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守华 《求医问药》2011,9(6):149-150
目的:罗哌卡因是长效局麻药。国外研究表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明显低于布比卡因,且具有与布比卡因相同的临床麻醉效能。本研究通过测定在妇科手术中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在妇科手术中的麻醉效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在腰硬联合阻滞下行妇科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0.75%罗哌卡因组(L组)和0.75%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30例,L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2mg,B组给予0.75%布比卡因12mg,观察各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上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满意度、肌松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术中连续监测两组患者呼吸和循环指标的变化,采用盲法评估麻醉效应并观察麻醉过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麻醉阻滞效果完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两组病人呼吸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0.75%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是安全可行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
马江  刘淑贤  王斌 《吉林医学》2010,31(22):3720-372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妇科开腹手术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6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罗哌卡因15mg,B组布比卡因15mg。结果: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快于A组(P<0.05),B组麻醉平面固定时间、Bromage0级时间均长于A组(P<0.05),A组最大Bromage评分、最高感觉阻滞平面优于B组,B组感觉恢复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1);B组不良反应中术后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在妇科开腹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蛛网膜下腔应用罗哌卡因的效果优于应用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3.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腰麻时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临产妇76例采用双盲法分为罗哌卡因组34例和布比卡因组42例,罗哌卡因组局麻药配方选用0.7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2mL(15mg)+10%GS1mL混合液2.5mL,布比卡因组选用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5mL(12.5mg)+10%GS混合液2.5mL。观察感觉运动阻滞情况、麻醉效果及胎儿胎心、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感觉恢复时间罗哌卡因组短于布比卡因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布比卡因组短于罗哌卡因组(P〈0.05),运动恢复时间罗哌卡因组短于布比卡因组(P〈0.05)。麻醉效果分级、胎儿胎心、新生儿Apga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感觉运动恢复时间短,有利于产妇的术后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相同剂量的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剖宫产妇分成三组,分别给予0.75%布比卡因、0.89%罗哌卡因、0.5%左布比卡因各12mg,每组均加20%葡萄糖0.5ml并加灭菌水至3.0ml,于腰2-3间隙穿刺腰麻,比较各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和维持时间的异同以及对母婴的影响。结果三种药物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腰麻,效果均较好,镇痛及肌松满意。左布比卡因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长,维持时间较短;布比卡因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较高,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较短。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三组差异不大,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短依次为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布比卡因为多,罗哌卡因次之,左布比卡因最少。结论左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适用于产科蛛网膜下腔麻醉,麻醉效能与同等剂量的布比卡因相同,其镇痛和麻醉效果可以满足手术需要,但血液动力学更加稳定,对母体副作用少,对新生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谢伟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764-176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将60例择期行腰硬膜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0.75%罗哌卡因2ml,布比卡因组:0.75%布比卡因2ml用脑脊液稀释到3ml注药2ml。结果:两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到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感觉恢复时间、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罗哌卡因组感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晚于布比卡因组(P<0.05),运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布比卡因组(P<0.05);罗哌卡因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和头晕均少于布比卡因组,其中低血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布比卡因比较,罗哌卡因麻醉效能相似,但运动恢复更快,利于早期下床活动,且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麻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择期行剖宫产术孕妇62例分为罗哌卡因组(32例)与布比卡因组(30例)。给予罗哌卡因组孕妇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1.5 mL,给予布比卡因组孕妇注入0.75%布比卡因1.5 mL。比较两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评定腹壁松弛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腹壁松弛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布比卡因组,感觉、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少于布比卡因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安全有效,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的需要,罗哌卡因感觉、运动阻滞维持时间短,更有利于临床恢复。  相似文献   

7.
赵增秀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2925-2926,2934
目的:比较盐酸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A、B2组,每组50例,A组盐酸罗哌卡因(1%盐酸罗哌卡因1.7ml+麻黄碱0.1ml+50%葡萄糖0.2ml);B组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1.7ml+麻黄碱0.1ml+50%葡萄糖0.2ml),行腰麻+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最大感觉阻滞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慢于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慢于B组(P<0.01);2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慢于B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2组麻醉效果评定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小于B组(P<0.01)。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较之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更加安全有效,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丁辉有  曹志德  罗苹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5):362-363,371
目的观察0.5%罗哌卡因与0.5%布比卡因用于学龄儿童蛛网膜下隙阻滞(脊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患者80例,分为罗哌卡因组:0.5%罗哌卡因按每厘米椎长(第七颈椎到骶骨裂孔长度)0.3mg给药,布比卡因组:0.5%布比卡因,按每厘米椎长0.15mg给药,用药后观察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及其起效时间、T10感觉平面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程度、起效、恢复时间,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发症。结果最高阻滞平面,感觉、运动起效、平面固定时间,Bromage分级,T10感觉平面持续时间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恢复时间罗哌卡因组短于布比卡因组(P〈0.05)。结论0.5%罗哌卡因每厘米椎长0.3mg可用于学龄儿童临床脊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等比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重比重布比卡因组(B1),等比重布比卡因组(B2),等比重罗哌卡因组(R)。用针刺法和改良Bromage评分法分别测定和评估感觉阻滞平面和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比较三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结果三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感觉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觉平面固定时间等比重组长于重比重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R组长于B1组和B2组;运动恢复时间R组明显短于B1组和B2组。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与重比重布比卡因均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等比重组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周武  裴皓 《海南医学》2011,22(8):55-5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00例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n=50):R组(罗哌卡因组)与B组(布比卡因组)用一次性腰硬联合包中的腰穿针直接穿刺,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罗哌卡因(0.375%)7.5mg或布比卡因(0.25%)5mg,比较两组患儿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时间及程度上的差异,并观察出现的麻醉并发症。结果两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最高阻滞平面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对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5),R组的运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肛肠外科中不同椎间隙硬膜外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肛肠外科手术患者100例,A SAⅠ~Ⅱ级,随机分为L4~5组和L5~S1组,每组50例,分别经L4~5、L5~S1椎间隙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1~2ml,均向尾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注入局麻药,连接止痛泵,内含0.2%罗哌卡因复合0.0003~0.0005%芬太尼100ml。结果:术后疼痛分级:L4~5组,0~1度占88%;L 5~S1组,0~1度占94%。结论:肛肠外科中,L5~S1椎间隙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明显优于L4~5。  相似文献   

12.
地佐辛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L组给予0.2%罗哌卡因;DL组给予地佐辛5mg+0.2%罗哌卡因;FL组给予芬太尼5μg/kg+0.2%罗哌卡因;FLF组给予芬太尼5wg/kg+氟哌利多2.5mg+0.2%罗哌卡因;镇痛药总量均为200ml,给药模式均采用负荷剂量5ml,背景流速5ml/h,单次按压追加(PCA)剂量3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术后第1、4、8、12、24、48小时各时点的静息疼痛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记录PCEA期间各种不良反应。结果:L组术后4、8、12、24h各时点VAS评分和PCEA平均有效按压次数与DL组、FL组和FL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L组、FL组和FL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h和48h时4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DL组和FLF组在恶心、呕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LF组有2例出现了锥体外系反应。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PCEA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患者复合氯普鲁卡因及芬太尼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择期妇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Rc,Rf,R三组,硬膜外分别给予0.75%罗哌卡因18ml+氯普鲁卡因200mg+生理盐水2ml;0.75%罗哌卡因18ml+芬太尼0.1mg/2ml;0.75%罗哌卡因18ml+生理盐水2ml.记录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 感觉阻滞平面达T10的时间Rc、Rf组均明显短于R组,Rc组短于Rf组;最高阻滞平面Rc、Rf组均明显短于R组.结论 氯普鲁卡因200mg与芬太尼0.1mg均可缩短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起效时间,且复合氯普鲁卡因200mg较芬太尼0.1mg起效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和吗啡作为负荷药对持续恒速硬膜外镇痛(CCEA)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硬外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R组:于手术结束前0.5 h经硬膜外管注入0.75%的罗哌卡因6ml.M组于手术结束前0.5 h经硬膜外管注入吗啡1.5 mg 生理盐水6ml.然后,两组病人各接含吗啡4 mg 罗哌卡因75 mg 生理盐水至70ml的注射泵,以2ml/h的恒速维持术后镇痛.记录术后2,6,12和24 h的S-VAS(安静状态下的VAS),C-VAS(咳嗽状态下的VAS),下肢运动阻滞情况,血压,肠道恢复排气时间以及术后镇痛副作用等.实验采用双盲操作.结果两组的S-VAS、C-VAS与下肢运动阻滞情况基本无明显差别.吗啡用量M组大于R组.肠道恢复排气时间M组长于R组,有显著差别.术后镇痛的副作用M组也明显多于R组.结论0.75%的罗哌卡因替代吗啡作为硬膜外镇痛的负荷药同样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而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杜春林 《西部医学》2010,22(9):1646-1647
目的观察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腰麻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曲马多-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组(TR组,n=30)和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n=30)。腰麻用罗哌卡因15 mg。TR组于术后在膝关节腔内注射盐酸曲马多10 mg加0.75%罗哌卡因5 ml;R组于术后在膝关节腔内注射0.75%罗哌卡因5 ml。分别于给药后8、12、24 h患者屈膝90°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完全无痛为0分,难以忍受的疼痛为10分。术后随访48 h,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TR组VAS评分显著低于R组(P〈0.05)。术后随访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膝关节内注射,观察到用药后患者仅在屈膝关节90°时感到膝关节有轻微疼痛,镇痛时间至少为24 h,显著超过长效局麻药的作用时间,未见任何副作用,达到了临床镇痛要求,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膝关节镜术后镇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志华  熊威威  蒋奕红  林高翔 《吉林医学》2012,33(20):4286-428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注射舒芬太尼的镇痛机制,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ASAⅠ~Ⅱ级120例行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Ⅰ组(对照组)、Ⅱ组(蛛网膜下腔阻滞加枸橼酸舒芬太尼镇痛组)和Ⅲ组(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镇痛组),Ⅰ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0.75%盐酸罗哌卡因2ml;Ⅱ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0.75%盐酸罗哌卡因2 ml加枸橼酸舒芬太尼10μg;Ⅲ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0.75%盐酸罗哌卡因2 ml加术后PCEA。用针对骨盆区域疼痛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镇痛效果,同时比较各组术后镇痛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各时点产妇SF-MPQ评分比较:Ⅱ组和Ⅲ组术后2 h、4 h、8 h、12 h三种疼痛评分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三种疼痛评分与Ⅲ组在术后2 h、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皮肤瘙痒与Ⅰ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穿刺部疼痛与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与传统硬膜外镇痛方法相比,其镇痛作用强、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医疗费用低,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一种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辅助硬膜外麻醉的瑞芬太尼丙泊粉全麻术后阿片药物急性耐受的情况。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2组,每组0例。术前用一次性自动采血针在左手无名指腹侧采血,测随机血糖1量,无异常后分次注入0.5%罗派卡因15ml,10分钟后行全麻诱导。2组全麻诱导都用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0.2mg/kg,维库溴胺0.1mg/kg。全麻维持A、B组分别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5~1μg/kg/h、0.5μg/kg/h,2组均泵入丙泊酚6~10mg/kg/h。手术结束前5分钟停用维持药。手术结束后拔出气管导管。再用一次自动采血针在左手无名指腹侧采血,记录疼痛评分。A组立即给与芬太尼0.05mg。比较两次疼痛评分、瑞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结果:2组病人术前疼痛评分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疼痛评分B组明显低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A组明显升高(P0.05);B组变化不明显(P0.05),术中A组病人瑞芬太尼用量明显高于B组,(P0.05);2组丙泊粉用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辅助硬膜外麻醉的瑞芬太尼-丙迫酚全麻时,硬膜外麻醉对外周有害刺激的有效阻断,不引起中枢神经的NMDA受体的兴奋,因而不产生阿片类药物急性耐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强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90-92
目的比较硬膜外给予地塞米松或舒芬太尼对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武警兵团指挥部后勤部医院114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成三组接受硬膜外镇痛.每组各38例。各组使用的药物:R组为0.5%罗哌卡因5mL(25mg)+生理盐水5mL;RS组为O.5%罗哌卡因5mL+0.00016%舒芬太尼溶液5mL;RD组:O.5%罗哌卡因5mL+0.08%地塞米松溶液5mL。给予试验药物后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记录患者首次追加镇痛时间、术后24h哌替啶需求总量、需要追加镇痛的患者例数等信息及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S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和RD组(罗哌卡因+地塞米松)的术后首次镇痛时间[(15.30±5.57)h和(14.40±5.10)h]明显长于R组(单纯罗哌卡因)[(3.10±0.56)h],RS组[(28.0±13.3)mg]和RD组[(30.0±12.9)mg]的术后哌替啶的总用量亦明显少于R组[(80.0±25.7)mg]。R组主动要求追加镇痛的患者例数及比例(37例,97.3%)大于RS组(19例,50.0%)和RD组(23例,60.5%)。结论硬膜外给予地塞米松可以明显增强罗哌卡因的术后镇痛作用,延长其镇痛时间,同时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需求,并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分别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哌卡因(75 mg罗哌卡因+0.9%生理盐水15 ml)2.0 ml(A组)、1.8 ml(B组)和1.6 ml+硬膜外2%盐酸利多卡因3 ml(C组)。记录各组麻醉至手术开始的时间和手术的时间;观察各组麻醉阻滞效果、麻黄碱用量和硬膜外追加2%利多卡因情况;记录各组产妇在麻醉前、麻醉后仰卧、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娩婴各时间点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记录产妇恶心、呕吐、低血压等情况。结果麻醉后5 min及10 min收缩压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娩婴时收缩压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 min舒张压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碱用量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发生率A、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蛛网膜下腔给予罗哌卡因小剂量腰麻1.6 ml(8 mg)复合硬膜外追加2%盐酸利多卡因3 ml,对剖宫产产妇循环功能影响最小,副作用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