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438例显微手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438例患者的508个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4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时机、术中处理要点、动脉瘤分级.结果 共476个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成功,其中直接瘤颈夹闭450个,包裹14个,孤立8个,切除动脉瘤4个.术中动脉瘤破裂32个(6.72%).术前Hunt-Hess分级与手术死亡率正相关.延期(≥7 d)手术患者病死率(4.28%),明显低于早期手术病死率.结论 正确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Hunt-Hess分级越高,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方式及其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72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DSA或CTA明确诊断,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开颅手术夹闭或者观察三种治疗策略,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 血管内栓塞治疗15例,手术夹闭40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血管内介入治疗组14例(93.3%),开颅手术夹闭组31例(77.5%).两组患者治疗后出院前行GOS评分经卡方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随诊处理17例,无变化15例,再出血2例.结论 根据未破裂动脉瘤的特点、患者自身状况及要求、就诊中心诊疗技术等决定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方式,个体化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Wu C  Xu BN  Li BM  Jiang JL  Wang J  Cao XY  Yu XG  Zhou DB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9):1496-1499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9年1月至12月139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其中80例行开颅手术治疗,59例行介入治疗.开颅手术采用动脉瘤夹闭、孤立及包裹等方法 ;介入治疗采用动脉瘤单纯栓塞、支架辅助栓塞等方法 .开颅手术中常规使用脑电图及体感诱发电位进行监测.术中应用多普勒超声和荧光血管造影监测血流情况.结果 80例开颅手术中动脉瘤夹闭73例,颈内动脉阻断动脉瘤孤立6例,动脉瘤包裹1例.59例介入治疗中单纯栓塞33例,支架辅助栓塞26例.80例开颅手术治疗患者中,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4分者71例(88.8%),3分者6例(7.5%),2分者1例(1.2%),1分者2例(2.5%).59例介入治疗患者GOS评分5~4分者54例(91.5%),3分者5例(8.5%).结论 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策略,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持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显微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病例92例,其中出血后24h内手术47例,24~48h内手术32例,48~72h内手术13例。术前病情分级(按照Hunt-Hess分级)Ⅰ级7例,Ⅱ级18例,Ⅲ级42例,Ⅳ级23例,Ⅳ级2例。92例患者共有110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48个,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32个,大脑中动脉瘤18个,大脑前动脉瘤12个。对患者出院时的治疗效果进行GOS评分。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71例,预后差14例,死亡7例。结论 早期应用显微手术治疗脑动脉瘤出血病人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手术策略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49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9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49±11)岁;35例动脉瘤破裂,14例未破裂;治疗策略有一期手术(一侧入路夹闭所有动脉瘤),二期治疗(分期处理所有动脉瘤)和部分治疗(只处理责任动脉瘤).随访中复查脑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预后.结果 一期手术32例(65.3%),二期治疗9例(18.4%),部分治疗8例(16.3%).47例随访4 ~ 49个月,平均(22 ±7)个月.术后CTA或DSA均未见动脉瘤复发.根据GOS评分,患者预后良好(4~5分)41例(83.7%),残疾(2~3分)6例(12.2%),死亡(1分)2例(4.1%).结论 在具有娴熟手术技术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患者,根据动脉瘤和患者的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手术策略,能提高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26个颅内复杂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复杂动脉瘤均使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其中巨大动脉瘤3例,位置深在、难于暴露且周围有重要神经、血管的动脉瘤5例,一次开颅同时处理多个病变的多发动脉瘤8例.根据动脉瘤的所在部位和动脉瘤体积采取相应的外科手术入路,主要有翼点入路、扩大的额颞入路、眶-颧-颞-翼点入路和枕下极外侧入路.对多发动脉瘤的处理原则是先处理破裂动脉瘤,再处理末破裂动脉瘤.动脉瘤直接夹闭14个,孤立1个,包裹1个. 结果 依据GOS判断:良好11例,中残1例,重残1例.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效果显著,术中需采取充分的显露、血管临时阻断、脑保护技术、瘤颈缩窄、瘤体成形等综合措施,方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49例颅内动脉瘤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46例行直视手术夹闭,2例行动脉瘤孤立术,1例行动脉瘤包裹术。结果:术后恢复良好39例,轻残7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术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血管内栓塞与显微手术的效果。方法  1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在 3d内早期经血管内栓塞和显微手术得到治疗 ,其中 114例经血管内栓塞 ,46例显微手术。结果  114例血管内治疗 ,78例完全闭塞 ,2 1例闭塞 95 % ,10例闭塞 90 % ,5例闭塞 85 %。出院时优 83例 ,良 19例 ,差 1例 ,死亡 11例。显微手术 46例 ,术后 2周行DSA检查证实动脉瘤全部夹闭。出院时 ,优 2 4例 ,良 10例 ,差 4例 ,植物生存 2例 ,死亡 6例。结论 颅内动脉瘤早期治疗 ,是杜绝再次出血的危险 ,有利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发颅内血肿的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发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前急诊行脑血管3D-CTA检查,在24小时内行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手术。结果 20例患者共发现20个破裂动脉瘤,3个未破裂动脉瘤,破裂动脉瘤中前交通动脉瘤6个,颈内后交通动脉瘤8个,大脑中动脉瘤6个,未破裂动脉瘤中颈内后交通动脉瘤1个,脉络膜前动脉瘤1个,前交通动脉瘤1个,直接夹闭破裂动脉瘤和2个未破裂动脉瘤。术后GOS分级5分8例,4分2例,3分3例,2分4例,1分3例。结论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发颅内血肿病情发展迅速,3D-CTA应作为该类患者术前首选检查手段,超早期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夹闭动脉瘤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早中期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Gu YX  Mao Y  Song DL  Zhou LF  Zhu W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6):412-415
目的评价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早、中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8月对75例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早期(3d之内)、中期(3~10d)进行手术治疗,以格拉斯哥术后评分量表(GOS)对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结果81个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77个,包裹4个。恢复良好53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自理9例;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7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HuntⅠ~Ⅲ级的S预后评分明显优于Ⅳ、Ⅴ级患者,时间早期(3d之内)与中期(3~10d)施行手术后的GOS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早、中期显微手术是治疗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1.
显微手术和介入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比较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方法 82例破裂性颅内动脉瘤,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72h以内)行外科治疗,其中行显微手术瘤颈夹闭40例,血管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42例。对两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显微手术组,完全夹闭率92.5%,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死亡2例。弹簧圈栓塞组,完全闭塞率71.4%,栓塞组相关并发症6例,死亡1例。在前循环动脉瘤中,栓塞组完全闭塞率与手术组完全夹闭率相比较,显微手术组结果优于栓塞组。临床随访6个月,两者预后良好者均达95.0%。结论 显微瘤颈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寒治疗均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85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采用锁孔入路(74例经翼点锁孔入路,11例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85例患者显微镜下手术成功夹闭动脉瘤,翼点入路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眉弓入路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出现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患者住院8~37 d,术后1~3个月复诊,恢复良好82例(96.5%),轻度残疾3例(3.5%).提出术前避免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诱因和脑血管痉挛的护理是重点,术后注重病情监护、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内镜像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7年11月至2012年11月治疗的19例20对颅内镜像动脉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3例,年龄32~75岁,平均56岁.双侧后交通动脉瘤11例(其中1例伴发双侧脉络膜前动脉瘤),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4例,双侧床突旁动脉瘤3例,双侧胼周-胼缘动脉瘤1例.根据出血部位、Hunt-Hess临床分级、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等制定手术策略.结果 一期同时夹闭两侧动脉瘤4例,二期分次夹闭两侧动脉瘤3例,手术夹闭联合介入栓塞动脉瘤2例,只处理一侧动脉瘤10例.出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OS)5分者15例(15/19),4分(轻残)4例(4/19).术后随访3~ 50个月,平均18.6个月.2例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随访3个月1例恢复,1例未好转.10例对侧动脉瘤未处理者动脉瘤直径均小于5 mm且形态规则,为未破裂动脉瘤.9例一期或二期处理双侧镜像动脉瘤的患者随访时无动脉瘤残颈或复发.结论 颅内镜像动脉瘤是多发动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应优先处理责任动脉瘤,对侧未破裂动脉瘤可以采取观察、一期同时处理或二期延期处理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中的显微手术经验,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显微外科手术夹闭32例动脉瘤的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显微手术治疗32例动脉瘤,28例痊愈,3例部分偏瘫或语言智能障碍,1例死亡,病死率3.2%。结论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效果良好。对动脉瘤术前Hunt分级Ⅰ~Ⅱ级者应尽早手术,Ⅲ级及以上者,待病情平稳后再手术。  相似文献   

15.
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常用方法~([1]).但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时机的把握与疗效评价仍有较大争议~([2-3]).我们总结了经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160例破裂颅内动脉瘤,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颅内破裂动脉瘤行显微手术夹闭过程中应用亚低温处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06年9月-2010年12月颅内破裂动脉瘤施行显微手术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亚低温处理20例,常温处理20例.亚低温处理于麻醉诱导后开始,在打开硬脑膜前达到中心体温33℃~35℃,并持续至关闭硬脑膜后复温.常温处理除了不进行亚低温治疗外其余治疗方法与亚低温相同.观察记录患者术后1周内颅内血肿、颅内水肿、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心衰、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周及随访3个月的GOS评分.结果 术后1周内复查头颅CT:常温处理组出现术后再出血1例,脑水肿2例,症状性脑血管痉挛9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6.10±11.09)d.亚低温处理组出现脑水肿1例,症状性脑血管痉挛3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平均住院时间为( 18.85±10.84)d.根据GOS评分:术后1周时预后良好率常温处理的为65.0%,亚低温处理的为90.0%;术后随访3个月,常温处理的预后良好率为85%,亚低温处理的为95%.结论 术中33℃~35℃亚低温处理可显著改善颅内破裂动脉瘤显微手术后1周的GOS预后评分,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手术中破裂的预防及处理的技巧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10年8月55例患者开颅行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8例的处理,其中后交通2例,脉络膜前2例,大脑中分叉1例,前交通3例.结果 8例术中破裂动脉瘤均被成功夹闭,其中1例死亡,2例中残,1例重残,余恢复良好.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破裂难以避免,显微手术技巧及综合处理措施能预防或减少术中破裂,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显微手术夹闭、血管内栓塞和栓塞后手术夹闭3种治疗方法,探讨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方案。方法显微手术瘤颈夹闭30个动脉瘤,栓塞34个动脉瘤,栓塞后夹闭15个动脉瘤。结果夹闭组30个完全夹闭,无复发,死亡率6%(2/30)。栓塞组完全闭塞率70.6%(24/34),复发率17.6%(6/34),死亡率11.8%(4/34)。栓塞后手术组15个完全夹闭,无复发,死亡率6.7%(1/15)。治疗结束用GOS评价,1个月后3组良好率分别为80.0%、79.4%和80.0%;半年后良好率分别为90.0%、88.2%和86.7%。结论显微手术瘤颈夹闭术仍然是治疗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具有1次治疗彻底和复发率低的优势,并可作为栓塞失败的补救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的在基层医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9例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的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9例患者急诊绿色通道下CTA检查,诊断明确后急诊手术行动脉瘤夹闭术及血肿清除术,术后ICU及神经外科全程参与下监护治疗。结果9例患者均急诊行手术血肿清除并同期成功动脉瘤夹闭术,无手术死亡。术后GOS5分4例,4分1例,3分2例。2分1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在CTA结果指导下,早期积极清除脑内血肿的同时夹闭动脉瘤可以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前交通动脉瘤患者62例,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瘤颈。结果显微手术成功夹闭动脉瘤62例,术后GOS评定:恢复良好50例(80.6%),轻度残废8例(12.9%),重度残疾2例(3.2%),死亡2例(3.2%)。38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患者术中SSEPs变化4例,MEPs变化5例,EEG变化2例,术中监测无变化或虽有变化但干预后恢复者术后神经功能良好。术后复查,36例恢复良好,偏瘫2例。术后4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CT示脑组织挫伤或脑梗死灶。结论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