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在重庆市涪陵区每年均有病例发生 ,为了探讨乙脑的发病规律及流行趋势 ,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现对重庆市涪陵区 195 0~2 0 0 1年乙脑发病情况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疫情资料来源于涪陵区 195 0~ 2 0 0 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 ,人口资料由涪陵区统计局提供。乙脑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2 结果2 1 发病动态  5 2年乙脑累积发病 16 32例 ,死亡2 5 0例 ,年均发病率为 3 6 4/ 10万 ,死亡率为 0 5 6 / 10万 ,病死率为 15 32 %。 1976年以后发病率呈下…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经过连续 6年的低水平流行 (发病率 0 13/10万~ 0 19/10万 )后 ,2 0 0 3年发生局部地区的流行。为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 ,对当年乙脑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乙脑疫情波及全省 2 1个市中的 19个市 ,乙脑发病率 0 5 0 /10万 ,病死率 7 81%。其中 4个市的病例数占全省的 6 8 4 9% ( 2 6 3/384 )。 6月为发病高峰 ,当月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数的 6 5 10 %。乙脑病例中≤ 6岁占 5 7 5 5 % ,7~ 9岁占 2 9 4 3% ,≥ 10岁占13 0 2 % ,与往年相比 ,2 0 0 3年大年龄组病人比例有增高的趋势。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占乙脑病例的82 0 3%。为了控制乙脑流行 ,5~ 6月在流行地区开展乙脑灭活疫苗应急接种 ,在非流行地区开展乙脑疫苗的查漏补种 ,适龄儿童报告接种率达 96 6 8% ( 5 5 4 4 4 81/5 7346 5 9)。结果使全省乙脑流行时间缩短了 1个月。为全面落实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 ,建议把乙脑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 (以下简称乙脑 )在临沂市的流行规律 ,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我市 1960~2 0 0 2年乙脑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960~ 2 0 0 2年临沂市共发生乙脑 43 3 85例 ,死亡 5 45 1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12 14 /10万 ,病死率 9 77% ;发病均有严格的季节性 ;年龄主要集中在 1~ 9岁年龄段 ,占发病总数的74 48% ;散居儿童和小学生是主要的发病人群 ,占 88 66%。结论 人群疫苗免疫、媒介蚊虫控制及动物宿主管理是减少乙脑发病流行的 3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1990~2002年钦州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钦州市乙脑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 ,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现将1990~2002年钦州乙脑的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根据钦州市卫生防疫站 (历年 )《疫情汇编》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2.1流行强度1990~2002年历年发病资料分析 ,全市共报告乙脑病人669例 ,死亡90例。年平均发病率0.48/10万 ,死亡率0.13/10万 ,病死率7.43 %,见表1。2.2时间分布全年各月均有病例 ,从5月份病例开始上升 ,6~7月份达流行高峰 ,5~7月份病例数占全年84.27%,见表2。有明显的季节性。与罗仲民报道相同[1]。2.3地区分布全市(两县、四…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湖北省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流行特征 ,探讨其防制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湖北省1961~ 2 0 0 0年乙脑发病数、病死数、发病率、病死率等资料 ,并利用个案调查和实验方法调查乙脑流行与发病特点及三间分布。结果 湖北省各地区均有乙脑发病 ,其中 <6岁年龄组乙脑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数的 68.74% ,6~ 10岁年龄组占2 7.93 % ;7~ 8月份乙脑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数的 74.3 3 %。结论 湖北省乙脑发病率呈波动性的下降趋势 ,但由于该病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广泛存在 ,应采取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控制儿童乙脑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2005-2008年浙江省仙居县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规律,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方法按《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进行乙脑病例、疑似病例、宿主动物、蚊虫媒介及健康人群监测。结果仙居县2005-2008年监测疑似病例137例,实验室确诊乙脑10例,发病率为0.52/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均在7岁以下,发病时间集中在7月,有完整乙脑免疫史的1例;6月开始蚊密度进入高峰季节,三带喙库蚊是仙居县的主要蚊种之一,占捕获蚊虫总数的43.5%,2007年从捕获的蚊虫中分离到2株乙脑病毒,人群发病时间与蚊虫媒介密度升高相一致;宿主动物猪的乙脑总感染率为67.4%,猪乙脑感染率进入高峰季节比人群发病早1个月。结论仙居县广泛存在乙脑流行的自然因素,是乙脑的流行区,消灭乙脑免疫空白是防止和减少乙脑发生的最有效措施,开展乙脑监测能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7.
蒋凤  张丽  刘铭  朱青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2925-2927
[目的]分析贵州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探讨防制策略。[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贵州省乙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贵州省共报告4676例乙脑病例,死亡234例。2007、2008年乙脑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乙脑在贵州省高度散在发病。发病时间以7、8月为高峰。0~14岁占发病总数的94.56%~97.78%,2004~2006年与2007~2008年0~14岁(或≥15岁)发病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3,P=0.001)。散居儿童和学生占发病总数的89.07%~94.47%。[结论]贵州省乙脑发病率高,病例呈高度散在分布,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0~14岁儿童是易感人群。乙脑疫苗强化免疫有效地降低贵州省乙脑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1 资料来源麻疹资料来源于莆田市疫情报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血清学调查和计免统计资料。2 结果2 .1 流行特征  1两年发病情况 :全市 1999年麻疹发病12例 ,死亡 1例 ,发病率为 0 .41/ 10万 ,1998年发病 194例 ,死亡 2例 ,发病率为 6.65 / 10万 ,2年相比 ,1999年麻疹发病率比 1998年下降 94%。2地区分布 :病例分布在全市 4个县区 2 9个乡镇 5 8个村 ,以莆田 10 1例、仙游 93例两县病例居多 ,分别占发病数的 49%和 45 % ,病例多呈散在发生。 3时间分布 :全市麻疹发病高峰期在 3~ 4月 ,为春季小高峰。 4性别年龄构成 :病例主要发生在 0…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7-2011年信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7-2011年信阳市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采用ELISA方法检测病例血液乙脑病毒IgM抗体。结果 2007-2011年信阳市累计报告583例乙脑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79/10万;累计报告死亡13人,;年均病死率为2.23%,病例主要集中在息县、固始县和淮滨县,三县共报告乙脑病例347例,占全市总病例的59.57%;病例主要分布在6~9月,7~8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7.08%,其中散居儿童占65.18%,学生占27.79%。结论在乙脑的流行季节,加强乙脑病例监测,落实高发地区15岁以下儿童的免疫接种、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是降低信阳市乙脑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茂名市乙脑综合防治连续三年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茂名市乙脑疫情的流行情况,分析乙脑流行的原因和特征,探讨乙脑的防制措施,为制订有效的乙脑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病例临床特征,对2003~2005年茂名市乙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茂名市2003~2005年乙脑共发病144例,年均发病率为0.72/10万,死亡12例,病死率为8.33%;1针免疫的27例,占18.75%,2针免疫的6例,占4.17%,无免疫接种史111例,占77.08%;发病年龄最小者为8个月,最大的15岁,1~6岁儿童发病共114例,占总病例数的79.17%;每年的5月~6月为高发季节,占98.61%。结论茂名市乙脑流行多年,以季节性发病明显。免疫空白和未全程接种是乙脑爆发流行的原因。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和防蚊灭蚊是控制乙脑流行的有效措施,本市自2003年以来已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实行常规接种,逐步提高接种率及免疫覆盖率,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有效地控制及消除乙脑疫情。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近9年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住院患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对在1988 ̄1996年之间儿科住院的107例乙脑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07全占9年中总住院数0.65%,其中农村98例,城市9例,农村与城市之比为10.8:1。大多数在4岁以下发病,计87例,占81.31%.9年中的发病时间均集中于7月下旬及8月上中旬。其中1990年及1992年两年的住院病例最多,  相似文献   

12.
平顶山市1981至200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1981—200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动态分析,以掌握其流行规律,制订防制策略。方法 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结果 1981-2001年全市共发病1881例,年发病率由9.94/10万降至2.00/10万以下;舞钢市发病最多,占全市病例总数的68.98%;冬季发病高峰逐渐削低至无明显季节性变化;以青壮年发病为主;15—64岁占总病例数的94.15%,14岁以下发病构成呈上升趋势,男女发病之比为4.13:1;以农民发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8.31%;疫区已由姬鼠型演变为混合型。结论 通过开展HFRS现场监测、防制知识宣传、科学灭鼠和针对性的接种HFRS灭活疫苗,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海口市1951—2019年疟疾疫情特征,为评价控制疟疾效果和制订消除疟疾后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海口市1951—2019年疟疾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951—2019年报告疟疾病例34 408例,疫情经历了快速上升转为快速下降的过程。1951—1955年为疫情快速上升期,年发病率从273.08/10万上升至1 746.70/10万;1956年起疫情快速下降,至1965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年发病率从860.70/10万下降至7.92/10万;1966—2019年年发病率在0~14.70/10万。1991—2019年共报告病例441例。其中间日疟、恶性疟、卵型疟、未分型疟所占比例分别为70.07%、14.74%、0.45%、14.74%;疟疾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占79.59%;患者中男女比例为5.21∶1,职业分布前4位分别为民工、工人、农民和学生,占比分别为36.05%、12.02%、10.43%、10.43%。 结论 海口市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病例分型以间日疟为主,6—10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以20~40岁男性青壮年为主,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和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是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2002~2005年大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连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规律,制定科学的防制措施。[方法]对2002-2005年大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2-2005年大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9.37/10万-35.46/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已高于全国平均发病率;冬春季节为高发月;5-14岁为高发人群;流动人口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地区为高发区。[结论]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2-2011年间大连市因跌落伤住院的患者分布状况及跌落伤害的发生趋势。方法 获取大连市2002-2011年共27 349例符合ICD-10诊断标准,确诊为跌落伤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运用SQLServer2000、Excel2010和SPSS22.0描述和分析跌落伤害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跌落伤害的发生频率趋势。结果 在大连市2002-2011年发生的跌落伤害中,男性共17 843例,占65.2%;女性共9 506例,占34.8%;男女比例约为1.88∶1;住院患者中男性总体高于女性(χ2=-6.804,P<0.05);跌落发生的性别与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896.479,P<0.05);跌落发生的高危年龄段为35~59岁,其跌落例数构成比随年份呈线性增长趋势;不同职业的跌落住院病人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 695.858,P<0.05)。结论 大连市正处于跌落伤害的高发期,需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制定有效的防治干预措施,预防控制跌落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1997~2004年麻疹发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大连市1997~2004年麻疹发病的特点,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大连市1997~2004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年合计报告麻疹134例,其中本地人口43例,年均发病率为0.098/10万;外地人口发病91例,占全部病例的67.91%。病人均为散发。病人年龄本地人口15岁以上占83.72%,外地人口10岁以下占52.75%;市郊区占66.42%。统计102例病人,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所占比例,本地病人为29.63%.外地病人为2.67%。[结论]大连市本地人口的麻疹发病基本得到控制,但外地人口麻疹发病仍然较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大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特征,为做好流脑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大连市防疫站站志、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脑个案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资料对1996-2010年流脑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96-2010年大连市流脑报告发病162例,年均发病率为0.19/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3/10万.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朱泾镇2013-2017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特征及变化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朱泾镇2013-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7年上海市朱泾镇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3259例,年均发病率为509.89/10万,共报告死亡病例7例,年均死亡率为1.1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1089例,年均发病率为170.38/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4种2170例,年均发病率为339.51/10万。发病前5位的病种分别为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梅毒、淋病和肺结核,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2.46%、25.65%、17.40%、7.24%和5.43%。发病主要集中分布于5-8月和12月至次年1月。以0~6岁和18~40岁组居多,发病以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农民、工人为主。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本市户籍居民发病率高于外来流动人口发病率。传染病主要以肠道传染病为主。【结论】手足病、流行性感冒、梅毒、淋病、肺结核是上海市朱泾镇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应根据朱泾镇传染病流行特征,制定完善的防治策略,防止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四川省绵阳市1995-2012年艾滋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绵阳市1995-2012年的艾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12年绵阳市10个县市区共报告现住址为绵阳市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1 169例,报告死亡185人,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984例;1995-2006年126例,2007-2012年分别发现113例、103例、108例、151例、270例和298例。主要分布在涪城区、江油市、三台县、游仙区,占总数的74.42%;以20~50岁青壮年为主,占总数的82.12%;职业分布多样化,农民、家务待业分别占28.15%、24.64%;3种传播途径并存,以经性接触传播为主,占85.46%。结论绵阳市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地区分布差异较大,经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人群特征多样化,需进一步加大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吉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方法 使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吉林省手足口病数据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8年吉林省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08—2018年吉林省年均报告手足口病14 672例,年均发病率为53.51/10万。5岁以下儿童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79.59%,散居儿童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58.00%,男女性别比为1.46∶1。呈现隔1年流行强度增强的特点。除2016年发病高峰出现在8月外,其他年度发病高峰均出现在7月。年平均发病率前三位的地区分别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化市以及四平市。实验室诊断手足口病病例其他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阳性占37.20%。共报告重症1 197例,散居儿童占79.37%。共报告死亡病例35例,死亡年龄均为5岁以下。 结论 吉林省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为7—8月,高发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做好夏季5岁以下儿童防控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