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脑出血42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42例小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中有32例痊愈或好转,5例患者死亡,5例病情恶化。结论小脑出血临床表现多样,典型的小脑体征易被掩盖导致误诊,早期的CT或MR检查可确诊。出血量少,病情稳定者,内科保守治疗有效;出血量大(血肿直径>3cm)及症状加重者应积极争取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CT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CT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小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临床表现主要是头痛、头晕、呕吐、共济失调、语言障碍.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部位、第四脑室是否有血肿破入及脑干是否受累密切相关.结论:自发性小脑出血的诊断分析要重视出血部位、出血量、脑室受累和占位效应.出血量小者预后好,出血量>15mL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曾毅 《中外医疗》2011,30(28):183-183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CT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报告为脑出血老年患者82例临床资料,跟踪随访患者临床治疗和预后情况,比较分析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患者死亡率及不同部位、不同出血量与患者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本组82例老年患者诊断均于经临床内科治疗或手术治疗验证为脑出血,诊断符合率达100%;其中存活65例,死亡17例,死亡率为20.73%;死亡患者中以合并脑室出血患者死亡率最高,达42.86%;出血量〈50mL者存活率显著高于出血量〉50mL者,反之亦然(P〈0.01)。结论 CT扫描可以早期诊断脑出血并能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出血量,对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基底节区是脑出血好发部位,占高血压性脑出血的70~80%。其中出血量大,全脑症状明显,临床症状典型者诊断不难;但对出血量小(≤10ml)、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往往漏诊误治而影响预后。现就近三年来,我们所收治的36例,结合CT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徐根娣 《苏州医学杂志》1994,17(4):38-38,39
对一些无昏迷及无明显肢体瘫痪的不典型脑出血患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自从颅脑CT广泛应用以来,该病的发现日益增多。本文就我院近4年来,经颅脑CT、确诊的临床上不典型脑出血16例分析如下,资从临床上提高对不典型脑出血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所致眩晕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结果:全部病人均给予内科治疗,应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脑代谢改善剂、对症及支持疗法;11例好转出院,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死亡。结论:以眩晕为首发表现、出血量小、无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的自发性小脑出血,由于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应及时行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而内科治疗对小或中等量出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自发性小脑出血的CT及临床表现。方法:对30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CT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动脉硬化为小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呕吐、共济失调、语言障碍。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部位、血肿是否破入第四脑室及脑干是否受累密切相关。结论:自发性小脑出血的CT诊断分析要重视出血部位、出血量、脑室受累和占位效应。出血量小者预后好,出血量>15ml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王毅纯 《中国医药导报》2007,4(6Z):147-147,149
目的:分析自发性小脑出血的CT及临床表现。方法:对30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CT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动脉硬化为小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呕吐、共济失调、语言障碍。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部位、血肿是否破入第四脑室及脑干是否受累密切相关。结论:自发性小脑出血的CT诊断分析要重视出血部位、出血量、脑室受累和占位效应。出血量小者预后好.出血量〉15ml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孙效福 《当代医学》2011,17(11):67-68
桥脑出血由于出血量多少不同致使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常见临床表现有颅神经交叉瘫、意识障碍、四肢驰缓性瘫、瞳孔针尖样缩小、中枢性高热、去大脑强直及中枢性过度呼吸等。少见一个半综合征、偏侧手足徐动、核间性眼肌麻痹伴肢体瘫及一过性肢体抽搐、癫痫发作等。桥脑出血根据临床典型定位体征可基本确定诊断,而无临床定位体征者早期诊断困难,此时及早行头CT检查尤为重要。自1998年1月~2004年1月经头CT确诊桥脑出血38例。现对其临床表现、CT检查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袁国林 《中外医疗》2011,30(26):174-174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的影像诊断检查的选择,探讨影像诊断对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48例经MRI检查,15例经DSA检查,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统计学结果由Epidata软件得出。结果出血量每增加1mL,预后神经功能缺损度增加0.38分。CT可以确诊自发性脑出血,联合MRI、DSA可确诊出血类型。结论不同自发性脑出血类型可以由不同成像方式确诊,但个别病例需要结合临床各项指标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11.
2003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对562例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予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明显,经后期康复治疗,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较好,致残率及死亡率降低,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62例患者中,男性312例,女性250例;年龄45 ~ 85岁,平均65岁.患者入院后均作头颅CT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出血者为多,左基底节区出血234例,右基底节区出血178例,其他左右额颞顶枕部出血者150例,其中有120例破入脑室系统;480例出血量为30~90 mL,80例出血量为20~25 mL,但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患者发病时间2h~1周,全部穿刺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不典型脑出血的临床诊断,在无CT条件下已成为临床工作一大难题.本文以我院1985年11月—1986年6月,以CT确诊的15例(脑内血肿,出血量不超过30ml)不典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对其发病特点及易误诊原因,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在无CT条件下临床诊断的参考条件.临床资料本文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50—73岁,其中50岁—60岁11例,60—70岁4例.平均年龄54岁.前驱症状:6例有高血压史;2例有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出血致偏侧舞蹈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6例偏侧舞蹈症因病变部位不同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分析6例患者的颅脑CT及治疗方法。结果脑出血引发偏侧舞蹈症出血部位多位于基底移区,也见于丘脑、第三脑室,大多出血量较少;应用氟哌啶醇治疗,疗效不佳时,加用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疗效显著。结论脑出血致偏侧舞蹈症因出血部位、出血量多少不同引发不同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4.
不典型脑出血其临床表现貌似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毒性脑炎、脑动脉硬化症、神经衰弱症等。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易造成误诊。我科1990年10月~1998年10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240例,其中误诊16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46~72岁,平均59岁,误诊时间1~7天。7例因一例肢体活动不灵而误诊为脑梗死,7例均在清晨起病,既往无高血压史。查体:血压22~24/13~14kPa,一侧肢体轻偏瘫,无意识障碍,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症状加重,经CT扫描示基底节血肿,出血量约10ml。5例因头痛头晕伴发热而误诊为“病毒性脑炎”。查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CT诊断规律及诊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1321例颅脑损伤CT征象及临床表现。结果CT征象及临床表现典型诊断不难,不典型要注意鉴别。结论急性颅脑损伤CT诊断要认真分析,并结合临床表现以减少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CT诊断规律及诊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1321例颅脑损伤CT征象及临床表现。结果CT征象及临床表现典型诊断不难,不典型要注意鉴别。结论急性颅脑损伤CT诊断要认真分析,并结合临床表现以减少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CT、MRI,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脑干出血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6例(60%),发病时血压升高49例(82%)。在脑干出血中桥脑出血最多见(80%),出血量<2ml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佳(本组治愈率100%);出血量在2~5ml者临床表现典型,病死率低(8.7%),预后良好;出血量5~10ml者预后差,病死率高(62.5%);出血量>10ml者病死率极高。CT是诊断脑干出血的最佳选择,但对小量桥脑出血的准确率CT不及MRI。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以及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结核的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现状。方法 对 90例老年人肺结核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及胸CT表现、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多见 ,临床症状不典型 ,X线表现多样化 ,误诊及排菌患者多 ,治疗效果差。结论 老年人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 ,易误诊 ,诊断及治疗困难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42例出血性腔隙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及脑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出血性腔隙综合征患者中,38例有高血压病史;出血量0.5~9ml,平均4.5ml;均无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呈典型腔隙综合征表现;因症状体征轻微,33例误诊为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颈椎病,误诊率为78.57%,经行脑CT、脑MRI检查后确诊;内科治疗14~30天后,完全恢复28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95.24%.结论 出血性腔隙综合征预后较好,但由于出血量小,临床表现轻微,与腔隙性脑梗死等疾病不易鉴别,需及时做脑CT、MRI以明确诊断,减少误诊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唐伏勇 《黑龙江医学》2013,37(7):572-573
目的探索老年急性脑出血的CT影像特征性表现与临床预后评估内在的联系。方法对我院2012-03~2012-08间诊治的48例老年急性脑出血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底节区出血24例,丘脑出血4例,脑叶出血14例,脑干出血6例。出血量<30 mL 12例,≥30 mL 36例。发生中线结构移位31例。共死亡18例,其余病例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老年急性脑出血多以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为诱因;基底节区出血多见,其出血量与预后呈正相关;发生在脑干部位出血风险更大,死亡率更高。CT影像检查能直观地显示其出血部位、出血量,为患者的治疗指导与预后评估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