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针外固定器在关节显微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报道在四肢骨关节部位行显微外科治疗,应用可调外固定器固定使关节早期活动、简化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四肢关节部位有骨缺损或骨折伴有血管损伤、皮肤缺损等病例,应用带血管的骨关节块移植、游离血管移植或各种皮瓣移植等显微外科方法修复后的同时,用三针可调外固定器跨关节外固定治疗骨关节损伤,保持各关节的自由活动。结果:治疗手部骨关节缺损11例;下肢关节部位的不完全离断4例;胫骨近端慢性骨髓炎合并骨和皮肤缺损3例。修复后的骨关节对位对线好,关节间隙存在,术后1~3个月关节活动接近正常,皮瓣全部成活,修复血管后的肢端血运好。结论:该方法在四肢骨关节和血管损伤伴有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中具有简化手术、损伤小、骨折固定可靠、便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方便护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交通伤四肢复合组织缺损的组织瓣移植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瓣移植联合应用外固定器固定骨、关节用于修复交通伤四肢组织缺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上肢和下肢交通伤造成骨、关节合并软组织、皮肤缺损等病例共36例,应用游离组织瓣移植,包括骨皮瓣、肌皮瓣、皮瓣移植,同时采用A-O管状外固定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及单侧踝关节外固定器行骨关节外固定,加速骨质愈合. 结果56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骨关节缺损愈合良好,术后上肢3-6个月、下肢6-8个月拆除外固定器,肢体功能恢复满意,无畸形及骨不连接. 结论应用组织瓣移植同时以外固定器固定骨关节对交通伤肢体组织的复合性缺损进行修复和重建,具有骨关节固定简单可靠,肢体及移植组织损伤小,便于观察血运.对肢体交通伤功能得以早期训练以及护理便利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动式可调性外固定器在手部显微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运动式可调性外固定器在手部显微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手部显微外科治疗中,用自行设计的运动式可调性外固定器,通过三根克氏针跨关节进行外固定。结果治疗手部骨关节损伤20例。修复后的骨关节对位对线好,关节间隙存在,术后1~3个月关节活动接近正常,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运动式可调性外固定器易于进行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可简化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固定牢靠、方便调整,有利于骨折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分析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30年间治疗四肢畸形所应用的骨外固定器械(包括Ilizarov器械)数据,探讨现代骨外固定技术矫正四肢畸形的应用指征、个体化器械构型选择策略等。方法依据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肢体畸形矫形手术病例数据库,回顾性统计分析1988年1月—2017年12月外固定器使用情况,分别从外固定器总体使用情况,不同性别、不同手术时间段、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及不同病种外固定器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外固定器总体使用情况及不同外固定器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113例患者手术中应用了骨外固定器,其中双下肢手术同时应用者69例,共应用8 182套外固定器。其中组合式外固定器4 725套(57.74%)、Ilizarov环式外固定器3 388套(41.41%)、单臂外固定器64套(其中包括Orthofix器械)(0.78%)、Taylor空间外固定器5套(0.06%)。男4 487例(55.31%),女3 626例(44.69%)。从不同时间段分析显示,外固定器使用数量逐年增加,2000年后应用数量突破性增多。患者年龄以11~30岁为主,其中21~25岁使用最多,达1 819套(22.23%)。外固定器应用部位几乎涵盖了四肢所有区域,其中踝足趾部位最多,达4 664套(57.00%);上肢最少,共152套(1.86%)。8 113例中治疗的疾病涵盖了十余个学科、超过150个病种,其中使用外固定器治疗最多的前5位疾病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性瘫痪、脊柱裂后遗下肢畸形、创伤后遗症、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结论 Ilizarov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血管、淋巴、神经、皮肤、内分泌等疾病导致的肢体畸形、残疾以及骨科疑难杂症,其手术适应证远超出了骨科学范围。国产外固定器及其安装工具基本能满足各种治疗的要求。骨外固定技术已全面进入了应力控制下的牵拉组织再生,自然修复组织创伤与残缺、重建肢体功能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目的统计分析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30年间治疗四肢畸形所应用的骨外固定器械(包括Ilizarov器械)数据,探讨现代骨外固定技术矫正四肢畸形的应用指征、个体化器械构型选择策略等。方法依据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肢体畸形矫形手术病例数据库,回顾性统计分析1988年1月—2017年12月外固定器使用情况,分别从外固定器总体使用情况,不同性别、不同手术时间段、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及不同病种外固定器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外固定器总体使用情况及不同外固定器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113例患者手术中应用了骨外固定器,其中双下肢手术同时应用者69例,共应用8 182套外固定器。其中组合式外固定器4 725套(57.74%)、Ilizarov环式外固定器3 388套(41.41%)、单臂外固定器64套(其中包括Orthofix器械)(0.78%)、Taylor空间外固定器5套(0.06%)。男4 487例(55.31%),女3 626例(44.69%)。从不同时间段分析显示,外固定器使用数量逐年增加,2000年后应用数量突破性增多。患者年龄以11~30岁为主,其中21~25岁使用最多,达1 819套(22.23%)。外固定器应用部位几乎涵盖了四肢所有区域,其中踝足趾部位最多,达4 664套(57.00%);上肢最少,共152套(1.86%)。8 113例中治疗的疾病涵盖了十余个学科、超过150个病种,其中使用外固定器治疗最多的前5位疾病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性瘫痪、脊柱裂后遗下肢畸形、创伤后遗症、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结论 Ilizarov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血管、淋巴、神经、皮肤、内分泌等疾病导致的肢体畸形、残疾以及骨科疑难杂症,其手术适应证远超出了骨科学范围。国产外固定器及其安装工具基本能满足各种治疗的要求。骨外固定技术已全面进入了应力控制下的牵拉组织再生,自然修复组织创伤与残缺、重建肢体功能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孔令英  刘瑞波 《中国骨伤》2001,14(7):396-398
目的 探讨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 回顾我院1987-1999年间使用力臂式外固定器治疗的357例患者,平均年龄75岁,并进行平均12个月的随访。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片表现评估疗效:优285例,良51例,可7例,差3例,近端固定针并发症:针道感染40例,拔出10例,切割股骨头9例,穿透股骨头5例,骨髓炎3例,结论 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固定针的并发症与术者对手术适应症及外固定器穿针技术的掌握有关。  相似文献   

7.
显微外科方法治疗四肢严重毁损伤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方法治疗四肢严重的毁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皮瓣、肌皮瓣、游离移植或转位修复、显微外科吻合血管方法以及骨折内外固定等方法一期修复面临截肢四肢毁损伤.结果 125例成功121例,死亡1例,2例完全截肢,1例部分截肢。随访0.5~9年,肢体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结论 显微外科方法一期修复四肢严重毁损面临截肢肢体,是保全肢体、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发损伤中四肢骨折的早期急救处理方法,寻找开放性四枝骨折的最理想固定措施。方法 对155例伴有开放性四肢骨折的多发损伤患者,分别采用石膏固定(45例),骨牵引固定(50例)及单侧钩槽式外固定器固定(60例)。结果 采用单侧钩槽式外固定器治疗开放性四枝骨折,不论从并发症,还是从康复时间,都明显优于骨牵引及石膏外固定,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单侧钩槽式外固定器治疗开放性四肢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游离组织瓣移植住下肢修复中手术联合应用外固定器固定骨及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下肢由于创伤造成骨、关节合并软组织、皮肤缺损等18例患者,应用有血运的组织瓣移植,包括骨皮瓣、肌皮瓣、皮瓣移植修复下肢复合组织缺损。同时采用A-O管状外固定支架或单侧多功能支架行骨外固定,以保持非损伤关节的活动,加速骨质愈合。结果 18例患者,下肢骨缺损愈合良好,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6~8个月拆除外固定器,下肢功能恢复满意,无畸形及骨不连接。结论 应用有血运组织移植及外固定技术对下肢复合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及重建,具有骨折固定可靠,内同定简单,移植骨质髓腔损伤小,下肢功能得以早期训练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总结交通伤四肢血管损伤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交通伤四肢血管损伤68例.手术方法包括动静脉直接吻合33例、自体大隐静脉(长度5~12 cm)移植修复13例、人工血管(长度8~25 cm)移植22例.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损伤肢体存活良好并恢复功能65例,因肢体坏死截肢3例.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并选择适宜的血管重建方法、尽快恢复肢体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