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其多发生于绝经后或围绝经期女性,但绝经前女性的发病率也占20%~25%,且1%~8%的患者为40岁以下的生育年龄女性[2].其中未生育的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很难接受失去生育机会及卵巢内分泌功能.因此,子宫内膜癌保留生理功能的治疗,包括保留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育功能或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对手术治疗后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成为近年来较为关注的问题.此外,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常有分化好,分期早和预后好的特征,且孕激素治疗效果好[3,4].结合近十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对女性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20例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子宫全切术组)和对照组(子宫肌瘤剔除术组)两组,每组60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雌二醇、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及月经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雌二醇、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及月经情况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雌二醇、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和月经情况均有明显差异,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全切术的女性内分泌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月经情况不稳定,如果不是十分必要的情况下,应该保留女性子宫,以维持女性内分泌的功能,使得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3.
保留双侧附件的子宫切除对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瞻性研究保留双侧卵巢的子宫切除术后内分泌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3例保留双侧附件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内分泌激素及临床症状进行对比。结果子宫切除术后1年FSH、LH升高,E2、P下降明显。结论子宫切除后卵巢内分泌功能下降明显,应慎重掌握中年妇女切除子宫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4.
<正>不孕症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其定义为婚后夫妇同居2年或2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未妊娠者。女性不孕症的发病原因很多,如内分泌失调、子宫及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异位、免疫因素等。据统计,在不孕症患者中,子宫及输卵管因素引起的不孕症达30%以上。不孕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女性不孕的病因。方法:收集了1987年至1996年我院门诊病人1257例,不孕时间在1年以上。结果:不孕症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因素、内分泌失调和炎症因素。原发性不孕的首要原因是子宫因素,继发性不孕则是内分泌因素。不孕病因以子宫因素占首位。结论:造成不孕往往是多因素的,子宫发育不良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采用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冯琳 《中国医药指南》2014,(11):261-262
目的探讨临床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与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5岁以下非绝经妇女因良性子宫异常出血症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病患104例进行随机分组比较研究。子宫内膜切除组:52例,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次全切组:52例,行保留双侧附件子宫次全切除术。并对所有病患术前月经干净后的3 d、术后6个月进行LH、PRL、FSH、P、T、E2水平的测定。同时,于术后6个月时对上诸病患进行更年期症状的回访。结果子宫内膜切除组术后LH、FSH升高不明显;而E2下降也不明显;而子宫次全切组则在术后LH、FSH升高明显;而E2水平也均有下降,与子宫内膜切除组相比,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的影响要较子宫次全切除术影响要小。  相似文献   

7.
<正>子宫肌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良性肌瘤,主要症状为月经失调、下腹部包块、继发性贫血、不孕、肌瘤变性。传统治疗仍以内分泌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目前无根治性的有效药物,且药物有很大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可反复;年轻或希望生育的子宫腺肌瘤患者,可试行病灶挖除术,但术后有复发风险;对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行全子宫切除术[1]。但切除子宫对女性来说,不仅在生理方面,而且对心理也会造成较大  相似文献   

8.
<正>子宫肌瘤是发生于女性生殖器官(子宫)中的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的纤维肌瘤。子宫作为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和内分泌器官,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生理功能、生育功能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体内的性激素分泌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长此以往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妇科内分泌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子宫内膜癌流行病学、病因学的研究进展,人们发现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高雌激素状态有重要关系,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子宫内膜癌中,除小细胞癌属神经内分泌肿瘤外,其他类型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出现内分泌型细胞(endocrine cell)也是较常见的现象,称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孕症妇女血清自身免疫抗体与妇科内分泌激素紊乱的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0例不孕症妇女及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胰岛素(INS)、泌乳素(PRL)水平,用胶体金标记免疫斑点渗滤法检测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卵巢抗体和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结果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组(6例)E2水平显著低于抗体阴性组,而LH、FSH、T、INS、PRL水平显著高于抗体阴性组(24例)(P<0.05)。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免疫抗体阳性发生率增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内分泌及免疫紊乱是引起不孕的重要病因,免疫抗体可直接引起不孕症,还可通过引起女性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变而导致不孕。本结果为女性不孕症的诊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及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店》2004,(10):92-92
咨询一:子宫肌瘤患者是否可以服用后定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超过25%.由于很多患者无症状或肌瘤很小,因此,实际发病率远较临床报道为高.过去对超过妊娠12周大小或症状明显的患者多选用子宫切除的方法,是成年女性子宫切除的最主要病因.近年来研究认为,子宫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有内分泌功能,参与体内生殖、生理及病理过程.绝经前切除子宫,即使保留卵巢,也常引起更年期综合征、冠心病及骨质疏松症的提早出现,故采用药物治疗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支配和调控,因此各种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除因生殖内分泌系统本身异常或缺陷外还和神经内分泌有关.甾体激素为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治疗中的主要药物.本综述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治疗中常用的甾体激素及其作用机制与用药方案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应激与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躯体和心理应激均能抑制或损害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该文就近几年应激导致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机制及对月经周期异常、原发性痛经、经前期综合征,女性生育能力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生殖内分泌疾病影响的研究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瘤多在20~55岁的女性人群中发生,是妇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女性内分泌紊乱、雌性激素高低等因素相关。具体病因机制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全切、次切和子宫肌瘤剔除术。由于子宫肌瘤多发于育龄期女性,所以可以保留子宫、维持女性内分泌功能的子宫肌瘤剔除术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关注。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子宫肌瘤剔除术由单一的、有创的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AM)向微创方向即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VM)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发展。现将我院妇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3种不同术式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50例患者对比观察,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组、全子宫切除组、子宫肌瘤剔除组,对比三种手术方式对患者内分泌的影响。结果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及子宫全切手术患者手术3个月后,血清内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血清内各项激素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为保持患者内分泌功能的正常,宜选择子宫肌瘤剔除手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生活压力的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内分泌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之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其用药方案与治疗机制仍待进一步探究。因此,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对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治疗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应用范围、疗效检测指标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李萍  史颖莉 《药品评价》2012,9(25):9-11,18
妇科内分泌学主要涉及到妇产科、神经科、内分泌、生理和病理学等方面,以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和调节为核心,研究由于其功能紊乱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常见的如月经失调、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绝经相关疾病和性发育异常等。女性生殖内分泌轴的发育、成熟、正常运转和功能衰退,不仅对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妇科临床常见疑难症,其复发率高,很难治愈,尤其危及生育期女性的生殖健康。因此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妊娠率,已成为妇产科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合并不孕的病因、病理更加复杂,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基因学等医学领域的日益进步,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等相关病因、病理的研究发展,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盆腔结构、免疫因素等方面发生异常,引起女性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多方面、多角度干扰着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殖功能。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病因、病理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从而更好地满足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生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我国女性患者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并且近年来发病率具有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及生活质量。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腹腔镜下手术,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药物治疗已成为术后治疗的重要方式[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是激素及内分泌类药,可通过调节机体体内相关激素的释放,显著提高激素水平,达到改善患者性功能的目的[2]。地屈孕酮片主要成分为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