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邱阳  王刚  王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9):4456-4458
目的:探讨肺诺卡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相关实验室诊断方法,提高对诺卡菌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报告1例肺诺卡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验和治疗情况,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该病临床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显示双肺多发空洞,结节状及片状高密度阴影,容易误诊,诊断主要依据细菌学检验。结论:诺卡菌病是由诺卡菌引起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感染,细菌学检验能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治疗主要采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通过肺穿刺或肺活检组织标本检出诺卡菌的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方法与治疗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从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间收集的3 105份肺组织中检出9例诺卡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实验室肺组织培养方法及治疗转归,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9例诺卡菌感染肺组织病例中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胸闷等。其中1例患者咯血,4例患者既往身体健康,2例患者肺移植术后,1例患者长期使用激素。所有患者经CT引导进行肺穿刺或支气管镜下肺活检术得到的肺组织,经常规平皿培养、BACTEC MGIT BD960和(或)BD真菌/分枝杆菌瓶培养后分离诺卡菌,应用抗菌药物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阿米卡星、利奈唑胺等治疗后,9例患者中有8例病情临床好转。结论 诺卡菌可致肺组织感染,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率较低,临床医生应认识到肺组织送检微生物学培养的重要性,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考虑微生物实验室诺卡菌感染的可能性,以提高诺卡菌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背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寄生于肺部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炎.复方磺胺甲恶唑是目前用于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一线药物,治疗量往往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预防用药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复方磺胺甲恶唑对肾移植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肾移植后1个月且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者.肾移植后1个月至半年或1年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 g/d).观察移植肝肾功能,感染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2006年起,随访125例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73例术后1个月起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 g/d)至术后半年者,1例停药4个月后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死亡,47例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 g/d)至术后1年者,无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者,5例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或医从性差未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者,2例分别在术后4,5个月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例死亡.结果提示,肾移植术后1个月至1年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 g/d),可有效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背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寄生于肺部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炎。复方磺胺甲恶唑是目前用于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一线药物,治疗量往往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预防用药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复方磺胺甲恶唑对肾移植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肾移植后1个月且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者。肾移植后1个月至半年或1年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观察移植肝肾功能,感染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2006年起,随访125例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73例术后1个月起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至术后半年者,1例停药4个月后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死亡,47例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至术后1年者,无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者,5例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或医从性差未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者,2例分别在术后4,5个月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例死亡。结果提示,肾移植术后1个月至1年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可有效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皮疽诺卡菌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精准抗感染治疗。方法 报告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1例皮疽诺卡菌感染致多发脑脓肿的病例,并以“Nocardia farcinica”为关键词检索PubMed 1967年1月1日—2022年9月18日的英文文献共433篇,分别以“皮疽奴卡菌”“皮疽诺卡菌”“鼻疽奴卡菌”“鼻疽诺卡菌”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1999年10月1日—2022年9月18日的中文文献,共153篇,收集并分析总结70例皮疽诺卡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例资料。结果 该院这例患者以“头痛伴意识障碍”入院,入院后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提示为皮疽诺卡菌,以复方磺胺甲唑为主联合美罗培南、莫西沙星、阿米卡星为治疗方案,治疗1个月病灶吸收,院外口服复方磺胺甲唑、莫西沙星,总疗程为1年。文献70例皮疽诺卡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男性51例,占72.8%,平均年龄(58.6±15.3)岁,57.1%患者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57.1%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脏器播散,80.0%(56例)的患者通过传统细菌培养明确病原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诺卡菌病的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汕头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9年7月确诊为肺诺卡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肺诺卡菌病患者中,男5例,女7例,年龄26~89岁,平均(65.0±17.8)岁;均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其中,支气管扩张6例,肺结核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例,糖尿病1例,自身免疫性疾病1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咯痰、发热、气促、咯血等。胸部影像学可同时出现多种表现,其中阴影呈斑片状8例,团块状6例,结节状4例,肺实变1例,空洞形成1例。实验室检查均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确诊通过痰培养11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1例,确诊时间为5~21 d,平均(10.6±4.4)d。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利奈唑胺、米诺环素、亚胺培南和头孢曲松具有较高的敏感率。应用甲氧苄啶-磺胺甲■唑联合β内酰胺类或喹诺酮类治疗的5例患者,病情均好转;7例应用β内酰胺类或喹诺酮类,其中5例好转,2例病情恶化。结论肺诺卡菌病易发生在患有结构性肺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标本培养诺卡菌阳性是诊断该病的关键,但报告时间较长。治疗应以甲氧苄啶-磺胺甲■唑为主的联合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卫峥  马波  王玲  陈国春 《临床医学》2022,(12):86-88
目的 探讨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联合克林霉素和卡泊芬净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排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服用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克林霉素和卡泊芬净治疗,对照组采取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用药3周后评价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服药前后测量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血氧饱和度(SaO2)、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比较两组用药结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0.05)。两组用药前血清LDH、ALB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LDH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前SaO2、1-3-β-D葡聚糖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SaO2  相似文献   

8.
<正>肺诺卡菌病是由诺卡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易合并肺部其他感染,容易引起误诊、漏诊,已逐渐引起重视[1]。近年来肺部诺卡菌感染多有报道,但由北京诺卡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报道较少,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北京诺卡菌肺部感染罕见。现报道1例肺部诺卡菌感染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例,复习既往相关文献,以期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对2株圣乔治教堂诺卡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分类鉴定并测定其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通过菌落形态、染色特性、16S rRNA和hsp65基因比对,对2株临床标本分离诺卡菌进行菌种鉴定。用E-test法测定10种临床常用诺卡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值。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平板扩散法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药敏结果进行复核。结果?经表型和基因鉴定,2株临床分离株均鉴定为圣乔治教堂诺卡菌;E-test法测定结果显示,对阿米卡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利奈唑胺、米诺环素、妥布霉素、头孢吡肟敏感,对环丙沙星耐药。经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平板扩散法复核,2株诺卡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结论?通过表型特征联合16S rRNA和hsp65基因可鉴定圣乔治教堂诺卡菌至种。由于复方配比不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对治疗效果预测存疑。  相似文献   

10.
报告一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诺卡氏菌感染病例。患者于双膝关节置换术后一月出现右膝关节感染症状,经细菌培养结果示诺卡氏菌感染,行常规抗感染治疗,感染症状始终未控制。在试探性使用磺胺药物后控制了感染。患者连续多次培养出诺卡氏菌,值得临床和实验室工作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拟诺卡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案.方法 对1例拟诺卡菌所致皮肤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以"拟诺卡菌"为主题词检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Nocardiopsis"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获取文献报道的拟诺卡菌所致感染的病例,筛选并总结分析病例资料.结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报道的1例病...  相似文献   

12.
Nocardiosis is increasingly being diagnosed because of a growing population of immunocompromised hosts and improvements in the detection of Nocardia species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Historically, sulphonamides have been the first-lin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nocardiosis, but sulphonamides tend to have a high rate of drug allergy in clinical settings. In this report, we described a disseminated Nocardia farcinica infection that occurred in a patient with myasthenia gravis who suffered from multiple drug allergies and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using linezolid. We undertook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f previously reported cases of nocardiosis treated with linezolid. To date, only 15 cases of nocardiosis treated with linezolid have been published. All cases exhibited long-term tolerance of linezolid, and 14 of 15 cases showed either an improvement in or complete clearance of the infection.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linezolid is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to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seminated nocardiosis, despite limited clinical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clai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大肠肿瘤中p53和nm23基因表达,探讨其在大肠肿瘤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大肠癌及57例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p53和nm23基因表达,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p53基因在大肠癌中高表达,而在大肠腺瘤中低表达;腺瘤伴低或中级别上皮内瘤变组p53的表达阳性率25.93%(7/27)与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65.22%(15/2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P〈0.05);腺癌伴转移组nm23表达阳性率31.25%(5/16)与腺癌无转移组(包括腺瘤体高级男性皮内瘤变和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P〈0.05);nm23的阳性表达率在DukeC期为70.00%(15/20),与A、B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5)。结论 p53和nm23基因表达可能影响大肠癌发生发展,联合检测p53和nm23基因表达对大肠癌临床分级、分期有辅助意义;p53检测有助于大肠肿瘤早期诊断;nm23可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该院2015—2019年发生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预后情况,探讨CRE血流感染的发生特点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239例住院期间发生CRE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发生CRE血流感染后30 d作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上的差异。根据治疗药物种类不同,采用单药治疗的患者纳入单药治疗组,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敏感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纳入联合治疗组。以Kaplan-Meier(K-M)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之间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与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存活组在住院天数、此次入院前3个月是否有住院史、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Pitt菌血症评分、血流感染后72 h内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发生血流感染前是否有手术操作、单药还是联合治疗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重症监护室(ICU)治疗、血流感染后72 h内休克、中性粒细胞缺乏为死亡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P<0.05),住院天数长、联合治疗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ICU治疗、血流感染后72 h内休克、中性粒细胞缺乏为死亡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Nocardia infection is rare and requires early diagnosis, extended use of sulfonamides for good pro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It is crucial to suspect nocardiosis in cases of atypical pneumonias or unexplained visceral organ dysfunc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120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收缩压下降幅度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舒张压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比值(E/A值)、射血分数(EF)、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明显提升,但其左室重量指数(LVMI)、尿微量清蛋白(MAU)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高达78.33%;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降压效果均明显,但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序贯治疗,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细菌阳性率为90.6%(48/53),细菌清除率为95.8%(46/48),对照组细菌阳性率为88.7%(47/53),细菌清除率为83.0%(39/47),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敏感试验,莫西沙星敏感率为95.4%(83/87),左氧氟沙星敏感率为86.2%(75/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食欲减退、腹泻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序贯疗法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Nocardia is an opportunistic pathogen, which occurs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immune dysfunction, and can cause bacteremia and other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Nocardia pneumonia are similar to tuberculous and other clinical common bacterial pneumonia, but its antibacterial treatments are different and detection methods are unique, which may lead patients to suffer for many years due to clinical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MethodsImaging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for preliminary diagnosis, an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exact species type of Nocardia in the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of the patient.ResultsImaging and laboratory parameters preliminarily implied that the patient was infected with Nocardia with Sjogren''s syndrome (SS), and NGS showed that the strain was Nterpenica.ConclusionsAccurate etiological diagnosis and corresponding antibiotics are key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ulmonary nocardiosis in this case. Nocardia pneumonia is rare in clinical practice; it is of great med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pulmonary nocardiosis.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前白蛋白(PA)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9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和86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血清标本中 PA 含量,同时对全血样本中的白细胞(WBC)进行计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 WBC 结果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血清 PA 水平低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经1个疗程治疗后 PA 明显升高,WBC 降低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血清 PA 检测有助于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对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均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协调一体化护理干预对小儿面部外伤整形美容缝合患儿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面部外伤整形美容缝合术治疗的10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多专科协调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依从性、对护理质量评分、伤口感染及瘢痕发生情况、伤口愈合评分。结果观察组依从性和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瘢痕形成,对照组发生2例伤口感染,3例瘢痕形成,两组患儿伤口感染及瘢痕形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调一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小儿面部外伤整形美容缝合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伤口感染及瘢痕形成发生率,提高伤口愈合评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