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脘穴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脘穴临床应用举隅221009江苏省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张育勤221003江苏省徐州市市级机关门诊部张巍221144江苏省铜山县乌坡乡卫生院赵宜群失眠:刘×,女,42岁,工人。患者夜间不能睡已有3~4个月。近日来昼夜不能入眠,胃脘胀满,有时疼痛,时有恶...  相似文献   

3.
4.
王桂玲 《北京中医》2003,22(6):45-46
中脘穴 ,出自《针灸甲乙经》 ,属任脉 ,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 ,八会穴之一 ,腑之会穴 ,任脉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别名中管、太仓。《千金方》云 ,中管、承满 ,主胁下坚痛。《千金翼》云 ,中管、建里二穴 ,皆主霍乱肠鸣 ,腹痛胀满。《针灸资生经》云 ,中脘、三阴交 ,治食不化 ;霍乱吐泻 ,须先中脘而后水分可也。《针灸聚英》云 ,便血灸中脘、三里、气海。《针灸大成》云 ,霍乱吐泻 ,中脘、天枢。在临床上 ,中脘穴除常用于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泻泄、纳呆、食不化等证外 ,还广泛应用于呃逆、精神疾病、冻疮、四肢关节疼痛、前…  相似文献   

5.
天柱穴临床应用举隅210001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欧建文眩晕:常××,女,56岁,工人,93年5月26日初诊。患者去年3月初突然头晕目眩,恶心欲吐,伴有耳鸣,听力减退,治疗半月而好转。其间CT示:未见有实质性病变。脑血流图示:①脑动脉硬化;②基底部及右...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笔者以丰隆为主穴治疗咳嗽、哮喘、呃逆、腹胀、便秘、梅核气、妇科病、各类痛证等均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笔者经临床摸索实践 ,辨证灵活运用太冲穴疗效颇佳 ,报道如下。1 目偏视陈某 ,男 ,6 1岁 ,工人 ,1 997年 9月 5日就诊。患者 1 5天前因“多发性脑梗塞”住院治疗 ,现遗留两眼向左斜视 ,眼球固定不转 ,视右侧物体需以颈部转动来代偿 ,兼头晕、口苦、舌红 ,苔薄黄 ,脉弦数。辨证为肝风内动而致筋脉拘急 ,取穴太冲、阳陵泉 ,得气后平补平泻 ,留针 30min ,中间运针 2次 ,每日 1次 ,连续治疗两次痊愈 ,并巩固治疗 1周未见复发。2 眩晕安某 ,男 ,35岁 ,农民 ,因头晕住院 ,血压 2 2 /1 6kPa,既往高血压病史 1 0年 ,3年前曾患脑出血 ,内科诊…  相似文献   

9.
中脘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八会穴之一,腑之会穴,任脉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别名中管、太仓.<千金方>云,中管、承满,主胁下坚痛.  相似文献   

10.
刺五加注射液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患者随×,男,72岁,离休干部。因发顽固性呃逆半年收我院高干病房住院治疗。患者半年前因饮食不节并感受风寒,出现呃逆,时发时止。初未予重视及治疗,以后症状逐渐加重,呃声频发,直至入睡方可暂时缓解。患者极度痛苦。曾于各大医院进行中、西医各种方法治疗,未得...  相似文献   

12.
三阴交穴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慧 《江苏中医》2001,22(9):41-41
  相似文献   

13.
三阴交穴又称承命、太阴 ,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前内侧面的下部 ,当内踝上缘上 3寸 ,胫骨内侧缘后方之凹陷中。三阴交为足太阴脾、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三经之交会处 ,而此三经在关元穴处又与任脉相交会 ,故本穴的主治证与肝、脾、肾三脏和任脉的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应用极广。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该穴为主治疗多种疾病 ,效果良好 ,现介绍验案 4则如下 :1 痛经朱某 ,女 ,1 7岁。 1 996年 5月 2 0日诊。行经腹痛 2年余 ,每遇考试或心情不舒则加剧。此次行经腹痛半天 ,经量少 ,色紫 ,夹有血块 ,伴恶心欲呕 ,舌质黯、苔薄白 ,脉弦数。取三阴交毫…  相似文献   

14.
观察经络脏腑理论结合腹针理论治疗头面五官病症的疗效,应用温和灸中脘穴(腹针神龟头所伏之处),针刺与病症有关的3~4个穴位.发现对失眠、眩晕、鼻炎、耳鸣耳聋、角膜炎、面肌痉挛、顽固性面瘫等头面五官病症都有满意效果.说明以经络脏腑理论结合腹针理论指导治疗头面五官病症,可以拓展治病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脘穴位注射治疗呃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9月以来 ,笔者用 6 5 4 2针剂穴位注射中脘穴治疗呃逆效果良好 ,现总结报告如下。本组 2 1例患者 ,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6 3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1年半。其中并发于脑卒中 9例 ,并发于腹部手术 9例 ,因食物所致 2例 ,原因不明 1例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取一次性注射器 (6 12 号针头 )抽1ml 6 5 4 2 (5mg/支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2~ 3ml,定准中脘穴 (在上腹部 ,前正中线上 ,当脐中上 5寸 ) ,常规消毒后 ,快速刺入皮下 ,再快速提插 ,使患者有酸麻胀痛等针感后 ,回抽无回血注药 ,每天 1次。…  相似文献   

16.
前额痛见前额部及眉棱骨处痛,眼眶胀痛,脉长,恶热。我们应用针刺中脘穴治疗前额痛1例,体会如下。〈br〉 王某,男,39岁。2013-02-11就诊。头痛数月,加重1周。数月前无明显诱因引发头痛,曾口服正天丸等中成药,无明显效果,为寻求进一步治疗来诊。患者要求外治法,但惧怕针灸,不允许在头部针刺。刻诊:头痛,每日发作三五次不等,发作时头脑昏晕、胀痛,以前额部痛甚,二目难睁,眉棱骨压痛明显,精神倦怠。平素嗜酒,纳呆,寐差,小便正常,大便偶有黏腻。舌质红,苔薄黄,脉沉濡。西医诊断:头痛。中医诊断:阳明头痛。证属痰浊型。治宜健脾除湿,化痰降浊。考虑其为痰浊停滞阳明经脉,按其中脘穴,压痛明显,头痛有所减轻,遂与患者沟通,告诉其只针刺1个穴位。针刺选穴:中脘穴。针具选择:苏州华佗牌金银制针灸针0.3 mm &#215;40 mm。针刺操作:患者仰卧位,中脘穴常规消毒,1.5寸毫针直刺1.2寸,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每日1次。针后患者感头脑轻松,前额部疼痛消失。效不更方,续针3次,诸症痊愈。1个月后随访,未再犯。  相似文献   

17.
神道穴属督脉经穴,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又名藏俞。笔者运用此穴治疗一些常见病症,现整理报告如下。1.巅顶痛患者,女,56岁,1997年8月4日初诊。自诉巅顶疼痛反复发作年余,缠绵不愈,每因感冒或劳神过度而发作。近因受凉,头痛复发,巅顶处呈持续性胀痛,坐...  相似文献   

18.
19.
针刺水沟穴为主临床应用举隅邯郸市中医院刘蔚文刘炳智△(056001)水沟穴,又名人中,属督脉之穴,又为手足阳明之会。具有苏厥醒脑,宁惊安神,祛风利脊,回阳救逆等功能,临床可治疗中风昏迷,牙关紧闭、癫狂,口眼歪斜,面肿,腰脊强痛等症。临床应用时向内上方...  相似文献   

20.
太冲穴临床运用举隅南京市建邺医院(210004)胡倩关键词太冲穴针刺面瘫呃逆偏头痛太冲穴为肝经之原穴,足厥阴经所注为“输”,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在拇长伸肌腱的外缘,具有“平肝、理血、通络”之效。根据“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肝经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