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继发青光眼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与大泡性角膜病变、术前存在青光眼、角膜溃疡、粘连性角膜白斑、眼机械性外伤和烧伤、联合白内障或玻璃体切除术等因素有关.常常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房角关闭、手术技术因素、术后糖皮质激素使用、原有青光眼等.诊断主要依靠眼压测定.治疗方法包括降眼压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后者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睫状体光凝术、睫状体冷凝术等.  相似文献   

2.
角膜板层切除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印其  孙秉基 《眼科研究》1997,15(2):113-114
目的探讨施行角膜板层切除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18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施行7~9mm、深达前1/3角膜基质层的角膜板层切除术。结果所治病例角膜斑翳形成,眼痛、异物感症状消退,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11例3个月~6年,临床疗效稳定。结论角膜板层切除术为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适用于没有条件接受穿透角膜移植手术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内眼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内眼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对因内眼术后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的1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9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1例行带环形板层巩膜瓣的全角膜移植术。观察术后视力及植片情况。结果:随访4~36个月,平均16.6个月,眼部刺激症状均缓解,术后视力提高10眼,视力无改变1眼;术后9例角膜植片透明,2例再次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不但缓解症状且能不同程度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体板层角膜转位联合层间烧灼及羊膜移植术在大泡性角膜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6例(6眼),均有明显刺痛、流泪症状.其中白内障术后3例;白内障术后继发青光眼1例: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1例:角膜异物取出术后1例.6例患者均行自体板层角膜转位联合层间烧灼及羊膜移植术治疗.结果 6例患者术后眼病等刺激症状基本消失,角膜上皮完整,随访3~12个月均未发现大泡性角膜病变复发及并发症出现,视力有轻度提高.结论 自体板层角膜转位联合层间烧灼及羊膜移植术可有效缓解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症状,是解除视功能不佳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板层和穿透性联合角膜移植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研究板层和穿透性联合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病的效果。方法:对12例全角膜病变实施板层和部分穿透性联合角膜移植。手术将板层角膜巩膜病变切除,作中央部分穿透的植床,取新鲜尸体眼球,制作相应的角膜植片,植片与植床对应间断缝合。术后跟踪随访。结果:12例角膜植片术后均保持或恢复透明,裸眼视力0.1~0.2者4例,0.2以上者8例。术后免疫排斥反应被控制,没有虹膜前粘连和继发性青光眼并发症出现。结论:板层和部分穿透性联合角膜移植术,对大范围严重的角膜病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治愈常规方法难以治愈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21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或穿透角膜移植联合手术,观察术后视力及植片情况。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1.6个月,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其中矫正视力0.02以上17例(0.2以上7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2例,内皮型排斥反应1例。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不但缓解症状且能不同程度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7.
次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评价次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5例行次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结果:术后随访7ml-4a,50例眼压控制在1.30-2.80kPa,有效率达84.4%,优于睫状体冷冻术,主要并发症的角膜水肿、球结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低眼压等,结论:次全视网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昌治疗新生儿血管性青光眼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的临床疗效。方法: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15例15眼行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治疗。其中白内障术后8例;白内障术后继发性青光眼4例;青光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3例。结果:患者15例术后眼痛等刺激症状基本消失,角膜上皮完整,随访3~24mo均未发现BK的复发及并发症的出现,视力有轻度提高。结论: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可有效缓解BK的症状,防止BK的复发,是治疗BK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新方法。方法对不具备行角膜移植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角膜板层错位切开+羊膜移植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8例(8只眼)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眼痛、流泪症状消失,角膜上皮修复,缓解了症状,保留了眼球。结论角膜板层错位切开联合羊膜移植对于不具备行角膜移植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可有效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且操作简单,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广泛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及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广泛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及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20眼),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a,18眼眼压得以控制;各眼视力无明显变化;功能滤过泡占80%:出现一过性高眼压、前房积血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均在1周内恢复。结论广泛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及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以有效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11.
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朱斌良刘景棠张长宁田莹自1988~1992年,我科采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及角膜层间灼烙术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24例(24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取本院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2...  相似文献   

12.
朱志忠  朱莉  罗勤  张妍霞 《眼科》2005,14(Z1):47-52
治疗性角膜移植的许多新术式,如角膜层间填垫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板层内皮角膜移植、角膜上皮干细胞移植、全角膜上皮联合后板层内皮角膜移植、蕈状瓣角膜移植术业经临床验证,能使濒临穿孔或业已穿孔的角膜溃疡、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角膜基质炎、圆锥角膜、内皮衰竭引发的大泡性角膜病变、重症眼表烧伤等致盲性角膜病获得康复.通过回顾性研究,对上述相关术式的适应证、手术要点、疗效作了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临床疗效,探讨术中对原人工晶状体的处理。方法 对12例(12只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联合手术,观察术后角膜植片及视力变化。结果 随访6~16个月,平均11.2个月,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植片保持透明,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其中矫正视力0.02以上11例(0.2以上4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1例,内皮型排斥反应1例。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不仅能消除刺激症状且能增进视力。术中如何处理人工晶状体应视眼部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4.
大泡性角膜病变是由于角膜内皮失代偿 ,而致水分积存在上皮或上皮下的结果。不但影响视力 ,而且由于反复上皮脱落 ,给患者带来严重刺激症状 ,并且容易感染。目前治疗方法有多种 ,但效果都不理想。我院自 2 0 0 1年至 2 0 0 3年采用LASIK板层切开联合层间电凝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5例 ( 5眼 )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导如下。本文 5例均为单眼 ,其中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2 3~ 75岁。其中绝对期青光眼 3例 ,青光眼白内障术后 1例 ,玻切加硅油填充术后 1例。视力眼前数指 1例 ,手动 1例 ,无光感 3例。 2例眼压正常 ,3例眼压在 3 5mmHg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18例(18眼)施行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术后观察眼部症状,角膜、结膜愈合情况及眼压等。结果随访平均(9.4±1.9)个月。所有患眼球结膜瓣与角膜牢固贴附。术后2d眼压开始下降,而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至术后1个月时基本稳定。结论在严格病例选择的基础上,睫状体冷凝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并发角膜溃疡的绝对期青光眼的初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角膜基质层烧烙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膜基质层烧烙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K)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9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患者行角膜基质层烧烙联合羊膜移植,其中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5例,抗青光眼术后3例,角膜穿通伤1例。结果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大泡均于1周内消退,角膜基质水肿7~10d消失。术后随访3~24个月,均未发现BK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症状明显、病情顽固、难以恢复有效视力且不具备角膜移植条件的BK患者,角膜基质层烧烙联合羊膜移植可有效控制BK的症状,防止BK的复发,是治疗BK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部分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32例(32眼)药物难于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首先进行180°范围内睫状体冷凝然后联合施行巩膜瓣下小梁切除与虹膜周边切除,术中巩膜瓣下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处理同常规小梁切除术。随访时间6~12个月。结果32例术后第1周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随访期间眼压控制良好。功能性滤过泡(Ⅰ型和Ⅱ型)87.96%,非功能性滤过泡(Ⅲ型)5.06%,薄壁滤过泡3.65%。结论采用180°范围内睫状体冷凝联合施行巩膜瓣下小梁切除联合应用MMC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于旭辉  滕岩  张红 《国际眼科杂志》2007,7(6):1702-1703
目的:评价全视网膜冷凝联合青光眼阀植入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例行全视网膜冷凝联合青光眼阀植入治疗的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结果:术后随访7~18mo,10例眼压控制在1.4~2.8kPa,有效率达83%,优于睫状体冷冻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球结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前房出血和低眼压等。结论:全视网膜冷凝联合青光眼阀植入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军  覃光海  李志英 《眼科》2001,10(3):178-179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22例22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其中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2例,人工晶状体12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3例,绝对期青光眼3例,青光眼白内障术后2例,进行羊膜移植手术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8只眼术后第1天症状缓解,所有病例术后5天症状消失,19只眼角膜缺损区在3周内愈合,经6个月-2年的随访,无一例复发,亦未见新生血管和翼状胬肉的发生。结论:羊膜移植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可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邹留河  吕岚  王荣光  李航 《眼科》2004,13(6):336-338
目的:回顾性分析20例棘阿米巴性角膜溃疡行角膜移植术的疗效,确定其手术适应证及手术疗效。方法: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3~46岁。病因为戴角膜塑型镜(OK镜)者10例,戴接触镜者6例,角膜外伤者4例。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临床药物治疗无效,且角膜病变区逐渐扩大并加深,有穿孔危险者。20例患者中17例采用板层角膜移植术,3例因病变较深而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患者仍局部滴用抗阿米巴药物1~3个月。结果:20例患者角膜病变均得到控制。5例患者术后再次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裸眼视力为0.3~0.6。8例板层植片透明者视力为0.05~0.4。未行穿透角膜移植术者,由于板层植片大量新生血管长人,需再次行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论:棘阿米巴性角膜溃疡药物治疗疗程长,难购药品,容易延误病情。对病变难以控制者,手术治疗为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