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外固定自体骨植入适应症和植骨方法的疗效。方法 将68例骨不连分为4组.即:单纯外固定加压组,外固定自体髂骨板植入组,外固定带血管髂骨瓣移植组和外固定带血管腓骨瓣移植组.随访观察骨愈合时间,记录外固定支架并发症例数。结果 增生型骨不连和萎缩硬化型骨不连可采用加压外固定和自体骨移植治疗.萎缩型骨不连骨折愈合时间长;骨缺损型骨不连外固定加髂骨瓣移植较游离髂骨植入骨折愈合快;腓骨或腓骨皮瓣的移植修复股骨和胫骨骨缺损时骨折愈合时间较长。外固定支架术后并发症有经钉道软组织感染、拆除外固定支架后关节活动受限、骨折移位和二次骨折。结论 外固定支架与自体骨植骨是治疗骨不连的有效方法,应根据骨不连的类型和骨缺损的长度选择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带监测皮瓣的腓骨头腓骨移植修复关节端骨缺损重建肩腕关节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带监测皮瓣的腓骨头腓骨移植修复重建13例肱骨头,7例桡骨远端骨肿瘤瘤段切除术后肩、腕关节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该组3例发生血管危象,经处理后危象解除,20例移植腓骨成活,移植腓骨与受区骨愈合良好,腓骨头增大塑形,骨形替代理想,重建的肩、腕关节功能良好。结论监测皮瓣与腓骨血供同源,观察其血液循环情况能直接了解移植腓骨血供,术后对监测皮瓣血运的观察,是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危象的关键,加强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和翻修术中髋臼侧骨缺损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2002年7月-2009年6月行全髋置换术和翻修术中发生髋臼侧骨缺损21例(23髋)。根据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分型法,Ⅰ型11髋,Ⅱ型6髋,Ⅲ型5髋,Ⅳ型1髋。分别采用大直径非骨水泥假体臼、非骨水泥假体臼加松质颗粒植骨、骨水泥假体臼加Cage加松质颗粒植骨,以及骨水泥假体臼加定制型假体加松质颗粒植骨等方法,对不同类型髋臼骨缺损进行修复。术后定期随访,采用Harris方法评估髋关节功能,根据X线片判断假体是否有松动,移植骨是否愈合。结果21例均获随诊6~8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5分,较术前平均改善36分。随访复查X线片无假体松动下沉,术后8个月可见移植骨-宿主骨交界处有连续骨痂形成。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或翻修术中,大部分髋臼侧骨缺损可使用较大型号非骨水泥假体或加松质颗粒植骨进行修复;对于影响假体稳定性较大缺损,使用骨水泥假体臼加Cage加松质颗粒植骨的方法可获得良好效果;一些新型Cage在处理严重髋臼骨缺损中有独特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组血管供血折叠或多节段腓骨移植,修复复杂性骨与关节缺损,较为少见,现就本组病例,不同术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共80例,男53例,女27例。年龄8-56岁,平均28.5岁。骨缺损的部位与类型,前臂尺、桡骨骨缺损11例,股骨下端肿瘤性骨缺损12例,股骨近端肿瘤或肿瘤性骨缺损15例,胫骨近端肿瘤或骨疾病骨缺损16例,桡骨远端肿瘤性骨缺损8例,18例肱骨头或肱骨近端骨肿瘤、肿瘤样、创伤所致骨缺损。吻合血管用附移植的手术模式;折叠性腓骨移植一期修复尺、桡骨骨缺损11例,节段性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带血管腓骨组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长段骨缺损手术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1994年1月~2007年12月27例因创伤、骨肿瘤、先天性假关节形成致骨缺损病人施行带监测皮岛组合腓骨移植手术的治疗及护理.术后加强对携带皮岛颜色、温度、弹性、毛细血管充盈、伤口渗液、疼痛、全身状况等指标的监测记录,注意患肢体位、功能锻炼,结合影象学检查结果评估移植的组合腓骨愈合情况.结果 有1例术后2 d监测皮瓣显示静脉危象,2例牙龈出血和鼻出血,16例受骨区伤口在7~22 d(平均12 d)出现不同程度的无菌性渗液,其中1例取出部分异体骨,加强换药处理后愈合.随访10~108个月(平均43个月),x线显示复合腓骨与自体骨骨性愈合;监测皮岛与周围皮肤正常愈合.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是修复长段骨缺损的好方法.皮岛血循环能及时了解腓骨血供和早期预测长段复合骨的转归;注意伤口渗液的观察和处理,防治感染和加强重建肢体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带血管腓骨组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长段骨缺损手术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1994年1月~2007年12月27例因创伤、骨肿瘤、先天性假关节形成致骨缺损病人施行带监测皮岛组合腓骨移植手术的治疗及护理.术后加强对携带皮岛颜色、温度、弹性、毛细血管充盈、伤口渗液、疼痛、全身状况等指标的监测记录,注意患肢体位、功能锻炼,结合影象学检查结果评估移植的组合腓骨愈合情况.结果 有1例术后2 d监测皮瓣显示静脉危象,2例牙龈出血和鼻出血,16例受骨区伤口在7~22 d(平均12 d)出现不同程度的无菌性渗液,其中1例取出部分异体骨,加强换药处理后愈合.随访10~108个月(平均43个月),x线显示复合腓骨与自体骨骨性愈合;监测皮岛与周围皮肤正常愈合.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是修复长段骨缺损的好方法.皮岛血循环能及时了解腓骨血供和早期预测长段复合骨的转归;注意伤口渗液的观察和处理,防治感染和加强重建肢体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带血管腓骨组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长段骨缺损手术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1994年1月~2007年12月27例因创伤、骨肿瘤、先天性假关节形成致骨缺损病人施行带监测皮岛组合腓骨移植手术的治疗及护理.术后加强对携带皮岛颜色、温度、弹性、毛细血管充盈、伤口渗液、疼痛、全身状况等指标的监测记录,注意患肢体位、功能锻炼,结合影象学检查结果评估移植的组合腓骨愈合情况.结果 有1例术后2 d监测皮瓣显示静脉危象,2例牙龈出血和鼻出血,16例受骨区伤口在7~22 d(平均12 d)出现不同程度的无菌性渗液,其中1例取出部分异体骨,加强换药处理后愈合.随访10~108个月(平均43个月),x线显示复合腓骨与自体骨骨性愈合;监测皮岛与周围皮肤正常愈合.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是修复长段骨缺损的好方法.皮岛血循环能及时了解腓骨血供和早期预测长段复合骨的转归;注意伤口渗液的观察和处理,防治感染和加强重建肢体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带血管自体腓骨移植修复胫骨中上段良性骨肿瘤致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选择2001-10/2006-12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骨科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因良性肿瘤所致胫骨长段骨缺损患者1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肿瘤清除后,采用健侧带血管腓骨皮瓣移植重建患侧胫骨,切取健侧腓骨长度为8 ̄23cm,平均长度13cm。术后定期随访,根据Enneking评分结果、移植腓骨转归的影像学评价结果和腓骨供区的随访结果进行效果评定,Enneking系统评分根据患者肢体疼痛、功能活动、自我感受、旋转活动度、精细操作、工作能力等6个方面对患肢进行评分,满分30分,26 ̄30分评为优,21 ̄25分评为良,16 ̄20分评为中,11 ̄15分评为差。结果:全部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 ̄3年,其中6 ̄12个月3例,17 ̄26个月7例,27 ̄36个月2例,平均19个月。Enneking评分26 ̄30分7例,20 ̄25分4例,15 ̄20分1例。11例关节功能良好,可完成正常生活功能,仅1例因靠近膝关节至关节功能受限,经康复治疗后改善。X射线片均呈现理想的替代形态,无胫骨下端的成角畸形,腓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粗,仅1例胫骨内侧平台塌陷约3.5mm,另11例无明显塌陷。12例患者无供区踝关节外翻畸形及腓总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腓骨长、短肌肌力四五级,踝关节活动不受限。结论:带血管腓骨移植用于修复胫骨良性骨肿瘤致骨缺损是可行的,但仍需要积累更多的病例数及更长期的随访以观察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四肢骨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新途径,以提高植骨存活率。方法 自1988年来,对31例骨缺损范围6-14cm病例,采用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方法,移植腓骨8-18cm,随访8个月-12年。结果 29例均在2-4个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5个月。结论 带血管腓骨移植是“活骨移植”,骨愈合过程与骨折相似,改变了传统骨移植需经过漫长的“爬行替代”过程,是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下肢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因创伤导致下肢长段骨缺损患者11例,延期采用带监测皮岛(瓣)的腓骨移植修复,皮岛(瓣)切取3 cm×5 cm~7 cm×11 cm,骨缺损6~20 cm,其中吻合血管的双侧腓骨组合移植1例,吻合血管的单根腓骨移植3例,吻合血管的折叠式腓骨移植7例,自体血管移植桥接3例,修复股骨3例,胫骨7例,胫骨远端并踝关节缺损1例。结果术后移植组织全部成活,皮瓣弹性及色泽良好。术后3~6个月患肢开始负重行走。术后随访6个月~2年,复查X线片示移植骨全部骨性愈合,恢复行走功能。结论采用带监测皮岛(瓣)的腓骨移植修复下肢骨缺损安全可靠,疗效好,疗程短,功能恢复满意。同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伤情及条件选择更适合于患者的本种术式,对功能的恢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赵艳 《中国临床康复》2011,(38):7205-7208
背景:目前人工关节置入材料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目的:综述人工关节置入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0维普数据库有关人工置入材料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人工置入材料。结果与结论:缺损骨骼的再生修复一直是骨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移植。用人工材料修复骨缺损避免了患者自身取材的痛苦和并发症及同种异体骨免疫排斥的危险,但要求替代材料无毒副作用,有良好的组织兼容性和细胞兼容性。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femoral shaft defects after tumor resection involves joining healthy bone fragments with plates or intramedullary rods, using methyl metacrylate cement or bone grafts. Material and methods. 50 patients (35 females and 15 males) were operated over the last 24 years. The patients' ages ranged from 12 to 80 years (mean 56). Results. There were 37 bone metastases, 11 primary neoplasms, 1 eosiniphilic granuloma and 1 solitary bone cyst. Plates were used for reconstruction in 17 cases, and intramedullary rods in 31 cases. Long intramedullary fibula grafts were used to stabilize bone fragments in 2 patients with benign lesions. The post-resection defect was filled with methyl metacrylate cement in 47 cases, and with bone chips in 3 cases. One patient died shortly after surgery, 5 were nonambulatory because of diffusion of neoplastic changes. There were 4 deep infections and 4 tumor recurrences in other patients. Mechanical failures occurred in 10 patients from 2 to 30 months postoperatively because of methyl metacrylate loosening. Conclusions. Bone-cement union is the decisive factor in stabilizing fragments after a tumor has been resected from the femoral shaft and the defect filled with cement. The defect filling after resection of a segment of the femur is only stable for a short time; later, there is loosening and the resultant fracture of the rod. Bone cement should be used to fill the defect in patients treated for metastases to bone, but not in patients with a primary bone tumor. Plates should not be used to join the fragment of the femur.  相似文献   

13.
背景:自体植骨是修复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最理想的材料和方法,但存在增加手术创伤,取骨部位的后遗症如感染和疼痛及自体骨的取量有限等缺点。目的:分析硫酸钙人工骨和异种骨修复良性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良性骨肿瘤患者,其中骨巨细胞瘤8例,内生软骨瘤5例,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3例,非骨化性纤维瘤2例,骨囊肿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和软骨母细胞瘤各1例。12例采用单一硫酸钙骨粒填充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6例采用单一异种骨条填充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8例采用硫酸钙骨粒+异种骨条填充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治疗后1周内、3个月、1年拍X射线片检查,了解植骨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36-72个月,发现硫酸钙骨粒的降解发生较早,一般治疗后1个月就开始出现骨粒降解,3个月大部分已降解完毕并有骨替代发生,1年骨修复塑型良好;异种骨条3个月后降解并有骨替代发生,植骨充填物边缘模糊,6个月后骨缺损及充填物之间边界变模糊,有融合现象,1年骨缺损内密度均匀,骨小梁形成明显,骨修复良好;骨粒+骨条混合植骨者介于单纯硫酸钙骨粒和单纯异种骨条之间,出现骨粒部分先降解先修复、骨条部分后降解后修复,一般术后1年达到骨性愈合。说明硫酸钙人工骨和异种骨在骨肿瘤性骨缺损修复应用中的效果良好,在良性骨肿瘤刮除后植骨可以替代自体骨植骨。  相似文献   

14.
背景:由于骨肿瘤切除造成的骨组织缺损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而如何修复缺损是骨科领域的热点问题.目的:探讨采用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股骨上段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于2000-07/2005-06采用辐照冻存的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股骨上段良性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块骨缺损12例,手术采用类似脊柱的"蛋壳"技术,掏空股骨头,保留股骨头圆韧带及头的皮质骨,尽量保留股骨头的1/3的血供,应用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加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患者术后随访6~11年.术后所有12例患者的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在X射线中均显示整合血管化良好,骨小梁通过自体骨.MSTS93总体平均评分为26.33分,患者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为83.3%.提示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是修复股骨上段肿瘤切除后骨大块缺损的有效方法,并能充分整合成周围的自体骨.  相似文献   

15.
背景:由于骨肿瘤切除造成的骨组织缺损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而如何修复缺损是骨科领域的热点问题。目的:探讨采用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股骨上段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于2000-07/2005-06采用辐照冻存的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股骨上段良性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块骨缺损12例,手术采用类似脊柱的"蛋壳"技术,掏空股骨头,保留股骨头圆韧带及头的皮质骨,尽量保留股骨头的1/3的血供,应用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加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患者术后随访6~11年。术后所有12例患者的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在X射线中均显示整合血管化良好,骨小梁通过自体骨。MSTS93总体平均评分为26.33分,患者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为83.3%。提示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是修复股骨上段肿瘤切除后骨大块缺损的有效方法,并能充分整合成周围的自体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期人工植骨内固定治疗关节内压缩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01-2011-12我科收治的120例关节内跟骨骨折行一期人工骨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随访观察,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级最终疗效。结果:120例患肢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8个月)。术后发现2例切口部分裂开,3例切口边缘部分坏死,1例伤口反复渗出,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2例距下关节炎、3例关节僵硬,3例跟骨骨刺影响行走;未发现骨折的再移位、关节面再塌陷及人工骨排异反应。应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患足功能进行评分:优78例,良34例,可8例,优良率为93.3%。结论:一期人工骨植骨内固定治疗关节内压缩性根骨骨折可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7.
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1985年8月至2003年8月我院共对35例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行肿瘤瘤段切除,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保肢术。其中骨肉瘤9例,骨巨细胞瘤9例,钵骨肉瘤5例,尤文氏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纤维肉瘤2例,转移癌3例。结果:35例患者中,5例失访,2例因肺部原发肿瘤死亡,6例因原发恶性骨肿瘤转移死亡,一2例因昂部复发而行前四分之一截肢术,1例因感染行假体翻修术;重建成功的20例患者无瘤生存,最长18年,最短6个月,平均6年,所有患者未发现假体松动或断裂。按Enneking骨骼肌肉肿瘤术后评估标准,平均评分24.6分,评分在24分以上者占65%。结论: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在冶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方面,不仅能保留患肢完整的外观形态,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上肢的功能,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