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用中药颗粒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病例来源全部为住院病例。其中治疗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35~92岁;单纯型27例,喘息型27例。对照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33~89岁;单纯型27例,喘息型14例。1.2诊断治疗标准1.21诊断:①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②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③急性发作期:l周内出现脓性疾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多或伴有其他炎症表现,或1周内咳、痰、喘症状任何一…  相似文献   

2.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凤 《江苏中医》2001,22(8):22-22
  相似文献   

4.
2005年1月-2007年7月,笔者采用自拟清肺化痰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4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临床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在常规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中医施以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法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茂君  高培雄  柏江锋 《光明中医》2009,24(7):1347-1347
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用西医常规治疗加服中药汤剂,对照组33例,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78.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比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反复感染及慢性物理化学性刺激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属中医“咳喘”、“痰饮”范畴.该病长期反复发作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85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临床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 ,在常规使用抗生素的同时 ,中医施以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法治疗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导如下 :1 一般资料2 0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均符合 1 989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 4例 ,女性 6例 ;年龄最小 56岁 ,最大 81岁 ,平均69.6岁 ;慢性支气管炎病程最短 4年 ,最长 35年 ,平均 1 8.7年 ;急性发作期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 5天 ,平均 9.2天。2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生大黄 6~ 9g(后下 ) ,葶苈子 30 g(包 ) ,枳实 1 0 g,桔梗 1 2 g,杏仁 1 2 g,浙贝 2 0 g,莪术1 0 g,赤芍 1 …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5年元月~2008年4月诊治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西医加扶正化痰平喘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率93.3%,对照组7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明显疗效,显示出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上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方麻杏鱼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常规西医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等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麻杏鱼甘汤,10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5.00%和75.0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杏鱼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P< 0.05);治疗组在咯痰等症状起效时间以及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FVC、FEV1%预计值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邓泽洪  黎剑 《中医药导报》2002,8(10):588-589
予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80例 ,其疗效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均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组 (P <0 .0 5 ) ,提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发热、咳嗽与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以咳嗽、气喘、痰多为主要症状,痰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常在秋冬气候剧烈变化或上呼吸道感染时引起急性发作或加重病情。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内服中药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2例给予抗感染、祛痰止咳、解除支气管痉挛、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4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临床控制4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1.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咳嗽、咳痰、气喘、哮鸣音等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临床研究采用对照观察。方法: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评定疗效。实验研究则复制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来了解实验大鼠服中药后的祛痰、止咳、平喘、消炎等情况。结果: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型论治表明中药治疗单纯型优于喘息型(P<0.05),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动物实验表明,该中药具有提高大鼠支气管粘膜对刺激物的耐受性,具有止咳、祛痰、平喘的作用。结论:中药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治疗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广田 《中医研究》2004,17(1):33-33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较为常见.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0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月-2003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热证)6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60例作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佳 《中国中医急症》2014,(5):829+852-829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炎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48例,给予控制感染、镇咳、平喘、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48例患者愈显率为95.83%。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明显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就诊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2018年11月-2019年4月到院的3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给药治疗;2019年4月-2019年11月到院的3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身上予以清化止咳汤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症状改善的时间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症状改善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予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中西结合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其临床症状,使不良症状能够更快速的得到改善,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现象,进一步提高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