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病程<7d的146例TIA患者应用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0-3分)、中危组(4-5分)、高危组(6-7分),为便于研究,把ABCD2评分为4-7分者列为中-高危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TIA发病7天、30天、90天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根据ABCD2评分,68例患者归为低危组,78例归为中-高危组,TIA发病7天、30天、90天内低危组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4.4%,5.9%及7.4%,中-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7.9%,26.9%及33.3%;中-高危组TIA发病7天、30天及90天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均P<0.05).结论 ABCD2评分是临床上预测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ABCD3-I评分在判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兀A)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根据ABCD2、ABCD3、ABCD3-I评分标准,对106例TIA患者进行评定,观察7,90d内脑梗死的发生情况。按照脑梗死风险程度分级,ABCD3.I评分0—3分为低危组(36例),4—7分为中危组(36例),8~13分为高危组(34例)。结果高危组7,90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7d内:23.5%(8/34)比2.8%(1/36)和5.6%(2/36),90d内:38.2%(13/34)比2.8%(1/36)和11.1%(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D3.I评分中症状持续时间≥10min、伴有糖尿病、双重TIA发作、同侧颈动脉狭窄≥50%、弥散加权成像出现高信号是TIA患者7,90d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ABCD3-I评分预测7,90d内TIA患者脑梗死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大于ABCD2和ABCD3评分(0.914比0.614和0.877,0.869比0.633和0.773)。结论ABCD3.I评分可更好地预测TIA患者早期脑梗死风险,帮助临床鉴别不同危险级别患者,以便采取最佳的措施分层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ABCD2评分结合颅内血管狭窄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早期进展为脑梗死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二医院2018年-2020年治疗的98例TIA患者,根据患者ABCD2评分的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组32例、中危组30例、高危组36例;根据患者CT血管造影(CTA,CT Angiography)检查的颅内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与卒中发生率及颅内血管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84例TIA患者ABCD^2评分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影像资料,根据ABCD^2评分分为评分≥4分组(中高危组)和〈4分组(低危组);根据MRA评估分为脑血管狭窄≥50%组和狭窄〈50%组。评价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管狭窄≥50%组与血管狭窄〈50%组比较,ABCD^2评分≥4分的比率增高;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比率增高;脑血管狭窄≥50%组与脑血管狭窄〈50%组比较,前者TIA后2d内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ABCD^2评分≥4分MRA显示颅内血管狭窄率高,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TIA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率高,颅内血管狭窄≥50%组TIA后2d内发生卒中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ABCD2(年龄、血压、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糖尿病)评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颅内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特征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期内脑梗死发生风险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8年7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11例TIA患者,就其ABCD2评分DWI及MRA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直线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ABCD2评分与TIA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以及ABCD2评分联合DWI、MRA特征预测脑梗死发生的效能。结果 ABCD2评分危险度中危、高危者,其TIA发作后2、7和30 d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低危者;DWI异常者,其TIA发作后2、7和30 d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正常者;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其TIA发作后30 d脑梗死发生率高于50%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示,ABCD2评分与TIA发作后2、7和30 d脑梗死发生率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即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发生率越高(P 0.05)。ROC曲线示,以ABCD2评分≥4分、DWI异常、颅内动脉狭窄率≥50%联合预测TIA发作后2、7和30 d后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811和0.816,提示联合预测的准确性较高(P 0.05)。结论 TIA发作短期内脑梗死发生风险较高,联合ABCD2评分及DWI、MRA特征,能够为脑梗死的预测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的ABCD2评分与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病变相关性。方法将148例TIA患者根据临床资料进行ABCD2评分并分组。低危组(0~3分)38例、中危组(4~5分)58例、高危组(6~7分)52例,分析比较各组经颈部血管超声(CUS)及MRA资料。结果 CUS显示,高危组颈部血管狭窄比例、软斑及混合斑检出者比例、内中膜增厚(IMT)者比例高于中、低危组(P〈0.05),而硬斑检出者比例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0.05),MRA显示,高危组患者重度脑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低、中危组(P〈0.01。)结论 ABCD2评分与颅内动脉狭窄、颈部动脉狭窄、斑块性质、IMT厚度水平相关,ABCD2评分、CUS、MRA联合应用在TIA病因探讨、治疗、病情监测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头颈CTA联合ABCD2评分对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脑梗死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根据ABCD2评分将92例患者按危险性分组,观察各组脑梗死发生概率。应用CTA对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进行评估,按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组,探讨脑血管狭窄程度与患者脑梗死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ABCD2评分越高短期脑梗死发生率越高(P〈0.05)。与狭窄超过50%组相比,狭窄不足50%组7 d内卒中及脑梗死发生率更低(P〈0.01)。结论 ABCD2评分对预测脑梗死发生概率具有重要意义。合并中度或重度脑血管狭窄TIA患者并发脑梗死的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3评分结合溶血磷脂酸(LPA)测定对TIA后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循环TIA患者110例,按ABCD3评分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对三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三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采血检测LPA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纤维蛋白原(FIB),并进行比较.结果 入选患者高危组29例,中危组45例,低危组36例.三组LDL-C、FIB和HCY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LPA分别为(2.55±0.45)、(3.26±0.44)、(3.95±0.69)μmol/L.随ABCD3评分增高而呈现上升趋势,中危组和低危组均低于高危组,低危组低于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BCD3评分危险分层的基础上结合LPA,对TIA临床转归的评估可能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血清LPA升高且ABCD3评分为高危的患者应进行重点干预,以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ABCD3-I评分联合血栓调节蛋白(TM)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评估脑梗死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43例TIA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ABCD3-I单独评分及联合TM进行评分,比较两种评分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临床价值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 TIA发病后2 d内发生脑梗死52例,发生率为8.09%;发病后7 d内发生脑梗死103例,发生率为16.02%。分别采用ABCD3-I单独评分及ABCD3-I+TM联合评分时,高危组TIA发病后2及7 d脑梗死率均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IA发病后2及7 d脑梗死率与ABCD3-I评分的相关系数(r_s值分别为0.209、0.253)均低于与ABCD3-I+TM评分的相关系数(r_s值分别为0.306、0.352)。TIA发病后2 d内,ABCD3-I单独评分与ABCD3-I+TM联合评分对脑梗死预测价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IA发病后7 d内,ABCD3-I+TM联合评分对脑梗死预测价值(AUC=0.918,95%CI:0.872~0.977)高于ABCD3-I单独评分法(AUC=0.868,95%CI:0.779~0.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3-I单独评分与ABCD3-I+TM联合评分对TIA发病后2 d内脑梗死预测价值相近,但ABCD3-I+TM联合评分对TIA发病后7 d内脑梗死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31例TIA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并按照ABCD2评分测定其评分值。另外观察7天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根据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分为A组和B组。结果:两组血清胆红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ABCD2)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危组(6~7分)血清胆红素分别大于低危组、中危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不是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