3条件培养液(SKOV3-CM)培育HPMC3~72h,在不同时间点以RT-PCR检测HPMCVEGF基因表达,用ELISA检测HPMC裂解液中VEGF蛋白水平。以SKOV3-CM或SKOV3-CM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和抗体培育HPMC24h,检测其VEGF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SKOV3-CM未培育的HPMC中检测到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HPMC在SKOV3-CM中培育6及12h时,VEGFmRNA及蛋白表达开始增加(P<0.01),并以时间依赖性表达增强(P<0.01),分别在24及48h达高峰,48及72h达到平台期。TGF-β1的中和抗体可部分阻断SKOV3-CM对HPMCVEGFmRNA及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P<0.01)。结论HPMC可合成VEGF,有利于卵巢癌的腹膜转移和腹水形成。卵巢癌细胞分泌的TGF-β1诱导HPMCVEGF表达升高,间接的促进自身腹膜播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激活法尼酯X受体(FXR)对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表达的变化及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1)采用不同浓度的FXR特异性激动剂CDCA及拮抗剂Guggulsterones处理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观察deco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2)将HK-2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诱导组(20 ng/ml),TGF-β1诱导加CDCA组(100μmol/L)和TGF-β1诱导加CDCA、Guggulsterones共处理组,48 h后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检测各组decorin、E-cadherin和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1)CDCA激活HK-2细胞FXR,deco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且呈剂量依赖。在100μmol/L CDCA和不同浓度Guggulsterones共处理HK-2细胞,随着Guggulsterones浓度升高,deco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减低;(2)RT-PCR和Western blot显示,decorin在对照组、TGF-β1组无表达,在TGF-β1+CDCA组明显上调(与TGF-β1组比,P<0.05),在TGF-β1+CDCA+Guggulsterones组表达显著下降;E-cadherin在对照组高表达,在TGF-β1组显著下调,在TGF-β1+CDCA组显著上调(与TGF-β1组比,P<0.05),在TGF-β1+CDCA+Guggulsterones组表达显著下降;α-SMA在对照组无表达,在TGF-β1组显著上调,在TGF-β1+CDCA组显著下调(与TGF-β1组比,P<0.05),在TGF-β1+CDCA+Guggulsterones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CDCA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FXR能够通过上调decorin的表达,从而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诱导心肌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中的作用及信号传导通路。 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TGF-β1对大鼠乳鼠心肌细胞LTBP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用TGF-β1相关信号通路阻断剂探讨TGF-β1调节LTBP2表达改变的信号传导机制。 结果:LTBP2基因表达随着TGF-β1浓度增加(0、2、5、10 ng/mL)而明显升高,在5 ng/mL时刺激最强(P < 0.05);5 ng/mL的TGF-β1刺激下心肌细胞内LTBP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升高呈时间依赖性,均在12 h最高,24 h开始呈下降趋势(P < 0.05或P<0.0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TGF-β1明显升高LTBP2的表达。信号传导通路研究显示TGF-β1在心肌细胞内主要通过ERK信号通路和PI3K信号通路诱导LTBP2的表达。 结论:TGF-β1在乳鼠心肌细胞内通过ERK信号通路和PI3K信号通路上调LTB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PLK1与P53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质粒表达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抑制PLK1 基因表达对人食管鳞癌细胞Eca-109的P53基因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人PLK1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质粒(PLK1-shRNA),将该干扰质粒转染到人食管鳞癌细胞Eca-109中,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检测RNA干扰后48 h、72 h各组细胞PLK1基因和P5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RNA干扰表达质粒(PLK1-shRNA)后,PLK1-shRNA组Eca-109细胞48 h、72 h较转染液对照组的PLK1基因蛋白表达分别降低了83.7%和56.0%(P<0.05);PLK1-shRNA组Eca-109细胞48 h、72 h较转染液对照组的P53基因蛋白表达分别升高了46.0%和70.5%(P<0.05).结论:RNA干扰PLK1基因能够有效地抑制Eca-109细胞中PLK1基因的表达,从而有效地升高P53基因的表达,说明PLK1基因抑制P53基因在Eca-109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