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探讨103Pd(103钯)支架及胆管内放射对胆管损伤后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健康犬12只,随机分为2组(1)实验组(n=6),即103Pd支架组,实验术中经胆总管末端开口,将Forgort气囊导管插入胆总管内,进行球囊扩张术,然后用11F医用推送器将103Pd支架送至目标的胆管段.(2)对照组(n=6),实验方法同实验(1)组,但采用普通支架植入.术后30d,用γ计数器进行胆管及周围组织放射性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组织病理学和胆管造影检查.计算机图像分析胆管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普通支架组术后30d胆管损伤处,胆管黏膜断裂,内膜增生及管腔狭窄.103Pd支架组胆管内放射治疗后30d与普通支架组比明显减少胆管内膜增生厚度(P<0.01).胆管狭窄面积百分比,普通支架组为(60±21.6)%,103Pd支架组为(31.6±9.5)%(P<0.01),103Pd支架组胆管腔面积比普通支架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在球囊扩张致胆管损伤术后即刻应用103Pd支架胆管腔内放射植入及行内照射治疗,可有效地预防犬的胆管损伤术后30d胆管内膜增生和胆管狭窄.  相似文献   

2.
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后再狭窄的防治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提高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后胆管再狭窄的防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989~1998年最后一次手术由作者施行的21例异常复杂的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人。结果 21例最后均顺利恢复,随访8月至10年均未再发生吻合中狭窄。结论 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后,首次的修复至关重要,注意避免发生再狭窄。万一发生再狭窄,应当积极再手术,建立一个大吻合口径胆肠内引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后的狭窄。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9年5例LC中胆管损伤患者不同修复方法不同预后的原因。结果除1例患者由于Ⅰ期处理不当,术后出现胆道狭窄,诱发反复胆道感染,而不得不行第2次、第3次修复性手术;其余4例患者均Ⅰ期修复后顺利恢复,未出现胆管狭窄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首次修复至关重要,合理的修复方式可有效地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管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 3 2例胆管损伤修复术后 16例胆管再次狭窄的临床资料 ,12例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4例原Roux -en -Y吻合口扩大再行盆式吻合术。 结果 全部病例获随访 ,2例术后出现肝脏转氨酶ALT升高 ,给予保肝治疗 ,1月后均恢复正常。余 1例随访 0 5年 ,4例 1年~ 3年 ,3例 3年~ 5年 ,6例 >5年 ,无黄疸、无胆管炎症状发作。 12例术后 1年B超检查扩张的胆管减小 0cm~ 0 5cm 5例 ,0 5cm~1cm 7例。 结论 胆管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再次行手术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病例随着基层医院胆囊切除例数的增加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普遍开展而有所增加 ,术后首次处理欠妥 ,近几年作者经治胆管损伤后再手术患者 3 5例 ,现结合近几年的病例及文献 ,回顾分析以提高对胆道手术的重视及损伤后的早期处理。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 1 989年 1月 - 2 0 0 0年 6月由作笔者经治胆管损伤后再次手术病例共 3 5例 ,均为外院转入 ,其中男性 1 6例 ,女性 1 9例 ,年龄 1 0 - 6 8。术中发现胆管损伤 6例 ,术后 3 - 7d发现损伤者 2 9例 ,其中表现为胆漏、腹膜炎者 1 6例 ,阻塞性黄疸者 1 3例 ;损伤部…  相似文献   

6.
胆管损伤与胆管狭窄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胆管损伤以及所引起的胆管狭窄的处理,仍然是临床外科医师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近年来内镜技术、经皮经肝穿刺诊断、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使多途径治疗胆管损伤病人成为可能,治疗方式的选择倾向于简单。胆管脶伤处理的主要方式有结扎、引流、支撑、整形修复,以及胆管重建。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强调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我院收治的9例LC损伤性胆管狭窄患者的资料,探讨损伤性胆管狭窄早期行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外科手术修复仍然是高位胆管损伤的主要治疗手段。外科医师术前应对胆管损伤进行准确评估,确定胆管损伤的分型,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胆管损伤的关键修复技术包括近胆管的显露、吻合口胆管的成型和微创化胆肠吻合等。成功的修复依赖于丰富的胆道外科经验和精准的胆道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们通过动物实验 ,获得10 3 pd(10 3 钯 )放射性金属支架胆管腔内照射治疗的放射生物学的基本数据 ,为临床治疗胆管良、恶性狭窄提供放射生物学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 :雄性健康本地杂种犬 ,体重 15~ 2 0kg ,均由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动物室提供。2 .实验器械 :(1)普通支架 :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研制的镍钛记忆合金支架 ,用直径 0 .2 5mm的镍钛合金丝 ,单丝编织成 5mm× 10mm的螺旋状支架 ,经过定形、焊接、热处理、酸洗、清洗、吹干、检验等工序制成成品。 (2 ) 10 3 pd支架 :用上述镍钛记忆合金支架 ,10 3 pd由加速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2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及治疗进行了探讨。认为必须根据胆管不同的损伤部位及程度,选择最佳式及时机,以期减少并发症取得持久的良好疗效。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很多,但损伤后残留胆管的长度和条件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1.
12.
胆管损伤(BDI)是胆囊切除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BDI首次手术修复后胆道再狭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BDI的类型、手术修复的时机、手术修复的方法、合并肝动脉损伤和术者经验。BDI首次手术后胆道再狭窄的治疗十分棘手,手术难度大。术前详细的影像学特别是胆道树的直接影像检查评估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十分重要。具体的治疗措施视病人的全身状况、肝功能及其储备功能、胆管狭窄的部位和有无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胆汁性肝硬化等因素而定。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只适用于高龄、不能耐受手术或预测生存期不超过2年的病人。狭窄段胆管切除、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效果良好。对左、右肝管或以上胆管狭窄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或肝叶萎缩,健侧肝无肝硬化、肝功能良好的病人,应行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及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瘘及胆总管狭窄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行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对列研究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胆瘘及胆总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1.9%(11/92)和18.5%(17/92)。合并糖尿病、胆总管直径<1 cm、由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操作例数<30例的主刀医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胆瘘及胆总管狭窄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上述三个因素是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OR(95%CI)4.782(1.176~19.439),P=0.029;胆总管直径<1 cm:OR(95%CI)5.743(1.535~21.481),P=0.009;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操作例数<30例:OR(95%CI)4.693(1.251~17.612),P=0.022],同时上述三个因素也是术后胆总管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OR(95%CI)3.455(1.147~10.406),P=0.028;胆总管直径<1 cm:OR(95%CI)4.667(1.500~14.518),P=0.008;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操作例数<30:OR(95%CI)3.094(1.049~9.121),P=0.041]。结论 合并糖尿病、胆总管直径<1 cm、主刀医师经验不足(操作例数<30例)是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瘘及胆总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糖尿病或胆总管直径<1 cm的患者应避免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在学习曲线内的主刀医师应采取合理的胆总管一期缝合方式以避免术后胆瘘及胆总管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体腹膜管修复胆总管缺失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雄性成年普通家兔20只,分为A、B两组,两组都建立胆总管缺损模型,切取壁层腹膜制成腹膜管,分别与胆管上、下断端行端端吻合,腹膜管外包带蒂大网膜。术后观察实验动物活动、饮食、巩膜有无黄染及二便等一般情况。A组和B组分别于修复术后4周和12周再次开腹,切取修复区胆管行HE光镜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观察局部组织的愈合、胆管上皮的爬行情况。结果动物存活情况:2只实验兔分别于修复术后第9 d和第15 d死亡,其余18只实验兔均健康存活至再次手术。大体标本观察:修复段胆管质地柔韧,管腔无狭窄。探查肝脏表面光滑,质韧。光镜观察:腹膜管大部分腔面覆盖着单层柱状上皮,中外层为增生纤维组织,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并见较完整的毛细血管。结论自体腹膜管修复缺损胆总管后,使用带蒂大网膜包裹,腹膜管的成活率高,胆管上皮可逐渐由两端向对侧移行覆盖腹膜管腔面。  相似文献   

15.
Cases of benign bile duct stricture treated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were reviewed in reference to the location of the bile duct stricture, the method of repair and their long-term results. Common hepatic duct was the most frequent site of bile duct involved. Bilioenteric anastomosis in the form of retrocolic hepaticojejunostomy (Roux-Y) was the method of repair most frequently used. Brief survey was made on the current literatures concerning the methods of repair of benign bile duct stricture.  相似文献   

16.
胆总管探查并T管引流术后胆管狭窄再手术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开腹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发生胆管狭窄的特点、原因以及再手术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0-2005年间收治的因常规开腹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管狭窄并再手术的23例良性胆管狭窄的病例资料,对其既往手术史、此次就诊、再手术及疗效情况加以总结分析。结果23例胆管狭窄首次诊断均为胆囊结石、单纯胆总管结石,既往有1~3次手术史。狭窄分型以BismuthⅠ型和Ⅱ型为主,其中Ⅰ型7例(30.4%);Ⅱ型8例(34.8%),Ⅲ型4例(17.4%);Ⅳ型4例(17.4%)。手术方式修复手术和胆肠吻合各11例(47.8%),介入治疗1例(4.3%)。随访13例病人中胆道修复和胆肠吻合术疗效均为优良,1例介入治疗病人因长期胆道梗阻致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肝门部胆管是极易受损的部位,不可轻视常规经典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手术不当所带来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胆道损伤行胆肠Roux-en-Y吻合后胆道再次狭窄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损伤经胆肠Roux-en-Y吻合后胆道再次发生狭窄的手术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收治的胆道损伤经胆肠Roux-en-Y吻合后发生再次狭窄的7例临床资料。结果胆道损伤均由胆囊切除所造成,其中6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发生胆道损伤的类型,按Strasberg分型:E11例、E23例、E32例和E41例。6例接受了再次高位胆肠Roux-en-Y吻合,其中1例施行了二期右半肝切除术,另1例施行了胆道外引流术,所有病人恢复基本良好。结论胆肠Roux-en-Y吻合是修复胆道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尤其对于再次胆肠Roux-en-Y吻合的病例,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手术技术的精益求精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经验值得注意——再论胆管损伤与损伤性胆管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普遍开展之后,胆囊切除的病例很快增多,而胆管损伤发生率也随之升高,胆管损伤与胆管狭窄又重新成为本世纪的热门话题。医源性胆管损伤重在预防,预防手术中胆管损伤的基本点仍然是强调外科手术的基本要求,认真细致地施行手术,必要时中转开放手术。在专科中心及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手中,修复手术结果优良者一般可达到90%,初期修复的效果优于再次修复。恢复胆道生理功能是修复手术的最终目的,当前广泛应用的仍然是肝管Roux-en-Y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19.
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经验和认识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经验和认识。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4年6月因肝外胆管结石择期行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27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不含肝内胆管结石,术中经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排除胆道残石并常规放置右肝下引流管。结果术后14例腹腔引流液含胆汁,均未特殊处理。术后平均住院8.73d。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内门诊B超复查,未发现胆道残石。216例(79.70%)获得远期随访,无一例发现肝外胆管狭窄。结论对经过严格选择的肝外胆管结石病例,胆总管探查后不应强调一律放置T管。术中精细操作和经术中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检查排除残石后,一期缝合可作为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