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监测河北省不同地区蚊虫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有效地开展蚊虫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人工小时法及诱蚊灯法。结果共捕获蚊虫3属6种,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85.34%。一般人类活动较多的居民区、公园等以淡色库蚊为主,牲畜棚则以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居多。采用诱蚊灯法和人工小时法监测蚊虫密度,高峰期均出现在7—9月,8月为全年最高峰,密度分别达10-33只/(灯·h)和16.06只从14,时;诱蚊灯法监测蚊虫的平均密度为5.69只/(灯·h),人工小时法为7.56只/人工小时。结论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是河北省重点防制蚊种。  相似文献   

2.
2006-2008年宁波市蚊虫季节消长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掌握宁波市蚊虫季节消长情况,为蚊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人工小时法和灯诱法调查成蚊,定期观察积水容器蚊幼虫孳生情况.结果 2006-2008年室内共捕获成蚊7495只,密度指数为69.40只/人工小时,雌雄比为1:1.54;其中淡色库蚊占99.17%,白纹伊蚊、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分别占0.49%、0.20%、0.13%;成蚊密度高峰期分别为6-7月和10-11月.室内捕获栖息成蚊7886只,雌雄比为1:1.83;其中淡色库蚊占99.35%,白纹伊蚊、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分别占0.33%、0.14%和0.18%.城区放置诱蚊灯312个,捕获成蚊11 881只,雌雄比为1.09:1,平均密度指数为3.17只,(灯·h),公园、居民区、医院密度指数分别为6.27、2.10、1.16只/(灯·h),以公园密度指数最高;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90.60%,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其他蚊种分别占8.73%、0.36%、0.17%和0.14%;密度高峰期分别为6-7月和10-11月.农舍放置诱蚊灯71个,捕获成蚊3078只,雌雄比为4.76:1,平均密度指数为3.61只/(灯·h);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占73.91%,淡色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分别占20.47%、3.54%、1.23%,其他蚊种占0.84%;密度高峰期为7-8月.采集幼虫(蛹)23 912条,平均1992.67条/个容器,白纹伊蚊、淡色库蚊分别占75.17%和24.42%,其他蚊种占0.41%;5-9月为密度高峰期.结论 宁波市蚊虫季节消长变化明显,要加强蚊虫孳生地的治理、灭蚊防蚊和疫苗接种工作,防治蚊媒传播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系统监测桂平市蚊媒状况,为洪涝灾区蚊媒传染病防治提供有效防治策略。方法选择广西洪涝灾区有代表性的桂平市,按农居、猪圈、牛棚3个环境设点,应用诱蚊灯捕蚊。结果蚊类平均密度为156.03只/小时/灯,主要蚊种有4种,即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蚊子种群比例以三带喙库蚊最高为89.98%,其他种群比例较低,分别为中华按蚊占6.36%、致倦库蚊占0.43%、白纹伊蚊占0.01%。结论桂平市蚊媒传染病媒介密度较高;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三带喙库蚊是优势蚊种,其密度和季节消长与当地乙脑流行相吻合,应加强对三带喙库蚊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无锡市2006~2010年蚊虫群落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无锡市近年来蚊虫变化特征,为蚊虫及蚊媒病防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工小时法、诱蚊灯法和CO2诱蚊法调查蚊虫,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到蚊虫10种,其中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为常见蚊种;住区最大优势种为淡色库蚊,牲畜棚最大优势种为三带喙库蚊。5~10月为蚊虫高发期,蚊密度与气温变化趋势显著相关(P=0.000)。结论近年来无锡市蚊种明显减少,淡色库蚊优势度升高,气温可以用于蚊密度的预警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对媒介蚊虫的监测。方法利用帐诱法和人诱停落法。结果华龙区主要蚊种为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淡色库蚊占84.05%,白纹伊蚊占11.38%,传播乙脑的三带喙库蚊占2.9 9%,传播疟疾的中华按蚊占1.77%。结论根据监测结果,能在2014年消除疟疾发生。  相似文献   

6.
诱蚊灯法对温州市蚊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掌握诱蚊灯法监测蚊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的变化规律,为防制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7和2008年每年4-11月在监测点用诱蚊灯诱捕成蚊,分类鉴定.结果 两年内诱蚊灯法监测共诱捕成蚊7685只,主要有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2007和2008年的平均密度分别为4.06和3.46只/(灯·h),密度季节高峰期在5-7月,诱蚊灯法监测蚊虫密度季节高峰与人工小时法相近.结论 诱蚊灯法适用于家栖和半家柄蚊虫季节消长监测,对白纹伊蚊监测效果有限,诱捕持续时间可采用3 h或15 h.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黑箱法与灯诱法监测蚊虫密度的差异,探讨黑箱法在蚊虫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在7个实验点,每个点放诱蚊灯2只,在相距诱蚊灯10m处放置黑箱1只,每月监测2次.结果 灯诱法监测捕获蚊虫总数和雌蚊数量是黑箱法的3.50和3.75倍,蚊虫数量的季节消长均呈单峰型,7月达高峰,2种方法监测逐月蚊虫数量高度相关.黑箱法监测淡色库蚊占84.64%,三带喙库蚊占10.02%,中华按蚊占3.34%;灯诱法监测淡色库蚊占80.47%,三带喙库蚊占11.79%,中华按蚊占6.88%;2种监测方法均捕获少量的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黑箱法和灯诱法监测蚊虫雌雄比例基本一致;不同监测环境黑箱法和灯诱法捕获蚊虫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在公园和医院黑箱法占较大优势,在牧场和农户灯诱法的优势较大.黑箱法昼夜捕蚊数量在05:00和19:00各有一个高峰,不同环境昼夜捕蚊数量亦有差异,医院无明显捕获高峰;公园、农户、牧场均有早晚2个高峰,晚高峰的时间略有差异;居民区捕蚊仅出现晚高峰.结论 黑箱法可替代灯诱法开展蚊虫密度监测,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需供电等优势;建议采用黑箱法监测蚊虫密度时可选择在晚高峰前放置黑箱,在早高峰后收回.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人工小时法与黑箱法监测蚊虫密度的差异,探讨此两种监测方法哪一种更适合华亭农村地区。方法人工小时法与黑箱法。结果监测结果显示,2种监测方法捕获蚊种和构成不同,黑箱法监测以淡色库蚊为主(占捕蚊总数的89.8%),有少量的三带喙库蚊(4.5%)、白纹伊蚊(2.6%)、骚扰阿蚊(2.8%)与中华按蚊(0.3%);人工小时法监测蚊种以淡色库蚊(63.6%)、三带喙库蚊(33.2%)及中华按蚊(3.2%)为主。2种监测方法捕获的蚊种及雌雄比例均有差异,黑箱法雌雄比相差不大,而人工小时法雌蚊明显多于雄蚊。2种监测方法监测的蚊虫季节消长趋势基本一致。结论黑箱法易操作、安全,更适于华亭农村地区用于蚊虫密度监测及样本采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驻山东省部队营区蚊类种群分布,为蚊虫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人帐诱捕法和灯诱法在营区内捕获成蚊,并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共捕获蚊虫5 784只,隶属于5属26种,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在各部队营区均有分布,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海滨伊蚊、中华按蚊和二带喙库蚊等5种蚊虫占全部捕获总数的76.53%。10个营区的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4个营区的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另有3个和2个营区的优势蚊种分别为海滨伊蚊和二带喙库蚊,仅驻蒙阴营的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人帐诱法和灯诱法调查驻不同地理位置的营区蚊虫捕获率存在明显差异,灯诱法调查同一营区的不同生境蚊虫捕获率亦存在明显差异,以营区内植被区的捕获率最高,其次是营区围墙外和训练场所边,战士宿舍外的蚊虫捕获率最低。结论驻山东省部队营区蚊虫种群呈多样性分布,提示各部队营区应根据驻地优势蚊种开展科学防灭蚊,有效控制蚊密度,防止蚊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北京口岸地区蚊虫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北京口岸蚊虫的种类和季节消长,为蚊虫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成虫密度监测采用灯诱法和人帐诱法,幼虫密度监测采用勺捞法。结果共捕获成蚊14270只,经鉴定为4属6种,分别为中华按蚊、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刺扰伊蚊和骚扰阿蚊;共捕获蚊幼虫114条,为淡色库蚊和凶小库蚊。淡色库蚊为北京口岸的优势蚊种,活动高峰为9月。结论北京口岸蚊虫控制宜采用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阴市蚊虫种群及密度,为防治蚊虫及蚊媒病提供依据。方法 2008-2010年采用诱蚊灯法对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和牲畜棚中的蚊虫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到5种蚊虫,分别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其中淡色库蚊占比例最高,为96.01%。2008、2009、2010最高蚊密度分别在9月、8月、7月,分别为3.31、5.14、6.86只/(灯.h)。蚊密度(y)与气温(x)的回归关系为y=0.000 4 x3-0.014 9 x2+0.201 6 x-0.946 9。结论淡色库蚊是江阴市最主要的防治对象,5-10月是蚊虫防治的主要时期,当日均温大于11.0℃时应开始注意蚊虫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陕西省白纹伊蚊分布边界地区的蚊类种群及生态习性;评价诱蚊诱卵器和光催化捕杀蚊蝇器在蚊虫现场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7-9月在3个调查点选择6种不同生境,布放诱蚊诱卵器以诱获白纹伊蚊成虫及卵;布放光催化捕杀蚊蝇器捕获各种成蚊。结果宝鸡、韩城市发现白纹伊蚊分布。诱蚊诱卵器调查平均诱蚊诱卵指数(MOI)为17.92;白纹伊蚊繁殖高峰期在8月,以山地林地MOI最高,为33.20。光催化捕杀蚊蝇器在黄陵、宝鸡、韩城市共捕获成蚊925只,分属5属8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构成比为76.11%。淡色库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在各种环境均有分布,三带喙库蚊在养殖耕种区分布较多。结论白纹伊蚊分布边界与历史资料一致。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为上述地区主要蚊种。诱蚊诱卵器和光催化捕杀蚊蝇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整合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监测方案及实施,分析综合监测的可行性,探索病媒生物及相关疾病综合监测模式。方法选择2个病媒生物监测点进行调查研究,整合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监测方案,协调机构和人员在市及县两个层面上开展综合监测,成蚊综合监测采用诱蚊灯法,监测时间为6-10月。结果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成立执行办公室,综合协调开展工作,宁波市单独完成蚊类密度、季节消长和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建德市完成蚊类密度、季节消长和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的现场调查工作,实验室标本检测由浙江省CDC完成,对机构协调、人员数量要求较高。2009年宁波市报告疟疾48例,发病率为0.73/10万;登革热1例,发病率为0.02/10万;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18例,发病率为0.28/10万,死亡1例,病死率为5.56%。建德市无疟疾、登革热及乙脑病例报告。宁波市共捕获蚊类22108只,密度为9.60只/h;建德市共捕获蚊类945只,密度为4.92只/h。宁波市以三带喙库蚊为主,占90%以上,其次为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仅占0.14%;建德市则以淡色库蚊为主,其次为中华按蚊,未捕到白纹伊蚊。宁波市检测三带喙库蚊1973只,乙脑病毒荧光PCR检测有2组阳性,最小阳性率为0.10%。检测建德市库蚊225只,采用巢式PCR检测黄病毒,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是可行的。建议加强蚊虫及其传播疾病的综合监测、预警、控制对策和措施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医院病媒生物监测点蚊虫的常见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医院蚊虫的科学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08 - 2016年在天津地区医院病媒生物监测点用诱蚊灯对医院的蚊虫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 - 2016年天津地区医院病媒生物监测点蚊密度为4.05只/(灯·h),捕获蚊虫中淡色库蚊构成比达99.78%,各监测点均未捕获到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密度最高,达4.04只/(灯·h),白纹伊蚊和三带喙库蚊密度分别为0.0059、 0.0030只/(灯·h)。蚊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单峰分布,峰值在7、8月交替出现,淡色库蚊密度最高峰在7月出现,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密度最高峰则在8月才出现。蚊密度在 2008 - 2016年间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但在2016年白纹伊蚊密度开始回升。在11个监测区中,市内6区医院蚊密度较低,滨海新区和环城4区较高,2016年在近郊的医院捕获三带喙库蚊。结论 天津地区医院环境中淡色库蚊是优势蚊种,白纹伊蚊密度在2016年回升,要持续加强防制;新兴工业区的蚊密度较高,并首次捕获三带喙库蚊,要加强此类地区医院蚊虫的防制。  相似文献   

15.
2008-2009年长江三峡库区万州农村成蚊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三峡水库万州农村蚊媒数量变化规律及种群构成情况,为做好蚊媒等传染病防治和蚊类危害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人工小时法和诱蚊灯法,定点、定时调查,对捕获蚊虫进行分类鉴定统计。结果 2008-2009年2种方法共诱捕成蚊229561只。经鉴定分类,捕获成蚊隶属1目1科2亚科4属5种。骚扰阿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69.80%,其次为致倦库蚊占15.59%,中华按蚊占8.56%,三带喙库蚊占6.00%。诱蚊灯法人房2008-2009年平均总成蚊密度分别为247.3和145.8只/(灯·晚),猪圈分别为933.5和1166.1只/(灯·晚),牛棚年平均成蚊总密度分别为1835.2和1203.3只/(灯·晚)。人工小时法人房总成蚊平均密度为94.03只/人工小时,猪圈为254.46只/人工小时。结论人工小时法和诱蚊灯法调查获得的蚊类种群密度消长及其种群构成指标,是万州农村乃至三峡库区的第一手资料,将会对三峡库区蚊媒等传染病的防治和蚊虫危害治理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宁德市蚊种分布、种群密度、孳生习性及其季节消长,为预防虫媒疾病的发生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按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蚊种调查方案进行。结果宁德市查获蚊类9属47种,主要捕自于稻田、溪间、积水坑、竹林、污水沟、废弃罐和轮胎等孳生环境。人房以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为主,成蚊密度平均为27.67只/人工小时,7月为高峰期(92.00只/人工小时),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结论基本查清了宁德市蚊种及其孳生地、人房成蚊密度和季节消长。  相似文献   

17.
2006-2009年宝鸡市蚊虫密度及不同监测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不同监测方法,研究所获取的蚊虫种类及其密度、消长情况,掌握其分布规律,探索不同监测方法所获取的优势蚊种,为正确开展蚊虫密度监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等媒介生物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较为准确的预警信息。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进行调查监测。结果蚊幼虫密度监测显示,闲置容器的阳性率每年7-9月所占比例最大。容器指数为36.83%,房屋指数为34.86%,布雷图指数为24.14;成蚊采用灯诱法、人诱法、诱蚊诱卵器等方法,对2006-2009年宝鸡市区及部分县(区)蚊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蚊虫种类与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有很大关系。不同监测方法、不同生态环境所获取的蚊虫种类不同,灯诱法采集的蚊虫种类和数量最多,所获蚊虫主要为淡色库蚊(占58.82%);人诱法所获蚊虫主要为白纹伊蚊(占77.09%);捕捉法畜舍以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为主,分别占60.94%和22.21%。城市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养殖耕种区以淡色库蚊为主,分别占90.00%、40.45%和70.05%,特殊场所以白纹伊蚊为主(占36.80%)。宝鸡市蚊虫密度8月达最高峰。结论监测方法不同所获蚊虫种类不同。因此,在日常监测工作中,应合理选择监测方法,避免出现偏差。建议在蚊密度高峰来临前的4-5月采取防蚊、灭蚊措施,减少蚊媒传染病的发生。通过有效掌握宝鸡市蚊虫种类、密度,给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风险评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