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睡眠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基本的生命过程,占据人生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人类睡眠主要分为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睡眠,以大约90~100 min为一个周期出现NREM睡眠到REM睡眠的交替循环[2]。睡眠对机体能量代谢、免疫调节、内分泌及脑功能活动等生理机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疾病(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睡眠门诊且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 10/h的OSAS患者76人,其中OSAS合并RBD组28人,单纯OSAS组48人,所有受试者均行一整夜视频多导睡眠仪监测(video-polysomnography,vPSG)检查并对其呼吸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BD-OSAS组AHI、非快速动眼睡眠(non rapid eye movement,NREM)期AHI、快速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期AHI及低通气指数低于OSAS对照组,基础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则高于OSAS对照组,低通气最长时间及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比OSAS对照组短.结论 RBD可能通过提高NREM期及REM期上气道肌肉紧张性活动对同时合并的OSAS发挥保护作用,从而为治疗OSAS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清醒睡眠节律对局灶性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ⅡD)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癫痫内科经过住院期间癫痫手术前综合评估的癫痫患者,共44例,采用电势定位的方法定位棘波最大电势点,作为棘波的位置,计数清醒期、快速眼动睡眠期(REM),非快速眼动睡眠Ⅰ-Ⅱ期(NREMⅠ-Ⅱ),和非快速眼动睡眠Ⅲ-Ⅳ期(NREMⅢ-Ⅳ)ⅡD的次数和ⅡD范围,用方差分析比较了各期的ⅡD的次数和范围.结果 ⅡD的次数在NREM Ⅰ-Ⅱ期(中位数:29次)和NREMⅢ-Ⅳ(中位数:56次),比REM期(中位数:1次)和清醒期(中位数:5次)明显增多(P<0.05).ⅡD的分布范围用所涉及的电极个数计算,在NREM Ⅰ-Ⅱ期[(1.06±0.85)个]和NREMⅢ-Ⅳ[(2.04±1.10)个]比REM期[(1.94±1.18)个]和清醒期[(0.86±0.66)个]明显增大(P<0.05).结论 ⅡD在NREMⅠ-Ⅱ、NREMⅢ-Ⅳ期,出现频率最高,分布范围最广,在清醒期和REM期,ⅡD出现频率明显降低,分布明显局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青年组50例、平均年龄(31.2±4.1)岁,中老年组199例、平均年龄(47.1±7.5)岁,进行两组间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资料的比较.结果50例青年患者体块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30.0±4.3)kg/m2.青年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平均(61.2±32.2)次/h明显高于中老年组患者(44.6±26.5)次/h(P<0.01).非快速动眼睡眠期(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所占百分比的比较显示青年组Ⅰ期(53.9±18.3)%低于中老年组(61.5±18.9)%(P<0.05);青年组Ⅱ期(33.4±15.3)%、Ⅲ+Ⅳ期(3.0±6.9)%均高于中老年组Ⅱ期(23.3±17.0)%,Ⅲ+Ⅳ期(1.1±2.8)%(P<0.05).快速动眼睡眠期(rapid eye movement,REM)和微觉醒指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年组<90%、<80%、<70%血氧降低次数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5),而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SaO2,LSaO2)和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就诊的青年OS-AHS患者呼吸紊乱及低血氧程度明显重于中老年患者,但睡眠结构紊乱的程度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5.
小儿睡眠障碍与夜间额叶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生于睡眠中的夜间运动发作或行为异常现象在儿童时期是常见的。它们主要出现于非快速眼动期(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在过去的几十年,因无录像监测以及皮层脑电图缺乏癫痫样放电,很多学者把这种出现于NREM睡眠阶段的夜间运动发作统称为睡眠障碍(parasornnias)。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睡眠脑电信号,探索深度学习Vision Transformer(ViT)结合Transformer网络对抑郁症患者识别的有效性。方法 首先对28例抑郁症患者和37例正常对照的睡眠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将信号转为图像格式,保留其频域及空间域特征信息,之后将图像输送到ViT-Transformer编码网络,分别学习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的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期和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睡眠期的脑电信号特征,并对抑郁症进行识别。结果 基于ViT-Transformer网络,从不同脑电频率角度,发现delta、theta和beta波的组合对抑郁症识别具有比较好的结果。其中,REM期delta-theta-beta波组合的脑电信号特征对抑郁症识别的准确率达92.8%,精准率为93.8%,抑郁症患者的召回率为84.7%,F0.5值为0.917±0.074;NREM期delta-theta-beta波组合的脑电信号特征对抑郁症的识别准确率为91.7%,精准率为90.8%,召回率为85.2%,F0.5值为0...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睡眠呼吸紊乱时间指数(respiratory impair time index,RIT)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98例OSAHS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分别发生于快速眼动睡眠期(rapid eye movement stage,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on-rapideyemovementstage,NREM)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RIT指数以及最低血氧饱和度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了解AHI和RIT与患者不同睡眠时相及缺氧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①重度患者RIT指数在NREM期(23.4±9.8)与REM期(28.3±9.2)具有显著差异,与患者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相一致,而AHI指数在NREM期与REM期无统计学差异;②RIT与LSaO2的相关系数(r)为-0.67;AHI与LSaO2的相关系数(r)为-0.45,RIT与患者最低血氧饱和度更具相关性。结论:RIT随患者不同睡眠时相而变化,在病情较重的睡眠时相REM期升高显著较AHI指数更能反映患者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老年期与非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客观睡眠情况的差别. 方法 对老年组(n=43)、非老年组(n=28)以及对照组(n=20)抑郁症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获得客观睡眠数据. 将数据进行组间对比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实际睡眠时间( AST)、快眼动睡眠潜伏期( REML)、快眼动睡眠期( REM)、快眼动睡眠期比例( REM%)均出现降低;在非快眼动睡眠期( NREM)中,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非快眼动睡眠1期( N1 )时间及其所占比例( N1%)、非快眼动睡眠2 期( N2 )时间及其比例( N2%)、非快眼动期睡眠时间比例( NREM%)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 05). 老年组较对照组睡眠潜伏期(SL)延长,睡眠效率( SE)降低,N3、N3%、NREM降低,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指数( AHI )升高,睡眠平均和最小血氧饱和度、REM及NREM期血氧饱和度降低. 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AST缩短, SL延长, REML缩短, NREM与N3 期下降,而NREM%升高;AHI偏高、睡眠平均和最小血氧饱和度、REM及NREM期血氧饱和度偏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老年期与非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较健康对照均存在睡眠结构及睡眠呼吸的异常,而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呼吸异常情况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耳穴排籽结合对压对心脾两虚型不寐症患者睡眠结构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例心脾两虚型不寐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接受耳穴排籽结合对压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应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检测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期时间、REM期睡眠时间、觉醒次数、NREM睡眠各分期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睡眠时间(407.5±61.8)min,长于对照组(371.5±35.2)min;观察组睡眠潜伏期(17.3±8.2)min,短于对照组(25.5±10.3)min;观察组睡眠效率(95.8%±12.1%),高于对照组(78.8%±6.5%);观察组觉醒次数(6.8±3.1)次,少于对照组(9.3±5.1)次;观察组NREM睡眠S1期(23.4±6.5)min,短于对照组(37.3±5.7)min;观察组NERM睡眠S3期(49.4±9.1)min,长于对照组(25.1±5.2)min。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排籽结合对压对心脾两虚型不寐症有较可靠的疗效,可更有效地延长总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降低觉醒次数,这可能与其神经刺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特发性局灶性癫痫和全面性癫痫患儿的整体睡眠结构参数并与无癫痫的对照组比较,探讨睡眠结构与癫痫的相互关系.方法对癫痫组和对照组共47人行多导睡眠图检查(polysomnography,PSG)并分析其结果.47例中18例为特发性局灶性癫痫(idiopathic partial epilepsy,IPE),13例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 IGE).16例为对照组,年龄及性别均与癫痫组相匹配.结果结果显示IPE组总记录时间增加(P<0.05)而IGE组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4期睡眠减少.IGE组整个睡眠期的效率降低(P<0.05)全部睡眠时间均减少 (P<0.05).结论特发性癫痫患儿睡眠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IGE组的睡眠质量下降,而IFE组显示较多的睡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具有梦境展现行为(dream enacting behavior, DEB)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video-polysomnography,vPSG)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因各种睡眠主诉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睡眠门诊且年龄大于18岁的患者共224人。所有受试者均行快速动眼睡眠疾病(rapid eyes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香港问卷(RBD questionnaire-Hong Kong,RBDQ-HK)筛查(阈值为18/19)以及一整夜vPSG检查,并分为伪RBD(Pseudo-RBD)组、OSAS组、特发性RBD (idiopathic RBD, iRBD)组并对其睡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伪RBD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非快速动眼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期 AHI、REM期 AHI及低通气指数高于OSAS对照组,基础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则低于OSAS对照组,低通气最长时间及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比OSAS对照组长;与iRBD组相比,伪RBD组的梦境展现行为常常在各个睡眠期的呼吸相关觉醒时出现。结论 具有DEB症状的OSAS多为中重度OSAS患者,并且DEB的发作时间往往发生于呼吸暂停相关觉醒时。  相似文献   

12.
睡眠的功能及睡眠卫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几十年的观察和实验研究,提示睡眠是由两个不同的生理时相组成,从觉醒1个小时到睡眠另一时相,快速眼动(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N-REM睡眠由4期构成,Ⅰ期为由觉醒向轻睡的过度是轻睡和嗜睡期;Ⅱ期在脑电图上出现"睡眠纺锤"和"K综合",是最先肯定的睡眠;Ⅲ期、Ⅳ期出现低频同步慢波,为慢波睡眠或深睡.  相似文献   

13.
孙小英  丁岩  李存江 《北京医学》2014,(10):836-838
临床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预期寿命的增加,年龄相关性疾病,如神经变性病,逐渐引起重视,包括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等。睡眠呼吸暂停是神经变性疾病中常见合并症,可分为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central sleep apnea, CSA)、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调节呼吸的脑干神经核细胞丢失、以及咽喉膈肌功能障碍均可增加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同时,睡眠-觉醒周期包括觉醒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快速眼动睡眠期(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其产生和维持需要神经结构的参与,包括脑干、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与此同时,大量神经递质参与睡眠调节,包括谷氨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丘脑分泌素/食欲素、褪黑素、组胺、乙酰胆碱等。由于神经变性病通常会有脑干、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神经结构受累,进而导致很多相关神经递质紊乱,因此神经变性病容易导致睡眠呼吸暂停[1]。现就神经变性病(包括PD、AD、MSA、ALS等)相关睡眠呼吸暂停予以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主要表现为快速眼动睡眠期间与梦境内容有关的发声、抽搐等异常行为,诊断依据为多导睡眠图显示快速眼动睡眠期间正常骨骼肌张力丧失.特发性RBD及继发性RBD均与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等突触核蛋白病高度相关.几乎所有特发性RBD患者在数年后都会发展为突触核蛋白病.因此,RBD可能是突触核蛋白病的早期标志.  相似文献   

15.
10例抑郁症患者睡眠脑电图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有众多的文献报告提示,快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REM)潜伏期缩短可能是抑郁症患者的一个生物学特征。为了积累和获得我国自己的资料,我们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了睡眠脑电图(sleep electroenc-  相似文献   

16.
不同睡眠时相对正常人呼吸控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睡眠时相对正常人呼吸控制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鼻罩经鼻测定11例正常人在非快动眼睡眠(NREM)Ⅰ Ⅱ、NREMⅢ Ⅳ及快动眼睡眠(REM)睡眠期的口腔阻断压(P0.1),呼吸中枢对低氧及高二氧化碳的反应性.结果在各睡眠时相,P0.1均与清醒时无明显差异(P>0.05),有效吸气阻抗(P0.1·VT-1·Ti-1)均升高(P<0.05);在NREM睡眠期,低氧及高二氧化碳通气反应(△VE/△SaO2、△VE/△PaCO2)降低(P<0.05),但P0.1的低氧及高二氧化碳反应(△P0.1/△SaO2、△P01/△PaCO2)均维持在清醒时的水平(P>0.05);进入REM睡眠期,△P01/△SaO2、△P0.1/△PaCO2及△VE/△SaO2、△VE/△PaCO2均降低(P<0.05).结论睡眠时,正常人呼吸中枢对上气道阻力增加可产生较有效的代偿,呼吸驱动(P0.1)维持在清醒时水平;在NREM睡眠期,呼吸中枢的化学敏感性降低不明显;进入REM睡眠期后,中枢的化学敏感性降低,易出现呼吸紊乱.  相似文献   

17.
100例癫痫患者夜间自然睡眠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癫痫患者夜间自然睡眠与痫样放电的关系 ,分析癫痫患者睡眠时相和睡眠结构的改变。方法 对10 0例癫痫患者 (癫痫组 )的 2 4h动态脑电图检查进行清醒和夜间睡眠脑电图分析 ,比较痫样放电的阳性率 ,分析睡眠结构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癫痫组有 84例出现痫样放电 ,睡眠中出现的痫样放电率为 83 .3 3 % ,明显高于清醒期 (5 1.19% ) ,P <0 .0 1;其中 70例痫样放电分布于浅睡期 (NREMⅠ~Ⅱ期 ) ,与NREMⅢ~Ⅳ、REM、NREM -REM时相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均 <0 .0 1)。非动眼睡眠过程中各时相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均<0 .0 1)。结论 睡眠过程大大提高了痫样放电率 ,且痫样放电主要出现于浅睡期 (NREMⅠ~Ⅱ期 )。癫痫患者的睡眠时相明显发生改变 ,以至睡眠结构破坏 ,深睡期减少 ,其睡眠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特发性局灶性癫痫和全面性癫痫患儿的整体睡眠结构参数并与无癫痫的对照组比较,探讨睡眠结构与癫痫的相互关系。方法对癫痫组和对照组共47人行多导睡眠图检查(polysomnography, PSG)并分析其结果。47例中18例为特发性局灶性癫痫(idiopathic partial epilepsy, IPE),13例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IGE)。16例为对照组,年龄及性别均与癫痫组相匹配。结果结果显示IPE组总记录时间增加(P<0.05)而IGE组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睡眠4期睡眠减少。IGE组整个睡眠期的效率降低(P<0.05)全部睡眠时间均减少(P<0.05)。结论特发性癫痫患儿睡眠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IGE组的睡眠质量下降,而IFE组显示较多的睡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青春期给予小鼠慢性温和应激(chronic mild stress,CMS)模拟青少年阶段存在的日常压力,旨在探讨此阶段的CMS对其成年后睡眠的影响。  方法  将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MS组和对照组,每组9~11只。CMS小鼠每天在14:00~16:00之间给予5 min束缚,连续28天;此阶段无束缚小鼠作为对照组。造模结束后,即在小鼠10周龄左右时分别记录小鼠睡眠觉醒状态及焦虑和自主活动。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MS小鼠在成年期主要表现为开灯期非快动眼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NREM)总量增加,特别是NREM在长片段(1 120 s)的出现次数增加,但睡眠深度降低;觉醒总量减少,表现为在短片段(20 s)的出现次数减少。开灯期第1 h(7∶00~8∶00),快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总量减少,主要表现为在中片段(140 s)的出现次数减少。在关灯期第1 h(19:00~20:00),觉醒总量减少。CMS小鼠在成年后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中,在开臂停留时间及访问开臂次数明显减少。  结论  小鼠青春期遭遇CMS使其成年后出现睡眠异常和焦虑样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呼吸事件发生与睡眠时相的关系,探索快动眼睡眠期(REM)依赖的OSAHS患者的临床和多导睡眠图特征。方法OSAHS患者417例,行多导睡眠监测,以REM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非快动眼睡眠期(NREM)AHI的比例表示呼吸事件的REM期主导度。分析患者REM期和NREM期AHI和呼吸事件维持时程的差异以及REM期主导度与睡眠监测参数的相关性;比较REM依赖患者(定义为REM期主导度≥2)与其他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患者总体REM期和NREM期A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1,P=0.718),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指数(AHT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4,P=0.000)。229例(55.0%)患者REM期AHI小于NREM期,286例患者(68.6%)REM期AHTI大于NREM期。REM期主导度与AHI显著相关(r=-0.234,P=0.000)。REM依赖的OSAHS患者(67例/16.7%)与其他患者(350例)的AHI(t=10.708),觉醒指数(t=6.070),最低血氧饱和度(t=-5.989),阻塞性呼吸暂停事件比例(t=4.282),颈围(t=2.181)、ESS评分(t=2.772)及体质量指数(t=2.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REM睡眠期比例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REM睡眠期多数OSAHS患者存在呼吸事件时程的增长而非单纯的呼吸事件频率的增加。REM睡眠依赖的OSAHS患者AHI相对较低,病情严重度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