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六大小儿推拿流派之一,经历140余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培养了大批的从业人员。本文通过搜集和整理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传承谱系和发展脉络,对该流派创始人和历代传承人的著书立说、学术思想和所作贡献加以总结,并针对当代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文献、整理资料等追溯小儿推拿的发展起源,从小儿推拿的流派发展、著作出版、临床实践、科研实验、人才培养、委员会的成立情况以及国家政策的导向等方面分析小儿推拿的发展现状,展望小儿推拿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湖南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是我国小儿推拿主要三大流派之一,历经六代传承至今,通过家传制、师承制及学院制等传承方式,较完好地保存了刘氏小儿推拿的原有特色,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现将其发展历史脉络梳理如下,以便更好地了解该流派的发展。1刘氏小儿推拿的创立湘西刘氏小儿推拿可追溯起源至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创建于19世纪70年代,具体沿革如下:据《刘氏族谱》记载,  相似文献   

4.
小儿推拿渊源流长,明清时代小儿推拿发展到鼎盛,小儿推拿著作在这时期相继问世,随后小儿推拿独特的体系逐步形成,在临床发展过程中,由于时间、地域、治疗手法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属于北方的推拿三字经流派和南方的刘氏儿科推拿学派,这两派独具一格,对小儿推拿的学术发展带来了活力,通过对两派的学术特点的浅析,为儿科推拿规范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应用对象的不同可将推拿分为成人推拿与小儿推拿。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生一般先学习成人推拿,再学习小儿推拿。湘西刘氏(刘开运)小儿推拿手法具有显著特色,不同于成人推拿及其他小儿推拿流派。学习过程中手法技能的迁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故从教育心理学顺向迁移的角度,探讨小儿推拿手法技能教学如何遵循迁移规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本流派特色小儿推拿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小儿推拿是推拿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历史源远而流长,而我国各民族民间存在着许多特色手法,本文概括了小儿推拿及几种少数民族推拿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不同权威组织都制定并颁布了中医药术语的国际标准,但这些标准始终未将小儿推拿腧穴名称包含在内。本文从小儿推拿的历史、现状和穴位特殊性三方面阐述了将小儿推拿穴名纳入国际术语标准体系的必要性,并指出小儿推拿穴名尚存在穴位数量记载不一、临床应用比较混乱和英译所采用的策略不尽相同等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对策,希望今后的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尽快纳入小儿推拿穴名。  相似文献   

8.
论小儿推拿特定穴的形成和配伍施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儿推拿特定穴,不象十四经穴那样有我线相连而成经络系统,探讨其形成有利于加深对小儿推拿特定穴的认识,发展小儿推拿学。小儿推拿治疗讲究理、法、方、术,术即推拿操作,术的配伍是小儿推拿各流派之主要特色,探讨  相似文献   

9.
小儿推拿是推拿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历史源远而流长。伴随着整个推拿学科的发展而逐步成长壮大,尤其是明代《小儿按摩经》的问世,标志着小儿推拿开始了发展的新纪元,从此小儿推拿走上丁独立发展的道路。本文从三个阶段概括其发展历程,即远古至金冗时期的起源萌芽阶段、明清时期的形成发展阶段以及新中闰成立后的迅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小儿推拿病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小儿推拿临床研究现状,了解近10年推拿治疗儿科疾病范围及病谱变化.方法:收集2002~2011年国内期刊医药卫生数据库及德国Springer数据库,检索小儿推拿相关文章,提取相关信息,建立推拿治疗儿科疾病文献信息表,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中国推拿全书》中1988年~1997年的10年小儿推拿论文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及结论:统计出小儿推拿临床适应症75种,筛选出5个常见病种,并提炼出1个优势病种,发现了一些淘汰病种和新病种.  相似文献   

11.
小儿推拿发展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推拿是推拿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历史源远而流长.伴随着整个推拿学科的发展而逐步成长壮大,尤其是明代<小儿按摩经>的问世,标志着小儿推拿开始了发展的新纪元,从此小儿推拿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本文从三个阶段概括其发展历程.即远古至金元时期的起源萌芽阶段、明清时期的形成发展阶段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迅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小儿按摩经》的问世,创立了小儿推拿的理论体系,标志着小儿推拿开始了发展的新纪元。后世医家在《小儿按摩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补充,加之儿科工作者对小儿生理病理认识的不断进步,小儿推拿的学术思想逐渐成熟。与此同时,由于不同地域的医家对《小儿按摩经》的理解不同及对小儿生理病理的认识差异,对小儿推拿包括穴位、手法、操作方法等产生不同的理解,逐渐发展成为小儿推拿的不同流派,引起小儿推拿的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13.
小儿推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疗效卓著,避免了小儿服药之苦及药物的毒副作用,是儿科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小儿推拿历史源远流长,在最早的古典医籍《五十二病方》中,有:"以匕周抿婴儿疒契所"的记载,说的是用勺边刮擦婴儿患处,这是小儿推拿迄今见到的最早的原始资料[1].至明清时代,小儿推拿形成独特的体系,成立了小儿推拿专科,此时现存最早的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小儿按摩经》问世,此书对小儿推拿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后明太医龚玉林撰写了《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并单行成册,从此有了小儿推拿这一专业名称,同其他疗法一样,小儿推拿在临床不断的发展中,因为时间、地域、治疗风格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  相似文献   

14.
罗任  邵瑛 《陕西中医》2006,27(5):602-604
简要介绍《厘正按摩要术》的学术特色,即:推崇小儿推拿;重辨证,独创胸腹按诊;创“推拿八法”,立法详细;取穴绘图,详尽示图;推崇穴位推拿;列证完备,重视辨证论治;强调内外治法结合治疗疾病。阐述《厘正按摩要术》对小儿推拿学发展及临床的贡献:是小儿推拿史的一座里程碑,推动了小儿推拿的发展并且指导着当今小儿推拿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循小儿推拿特定穴的发展变化轨迹和小儿推拿病谱的变化,按明代以前、明清时期、近现代时期3个历史阶段,对各历史时期小儿推拿特定穴的数量、分布部位进行统计,研究其数量的增减和分布的变化,进一步分析其变化与小儿推拿治疗病谱变化的关系,以及与小儿推拿操作适宜性的关系.因小儿推拿特定穴的数量变化受到小儿推拿治疗病谱的变化影响,未来小儿推拿特定穴将在中医理论和西医解剖、病理、生理的指导下,以疗效最优化为方向继续演变,将有新的小儿推拿特定穴产生,也将有旧的从临床中消失.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是小儿推拿体系的形成与兴盛时期,小儿推拿著作相继问世,但明、清时期小儿推拿著作在其学术思想上有所不同,其发展过程是一个认知逐渐明确及完善的过程,这时期的小儿推拿著作在当今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明清时期各医家对呕吐病的认识及诊治过程为线索,对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七部小儿推拿著作进行整理分析,提取相关条文和描述,对比总结明清时期小儿推拿的学术思想和发展概况,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文献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赖东兰  江美容  李宜瑞 《新中医》2018,50(8):205-208
熊应雄所著《小儿推拿广意》为儿科推拿法中之要籍,其在诊断方面尤重视形、色望诊;在治疗方面倡导小儿推拿,新增了坎宫、走马、膀胱等推拿特定穴位及其推拿手法,规范了"推拿面部次第"和"推拿手部次第"等推拿次序,扩大了除惊风以外的儿科各疾病适应症;熊氏在临证中重视辨证论治,既推崇小儿推拿,同时不偏废方药;并注重小儿的鞠育和调护在儿科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小儿推拿广意》为小儿推拿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学术思想对儿科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中医》2018,(1)
正为进一步团结广东省小儿推拿工作者,促进岭南小儿推拿事业的繁荣发展,提升中医药在儿童健康领域的服务能力与科研能力,助力中医药发展与健康中国建设,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于2017年9月3日在广州正式成立,致力于推广和应用小儿推拿,为传播小儿推拿贡献力量,共同守护孩子健康。专委会由广东省中医院吴大嵘教授任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邵瑛教授、深圳市儿童医院万力生教授、广州  相似文献   

19.
中医小儿推拿穴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存推拿文献中有关小儿推拿穴位资料的整理研究,总结出小儿推拿穴位来源主要有三部分:①来源于十四经穴及奇穴;②由作为诊断或煅、灸、贴等临床治疗的部位或穴位发展而来;③是在小儿推拿实践中,逐渐产生的小儿推拿特有的特定穴。小儿推拿穴位存在着“同穴异名”、“同穴异位”、“同名异穴”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龚廷贤著作《小儿推拿秘旨》的研究整理,从龚廷贤运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疾病的经验总结,操作手法、诊治思路等方面进行剖析。探讨旴江医家龚廷贤的小儿推拿学术之特色,挖掘并整理龚氏小儿推拿临床技术及其学术经验。发现龚氏在小儿推拿治疗方面极具特色,治疗手法多样,但又不局限于手法的治疗,其对方药的运用也是得心应手,认为小儿疾病需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急症亦可外治,等等思想对后世的儿科及推拿学科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龚氏小儿推拿丰富和发展了旴江医学的深层内涵,许多宝贵经验在当代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之处,其学术经验仍有待进一步的挖掘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